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49341
本书参考数十种中日韩三国学者《论语》研究专著,及数十种有关《论语》的学术笔记,融百家精义于一炉,铸成一种新的《论语》注释新体式。每章根据内容立一标目,目的在帮助读者把握要义,领悟其中的意义。同时面对当下人的生活进行思考,缩小《论语》与当代生活的距离。使读者能亲身感受到其指导人生的意义。作者从文字训诂、史实考据、经学意义、文学理解等多个角度,尽可能的发现其当代价值,阐述详细,却又不流于繁琐,让《论语》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论语绎解上
学而
1.1 君子的心境:祥和
1.2 人不能没有良心
1.3 要提防巧言令色的人
1.4 修身大法:反省
1.5 做官安民的五项要则
1.6 孔门六条守则
1.7 并非渎书才是学习
1.8 君子的学行问题
1.9 丧祭礼的意义
1.10 孔子是如何采集信息的
1.11 遵父之道谓孝
1.12 礼与和的关系
1.13 信、恭要有原则
1.14 好学的三方面表现
1.15 富人更要注意守礼
1.16 理解万岁
为政第二
2.1 民心向德
2.2 读《诗》心法
2.3 法治与德治
2.4 孔子的人生历程
2.5 孝行之一:事亲以礼
2.6 孝行之二:忧父母之疾
2.7 孝行之三:养而能敬
2.8 孝行之四:和颜事亲
2.9 “如愚型”学生好
2.10 识人三要诀
2.11 教师的素质要求
2.12 君子的本质
2.13 君子的言行
2.14 君子的用心
2.15 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学”与“思”
2.16 关于价值观的教育
2.17 知与智
2.18 做官保身心决
2.19 官正则民服
2.20 有好官才有好民
2.21 并非做官才算从政
2.22 信非小事
2.23 把握历史可认识未来
2.24 行为当以礼义为准则
八佾第三
3.1 僭礼乐者必有野心
3.2 僭礼乐者必昧于名实之义
3.3 僭礼乐者不仁
……
论语绎解下
后记
1.7 并非读书才是学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
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章所谈是学习的性质问题。
子夏是孔子一位出类拔萃的弟子,他姓卜,名商,文献功底很好,据汉儒说,在经典的传播中,他的功劳。个“贤”字,做动词讲,有看重、重视的意思,易,轻视。色指容貌。事是侍奉,致是奉献。大意是说:对妻子的选择,注重品德,忽略容貌;孝敬父母,竭力尽心;侍奉君主,能豁得身子,勇于奉献。与朋友交往,能说到做到。这样的人,虽然他自称自己不学习,我也一定认为他学习了。
这里谈学习,不是从正面谈,而是从行为表现上来认识学习的本质。在儒家那里,“学”和“行”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知行合一”等等,所讲的都是“学”和“行”的关系。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落在行动上,才能体现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意义指向是修身,而身修的具体表现便在行为的文明化程度上,即修正自己不合于人伦道德的行为表现,使心存仁义,行合礼仪。
关于“学”与“未学”的问题,在这里子夏是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的。、对妻子,重德不重貌—人伦之道,造端于夫妇,所以这里个谈的就是妻子的选择问题。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所以第二个方面讲的是在对待父母上。所谓竭力,就是尽力,无论贫富,只要尽自己的力量而为之,心中时常惦记着父母,这也算尽孝了。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所以第三个方面讲对待君主上,舍得其身,这是忠的表现。第四个方面是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重视妻之德行,是齐家的表现(清儒冯班有言:齐家重在齐妻子);孝敬父母,是在家庭中的表现;忠于君主,是政治上的表现;与朋友讲信誉,是在社会上的表现。这是有联系的四个方面,也有一个由近及远的逻辑进展(有人把“贤贤易色”解释为好德胜于好色。这虽然也能解释通,但这段话就没有了逻辑)。这样具备了孝弟忠信品格的人,即使他自称不学习,人们也不会相信。因为他的行为已经表明了他对经典精神的把握。孔门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诗》、《书》、《礼》、《乐》,《诗》、《书》者义之府,《乐》、《礼》者德之则。孝弟忠信的行为表现,正是《诗》、《书》、《礼》、《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后“虽曰未学”几句,一般都译为“虽说没有学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过了。”这样翻译是很难理解的,到底是谁说他没有学过呢?没有学过的又是什么呢?显然有问题。“虽曰未学”的“曰”,应当不是别人“曰”,而是他自己“曰”,“未”是“没有”,自称自己不学习,这是谦虚,也是不自满的表现。同时“未学”,也是针对孔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言的。“吾必谓之学”,是表示对其自称“未学”的否定,对其行为的肯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