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1081288
◎概述/001
一、城市地理人文/003
二、内河历史功用/005
三、内河文化形态/008
◎章 内河水系形成/011
节 闽江下游水域/013
第二节 内河潮汐交会/016
第三节 城区水网密布/018
第四节 城区内河主干水系/023
第五节 城区内河南北水系/036
◎第二章 内河水系变迁/049
节 内河干流开凿/050
第二节 内河支流淤塞/052
第三节 古代内河疏浚/055
◎第三章 城区消失的河流/061
节 虎节河/062
第二节 贤南河/066
第三节 达明河/066
第四节 元帅河/068
第五节 卧湖河/070
第六节 后曹河/071
第七节 双抛河/072
第八节 旧西河/072
第九节 龙津河/077
第十节 东湖、南湖、北湖/078
第十一节 东西龙须河/081
第十二节 新港河/082
◎第四章 桥梁建筑/083
节 鼓楼区/085
第二节 台江区/104
第三节 晋安区/118
第四节 仓山区/124
◎第五章 沿岸古迹名胜/135
节 风光名胜/136
第二节 文物遗迹/144
第三节 寺庙宫祠/151
第四节 古代碑刻/217
第五节 名人故居/225
第六节 书院会馆/248
第七节 港渡码头/258
◎第六章 故事传说/269
节 鼓楼区/270
第二节 台江区/281
第三节 晋安区/303
第四节 仓山区/313
◎第七章 民俗活动/317
节 特色民俗/318
第二节 疍民习俗/325
◎第八章 艺文著述/333
节 诗歌/334
第二节 文记/403
第三节 论议/415
第九章 大事记/463
◎附录/471
一、福州市城区六大水系一览表/471
二、福州城区古桥名表/476
◎后 记/487
福州城区本以海湾中的山丘为主,水中沙洲经沧桑巨变而沉积出露为平陆。自然形成的水域经历代人类活动的改造,嬗变形成河渠浦溪纵横交错、湖沼池塘星罗棋布的密集水网。因此福州内河的历史,首先应该追溯闽江下游海湾河口地带的沧海桑田。其间自然变迁、人事作为所传留的不仅是今日的河湖港头,还有许多伴生的建筑古迹、遗闻轶事、民间传说以及诗文著作等,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福州的地理形势,宋代知州曾巩在《道山亭记》中已做概括:“其地于闽为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后的知州梁克家也在其著名的地方志《三山志》(卷二“地理类”)中,指明福州的地理形胜与特点:“闽宅东南,负山而舐海”,“海潮涨卤至东峡,激淡潮而西,脉络敷贯,委蛇详缓。州治其中,有中州气象”。表明福州与江海紧相倚靠,海潮与江水互相融合激荡,直接影响州城内河的水流走向与水质生态。明万历年间,郡人王应山所著《闽都记》也指出福州的山川胜概:“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山川灵秀……海滨邹鲁,乃自古记之。”他们在记述福州山川形胜之时,都不忘指明它的人文特征,“中州气象”“海滨邹鲁”,包含了对历史上福州声教文物兴盛、才人杰士辈出特征的概括。
地质地理考古研究表明,福州地区在远古时期为海湾盆地,古闽江自西北向东南奔流而来,今闽侯白沙以下,皆为浅海湾,水势浩大,江流平缓。四五千年前,昙石山人来居甘蔗山坡地,昙石山文化由此肇造,福建文明曙光初现。大江(当时未定名)南岸(闽侯竹岐)的黄土仑文化随后亦应运而生。出土文物表明,福州地区文明(以印纹硬陶文化为代表)已经深受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楚人入闽,带来荆楚文化的元素。闽族先民建立起闽方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南蛮土著文明——闽文化。
先秦典籍《山海经》指出:“闽在海中。”《初学记》引《山海经》云:“瓯、闽皆在岐海中。”表明上古时代人们即已认识福州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征。《周礼•夏官》称“七闽”之人民,《秋官》称“闽”方国,并称有“闽隶”贡于周王室以供服役。《国语》引史伯之语称:“闽,芈蛮矣”,进一步说明生活在福州地区人民的族属。闽属南蛮,与芈姓楚蛮有关系。汉郑玄认为,“闽,蛮之别也”,闽族有七闽之支属。《禹贡》称大禹之时(夏王朝),“声教迄于四海”,《诗经》颂扬鲁国先祖之功业,称其势力“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这些皆可佐证,中原声教文明达于东南海邦。商王朝会,四海与会者中也有“东越、瓯人”。《管子》载齐桓公称霸诸侯时,领域“南至吴、越”。《尚书》称,武王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禹贡》篇载,“岛夷”“厥瓯人蝉蛇。”这些记载表明,其时包括闽中今福州地域在内的“岛夷”族群向中央王朝进贡方物及其入贡路线。
那时的闽越初地,北依群山,南临闽水,气候宜人,足以养民。越人以其强势组织(包括政权和军队)与先进文化,融合土著闽人而为强悍的闽越族。因有依山傍水的条件,所以战国与秦汉之际,闽越人的活动范围集中在江湾中的越王山(冶山)、浮仓山、牛头山等山丘高地上。在群雄竞逐的战国时期,闽越也乘势立国置君。秦始皇灭六国、一土宇之后,设立闽中郡,正因为福州“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故以之名郡;只是秦祚太短,不及派官治理,仍由无诸自治。
战国末期,无诸自称闽越王,号令族众,建军筑城以自守。秦末中原鼎沸,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争霸,无诸率领闽越劲旅,加入逐鹿中原的大战,始助楚倒秦,继而佐汉灭楚,终于成就功业,修得正果,受汉皇刘邦之封而为闽越王。其新都城的建立则选择四面临水、易守难攻的越王山。有专家据屏山考古所得“长乐未央”“万岁”瓦当认为,冶山大建宫室当在高祖七年(前200 年)长安建未央宫之后,而且可能是在东越王余善野心勃发、肆意僭越、骄奢妄为之时。
东越王余善大治水军,至有楼船甲兵八千人,其造船规模可知。前汉时,福州海湾之地仍是一片汪洋,号称“大泽”。大江之水远自闽北而来,福州北面山溪之水亦汇流聚于湾中。远古时期的海侵、海退现象,影响了福州海湾的地理环境。《福建省志•地理志》记载:“全新世的几次海平面波动、上升,使本省沿海海拔低于3~4米的地方都遭受海侵;特别是距今6000 年前的海侵,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海侵范围广。福州平原上许多以‘屿’命名的村落,如前屿、后屿、台屿、盘屿等,即与此有关。”湾泽之内,出露于水面之上者唯有山丘岛屿,如浮仓山(因闽越王屯粮聚仓而得名)、牛头山、越王山、于山(九仙山)、乌石山(闽山)、东山、南台山,以及东边鼓山脚下之前屿、后屿、竹屿、横屿与南面仓山岛上之盘屿、台屿等等。《三山志》亦云:“相传无诸时,四面皆江水。”
到东汉时,闽地之对外港口仍称“东冶”,可见船舶是在三山之内、冶山之下靠泊。清人郭柏苍说,汉代海船开到福州,在还珠门外停泊。(《葭柎草堂集》)看来上古时期福州内河(如大航河)是可以停泊海船的。距今1800 年前,“海平面退到接近现代海面的高度。海面下降加上闽江及其支流长期输沙沉积,故到汉代,福州海湾沙洲陆续出现,大片沙洲沼泽地产生”(《福建省历史地图集》)。晋初海退结束,海湾内海平面下降3 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