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33916
内容简介
《0-3岁婴儿护理与急救》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婴儿生活护理与意外急救相关技能培养,同时兼顾婴儿生理特点、婴儿发育规律等理论性知识。全书共分为七章,包括:0~3岁婴儿生理特点,0~3岁生长发育与评价,0~3岁婴儿生活护理,0~3岁婴儿喂养,0~3岁婴儿疾病预防与护理,0~3岁婴儿意外伤害与常用现场急救技术,0~3岁婴儿安全管理。
《0-3岁婴儿护理与急救》可供幼师中专、高职高专及普通本科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师范生使用,也可作为计生系统开展人口素质指导师资培训和家庭、专业早教机构开展婴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教材。
《0-3岁婴儿护理与急救》可供幼师中专、高职高专及普通本科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专业师范生使用,也可作为计生系统开展人口素质指导师资培训和家庭、专业早教机构开展婴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教材。
目 录
前言
章 0~3岁婴儿生理特点
节 新生儿生理特点
第二节 0~3岁婴儿生理特点
第二章 0~3岁婴儿生长发育与评价
节 0~3岁婴儿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 0~3岁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0~3岁婴儿体格发育评价与监测
第三章 0~3岁婴儿生活护理
节 婴儿日常生活照顾
第二节 婴儿眼耳口鼻的日常护理
第三节 居室卫生
第四节 计划免疫
第五节 体格锻炼
第四章 0~3岁婴儿喂养
节 母乳喂养
第二节 人工喂养和科学饮水
第三节 混合喂养
第四节 食物添加期的喂养
第五节 1~3岁婴儿的喂养
第五章 0~3岁婴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节 0~3岁婴儿早发现疾病
第二节 0~3岁婴儿常见病预防与护理
第三节 传染病的常识
第四节 0~3岁婴儿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护理
第六章 0~3岁婴儿意外伤害与常用现场急救技术
节 0~3岁婴儿意外伤害的种类和急救原则
第二节 0~3岁婴儿常用现场急救技术
第三节 铅中毒预防
第七章 0~3岁婴儿安全管理
节 0~3岁婴儿用品安全
第二节 0~3岁婴儿环境安全
第三节 0~3岁婴儿食品安全
第四节 0~3岁婴儿药物安全
参考文献
附录
在线试读
《0-3岁婴儿护理与急救》: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3.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4.肠道外感染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
(三)症状
病情轻的,一天腹泻几次,大便蛋黄汤样,体温正常,吃奶不受影响。病情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到几十次,大便里水分多,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口唇发干,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昏迷,而危及生命。
(四)护理
(1)调整食量:腹泻时,婴儿消化能力减低,肠道有病变,若继续大量进食,不仅营养物质不被消化吸收,还增加胃肠的负担,可能使病情加重。减少食量(包括奶在内),可使胃肠得到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是,并非让患儿挨饿,腹泻不禁食是临床医学的新措施,但要吃易消化的食物。
病情较轻的可用口服补液,要按照医嘱,按时把药喂完。腹泻减轻后,再慢慢恢复平时的饮食。
(2)注意腹部保暖。
(3)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屁股。特别是皮肤有皱褶处要保持干燥、清洁,洗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净水,涂上少许油脂或5%鞣酸软膏,以防止皮肤溃烂。
(五)预防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泥糊状食品,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适时断奶。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
(2)对于精神和发育状况良好的生理性腹泻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要适时添加泥糊状食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
(4)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居室要通风。
(5)感染性腹泻患儿,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6)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因败血症、肺炎等肠道外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婴幼儿,即使无消化道症状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以防止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7)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接种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口服疫苗已见诸报道,保护率在80%以上,但持久性尚待研究。三、龋齿
龋齿即龋病。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一)病因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地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3.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4.肠道外感染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
(三)症状
病情轻的,一天腹泻几次,大便蛋黄汤样,体温正常,吃奶不受影响。病情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到几十次,大便里水分多,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口唇发干,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昏迷,而危及生命。
(四)护理
(1)调整食量:腹泻时,婴儿消化能力减低,肠道有病变,若继续大量进食,不仅营养物质不被消化吸收,还增加胃肠的负担,可能使病情加重。减少食量(包括奶在内),可使胃肠得到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是,并非让患儿挨饿,腹泻不禁食是临床医学的新措施,但要吃易消化的食物。
病情较轻的可用口服补液,要按照医嘱,按时把药喂完。腹泻减轻后,再慢慢恢复平时的饮食。
(2)注意腹部保暖。
(3)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屁股。特别是皮肤有皱褶处要保持干燥、清洁,洗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净水,涂上少许油脂或5%鞣酸软膏,以防止皮肤溃烂。
(五)预防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泥糊状食品,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适时断奶。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
(2)对于精神和发育状况良好的生理性腹泻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要适时添加泥糊状食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
(4)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居室要通风。
(5)感染性腹泻患儿,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6)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因败血症、肺炎等肠道外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婴幼儿,即使无消化道症状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以防止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7)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接种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口服疫苗已见诸报道,保护率在80%以上,但持久性尚待研究。三、龋齿
龋齿即龋病。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一)病因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地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