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024614
这是一部关于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的专著,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作者在暗物质、场物质、宇宙演化过程等方面的主要成果。*部分论述了天文学领域被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了时空观的发展以及现有宇宙模型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了暗物质的发现历程、分布、候选者以及探测手段;第四部分论述了暗物质模型与统一场论;第五部分论述了暗物质EPD模型的自洽性验证;第六部分论述了基于EPD理论的量子力学理论论证;第七部分论述了基于EPD理论的宇宙模型论证;第八部分论述了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第九部分论述了宇宙三要素及其*论。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一书可供从事天文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广大科技人员以及爱好者参考。
1 绪论
2 时空观
2.1 引言
2.2 时空观的发展
2.2.1 平面时空观
2.2.2 球对称时空观
2.2.3 绝对时空观
2.2.4 相对论时空观
2.3 宇宙模型
2.3.1 牛顿宇宙模型
2.3.2 相对论宇宙模型
2.3.3 弦理论宇宙模型
2.3.4 标准宇宙模型
2.3.5 大爆炸宇宙模型
2.3.6 等级式宇宙模型
2.3.7 稳恒态宇宙模型
2.4 小结
3 暗物质
3.1 引言
3.2 暗物质发现历程
3.3 暗物质分布
3.4 暗物质候选者
3.4.1 弱相互作用重粒子
3.4.2 轴子
3.4.3 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
3.4.4 KK粒子
3.4.5 超引力子
3.5 探测手段
3.5.1 直接探测
3.5.2 间接探测
3.6 小结
4 暗物质与场
4.1 引言
4.2 EPD模型
4.2.1 模型建立
4.2.2 EPD之间的相互作用
4.2.3 EPD与可见物质的相互作用
4.2.4 EPD的空间分布
4.3 EPD的统一场论
4.3.1 电场
4.3.2 磁场
4.3.3 电磁场
4.3.4 引力场
4.4 小结
5 暗物质犈犘犇模型自洽性验证
5.1 引言
5.2 物质性验证
5.2.1 高速运动“真空”摩擦
5.2.2 高速旋转“真空”摩擦
5.2.3 正负电子对产生和湮灭
5.2.4 超强场产生正负电子对
5.2.5 暗物质与反物质
5.2.6 暗物质自身“热运动”
5.2.7 星体自转速度变化
5.2.8 星体公转速度变化
5.2.9 暗物质“暗”的原因
5.3 电磁波传递理论自洽性验证
5.3.1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5.3.2 斐索实验
5.3.3 钢盘转动实验
5.3.4 恒星光行差
5.3.5 光线引力偏折
5.3.6 雷达回波延迟
5.3.7 引力透镜
5.3.8 光电效应
5.3.9 光的镜面反射
5.3.10 光的相交
5.3.11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变化
5.4 引力场理论自洽性验证
5.4.1 钟慢效应
5.4.2 尺缩与质增
5.4.3 时空弯曲
5.4.4 相对论引力
5.4.5 引力波
5.5 小结
6 基于犈犘犇理论的量子力学理论论证
6.1 引言
6.2 威尔逊云室
6.3 康普顿效应
6.4 物质波
6.5 电子双缝干涉
6.6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7 暗物质掷骰子
6.8 量子力学因果论
6.9 波函数坍缩
6.10 薛定谔的猫
6.11 隐变量理论
6.12 互补原理
6.13 黑体辐射
6.14 热辐射
6.15 小结
7 基于犈犘犇理论的宇宙模型论证
7.1 引言
7.2 多普勒效应
7.3 星系红移
7.4 引力红移
7.5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7.6 暗能量
7.7 宇宙半径论证
7.8 宇宙年龄论证
7.9 大爆炸触发条件论证
7.10 大爆炸演化过程论证
7.11 宇宙大爆炸后星系运动轨迹论证
7.12 奥伯斯佯谬
7.13 小结
8 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
8.1 引言
8.2 宇宙可观察尺度
8.3 宇宙起源
8.4 宇宙内的星系
8.5 恒星演变
8.5.1 恒星生成触发条件
8.5.2 恒星的演变
8.5.3 褐矮星
8.5.4 白矮星
8.5.5 中子星
8.5.6 黑洞
8.6 星云再生
8.6.1 恒星抛离物质
8.6.2 超新星爆发
8.6.3 中子星碰撞
8.6.4 黑洞的再生机制
8.7 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
8.8 小结
9 宇宙绝对论
9.1 宇宙三要素
9.2 物质绝对论
9.3 空间绝对论
9.4 时间绝对论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