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484695
《国际名模录》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以及名模的个人档案、星路历程、个人保养以及生活经历。20世纪50年代是战前传统审美观点的延续,但带有一些战后新形象。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年轻风暴在60年代爆发,反叛野性是这一时期模特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仍然有60年代的激进反叛,却不再那么单一,各种类型的模特都受到了欢迎;20世纪80年代的模特们则显得光怪陆离;20世纪90年代依然以个性为主却更趋于多元化;21世纪模特则以表现演艺为主要特征,中国模特走向国际时尚舞台,成为令人瞩目的后起之秀。
各个时期的国际名模,在T型台上、镁光灯下演绎着夺目的风姿,推动着时尚潮流的变更,促进“美丽经济”的发展,成为时尚产业和奢侈品行业的重要“助推器”。
一、时代背景 / 9
二、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 / 9
三、著名模特 / 12
(一)苏茜·帕克(Suzy Parker) / 12
(二)朵薇玛(Dovima) / 16
(三)丽萨 · 弗萨格弗斯(Lisa Fonssagrives) / 20
四、 思考题 / 23
第二部分 20世纪60年代 年轻风暴 · 反叛野性 / 25
一、时代背景 / 25
二、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 / 25
三、著名模特 / 28
(一)崔姬(Twiggy) / 28
(二)薇露西卡(Veruschka) / 32
(三)佩内洛普 · 特理(Penelope Tree) / 36
(四)劳伦 · 赫顿(Lauren Hutton) / 40
四、思考题 / 42
第三部分 20世纪70年代 自由激进 · 争奇斗艳 / 45
一、时代背景 / 45
二、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 / 45
三、著名模特 / 48
(一)珍妮丝 · 狄金森(Janice Dickinson) / 48
(二)伊曼 · 鲍伊(Iman Abdul Majid) / 52
(三)卡罗 · 奥特(Carol Alt) / 58
四、思考题 / 61
第四部分 20世纪80年代 性感靓丽 · 光怪陆离 / 63
一、时代背景 / 63
二、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 / 63
三、著名模特 / 66
(一) 辛迪 · 克劳馥(Cindy Crawford) / 66
(二) 克劳迪娅 · 希弗(Claudia Schiffer) / 72
(三) 纳奥米 · 坎贝尔(Naomi Campbell) / 78
(四) 琳达 · 伊万戈琳斯塔(Linda Evangelista) / 84
四、思考题 / 86
第五部分 20世纪90年代 返璞归真 · 多元个性 / 91
一、时代背景 / 91
二、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 / 91
三、著名模特 / 94
(一)凯特 · 莫斯( Kate Moss) / 94
(二) 莫妮卡 · 贝鲁奇(Monica Bellucci) / 100
(三) 布兰达 · 查德(Brenda Schad) / 106
(四) 麦琪 · 瑞兹(Maggie Rizer) / 110
四、思考题 / 115
第六部分 21世纪10年代 表现演艺 · 性感冷酷 / 117
一、时代背景 / 117
二、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 / 117
三、著名模特 / 120
(一)吉赛尔 · 邦辰(Gisele Bundchen) / 120
(二)德文 · 青木(Devon Aoki) / 126
(三)吉玛 · 沃德(Gemma Ward) / 130
(四) 萨沙 · 彼伏波洛娃(Sasha Pivovarova) / 134
四、思考题 / 137
第七部分 走向国际的中国超模 后起之秀 · 独树一帜 / 141
一、时代背景 / 141
二、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 / 142
三、著名模特 / 144
(一)陈娟红 / 144
(二)马艳丽 / 150
(三)吕燕 / 156
(四)莫万丹 / 162
四、思考题 / 164
后记 / 168
——为《国际名模录》而作
皇甫老师从事高校模特教育二十余年,可以讲是我国代模特高等教育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高校模特学历教育走过了蹒跚学步的初创期和如火如荼的辉煌期,当下的模特高等教育似乎处在非常尴尬的徘徊期。内心纠结的是,上级组织勉为其难让我还兼任了全国高校模特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在繁忙的学术研究与教学之余,对模特教育的反思时刻萦绕着我。一方面是设计教育家思量这个特殊专业的发展后劲,另一方面许多院校还在盲目地开设新的模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之间出现了背离。但是,有不少的俊男靓女趋之若鹜地追随着进入高校和成为名模的热梦,仿佛又说明这个专业存在的合理性。追溯这个专业的成长,苏州大学在1989年开创了我国模特高等教育的先河,这一新生事物嗣后又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花。
写这个序,想到的是困扰我多年的关于时尚的学术问题。模特是时尚的衍生物,它和流行与时尚紧密相连。在高校时间长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总会有学术的逻辑思维。将时尚纳入学术的视野,有时也遭遇许多的障碍,我常常思考这是否会是一个伪命题?或许时尚本身不需要学术思考?但是,流行与时尚一旦进入文本的梳理,其背后的深刻含义和学术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声名显赫的文化学者刘梦溪在《大师与传统》一书中充满鄙视地说:“流行与时尚,应该与学术大师无缘。 ”他说这句话是相对于傅斯年、王国维和陈寅恪这些实至名归的学术大师而言的,我对他们深怀崇敬。但从中可以看出如刘梦溪这般的文化学者是看不起时尚与流行的应用性研究的。当然,我并不责怪刘梦溪他们,因为他们从不关心现实应用问题的研究,他们更多的兴趣在于解释已有的古代经典,沉浸在往日的文化辉煌之中。我藉此想说明的是,时尚作为一项现时性的研究,虽不能说它也会产生诸如陈寅恪这样享誉中外的学术大师,但流行与时尚也是事关一个社会是否有创造性的标杆之一,而且还是一门值得尊敬的研究科学。
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热衷于设计评论,撰写的设计评论文章达70篇之多。而且,我和张蓓蓓合作,于2011年4月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服装评论》一书,对风花雪月式的时装评论做出了学术性的梳理。因此,我对模特和相关的时尚活动多有关注,并且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时尚活动,对国际和国内的模特事业有一些认识。但是,囿于我学术研究计划和时间制约,我无法再深入地对国际名模做出归纳与总结。皇甫老师凭借她多年对国际名模发展流变的关注,花了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研究。她所从事的是当代时尚研究,可以说她的研究弥补了模特在设计理论和当代设计史研究中不被人们重视的不足,我赞赏她为此所做出的努力。
《国际名模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十年为一个段落,分别从时代背景、审美特征和时尚潮流、著名模特等几个方面将有代表性的国际名模进行了比较清晰的研究。而且,在每一个章节后面列出了思考题,让模特学生和时尚专业人员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认为这本《国际名模录》又不失为一本好的教材。特别是皇甫老师在后一章专题论述了“走向国际的中国超模”,为中国模特的成长,以及为中国年轻模特如何走向国际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我相信所有这些将会对追寻模特梦想的年轻人提供启示。
时尚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模特美丽的视觉感受让人们的人生充满着希望,时尚又是激发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因为我们都为人类美好生活和艺术教育的理想而奋斗着。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高校美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高校纺织服装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