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87047
本书讲述了丹麦思想家克尔凯郭尔的一生:在《海盗报》事件中,驼背跛足的克尔凯郭尔及其一切成为全城人的笑柄。
为了要自己深爱的未婚妻误会自己薄情而忘了自己,白日他以花花公子的形象示人,晚上通宵达旦地著述。
他一生和顺富足,但内心里的痛苦从未离开过。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宗教哲学,终成存在主义之父。
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内容简介:
《克尔凯郭尔》论述了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展现了表面花花公子,实际上勤奋著述的双面克尔凯郭尔,详尽描述了他和顺富足却阴郁痛苦的短暂人生:他继承了父亲的聪颖过人,也继承了他的宗教阴郁,终生郁郁寡欢,无故抛弃两情相悦的未婚妻蕾琪娜,致使两人终生受折磨;一生在宗教痛苦中思索,终成存在主义之父。
第1章 成长岁月
19世纪的丹麦
父与子
少年与青年早期
“大地震”
第2章 十字路口
摸索回归的道路
蕾琪娜
悔婚
分手
第3章 美学和哲学著作时期
学业的结束与短暂的柏林之旅
轰动的处女作:《非此即彼》
辛勤而多产的一年:《重复》和《恐惧与颤栗》
天才的创造:托名与托名作品
《海盗》事件
第4章 使命
转向:宗教著作
34岁
创作的巅峰
笔耕不辍:大量著作的持续问世
第5章 生存的境界
对存在的思考
个体的人
审美阶段和伦理阶段
宗教阶段
第6章 正面交锋与伟大的灭亡
大主教的更替
最后一役
真正的基督徒
天才的消逝
第7章 克尔凯郭尔毕生的事业及其影响
出版著作及其分类
日记
作为作家的著作事业
“存在主义之父”
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迈克尔·彼德森·克尔凯郭尔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了,但在早年的生活中,他却饱尝世间的苦难。迈克尔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农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基本的温饱是这个家庭每天必须发愁的问题,父母也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孩子。贫困的家庭条件使得迈克尔小小年纪就得在日德兰半岛的西部荒原上放羊维持家中生计。丹麦西日德兰地区偏僻而荒凉,大部分由冰碛地带形成的沙丘和沼泽组成,不适宜农业耕作,迈克尔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窘迫的童年。
迈克尔11岁的某一天,在哥本哈根做生意的舅舅突然来到他的家中。舅舅告诉迈克尔的父母,他生意做大了正需要人手,希望能让自己这个灵巧懂事的外甥去帮忙,同时也能减轻穷困的姐姐一家的负担。迈克尔的父母当然求之不得,当即为他打点好了行装。从此迈克尔离开了他的老家,在舅舅的店里成了一名学徒。日德兰地区是丹麦的主要羊毛产地,因此日德兰人大多从事着羊毛纺织品行业。迈克尔的舅舅也不例外,他是一名袜商,店中也同时经营成衣买卖。迈克尔在舅舅家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凭借着自己聪慧的天资开始自立门户贩卖起袜子,后来又按照舅舅的成功模式经营起布匹和服装买卖,生意越做越大。1780年,年仅24岁的迈克尔已经同时拥有了经营纺织品和经营食品的两个营业执照。八年后,他又获得了丹麦皇家专利局颁发的经营来自中国、东印度及西印度群岛丹麦属地进口商品的许可证。这个白手起家而富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在而立之年就已经成为丹麦首都一位几乎无人不知的大批发商人,拥有令人艳羡的大笔财产。由于他出身富家的妻子在1796年3月23日的早逝,无儿无女的迈克尔成为上流社会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年轻有为的暴发户和钻石王老五。
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位成功人士,迈克尔却一直无法真正开心起来,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好像过于忧郁。他是一名虔诚的路德宗信徒,在当时的丹麦,每个人一出生就成为基督徒,受洗和进入教会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然而对于迈克尔而言,早年的生存境况让他对基督教有着不一样的深刻认识,尤其是当回忆起自己年幼时的一件事时,他就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宗教给予他那无形而沉重的压迫。原来,当年迈克尔在荒原上牧羊的时候,曾经望着嶙峋的石头和苍凉的荒地,感叹自然环境的恶劣使他经常饥寒交迫,多病多灾,生存受到严峻的考验。悲从中来的他便站在一座小山包上大声指责并诅咒上帝,抱怨上帝的不公,哀叹自己命运的不济。年轻时无知而冲动的渎神行为,在迈克尔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罪恶感,使他时常感到恐惧。后来,第一任妻子死后一年服丧期未满,他又与家里的女佣安妮·索伦斯塔特·伦德发生了关系,并且使她怀上了孩子。婚前的私通关系在基督教中已经是不道德的,未婚先孕更是不能被教义所容忍的。无奈之下,迈克尔只好于1797年4月26日娶安妮为妻,但由于地位的悬殊和沟通的障碍,夫妻之间的感情一直不太好。这两件严重违背基督教教义的隐秘事情加上基督徒深切的“原罪”意识,正是迈克尔总是郁郁寡欢的根源所在。接着,正当迈克尔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突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宣布退休,并把生意交给侄子打理,而这时他才不过40岁。到底是什么促使他做了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我们无从考究。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也许正是他的那些过往所造成的深深的宗教罪感成为他在事业上一道无法迈过的坎。
1813年,丹麦因为加入了拿破仑一边参战,对外贸易遭到了英国的封锁,国家金融体系崩溃,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的通货膨胀使大多数家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迈克尔此时虽然早已从商界隐退,却仍然对金融有着过人的敏锐嗅觉。他早早把自己的资产转化为了当时一种叫作“皇家公债”的债券,这一债券主要由外国政府持有,可以自由兑换,并不受丹麦国内的金融状况影响。这样一来,迈克尔在战争中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还增加了自己的财产,这不得不说是他一项颇有先见之明的举措。然而,迈克尔那古怪阴郁的性格和他与安妮之间不和谐的婚姻关系,使这个在战争中几乎毫发未伤的大富之家却并没有拥有太多的欢乐。在丹麦文中,“克尔凯郭尔”这个姓氏由“教堂”(Kirke)和“园地”(Gaard)两部分组成,是坟场、墓地的意思。迈克尔一直以一种传统守旧而刻板的方式管理着这个大家庭,阴森的姓氏恰好印证了这个家庭氛围的主要基调。这一年,迈克尔56岁,安妮45岁,家庭中第七个也是最后的一个孩子出生了,他们给他取名为索伦·阿拜·克尔凯郭尔。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体质很差,瘦骨嶙峋,背有点驼,并且还伴有双腿的残疾。出于某种补偿心理,迈克尔对这个老来所得、先天不足的小儿子倾注了不同寻常的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