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71541
他视王阳明为师为父,不计后果上疏请求恢复王阳明恤典和爵位,不怕麻烦抚养王阳明幼子并将女儿许配之。他尊奉王阳明学说,却在晚年为“救正”王学,批评其“致良知”,提出“艮止”之说。
他以祖荫入官,因在朝廷“议礼”中支持当朝皇帝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并多有政绩,却被许多人所诟病。
他是王阳明的“门弟子”黄绾。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内容简介:
《黄绾》刻画了明代著名学者、浙中王门学派的代表人物黄绾的一生。概述了黄绾以祖荫入官至因在朝廷“大礼仪”中支持当朝皇帝而得重用的官场生涯,详细叙述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他在学术、生活中与王明阳的种种交集。体现了其从一开始因循王学而*终树立自己思想、“救正”王学,提出“艮止”之说的学术思想历程。
第1章 家世与成长
阳明学派与家世背景
出入科举与初识心学
针砭时弊与蒙荫出仕
第2章 为官与求学
结识阳明与终日论学
归家养病与结识挚友
调解争论与拜入王门
第3章 议礼与维权
重入仕途与上疏议礼
《明伦大典》与推举阳明
治理黄河与为王学正名
第4章 交友与平叛
南京交友与扶助王家
大同兵变与奉旨安抚
出使安南与晚年居家
第5章 黄绾的思想
思想演变
思想结构
思想地位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上疏议礼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十四日,年仅三十一岁的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在他任皇帝的十六年中,各种荒诞离奇之事层出不穷,不但使明朝内忧外患的形势日趋加重,在历史上有“正德危机”之说,而且损害了自己的健康,无嗣而亡。正德十四年,江西宁王朱宸濠效仿明成祖朱棣,趁武宗荒于政事,起兵造反,沿长江而下,意图攻占南京。趁此机会,武宗自封为“威武大将军”,率兵亲征。此时正在江西南部剿匪的王守仁迅速调兵北上,仅仅数月就平定了宁王的叛乱。孰料武宗玩心不减,又让人通知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由自己亲自再将他抓获。在群臣的反对下,这一视国家大事为儿戏的荒诞举动才没有实行,但武宗依旧逗留江南肆意玩乐。正德十五年,武宗在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垂钓,不慎掉入水中,虽被左右救起,但身体每况愈下。回到京城之后,武宗照旧纵情荒淫,身体日益虚亏,数月之后病死。
由于武宗没有子嗣,他死后朝廷立刻陷入空前的立嗣危机,以至于皇位空缺长达三十七天(三月十四日至四月二十二日)。在朝廷内部各种势力的博弈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改年号嘉靖。朱厚熜(1507~1567),宪宗第四子朱祐杬的二儿子。明宪宗的第三子(前两子夭折)是孝宗。孝宗只有一个儿子,即武宗。
由于兄终弟及,因此世宗即位后,武宗与世宗生父朱祐杬两人的“礼制”问题立刻凸显出来。黄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束了在家乡十多年的隐居,重新步入政坛,进入权力的核心。世宗即位后,面对的是武宗留下的危机四伏的局面,宁王叛乱使江西等地备受战火肆虐,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人的威胁日甚一日。如果说这些问题尚能拖延一段时间再解决,那么另外一件关乎朝廷礼制的大事则一天都不能拖延,这就是谁是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由于这涉及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重要的礼制,因此历史上将围绕此问题产生的争论称为“大礼议”。
世宗即位后不久,就下旨让朝臣为其亲生父亲拟定尊崇称号,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和以毛澄为首的礼部官员认为虽然孝宗和朱祐杬同为宪宗的儿子,但孝宗(武宗之父)是“大宗”(中国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其他儿子为“小宗”。大宗是法定继承者)。为了保证“大宗”传承不断,建议朱厚熜改称孝宗为“皇考”(皇父),而称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王朱祐杬为“叔父”。这一建议实质上是将朱厚熜过继给孝宗,使其成为武宗的弟弟,武宗去世后没有子嗣,按照古代“兄终弟及”的传统,朱厚熜继承哥哥武宗的皇位。这一建议未能获得世宗朱厚熜的同意。张璁、霍韬、席书等人支持世宗,主张称世宗亲父为“皇考兴献帝”。(世宗父亲朱祐杬生前封兴王,死后谥号“献”,大礼议后称“兴献帝”)。双方经过几番博弈,在正德十六年十二月达成妥协,世宗称孝宗为“皇考”,但不称亲生父亲为“皇叔”,也不称“皇考兴献帝”,而是折中改称“本生考”,以示与称孝宗“皇考”的区别。
嘉靖三年正月,时任南京刑部主事的桂萼、张璁等人上疏,再次挑起“大礼议”。桂萼上《正大礼疏》,请求将孝宗由“皇考”改为“皇伯考”,世宗亲父朱祐杬“本生考”改为“皇考”,世宗母亲称“圣母”,武宗称“皇兄”。这一奏疏从根本上改变了正德十六年时世宗和武宗朝臣达成的协议,将孝宗由“皇考”降格为“皇伯”,世宗的生父朱祐杬升格为“皇考”,这也意味着当年宪宗不是将皇位传给了孝宗,而是传给了世宗的亲父朱祐杬,朱祐杬又将皇位传给了世宗朱厚熜。世宗将桂萼的上疏交付文武群臣商议,杨廷和见世宗有意变更前次大礼议的决定,又因谏言罢免在苏杭掌管织造事务的宦官,未被采纳,遂又上疏请求辞官回乡,世宗顺势允许杨廷和辞官。尽管杨廷和辞官,但在北京的官员依旧一致反对桂萼的上疏,世宗只得令桂萼、张璁、席书等人火速从南京来北京,参与大礼议。张璁、桂萼等在南京闻讯,不待动身就立刻上疏。三月,世宗颁布诏书:尊称父亲为“本生父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这时,张璁、桂萼已行至凤阳,从邸报上看到诏书,意识到,加上“本生”两字决非皇上的本意,一定是礼官的阴谋诡计,随即上奏世宗,建议去掉“本生”两字。六月,张璁、桂萼至京师,被擢任翰林学士,方献夫为侍讲学士,席书为礼部尚书。七月,世宗采张璁、桂萼等议,派司礼监太监谕内阁去掉“本生”二字。
世宗去“本生”二字的圣旨颁布后,引起了一场很大的风波。朝臣纷起上疏谏阻。一时间各部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司务等二百二十人跪伏于左顺门候旨。世宗命司礼监太监传旨劝令其退去,群臣要求世宗收回诏书。世宗再次下令命群臣退去,群臣仍跪伏哭号,企图迫使世宗屈服。面对左顺门的严峻形势,世宗行使皇权,采取镇压措施。先将为首者翰林学士丰熙、给事中张翀等八人逮捕,又逮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命四品以上八十六人待罪。锦衣卫奉诏拷讯丰熙等八人,将其贬为庶民。其余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者杖责。被杖致死者十六人。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左顺门哭谏”。随后,世宗正式颁布诏书定皇家大礼:孝宗为“皇伯考”,孝宗的皇后为“皇伯母”,世宗之父为“皇考”,世宗之母为“圣母”。大礼之议,世宗终于战胜朝臣,取得全面的胜利。
黄绾积极参与大礼议,先后三次独自上疏,其后又与张璁、桂萼、黄宗明三人联合上疏,鼓动世宗改定大礼,并为改定大礼寻找理论依据。
第一次是嘉靖三年二月十二日,因与世宗观点不合,首辅大臣杨廷和辞官,世宗顺势批准。尽管如此,礼部尚书汪俊依旧联络官员上疏,仍持杨廷和原议。此时尚在南京的黄绾上《大礼第一疏》,支持改定大礼。这道奏疏从四个方面说明需要改定大礼。
首先,利用中国传统的“灾异”观念,说明改定大礼的现实必要性。汉代以来,中国文化中形成了“灾异”观念。这个观念认为,上天是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是上天委任的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所以皇帝又称为“天子”。皇帝在人世间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上天的监督,如果上天发现皇帝统治人世间有功绩,就会降下“祥瑞”,即各种吉祥的事物,用以鼓励表彰皇帝;如果上天发现皇帝统治人间有过错,就会降下“灾异”,即地震、水旱灾害等,用以警醒皇帝改正过错。这一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甚至至今还有人相信。黄绾在奏疏中强调,作为国家主要粮食产地的江淮地区,自去年春夏干旱少雨,秋冬季又洪水泛滥,颗粒无收,以至于百姓饿殍遍野、流离失所。虽然皇上下令开仓赈灾,但灾情依旧十分严重。去年的天灾导致今年开春以来农业生产大受影响,今年估计还有损失。臣曾考察灾情,灾民一致说数百年都没有遇到这么严重的水旱连灾。臣认为,之所以现在会出现百年不遇的灾害,原因在于天人是相通的,人世间万事祥和,自然风调雨顺,人世间有明显的错误,上天自然会以“灾异”示警。去年江淮地区的水旱灾害是上天警示我们做错了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无疑就是“大礼”。
其次,利用古人对《春秋》中的“鲁跻僖公”事件的批评,说明改定大礼的历史依据。鲁文公六年(前621),鲁国举行宗庙大礼。鲁国朝中文武百官,车马相接,浩浩荡荡来到宗庙。正殿供着鲁国先祖牌位,文公恭敬地在僖公牌位前祭拜。他见僖公的牌位在闵公下,就命人挪到闵公之上。闵公和僖公均为鲁庄公的儿子,闵公先继承国君之位,后传位给兄弟僖公,鲁文公是僖公之子。原来牌位顺序是按在位先后排列的,闵公在前,僖公在后。文公将僖公调到闵公之前的做法是不合乎礼制的。朝中群臣面面相觑,不敢直言。柳下惠见状,急步上前说:“犯了错误却不害怕,将来一定会有祸患。”文公脸色一变,但转念一想,自知理亏,只好仍按原来顺序把牌位放好。尽管及时改正了错误,但后世人依旧批评文公的错误做法。孔子在《春秋》中说“跻僖公,逆祀也”,即文公将僖公的牌位放到闵公之前,是违背礼制的举动。黄绾说:“文公只是将自己父亲的牌位提前,孔子就认为这已经违背了宗族顺序,批评为‘逆祀’,现而今皇上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却有人反对,这岂不是比文公移动牌位更严重的‘逆祀’吗?”
第三,利用儒家“推己及人”的仁爱原则,说明改定大礼的伦理依据。儒家一向推崇仁爱,但儒家的仁爱依据的是“推己及人”的原则,即每一个人都深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将这种感情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就是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原则最好的说明。黄绾说:“如果像他们所说,陛下不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那么作为儿子您心何以安?不仅您于心不安,天下所有的人都会深深体会到您爱自己父亲的感情,他们都不会安心。”
第四,利用“君臣一体”的观念,说明改定大礼的政治依据。在传统中国政治中,理想的君臣关系是“君臣一体”,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如果君臣悬隔、上下猜忌,那么政令就不会畅通,国家就不能有效治理。据此,黄绾说:君臣犹如一个人的身体,皇帝是头脑,大臣是皇帝的心腹,御史言官是皇帝的耳目。在身体中,各个器官之间连通顺畅,就不会得病,如果连通不顺畅,则会百病丛生。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上下齐心协力,国家就会得到有效治理,臣子不听从皇帝的指挥,自然会弊政丛生。现今一些大臣不能理解国家政体的根本所在,盲从少数人的谬论,造成君臣上下的猜忌,对于国家政治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黄绾慷慨激昂地说:陛下当从天理、历史、人心、政治等大局出发,当机立断,下旨让礼官重订国家祭祀大礼,严令群臣同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走向党同伐异的不归路。
第二次是嘉靖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大礼第一疏》尚未得到世宗的回复,黄绾又上《大礼第二疏》。在这道奏疏中,黄绾除了重复《大礼第一疏》的四条理由外,又新加了一条理由:皇位由天定,而不是仅仅由孝宗→武宗这一条血脉决定。黄绾说: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说上天确立君主是为了百姓的利益,而非为了一条血脉之私利,所以说孔子在《春秋》中重视皇位的继承是在维护百姓的利益。事实上,因为涉及评定前任皇帝的功过,黄绾在这里并没有把话说得十分清楚。黄绾的意思是:上天设立皇帝,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如果皇帝不能保护甚至严重触犯百姓的利益,上天自然要惩罚他,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就是惩罚的办法之一。武宗在位十六年,荒废政事,百姓造反、藩王起兵接连不断,因此上天惩罚他,让他没有子嗣继承皇位。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反对议礼的大臣怎么能为了武宗一人的私利而违背上天的意志呢?
黄绾上《大礼第二疏》不久,世宗罢免了反对议礼的礼部尚书汪俊,命支持议礼的南京兵部右侍郎、王守仁的弟子席书任礼部尚书。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四川省蓬溪县吉祥乡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山东郯县知县,历任河南按察司佥事、贵州提学副使、礼部尚书等职。王守仁“龙场悟道”时,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最早接受了王守仁的思想,并请王守仁为贵州学子讲学。在杨廷和、汪俊先后离职后,在南京的黄绾致信王守仁,就二人离职发表自己的看法。黄绾在信中说:当今的世宗处理政事时,从容斟酌各种得失,从不感情用事,具有尧舜的潜质。杨廷和、汪俊等人不但不用心辅佐世宗,造福百姓,反而处处掣肘,消磨世宗的锐气,这岂是大臣该做的事情?因此他们被罢官免职,都是罪有应得。御史程启充、毛玉是他们的爪牙,在正德十六年处理平定朱宸濠叛乱的善后事宜中,此两人迎合杨廷和,上疏排挤、陷害您。杨廷和离职后,此两人终究会受到惩罚。
同年三月,由于北京官员一致反对世宗改定大礼,加之桂萼、席书等支持者尚未到北京,世宗只得做一些让步,加上“本生”两字,称父亲
“本生父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黄绾此时尚在南京,得知世宗的让步后,再上《大礼第三疏》,反对加“本生”两字,理由如下:
第一,这一做法导致出现两个“皇考”,有违常理。黄绾指出:孝宗称为“皇考”,世宗生父称为“本生皇考”,看似解决了两人的尊称问题,但事实上十分矛盾。“皇考”是指皇帝的父亲,现在世宗有了两个父亲,一个是孝宗,一个是湖北的“本生”父亲。一个人既有父亲,又有一个“本生”父亲,实在是闻所未闻!
第二,这一做法不合传统宗法制度。传统宗法制度中有“君统”和“宗统”的区别。宗法制度是卿大夫士的继统法,与天子诸侯无涉。所以他把君统与宗统分开,认为天子诸侯的继统为君属于君统,卿大夫士的继统才是宗统,而宗法制度是指后者说的。在卿大夫士的宗统继承制度中,如果某一支没有子嗣,可以另寻一近亲继承,即后来人们常说的“过继”。但天子诸侯的世袭制度中没有“过继”一说,这是因为天子诸侯之位是“天下之公器”,不能和世俗家族继承相提并论。现今有人说世宗被过继给了孝宗,继承孝宗的皇位,这混淆了“君统”和“宗统”的根本差别。
第三,这一做法正是孔子极力批评的鲁文公私自调整其父牌位的“逆祀”之举。上文已有论及,兹不赘述。
第四,这一做法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西周时,周懿王在世时,长子姬燮懦弱无能,因此周懿王没有按照传统立其为太子。后来周懿王病死,一些大臣认为,先王不立子燮为太子,是因为他少才无德,不具备为王的资格,应该重新推选王族中有德望的人为王。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推选皇叔辟方为王,这就是周孝王。周孝王不负众望,南征北讨振兴了周朝。周孝王去世后,诸侯又依据父死子继的定例,重新立周懿王的长子姬燮为王。黄绾认为,周朝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王位继承,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现今如果仅仅是为了延续孝宗的子嗣,而不顾国家的未来,就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第五,反对改定大礼者援引朱熹的《通鉴纲目》中记载的汉定陶王、宋濮王之事,不足为凭。朱熹的《通鉴纲目》记载:汉成帝临终前无子,立侄子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刘欣即位后,以成帝为“皇考”。
宋仁宗无子,过继濮王赵允让之子赵曙为子嗣,赵曙即位后,也尊仁宗为“皇考”。杨廷和、毛澄等人以此为例,说明世宗应该尊孝宗为“皇考”。黄绾指出:朱熹的《通鉴纲目》记载的这两件事不足为凭。这是因为《通鉴纲目》只有《凡例》是朱熹亲自撰写,其他内容都是朱熹的弟子赵几道编纂的,朱熹甚至没有看过赵几道编纂的内容,因此书中所言非朱熹本意,故不能以此为依据。
黄绾上《大礼第三疏》后不久,又与张璁、桂萼、黄宗明等三人联合上疏,奏请世宗要遵从父子之大伦,坚持继承明代皇位而不是继承孝宗子嗣,应称孝宗为“皇伯考”,孝宗皇后为“皇伯母”,去掉生父朱祐杬尊称“本生皇考”中的“本生”二字,称“皇考”。世宗看到奏疏后,十分高兴,数月后下诏,按照黄绾等人的建议,确定了大礼。
虽然黄绾等人是大礼议的“推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味迎合世宗的需求,事实上当世宗提出要将父亲的陵墓由湖北迁往北京十三陵时,黄绾等人极力反对。正德十四年,世宗的父亲兴王朱祐杬在湖北王府去世,葬于封地安陆县(今安陆市)。嘉靖三年大礼议刚刚结束,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奏称湖北陵墓的风水不好,应当迁葬北京十三陵。世宗命礼部召集各位大臣商议此事。黄绾上《止迁献帝山陵疏》,反对迁陵。他在奏疏上说:自古以来,风水之说就与儒家思想不相吻合,因此儒学之士耻言风水;兴献帝死后葬于封地安陆县,符合明代制度;十三陵已经安葬了多位明代皇帝,较为拥挤,因此不宜迁葬。张璁、席书等人也上疏反对迁葬,此事才作罢。但世宗按照皇陵的规格重修父亲陵墓,命名为“显陵”。至此明代皇陵分作三处:南京明孝陵、湖北安陆县明显陵、北京十三陵。
书摘2:
治理黄河
世宗即位后,江苏境内的黄河一再决口,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还严重影响了漕运畅通。黄绾上《论治河理漕疏》,以求解决水患和漕运问题。嘉靖二年七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周边广大地区遭遇大水灾。为了避开黄河泛滥溃决对漕运水道的威胁,嘉靖六年,左都御史胡世宁提出了在昭阳湖旁开一新河的建议。而黄绾的《论治河理漕疏》洋洋洒洒数千字,核心思想有三方面:
其一,黄河水患产生的根源。黄绾指出:隋代以前,河南以下的黄河经河北、山东北部向东边方向入海(与现今黄河入海流向大体一致),这一流向的北面有河北中部的山脉,南部有山东中部的山脉,因此黄河不易发生大的水患。但隋代开掘大运河,引部分黄河水从洛阳南下,经汴水入海。自洛阳向东南,地势平缓,南北无山地阻隔,所以水患日趋严重。为防备水患就不断加高堤坝,但加高堤坝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河道淤积和河水上涨的速度,水患日趋严重。南宋时的“黄河夺泗水入淮”,更使黄河水全部流向东南,水患一发不可收拾。黄绾认为,黄河水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黄河不恰当的流向。
其二,解决黄河水患的根本方法。在分析黄河水患产生根源的基础上,黄绾指出:加高堤坝、疏浚河道等措施只能缓解一时之水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解决黄河水患的根本方法是让黄河回归隋以前的故道,充分利用地势,从河南境内流向东北,经河北、山东入海。
其三,提出解决漕运水源的方法。由于漕运是明代北京钱粮来源的通道,而江苏境内的黄河河道又是南北漕运必经之路,因此当时人们认为,引黄河流向东北,固然解决了河南、江苏的水患,但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漕运的水源也会消失。对此,黄绾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黄河北流后,还有两个水源能保证漕运畅通:一是淮河之水,二是山东南部的多个湖泊(现今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因此,完全不必担心漕运水源短缺。
世宗审阅了黄绾的《论治河理漕疏》后,认为可行,让总理河道侍郎章拯处理此事。但黄绾的建议并未被治河官员重视,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嘉靖十二年左右,时任礼部左侍郎的黄绾又写了《治河理漕杂议》,重提自己的建议,可惜也未能付诸实行。
虽然黄绾的“治河理漕”方法在当时无法实行,但却是解决黄河水患的根本方法,其价值还是被人认可的。当时的左都御史胡世宁在《陈言治河通运以济国储而救民生疏》中,十分赞赏黄绾的建议。明末学者陈子龙选辑的《黄明经世文编》中收录了黄绾的《论治河理漕疏》,清代的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写的《行水金鉴》也对此加以转录。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北流后的事实也证明了黄绾所言是正确的。黄河北流后,因河北、山东北部地势所限,并未给其境内造成像江苏那么严重的水灾,漕运依托淮河和山东湖泊之水,依旧畅通。
书摘3:
为王学正名
嘉靖七年十月,黄绾由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不久南下任职。此时,王守仁的遗体已经由江西运到绍兴,家人弟子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黄绾积极参与葬礼事宜。首先,黄绾作《祭阳明先生文》,缅怀王守仁一生的功绩,用“良知”“亲民”“知行合一”概括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其次,黄绾不赞同有人提出超越规格的葬礼仪式,主张举行朝廷、世人能够接受的丧葬仪式。有弟子提出要按照子贡为孔子服丧三年的规格举行王守仁的葬礼。孔子去世,弟子服丧三年后,子贡再次返回,在墓旁建一小屋,又独居服丧三年,前后六年。有弟子要效仿子贡,曾子坚决反对说:“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孔子的道德高尚,无以复加,但也不能做逾越礼制的事情。对于有人提出效仿子贡“返场筑室”的服丧规格,黄绾很不赞同。他强调,在孔子的时代,“返场筑室”的服丧规格就已经逾越了礼制,所以曾子不同意。现今再采用这种丧礼,不但朝廷、礼部不会同意,就是民间也会认为是惊世骇俗之举,对心学的传播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黄绾建议按照北宋以来的传统:老师去世在心中服丧三年,而不能像父母去世那样穿三年丧服。
就在王守仁的丧礼进行之际,杨一清、桂萼等人再次极力诋毁王守仁的学问与事功,黄绾上《明是非定赏罚疏》,极力为老师辩护。黄绾首先列举了王守仁一生对朝廷的四大功劳:
其一,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宁王朱宸濠叛乱之前,朝中大臣没有一人有所察觉,唯独王守仁窥见,事先造作预防;叛乱之后,王守仁随机应变,仅数月就平定叛乱,为朝廷挽回江南半壁江山。
其二,剿灭江西、福建、山东三省百姓叛乱。正德十三年,王守仁在江西、福建、山东三省征战多年,剿灭多年的百姓叛乱,至今当地依旧安宁。
其三,平定广西田州、思恩土司叛乱。嘉靖四年以来,广西田州、思恩土司再次叛乱,朝廷派兵征剿多年无功,王守仁前往安抚,土司徒手来降。
其四,剿灭广西八寨造反土匪。广西八寨多年有土匪聚集,王守仁利用投降田州、思恩土司的士兵剿灭之,解决了两广心腹大患。
而后,王守仁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有助于教化百姓,其核心有三:
其一,“致良知”。《孟子》中有“良知良能”之说,但没有将其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王守仁提出了“致良知”,让人们通过扩展心中的良知以去除私欲,保全天理。
其二,“亲民”。《大学》中本有“亲民”之说,后世学者误将“亲民”说成是“新民”,王守仁恢复了《大学》中的“亲民”之原意。
其三,“知行合一”。《论语》中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王守仁发展了这一说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让人言行合一,不要做空言无益之事。
黄绾在列举了王守仁的事功和学问之后说:虽然王守仁有如此大的功劳,但病死征战路途之中,幼子年少,家道困难,朝中大臣非但不想着抚恤褒奖其家,反而恶言中伤,怎能让百姓信服?黄绾虽然与王守仁有二十多年师友交往,但所言皆出于公心,绝非是结党营私。
最后黄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下令礼部给予王守仁恤典礼遇,赠谥号,让其子孙世袭新建伯爵位;二、开讲学之禁,让天下学子学习心学,以教化百姓;三、严惩杨一清、桂萼等诬陷忠良之人,平天下百姓士人之愤怒。
黄绾的《明是非定赏罚疏》呈上后,没有任何结果。王守仁的弟子兵科给事中周延(1499~1561)也上疏抗争,被夺取官职,再上疏抗争,被贬为太仓州判。同年,御史弹劾黄绾结党营私,为辨明清白,黄绾上《沥忠乞休疏》,请求辞官归家。此时世宗还是十分相信黄绾忠心的,下诏说:黄绾一向忠心耿耿,安心任职,不要再提辞官。圣旨到达时,黄绾正在南京礼部侍郎官署中建“退思之堂”,遂改名为“忠诚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