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10641
目录
第一章 宽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002 欲修身,先养心
004 看破繁华,不动于气
008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011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014 空心,才能容万物
016 身处泥泞,遥看满山花开
第二章 诚心:持纯粹心,做至诚人
020 真心着眼,敦本尚实
022 保持本色,以真示人
026 朴实的人生态度
029 清水芙蓉,纯然初心
032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034 至诚胜于至巧
037 不欺不诈,信守承诺
第三章 进取心:立志由心,量力而行
042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045 圣人和贵人都是自己
048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052 志当存高远,路从脚下行
056 人贵有自知之明
059 不搞偶像崇拜,而要做好自己
第四章 道德心:小赢靠智,大赢靠德
062 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
065 君子如玉亦如铁
068 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071 养一身浩然正气
074 好德如好色
077 顶天立地,刚正不阿
079 得人心,得天下
第五章 孝敬心:以孝安家,以敬持家
084 孝顺在当下
087 孝是一种生存品质
091 能养只是一半的孝
094 时刻念父母生养之恩
098 为父母尽点儿心
101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
103 有诚心,才能让父母宽心
第六章 素净心:减一分人欲,得一分轻快
108 身外物不奢恋
111 心安理得,知足常乐
115 “财”是静心的拦路虎
118 荣辱毁誉皆泰然
121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24 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
128 徒有虚名不中用
131 安贫乐道也是信仰
133 养心在于寡欲
135 在名利中寻回单纯
第七章 喜乐心: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140 财富是外物,心是快乐的根
143 沉浮动静皆人生
146 幸福在于追求得少
149 无执无着,无滞无留
153 时时微笑,困境无愁
156 幸福源自内心的简约
159 要活得轻快洒脱
第八章 决心: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164 慎思之,笃行之
166 成功需要身体力行
169 千里之行,始于当下
173 大胆尝试,实践出真知
176 不逆不臆,言行一致
179 把学问用在实处
第九章 细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84 事事精细成就百事,时时精细成就一生
186 学无止境,巅峰之上有巅峰
189 把握现在,认真做每一件事
192 坚定志向,不懈追求
195 勤于求知,细于做事
第十章 忍耐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0 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
204 面对成败淡定处之
207 人生需要经过反复磨炼
210 耐心等待,才能苦尽甘来
212 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
216 逆境之中其实“别有洞天”
218 忍得一时方能成就伟业
222 寂寞是最大的考验
第十一章 反省心:静察己过,不论他人是非
228 静察己过,勿论人非
229 自省是涤荡心灵的清泉
233 终日不忘反省
236 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238 君子改过,人皆仰之
242 反观自身,不断自我提升
第十二章 谨慎心:三思而后言
246 有糖衣的逆言更易被接受
250 言辞不可太露骨
253 嘴巴闭关,舌头收箭
256 少妄言,多称赞
259 言满天下无口过
261 好话说过了不如不说
第十三章 包容心:能容能恕,厚德载物
266 退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
268 待人处世,忍让为先
270 宰相之肚,纳小人之船
273 不急人怒,忍让内敛
277 恕人之过,释人之嫌
279 容人方能得人之心
281 忍小事成大事
285 心存厚道,宽容他人
第十四章 利他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0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93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296 爱出者爱进,福往者福来
298 与人为善,暖人暖己
301 爱人者人爱之
304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308 每一种善行都有回声
第十五章 平常心: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312 有时聪明不如糊涂,糊涂不如装糊涂
315 生命任其流衍,心体安稳平裕
318 随时随地,随遇而安
321 平常心,心平常
324 抱朴守拙,藏行不露
326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329 点一盏光而不耀的心灯
333 活在当下
第十六章 谦卑心:谦受益,满招损
338 在其位,善谋其政
340 不争才是最大的争
342 上梁正,则下梁不歪
345 低头是一种智慧
348 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
351 虚怀若谷,心境宽广
354 克制傲慢,戒骄戒躁
358 与贪婪断交,与清风做伴
第十七章 果敢心:成事在谋,谋事在断
362 勇而无谋是大忌
366 用兵之法,攻心为上
370 因地制宜,因时而化
373 抓住时机,一击制胜
376 不打无准备之仗
378 应时而变,兵贵在“活”
第十八章 淡定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82 常在静处
385 不动心,不烦恼
388 顺境逆境都能从容
389 心清净,便悠然自得
393 静坐静思,不被外物所扰
396 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第十九章 彻悟心:入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
402 随性生活,顺其自然
404 从心所欲不逾矩
407 以出世心境,做入世事业
412 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415 三分能力,七分责任
417 生命不在拥有,而在有用
420 前生不要怕,后生不要悔
424 繁华过后总是空
426 人生犹如不系舟
前言
Preface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代大学者张载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来形容王阳明的一生亦不为过。王阳明出生于明朝中叶,在那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怀着成为圣贤的抱负,创下了令人瞩目的学说。王阳明命途多舛,屡试未中,及第之后入朝为官,在任兵部主事时,因反对刘瑾等宦官乱政,被贬谪为龙场的驿丞,后来受朝廷重用,平乱中屡建功绩,荣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在学术思想方面,他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纵观王阳明的人生历程,虽然一路坎坷,但他功绩显赫,学名昭昭,成为中国历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
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的基本观点。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的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针对当时社会言行不一的弊病,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认为知和行是不能够分离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总之,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王阳明摸索的致良知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明洁的本真状态,是通过主体的意识规范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提升自我的行为。致良知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部分。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的心学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现在的社会也具有深刻的意义。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王阳明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本心纯粹、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带来有益的启示。由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的人生智慧,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王阳明的言论及其心学的基本宗旨。
我们不应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像浮萍一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心灵的回归。王阳明的心学就这样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养分,各取所需。王阳明心学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引导,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它的深邃与宽广,而它对我们心灵的荡涤与关怀,又使我们感觉它离我们很近,温馨而质朴,毫无艰深晦涩之感。触摸王阳明的心学,就如同用双手轻轻抚摸心里最深层的秘密,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理解了它的深意,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一次顿悟就洞悉了它的真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