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16704
◆横扫37国的重磅悬疑小说!
◆“暗杀大师”系列的狂热粉丝已遍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以色列、丹麦、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巴西、韩国、泰国、越南等37个国家!
◆连续17年稳居《纽约时报》畅销榜,8次摘得桂冠!
◆Goodreads口碑爆表,好评率高达98%!
◆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传说!征服亿万读者的伟大角色——“暗杀大师”加百列·艾隆,又回来了。
◆好莱坞争抢电影改编权,作者多次拒绝,因“没人能演出暗杀大师的味道”!
◆愿意为了什么而死,就要为了什么而活。
推荐您购买读客其他畅销书:
德国慕尼黑,一名犹太学者在家中遇害,其真实身份是加百列的昔日搭档。加百列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案发地点,一份离奇失踪的文件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关键。
加百列一路追查,发现死者竟与梵蒂冈教皇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而那份丢失的文件,将揭开几百万犹太人不为人知的命运。
第一部 慕尼黑的一间公寓
第二部 湖边的修道院
第三部 罗马的一家旅馆
第四部 河边的一座犹太教堂
第五部 威尼斯的一家教堂
作者按
致 谢
不同于一般的悬疑小说,《暗杀大师3:忏悔者》的精彩程度超出预期,让人兴奋不已。——《芝加哥论坛》
一部精彩有趣的悬疑小说,书中追查了梵蒂冈城不为人知的秘密,节奏稳定,细节到位,结尾极具讽刺意味。——《科克斯书评》
丹尼尔•席尔瓦已经可以毫无争议地与格雷厄姆•格林和约翰•勒卡雷平起平坐了。——《华盛顿人》
谜一般的加百列·艾隆是悬疑小说里极为迷人的英雄之一。——《费城问询报》
加百列·艾隆——传奇特工、杀手、以色列情报机构未来领袖——是一个从事着残酷事业的优雅的人。极少数这个类别的作家,可以像席尔瓦一样把暴烈的图景处理得那么优雅。——《沃斯堡电报》
在席尔瓦之前,从未有一位作家以这样的方式讲述世界。如果你还不是席尔瓦或“暗杀大师”加百列的粉丝,你会错过当代文坛凤毛麟角的悬疑小说之一。——《赫芬顿邮报》
再也找不出比“暗杀大师”系列更关注时事的当代小说了,整个系列都值得期待。——《坦帕论坛报》
丹尼尔·席尔瓦的“暗杀大师”系列已经在新生代悬疑小说里占据了重要席位。——《华盛顿邮报》
在“暗杀大师”系列作品中,席尔瓦创造了一个传奇般的秘密特工,他拥有的才能会让007詹姆斯•邦德流下眼泪。——《达拉斯晨报》
“暗杀大师”系列妙趣横生,如同情节编织的网。——《巴尔的摩太阳报》
慕尼黑
教授朝楼外走去,抬头观察了一下天气。现在是3月初,天气不算冷,太阳躲在薄薄的云层后面,时而露出脸来。他把手插在衣兜里,走进英式花园,沿着水管堆旁边的一条三岔小路散步。教授喜欢这座公园,在盯着电脑看了一早上之后,这个安静的地方正好可以让大脑休息。更为重要的是,他要趁着这个时候查看一下今天是不是又被人盯了梢。他停下脚步,使劲儿地拍了一下衣服口袋,装作一副忘记带东西的样子,转身按原路往回走。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人的面孔,看看有没有记忆中的那些人。他在一座拱桥上停了下来,好像在欣赏湍急的水流。这时,一个脸上文着蜘蛛图案的毒贩子走过来,向他兜售海洛因。教授和那个人嘀咕了几句和毒品不相干的话后立即走开了。两分钟后,他闪进了一座公用电话亭里装作打电话,眼睛却仔细捕捉着周围的动静。他把话筒搁了回去。
“再见,教授先生。”
他转而走向路德维希大街。路过学校的时候,他压低头,紧走了几步,避免撞见学生和同事。这一周刚开始时,他收到了来自赫尔穆特·伯格教授的恶意信件,那时他正思忖着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书稿,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回到教学岗位。赫尔穆特·伯格是学院的院长,平时为人狂妄自负。斯坦恩教授不喜欢他,他们之间既有私人矛盾,也有学术上的分歧,这些都是众人皆知的事。不过斯坦恩教授觉得他没时间去理会这些事情。
喧闹的菜市场让教授把工作的事暂且抛在了脑后。集市上摆着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他走过了这个区,接着又穿过几处花摊和露天肉铺,选了几样食材做晚饭。他穿过街朝一家咖啡馆走去,喝了咖啡,吃了小麦面包。四十五分钟后,他便准备赶回施瓦宾了。教授感到神清气爽,思维豁朗,又有足够的精神写书了——用奥威尔的话说,又可以和病魔较量一番了。
他打开公寓的门,一股风跟着钻进大厅,吹散了一堆橙红色的宣传单。教授扭头看了看宣传单上的内容,附近一家咖喱外卖店开张了。他喜欢美味的咖喱,于是拿起其中一张,塞进了口袋里。
风又把几张宣传单吹进院子。
这下拉辛格夫人又该发火了。正当教授迈着轻步上楼的时候,她从屋子的窗户里探出头来,看到了院子里散落的宣传单。不出所料,她愣了一下,用一种质问的眼神看着教授。教授正准备开门的时候,听到那个老女人开始咒骂起来。
教授走进厨房,放下食物,沏了杯茶。他穿过客厅,朝书房走去。有个人正站在他的书桌旁,随意地翻找着桌上堆放的研究资料。那人个子很高,肩膀壮实,金发中间夹着些许白发,他身穿白色短袍,和楼下美容院的差不多。听见教授进屋,他抬了一下头,眼神犹如冰山般灰暗冷漠。
“把保险箱打开,教授先生。”
这个人的声音很沉稳,但语调上扬,甚至有些轻佻的味道,而德国人的语调比较低沉。他不是“狼仔”。教授很有语言天赋,对地方口音也有所研究。这个穿短袍的男人是个瑞士人,听他那平稳而粗犷的口音,像是来自哪个山谷。
“你以为你是谁?”
那人一边把眼睛转向书桌上的资料,一边又说了一句:“把保险箱打开。”
“那里没有什么可找的。如果你想要钱……”
还没等斯坦恩教授把话说完,那人迅速地从短袍下面掏出了一把消音手枪,对准教授开了一枪。教授对枪支也有所研究,那是把产自俄国的斯捷奇金手枪。教授倒在地上,子弹穿透了右膝盖。他用手撑着地面,鲜血从手指间涌出。
瑞士人冷冷地说:“我觉得你现在应该老实地告诉我密码。”
本杰明·斯坦恩从没体验过这种钻心的疼痛。他喘着粗气,尽量保持呼吸节奏,脑袋里嗡嗡直响。密码?上帝呀,这个时候他几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我正等着呢,教授先生。”
教授硬逼着自己做了几下深呼吸,好有足够的氧气让大脑想出保险箱的密码。他下巴颤抖着,说出了数字。那人在保险箱前蹲下来,娴熟地摆弄着保险箱的罗盘锁。不一会儿,箱门打开了。
那人先朝箱子里看了看,又看了看教授。
“还有些备份的光盘吧,放哪儿了?”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那人举起枪:“照你目前的伤势来看,以后拄个手杖就行了,可如果我再给你左膝盖来上一枪,你的余生就得拄着双拐度过了。”
教授正在逐渐失去知觉,下巴仍然颤抖着。潜意识中,他告诉自己,别抖,该死的!别让他看出你的恐惧,别给他幸灾乐祸的机会。
“在冰箱里。”
“冰箱里?”
这时,一阵剧痛再次袭来,教授断断续续地说:“以防……失火的时候……”
那人扬了一下眉,估计在想真是个精明的家伙。他把手伸进一个长约三英尺的黑色尼龙粗呢袋子,拿出一个喷漆罐。他打开盖子,熟练地在教授书房的墙上涂画出一些符号——暴力、仇恨。说来很荒唐,这种时候,教授发现自己居然在想,如果拉辛格夫人看到这些,她会说什么呢?神志不清的教授一定是嘟囔出了什么话,而且声音还不小,因为正在墙上涂画符号的那人停了下来,回过头用茫然的眼神看了看他。
涂鸦完了,那人把涂漆罐收回袋子里,来到教授跟前。疼痛感从粉碎的膝盖骨处蔓延开来,教授浑身灼痛难耐。他感到黑暗正在逼近,那个闯入者仿佛正站在隧道的尽头等着他。教授看着那人,本想从那死灰般的眼神中找出些怜悯,可那人的眼睛里除了冷漠,什么都没有。教授明白了,这个人并不是种族歧视的奉行者,而是个职业杀手。
那人弯下腰来,对教授说:“你想最后做一次忏悔吗,斯坦恩教授?”
剧痛中的教授面容扭曲着,说道:“你在……说什么?”
“很简单,你愿意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而忏悔吗?”
本杰明·斯坦恩用激动的语气说道:“你才是凶手。”
杀手笑了,再次举起了手中的枪,朝教授的胸口开了两枪。教授觉得自己的身体猛然颤了一下,但没有疼痛感。接下来的几秒钟内,教授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到那人在他身边跪下,把冰冷的拇指放在他潮湿的额头上,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拉丁语?对,没错。
“我以圣父、圣子以及圣灵之名,宽恕你的罪过。阿门。”
教授看着杀手的眼睛:“可我是犹太人。”
杀手说:“没关系。”
那人把斯捷奇金手枪顶在本杰明·斯坦恩头部,开了最后一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