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492601
★《2666》之后,又一部拉美文学新经典震撼来袭
★ 一本无法定义的奇书,乌拉圭鬼才作家莱夫雷罗扛鼎之作
★ 25年来百大西语图书第6名(西班牙《国家报》)
★ Goodreads评分高达4.26
★ 再渺小庸常的生活,也有如银沙般发光的时刻。
★ 只要你用心发现,这本书真的会发光。
在这部身后发表的作品里,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莱夫雷罗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一项任务之中:他要创作一部小说,把某些非同寻常的、被他称为“发光”的经历叙述出来。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来他自己说的),但他还是尝试着去做了,成果便是这本《发光的小说》(由“奖金日记”和“发光的小说”两部分构成)。
在本书一个又一个段落里,他历数着他看似庸常的生活,跟我们讲述起了他的怪癖、他的疑病症、他的广场恐惧、他的日夜颠倒、他对电脑的痴迷以及对梦的释义。他身边的女性们值得另辟一章,尤其是灵儿,她会给他做好吃的、陪他在蒙得维的亚散步、一同寻觅罗萨·恰塞尔的书及各种侦探小说。
爱情、失意、衰老、对死亡的恐惧、虚构的诗意与本质,所有难以描述的发光的经历:一切都被记录在了这部不朽的杰作里。
“发光的小说”历史前言
序:奖金日记
二〇〇〇年八月
二〇〇〇年九月
二〇〇〇年十月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
二〇〇一年一月
二〇〇一年二月
二〇〇一年三月
二〇〇一年四月
二〇〇一年五月
二〇〇一年六月
二〇〇一年八月
发光的小说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四章
第四–五章
初领圣体
日记后记
译后记
“发光的小说”历史前言
我还不能肯定,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或是最初的冲动,我开始尝试创作这部发光的小说,尽管它在第一章开篇就明确提到,那股冲动是源于某个令我魔怔的画面,而那个画面已经足够清晰,足够让读者们相信这最初的说法了,我自己想必也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无论是那个画面,还是它引发的魔怔(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常来拜访,以至于我自觉是有些魔怔了),我都记得再清楚不过了。
我的疑问主要还在于,此刻当我回想起那时冲动的泉源,我的眼前却出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画面,而从这会儿与我狭路相逢的这个画面来看,我最初的冲动是源于和一个朋友间的一段对话。我曾向这位朋友谈起过一段对我至关重要的个人经历,并说到,要把它改成一篇故事会是多么的困难。根据我的理论,某些特殊的经历在它变质之前是无法被叙述的,人不可能把它落到纸上。而我朋友坚称,只要我原封不动地把那晚跟他说的写下来,我就能得到一篇不错的故事了;我不仅能够写它,我还有责任写它。
事实上,这两个画面并不矛盾;甚至说,只要认真读过第一章的开头,你就会认可它们,如今我在开始写这段文字之前刚刚把它细读过一遍。看来,这两条支流是从一开始就在的,但它们并没有混到一起,因为我在下笔之时尚未意识到,我恰恰就是在书写那段重要的经历。我讲到了那个穷追不舍的画面(这是在将写作所需的元素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行陈列),随后又谈到了那个与之并行的渴望(就仿佛这是两码事似的),即书写某些被我划归为“发光”的经历。要到再往后几行我才自问道,这屈从于最初的冲动所写下的东西是否正是我渴望书写的东西?可那段话丝毫没有提到我的朋友,这让我觉得有点儿不公平,哪怕他已经不再是我的朋友了,还满世界说我坏话(人家告诉我的)。现在想想,很可能那会儿的我是真心相信,创作这故事是出于我自己的愿望,而彻底忘了它其实是缘起于朋友的推荐或授意,或者说,强加给我的任务。
引起我注意的是,许久后的今天,我如此清晰地看穿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我朋友怂恿我写一篇我明知不能写的故事,且把它作为义务按到了我的头上;这番强迫仍然在暗暗向我施压;它被我的意识断然回绝,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始以那个穷追不舍的画面的形式浮现在我眼前,同时狡猾地抹去了它的踪迹,毕竟强迫总会招来反抗嘛;为消除反抗,这个外来的义务化装成了内在的渴望,虽说原本渴望肯定是有的,我之所以会去跟朋友讲了那些,必然也是事出有因;或许我已经隐秘而敏锐地预见到,我朋友一定会想方设法逼着我做这件我觉得不可能的事的。我当时觉得不可能,如今还这么觉得,而不可能不足以作为不去做的理由,这点我原本就知道,只是我一直懒得去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罢了。
也许我朋友是对的,可对我来说从来就没有易事。此刻,我见自己怀揣着伪装成回忆的想象,简单摹写着当时我讲给朋友听的故事,一字未改,同时验证着此举的失败;我见自己把或许承载着那故事的五六页纸撕成了碎片。这很有可能是段真实的回忆,因为我记得自己曾经写过那个故事,尽管现如今,我的稿纸上已经再没有它的痕迹了。所以那魔怔般的画面应该就是出自这里了,它指明了要成功写下那件事,我该如何摆正位置;而书写那件事的愿望想必也是出自这里,只是此刻它已变身为书写其他重要经历的渴望,就像是在分解任务,以便抵达我想写或该写的那件事:我或许已经写过它,但之后又将它毁掉了。我想说的是,这背后很可能存在这样的理解,即我写作的失败要归因于环境的缺失、让其增光的上下文的缺失、一种特殊气氛的缺失,而这种气氛是由大量的画面和词汇构成的,它本该将那件逸事对读者造成的影响放大数倍。
这就是我如何给自己找上的麻烦,因为所有这些环境,所有这些画面和词汇,渐渐将我引上了一条始料未及却十分符合逻辑的道路;这样的过程在我的主保圣人圣女大德兰的《灵心城堡》中就得到过完美的阐释,然而,光有阐释过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明显不够的,人必须经历它们,只有经历才能学到,不过,也只有在经历的同时,人才会犯错,才会迷失方向。我觉得,在这些被我留下来的“发光的小说”的章节里,我几乎是在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而这五大章文字不过是在努力尝试找回迷失的方向罢了。努力尝试,是的,甚至还很值得表扬呢,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到当时那些条件,它们一直伴随着这部小说,萦绕着它,最后又将它腰斩。
我也该是被腰斩了吧,确实如此。在我着手写作这部发光的小说时所处的形势中,大部分行动必然都是与我当时将要接受的胆囊手术有关的。当我不得不承认这一刀在所难免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和外科大夫商量,尽可能地推迟手术,他最终同意往后延了几个月。而在这几个月里,我读完了被我拖了好久的几本书,我还全身心地投入了发光的小说这些章节如火如荼的写作之中。显然我是很怕死在手术台上的,我也一直清楚,写下这部发光的小说正意味着祛除对死亡的恐惧。我也想祛除对痛的恐惧,但没能做到。而对死亡的恐惧,我则是切实做到了;我不能说自己是从容不迫地奔赴手术室的,因为我还是怕痛,可当我写完了这五个章节(其实原本是七章的),死的念头已经不再让我颤抖了,虽然对死的恐惧还会时不时地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尤其是当我活得好好的时候,但在去做胆囊手术的路上,从这个角度讲,我是昂着头去的。与此同时,死亡的念头会刺激着我与时间赛跑,工作工作再工作,像发疯似的。我得以规整了我的一切,或者说我的文字,而其他的事则逐渐被我搁置一旁。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欠下了一笔债,对我来说很大的一笔债,以至于后来,我不得不去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
所以最终的腰斩并没有在手术那天到来,但这手术本身也算得上是一次重要的“腰斩”——我没了胆囊;而更糟的是,我暗自坚信,我是受到了阉割。要到很久之后我才摆脱了这个秘密的想法(同时,秘密也就不再成为秘密了),起因是一个梦。在梦里,将我转诊至外科手术的那位女大夫将胆囊还给了我,它被封在了一个小袋子里,保存完好。我从没见过我胆囊真正的样子,而在那个梦里,它太像一根男性性器了。蛇咬上了自己的尾巴。
起先,我是尽了一切可能去抵制这次手术的。医生是终结者,一直都是,尤其是外科大夫;是人都知道,开刀赚得多嘛。关于这点,萧伯纳写过一段东西,我读后深有同感;他指出,既然做手术能让外科大夫大赚一票,那让后者来决定是否手术就显得十分荒谬了。但事实是,我的胆囊感染来得越来越频繁了,一来就发烧,这就让我异常担心我会不会染上了什么危险的并发症。最后,我还是从一本书上得到的讯息。值得注意的是,每当我面临什么难题,那条最合适的讯息总会变魔术般地在最合适的时刻出现。当时,我正在七月十八日大街一家书店的折价柜台上翻找着侦探小说(也算是我的习惯吧),忽然间,我的视线就落在了一个像是在发着光的书名上:《别做无谓的手术》——这就是那本书的书名,要说不是,也是个差不多的名字。那书不便宜,我的闲钱也不多。回家路上,我就一直在想,我要不要买呢。买新书(虽然是被放在折价柜台上的,但这本也是新书),还不是侦探小说,这太不符合我的原则和习惯了,更不用说,我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能力。可我都到了家了,心头还在一直念着那本书,第二天还是。所以最终,我下定决心又去了趟那家书店,又一次把那本书握到了手上。可我一闪念,说不定我不用把它买下来呢?我扫了眼目录,见有一小章是专讲胆囊的,反正我对其他的都不感兴趣嘛。那章不是很长,我是可以快速把它读完的。我瞄了眼四周,见没有哪个店员在盯着我的行动,便把那本书打开了,佯装在不经意地翻着,像是这样才能决定买不买似的。就这样,我来到了那章的第一页,只看了最初的几行字,我的问题就全都解决了;它开宗明义地讲,胆囊手术是少数几种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必须做的手术。随后它给出了一些建议,要谁不愿手术的话,也是可以不做的(以不同方法对胆道进行神经调节,使结石能够随意来去,不会卡在括约肌处;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手段)。但最后它重申,有一个坏了的胆囊,就好像携带了一个定时炸弹,它是随时会爆炸的,真到那时,就必须得进行急诊手术了,谁都知道,那种手术可不是最安全的。我合上那本书,把它放回到它原来在折价柜台上的位置;回家路上,我便想着要接受手术了,这已经是定论了。
发光的小说我是手写的,写完一章就输到电脑里,输的时候会陆续做些改动,修正些小东西。当然了,也有些章节本来就是机打的。有一章我觉得不好,我就把它销毁了,但有人读到那儿就会发现,后来我反悔了,在替代它的那章里又把它复述了一遍;看来被我销毁的只是个副本,因为后来,我显然又把那份原件往电脑里输入了一遍,并放回到了它原来的位置。可我同时还保留了我之前在下一章里所做的复述,这样一来,我在给章节编号时就出了点麻烦。我也说不好是在哪个阶段(我做了无数修改),这幸存的五章才有了现在的形状(被毁掉的两章则没有留下任何印记);我十六年来一直身背着这部未完成的小说,时不时就会做些修改,加上或删掉些东西。
二〇〇〇年时,我从古根海姆基金会得到笔奖金,用于对这五章文字进行最后的修正,必要的话,再写几章,把它给完成了。我修正是做了,但新章节没写,而在拿着奖金的这一年里我所经历的摇摆也被写在了本书的序言里。这段时间,从二〇〇〇年七月到二〇〇一年六月,我仅仅将一小段文字写成了个大概,我将它命名为“初领圣体”;我本想让它成为发光的小说的第六章的,但没能成功:我的风格变了,许多观点也变了,因此我把它作为独立的一章保留了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发光的小说的延续,然而还远未能够使其圆满。而序章“奖金日记”也可以被视作发光的小说的延续,但仅仅是从主题角度来看。
我想过将所有和本书有关的材料汇集起来,就目前来看,它还包括我的《一个无赖的日记》以及《空洞的谈话》。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些文本同样是发光的小说的延续。但我觉得这个工程太浩大了,所以我最终选择只编入那些从未发表过的文字。而它还在继续,很可能将永远继续下去,仍有一系列章节尚未写就,就比如,我也该谈谈我跟那朋友讲起过的那件事情,那也是发光的小说的缘起。
我想得没错:这个任务曾经是不可完成的,而如今依旧。总有些事是无法叙述的。这整本书就是个巨大的失败的明证。这个体系,即为每个我希望叙述的发光的事件创造情境,将我引上了一条可以说是更加晦暗且阴沉的道路。我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感情的净化,拾回了大批被我深埋在潜意识之中的破片,我得以为我本应在许久之前就为之哭泣的事物哭泣;对我来说,这无疑是段特出的经历,如今读来,我仍然会被它触动、治愈。可那些发光的事件在被叙述出来的同时也失去了光芒。它们令人失望,听来平淡无奇。它们并不能被做成文学,至少是我的文学。
归根结底,我想,在这些书页中唯一能找到的光亮也许正是读者您借给它们的。
M. L.,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七日至二〇〇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终于有一天,我打开了这本《发光的小说》,陪着他走到了失败的尽头,我无法将这位如此迷人的写作英雄抛在一边。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西班牙作家)
西语文学中,像莱夫雷罗这样的风格和想象力实属罕见。
——安东尼奥·穆尼奥斯·莫利纳(西班牙作家)
莱夫雷罗以神秘主义、鸟的意象和幽默消解了自传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他将疑病症式的自我审视与文学话语相勾连,是恭敬也是不恭。
——玛尔塔·桑斯(西班牙作家)
据说智利盛产诗人,阿根廷盛产短篇小说家,墨西哥盛产长篇小说家,乌拉圭盛产怪咖。莱夫雷罗就是这么一个怪咖,而且是级别冣高的一位。
——安妮·麦克德莫特(莱夫雷罗英译者)
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阿尔瓦罗·恩里克(墨西哥作家)
他是一个无法归类的“怪”作家,有着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创作了西语文学中冣具奇趣和哲思的作品之一。
——胡安·巴勃罗·比利亚洛沃斯(墨西哥作家)
近年来冣有趣、冣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亚历杭德罗·桑布拉(智利作家)
马里奥·莱夫雷罗是个天才。
——鲁道夫·恩里克·福格维尔(阿根廷作家)
这部小说邀请我们彻底忘我于其中。我是几天前开始看的,我舍不得看完,至少得等我见到莱夫雷罗的另一本书再说。
——米盖尔·比塔利亚诺(阿根廷作家)
莱夫雷罗是卡夫卡的寻常反面,是带着点喜剧色彩的加缪的影子。
——《国家报》
莱夫雷罗向拉美文学规范发起了挑战。
——《格兰塔》
第一章
已经有段时间了,那个画面总会以相当高的频率自发地在我眼前浮现——画面中的我正提笔蘸墨,在一张质量极佳的白纸上徐徐书写。而这恰恰就是我此刻的动作,我败给了这个仿佛是深藏着的渴望,虽然我一直以来的习惯都是对着电脑写作。不幸的是,那个几乎每天都要跳出来闪我一下的画面,在它来的时候,却从未伴随着我假定正在书写的东西;而与此并行却又完全独立于这个画面存在的,则是我对书写某些经历的渴望,它所对应的或许就是那个被我称作“发光的小说”的东西,它和我所谓的——同样也是我心里的叫法——“晦暗的小说”鼎足而立。这“晦暗的小说”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尚未完成,也或许永远无法完成。我就像是它的囚徒,被它的气氛、它晦暗的画面以及它至为晦暗的情感所俘虏;两三年前,我正是在它们的推动下写起了这部小说。有几段日子——短则数周,长则数月——我几乎每天醒来都会有种迫切的需要,想要把它毁了。而在另几段日子里呢,我又会把它彻底忘了。时不时地,我会重读它,觉得还算可以接受吧,便准备继续。有时我会接连写上几天。我刚把那份原稿烧了。
反观发光的小说呢,它不可能是部小说;我没有办法把现实事件转化成可以做成“文学”的样子,也没有办法把它们从一系列必然要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思考——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是思考——中解救出来。那它不就得是篇散文了?我抗拒这种想法(我抗拒写散文这种想法,而与此同时,我想说的是,可能在潜意识里,我抗拒的是想法、所有想法,尤其是用想法推动文学的可能性)。
我看了看我写下的这第一页,觉得还算可以接受;并不是因为它所讲的东西——我没去读——而是因为,它恰好对上了时常浮现在我眼前的那个画面。
起初,我是想把发光的小说和晦暗的小说并成一部的,我差点就相信这是有可能的了。然而,还一个字都没写呢,我就意识到不行。发光的小说,不管它是小说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该有它完全独立的生命。或许,我现在想到,那个画面之所以会如此这般地显现在我面前,可能正是为了向我指出这一点。那个画面是带着一种感情色彩的,仿佛表达着某种写作的快感,而这种快感,我必须得说,我已经太久没有体验到了(晦暗的小说已经变成了某种无限近似于义务的东西,虽说我一点都想不起我是为什么要给自己强加上这种义务的了——假如它真是我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显然,要解决发光的小说的体裁问题,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把它写成自传体了。这也是最诚实的方式。然而,它又不能是一部规规矩矩的自传,因为这样的话,它就很可能会变成人类所能写出来的最无聊的书了:一连串灰色的日子,从童年到当下,仅仅夹带着那么两三撮火花或闪光或发光的时刻——是它们让我想到了这个书名。可是另一方面,这些发光的时刻要是被单独拉出来讲,再加上必然要伴随着它们的那些思考,就特像《读者文摘精选》里的某篇乐观主义的文章了。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事实上,我写起东西来就从来没有遇到过问题。我写作的时候总有灵感推着,节奏快得跟被火点着了似的,非得打字才能跟上。要么就不写,不写就完事儿了。而现在呢,我是得写(晦暗的小说)也想写(发光的小说),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写。替我干活的那个东西——精灵、怨灵、鬼魂,管它怎么叫呢——已经溜之大吉了。我独守着我的义务和渴望。如今只剩我一个人了,我便可以确证,我不是个文人,也不是作家,也不是写手什么的。与此同时,我需要一副假牙、两副新眼镜(一副看近,一副看远)、一次胆囊手术。我还需要戒烟,因为有肺气肿。那位精灵很可能已经搬去了一个更新也更值得信赖的住所。对于四十岁的我来说,生命还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我相当平静,偶尔——非常偶尔——幸福;我什么也不信,我心中充斥着一种对近乎一切事物或者一切事物的十分令人生疑的冷漠。
也许发光的小说就是我今天正在写的这个玩意儿,我已经写了好一会儿了。也许这几页纸就是个热身运动。也许我在试着给那个时常浮现的画面注入生命。我也不知道。但很可能是这样:我在无计划地写着——一如往常,虽说这次我很清楚我想说些什么——结果那些东西就开始冒了出来,组织成行了。我已经品尝到了文学奇遇的古早滋味,它就在我喉咙口。这不是比喻。它是一种真实的味道,介乎甘苦之间,我隐约将它和肾上腺素联系在了一块儿。
那么,就让我借着确证此事的机会溜个号,来讲讲我属灵的诞生吧——虽说谁都没想要在这个当口听到什么布道;会有的,再后面点儿——讲讲我所认为的它的出发点。它的出发点是由一条狗引起的一段思考。当然了,一系列个体条件也为它提供了温床,这点自不用说。可是我就在想了,如果没有这条不知名的狗,我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一个炎热的午后,那条狗畅快地闻起了一丛青草。能清楚瞧见的是,它彻底沉浸在了它酣畅淋漓的嗅闻之中;它小小的身体绷紧了,仿佛周身流动着一道几乎肉眼可见的疾速律动的电波。它的姿态既像是猎手——虽然真要这么说的话,它还缺了点儿什么,那是另一种紧张感;它的耳朵没有竖起,而是垂着,尾巴也一样——又像一个进入了恍惚状态的主体。我毫不怀疑,它一定是在追寻某条母狗的踪迹。要有人告诉我它不是,我一定会大失所望。不过,真正引发了我的思考的还数这个——我人生中第一次意义深远的思考,当时我都二十五了——我发觉,那条狗并没有在追随或追踪某种痕迹,而像是当下就站在那个客体跟前一样。于是我想起,我曾几何时在哪儿读到过,嗅觉之于狗就好比视觉之于人类;一条狗只有在闻到它主人的时候才能认出他来,哪怕它已经看见他好一会儿了——它看见他也认出他来了,就是没法百分百确定——它得闻到他才能确证。
于是我想到:如果嗅觉之于狗就真的好比视觉之于人类,那么那条狗就等于是在看着那条母狗了,而不仅仅是看到了它的痕迹。这就好比我远远望见有谁来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谁”就已经在这儿了;他并不是未来,而是现在——至少是某种形式的现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