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7842
本书通过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基础、对象、历程、促进、转型、创新及深化等问题的系统分析与探讨,构建起关于档案馆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本书立足于实证调研,全方位剖析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广泛运用背景下档案馆公共服务实践的历史、现状、成就与障碍,探讨研究对策,建立多维度、全景式的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为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提供对策路径,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研究》分别从基础、对象、历程、促进、转型、创新、深化这些视角对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展开全面研究,总结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运行、组织、机制、模式、成效、经验、障碍及特点,梳理档案馆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成因,研究完善档案公共服务环境、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
第一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基础:档案资源建设 第一节 我国档案资源及其成分构成 第二节 档案资源与档案馆公共服务 第三节 档案资源建设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对象:公民利用者剖析 第一节 公民的档案信息权意识 第二节 公民的档案信息权实现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公民的档案利用 第四节 利用者需求、特点的变化及趋势第三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历程:公民信息权溯源 第一节 国外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演进 第二节 我国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变迁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分析与比较第四节 档案公共服务中的权力与权利 第四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实施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先行条件第二节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又一主题第三节 档案馆公共服务中若干关系辨析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影响第五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转型:公共档案馆兴起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推进 第六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创新: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探索 第一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实践与理论 第二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运行 第三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组织 第四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成效与障碍 第七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深化:加强服务能力思考 第一节 档案公共服务中各要素障碍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参考文献
2016年4月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档案工作步入新阶段,初步形成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档案信息查询等档案开放利用成果丰硕。在新时期,适应政务公开推进档案信息开放、适应社会多样需求改进档案服务、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等问题正日益成为我国档案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档案资源多样化、档案利用便捷化、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安全高效化和档案队伍专业化被《“十三五”规划纲要》列为到2020年档案事业发展体系的具体目标。丰富和优化档案馆藏、多渠道开发档案资源,提供便捷便利的档案服务,推动辖区档案资源跨馆利用、跨馆出证工作将成为今后几年档案机构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实现指标。档案信息资源是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开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公众档案利用行为的对象。推进与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共享、开发与利用、有效开展档案馆公共服务的首要步骤。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是档案馆公共服务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档案资源是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要素,也是档案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潘玉民认为,国家档案资源理论由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发展而来,是对传统的国家档案全宗理论的继承、扬弃和超越,这种理论的继承、扬弃和超越是档案学界以新的视野认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而获得的结果。 作为一种新兴理论,国家档案资源概念的产生是新世纪初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国家档案资源概念的内涵实质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关于国家档案资源形成的来源。一是形成国家档案资源的主体,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涵盖国家体制内、体制外的所有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二是主体的活动, 泛指形成主体的一切社会活动,并且包括一切载体形式。三是主体活动的时空范围,包括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以及保存于国内、国外的档案。2.关于国家档案资源的范围和价值取向。凡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均属于国家档案资源。这也是我国档案法确定的国家依法管理的档案范围。国家档案资源应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面貌,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