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89994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外国在华文化事业概况
第一节 外国在华宗教机构和教会学校
一、外国在华差会、修会、教区和教堂等宗教机构
二、外国在华大学、中小学和神学院等教会学校
第二节 外国在华报刊、出版机构、广播电台与通讯社
一、外国在华中文、英文和日文等文种报刊
二、外国在华出版机构
三、外国在华广播电台与通讯社
第三节 外国在华医疗与慈善机构
一、外国在华医院
二、外国在华救济机关
第四节 外国在华图书馆、博物馆、娱乐及科研等机构
一、外国在华图书馆和博物馆
二、外国在华娱乐机构(电影院、公园等)
三、外国在华教育宣传、基金会及学术科研等机构
第二章 中共对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暂维原状”政策
第一节 中共关于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政策主张
一、毛泽东关于外国在华宣传机关、宗教和学校的指示精神
二、周恩来关于外国在华宗教团体和教会学校的谈话和要求
三、刘少奇和李维汉关于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的基本主张
四、教育部关于处理外国在华教育事业的文件和指示
第二节 中共实行“暂维原状”政策的主要原因
一、延迟文化改造有利于中国革命的顺利开展
二、《共同纲领》规定信教自由,一些教徒支持或参与革命
三、教会学校中的许多师生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革命精神
四、外国在华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第三节 中共“暂维原状”政策的具体实施
一、对外国在华宣传机关例外地进行接管
二、保护宗教自由和外侨财产、对教会学校和文娱等机构不予禁止
……
第三章 中共通过鼓励“革新”初步清除外国在华文化影响
第四章 中共决定加速接办外国在华文化事业
第五章 改造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最终完成
第六章 对中共改造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二)外国在华教会中小学
近代外国在华教会中小学比较出名的约有323个。①如九江同文书院、大同日本小学校、上海格致公学、广州培英书院、天津圣功学堂、中西女塾、长沙雅礼中学、北京贝满女校、北京崇德中学、汉口圣约翰中学、台南长老教中学、华英书院、华西协和中学、青岛书院、武汉辅仁中学、杭州弘道女校、南京汇文书院、哈尔滨波兰小学校、重庆求精中学、泉州培元中学、徐汇公学、清心小学、福州格致书院、震旦附属中学等。外国在华教会中学学制一般为4年,随教会所属国的学制,课程以圣经、外文、理化为主,注重宗教教育、教规比较严厉,轻视中文课。教会中学在中国政府立案后一般分初、高两级各3年,抗战时期一些教会中学内迁、合并或停办。如上海清心女校,其前身是1860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夫妇在上海陆家浜创办的清心书院,是中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之一。该校初期仅设8年制小学课程,以宗教课为主,兼修国文、算术、天文、地理等。1917年增设中学,学制12年,1918年添设实业科,改为私立清心女子中学,1924年新增商业科。高中课程(国文除外)皆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美籍教师执教英语课。学校校长先后由司密斯、美高兰、牧敦和张石麟担任,1928年后华人张蓉珍为校长,1953年该校由人民政府接办并改名为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广州圣心书院是1903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巍畅茂和俄美士等在广州大新路创办,主要传授宗教和英法方言,1914年改名为私立圣心中学,以法籍巴邦彦为校长。1925年实行新学制,对教师和学生思想禁锢很严,不许在校内从事宗教以外的活动,因而发生部分师生离校,另建新校的情况。1927年春该校移交中国天主教会办理,另聘朱寿山、方硕梅等为校长,增加了高中部,学校设施齐全,学生有700多人,取消了将天主教教义列为必修课和师生必须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前夕该校有初中4个班,高中3个班,1949年后被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广州市第三中学。开封圣安得烈学校是1912年由加拿大基督教圣公会在开封南关创办,学制为选科2年,预科4年,除国文、中国历史外,其他课程皆用英文,学生有500多人,毕业后可直入圣约翰、燕京等教会大学。1930年该校与圣玛利亚女校合并为私立豫中中学,并向中国政府立案,林步基为校长,1933年增办高中,抗战胜利后曾一度停止接受外国津贴,1951年被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省立开封第六初级中学。
外国在华教会小学创办初期多设在设备简陋的民房中,规模小、学生少,一般随教会所属国的学制,5-8年不等,课程主要是宗教、英文和汉文三类。1933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修正私立学校规程》,限制外国人在华设立小学,因此各教会改变办学方针,将一部分小学发展为中学。①如1877年英国教会在厦门鼓浪屿创办的私立闽南女子学校,是福建最早的寄宿制女校,1885年改名为怀仁女学,并建有操场,开女子体育运动之先河。民国时期,该校设有幼儿、小学、中学和师范4部,聘任华人为校长,培养学前、小学和中学女教师。厦门解放之后,该校由市政府接管并与毓德小学合并,于1951年改名为厦门师范附属小学,1953-1959年间是厦门师范学校、厦门大学学生见习及实习基地。②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