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25705
文化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领头部门,现已成为城市全球化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包括新媒体、数字艺术、音乐、电影、设计等行业和职业,也包括城市中的景观和消费。当今世界,许多西方国家的大都市如伦敦、柏林、纽约、旧金山、墨尔本等,文化经济已经崛起为当地第三大产业,而在一些东亚城市(如东京、上海、香港、新加坡)以及南半球的特大城市(如孟买、开普敦、圣保罗),文化经济也在其发展中展示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城市与文化经济》整合了当代城市研究重要分支领域之一的*研究成果和政策文献。文化经济政策在规划、发展和地方项目中的作用日益突显,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但证据表明其产出却极其不均衡。本书批判性地回顾了新文化经济如何重塑城市劳动力、住房和房地产市场,促进了中产阶层的士绅化和城市“不稳定就业”的形成,并带来了一些正面的宏观效应,如社区复兴、城市活力增强等。
本书肯定了关键创意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增长动力的重要作用。目标读者主要是城市研究、经济和社会地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和规划专业人士。本书写作生动,引人入胜,相信对于城市土地经济学、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和建筑环境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也会有所助益。
前言 / 1
致谢 / 1
第一章 简介: 城市、文化经济与城市研究 /
文化与城市: 历史与当代视角 /
文化与城市: 六个相互依存的领域 /
城市“新文化经济”的兴起 /
城市文化经济的结构解读 /
城市与文化经济: 意义标志与关键争论 /
城市与文化经济: 本书的逻辑与结构 /
第二章 文化经济与全球化城市 /
文化与城市: 全球化趋势和张力 /
作为全球城市标志的文化 /
城市文化经济: 变革的多个方面 /
世界演变与全球城市话语 /
文化经济与全球城市: 权力投射 /
跨国主义、世界主义与城市文化经济 /
世界主义文化与全球化城市 /
文化经济与城市“日常全球化” /
文化旅游: 世界主义、身份认同与自我实现 /
遗产与文化旅游——以新加坡为例 /
总结: 文化、全球化和竞争 /
第三章 文化的政治经济: 治理、代理和行为者 /
引言: 文化治理领域的变化 /
文化经济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治理 /
文化政策议程: 城市后工业时代的遗产 /
后工业城市地区文化主导的再开发 /
文化政策的政治: 概念性的问题及其辩论 /
城市文化政策的政治: 操作问题 /
城市政策与文化经济之间的交叉点 /
总结: 城市政策和规划的文化转向 /
第四章 文化经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 /
引言: 问题重重的文化经济劳动力市场 /
城市文化工作者和创意工作的演化 /
文化经济的劳动力维度 /
文化经济: 劳动力的社会、技术和空间分工 /
文化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变革的交集 /
总结: 文化工作的机遇与不平等 /
第五章 文化经济、住房市场和士绅化 /
产业结构调整、职业变化和城市住房市场 /
城市中的文化、地点和住房 /
文化、创意工作者和城市住房市场 /
后工业化城市的文化经济工作者 /
城市住房市场变动的交集点 /
城市资本演替和新出现的住宅景观 /
总结: 城市中的文化、错位和空间 /
第六章 城市的文化经济空间: 历史、理论和分类 /
引言: 城市的空间、地点和结构调整 /
空间和城市文化经济的概念 /
空间表现形式与当代城市文化 /
文化区域的先驱: 工业区的发展 /
后工业主义的遗产: 空间和生产逻辑 /
创意生产、文化区域和“新兴”工业区: 分类与类型 /
总结: 文化和城市地区的重构 /
第七章 大都市的文化产业地区: 案例研究和解读性概述 /
大都市文化地区的发展: 一致性和差异性 /
伦敦: 市中心周边地区的结构调整、空间重组和形象重塑 /
柏林: 创意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和矛盾性 /
温哥华和西雅图: 发展道路的依附性与差异性 /
新加坡: 代表性文化区域“中国城”和“小印度”的对比 /
中国和韩国: 政府干预与文化地区的形成 /
总结: 文化和城市地区的重构 /
第八章 评估城市文化经济的政策档案 /
城市的文化规划和评估问题 /
城市规划中项目评估的问题 /
文化规划、政策和项目的演变 /
评估艺术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
对文化规划的比较评估 /
文化建设战略与城市复兴: 一份对美国城市的调查 /
总结: 通过政策评估,我们能对城市文化经济的未来有什么了解? /
第九章 总结: 对理论、前景以及实践的批判性反思 /
城市文化经济: 支柱或“有用补充”? /
文化经济的结构: 改变与延续 /
城市文化经济: 成效与前景 /
城市中的文化经济和不平等 /
文化经济与城市学理论 /
城市文化经济: 再理论化的发展 /
城市文化经济: 发展与研究前沿 /
参考文献 /
好的著作需要作者运用专业到位的评述,把该领域内的主要话题、关键文献和重要案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托马斯·A.赫顿做到了,他将其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多个城市获得的研究知识融入了这本对人大有裨益的图书。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何光中
通过在某些地方撤资,在其他地方重新投资的追求利润方式,建筑行业(包括开发商、银行、市政府、房地产中介等)在此过程中,常会偏袒有钱的居民,助长高利润商业活动,成为扰乱社区秩序的始作俑者,也因此引发人口的剧烈变动。通过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丰富案例研究,赫顿展示了这些地方造就者如何充分地利用了文化活动及文化趋势,并技艺娴熟地完成了一本内容前沿的突破性专著。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经济学项目创始主任
安·马库森
此书并没有对“创意城市”的流行概念进行热情鼓吹,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亟需的坚实基础,融汇了开创性的文献和丰富的案例研究,从而去理解近年来城市*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文化经济的发展。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文化经济学教授
安迪·C.普拉
本书是劳特利奇出版社“城市和城市化的批判概论”系列中的一本,这一系列图书由马尔科姆·迈尔斯(Malcolm Miles)和约翰·伦尼·肖特(John Rennie Short)编辑完成。《城市与文化经济》的主题与马尔科姆·迈尔斯的《城市和文化》以及保罗·L.诺克斯(Paul L. Knox)的《城市和设计》这两本早先出版的书目相关联,包括城市文化的表现特征、空间的社会生产,以及全球化、跨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塑造的城市对文化身份的争夺等。同道们的优秀著作让笔者也得以有机会在这套丛书中发表自己的研究主题,即着重探讨大都市创造力与空间紧密依存关系中的文化产业、劳动力市场和生产关系矩阵。
笔者并没有将创意经济设定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或者从本质上将其视为发达经济体最近几轮工业转型的产物,而是以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它。笔者将文化经济定位为一个演进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创意公司长时间沉淀、重组、迭代的复杂经验,以及技术、市场和行政管理带来的创新效应。文化经济吸收了城市遗留的悠久历史特征,成为艺术、资助和象征价值生产的特殊场域。在近代早期,艺术、设计和工业的协同创新曾经在一个半世纪前的巴黎(1844年的法国工业博览会)和更负盛名的伦敦大展(1851年)上公开亮相。历史上代表城市经济的手工艺生产形式也体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创意产业中,渗透着先进的数字通信和生产技术的痕迹。
当代文化经济的兴起也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当时出现了两大结构性进程: 后福特主义和后工业主义。后福特主义是大西洋地区经济体成熟后规模产业崩溃的写照,同时反映了制造业劳动力向东亚成长型经济体的转移,由此产生的“新型国际分工”现已扩展到服务和文化产业。工业设计、数字出版、多媒体和其他创意性活动包含了“柔性专业化”制度和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基本要素,它们承接了福特主义下的产业和城市劳动力,也即当代城市文化经济的先驱。
而作为一项国家计划的后工业主义,则带来某些意识形态价值和政治信息,它贬低传统制造业和生产劳动的社会价值,由此导致城市工业区内投资的减少和劳动力的流失。制造业的撤资使得艺术家和中产阶级士绅再次占据了工业区和工人阶级社区: 预示着21世纪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新自由主义和秩序混乱的到来。专业人士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新中产阶级”被认为是后工业化特有的社会阶层,并且关系到文化经济的形成,体现在作为身份象征的文化产品的消费中,也体现在提升了城市景观审美度的高档住房和生活设施的选择中。
《城市与文化经济》的范围涵盖了莎伦·佐金(Sharon Zukin)所描述的“全球城市/都市农村”二分法中涉及的多尺度联系(和张力),这也是城市研究话语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概念有助于界定文化经济,因为熟练劳动力、聚集经济、创意机构、消费市场和大都市的建筑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作为一条公理,专业化的文化区已经成为全球化城市的定义性特征,彼得·霍尔(Peter Hall)发表在《城市研究》上关于“创意城市”的颇具影响的论文(2000)也肯定了这一观点。但是,城市和创意公司之间这种广泛的互补性,被反复发生的冲突和地方性混乱所破坏,这些冲突和混乱源于资本迭代的压力、持续的升级趋势以及开发商和城市机构对房地产再开发实行的“最佳利用”原则等因素。
文化与城市: 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城市产业民族志
在发达社会和转型社会中,全球化无疑代表了城市发展和变革的强大力量。《城市与文化经济》将文化分析纳入全球城市发展的当代层面,继承了20世纪末全球城市研究的思路,即将金融、公司控制权和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作为重要的权力象征。笔者感兴趣的主要是全球进程如何在地方层面重塑文化实践和生产,因此将自己的方法描述为“城市—工业民族志”: 把工业区话语视为城市地理在当代的再现。笔者对“城市—工业民族志”的解读包括: 将居住社区改造成文化生产、表演和消费的场所,以及在已建立的工业区内反复进行结构调整。笔者以更宏观的城市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及大都市的结构调整为开端,以详细的案例研究和城市及相关地点的深度描写来呈现叙事。这些反过来又使笔者能够引入社交群体和相关工作实践的故事,其中充满了偶遇、交流和冲突情节。
“城市—工业民族志”方法使笔者能够发现城市文化发展形成过程中的局部偶然性,以及一般(或结构性)趋势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深入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因为它们构成了文化经济的要素。虽然劳动力、市场和生产关系是研究的核心,但笔者认为,“城市—工业民族志”涵盖了一系列更为广泛的主题,其中必然包括住房市场和中产阶级士绅化、未实现的国际化理想及其与城市文化身份的联系,以及建筑、建筑环境、文化表达和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等。
笔者提出的“城市—工业民族志”这一理念也使我们能够追踪地方一级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本书主要论述了当代城市文化经济的发展特点,但是,历史视角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城市的遗产和传承,以及文化与城市经济之间复杂关系演变的历程。历史上,“文化”一直是亚洲城市及社会中城市主导地位的象征(以北京、首尔和河内为例),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尤其是佛罗伦萨)的标志。像巴黎、维也纳和柏林这些城市,从19世纪中叶一直到法国的美好时代(Belle poque)(1871—1914),在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哲学和社会学这些领域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之后魏玛德国(1919—1933)在电影制作、戏剧和建筑方面格外源源不断的创新等。
《城市与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去解释某些影响广泛的命题有何价值,这些命题重新思考了文化在发达社会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包括艾伦·斯科特(Allen Scott)关于城市认知文化经济的提议,以及斯蒂芬·克拉特克(Stefan Krtke)关于城市创意资本的严谨概念,上述二者都有力地批评了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被普遍效仿的“创意阶层”概念,以及文化经济新的概念构架及其在城市转型中的地位。对城市文化经济的研究也可以为更宏观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切入点,因为创意产业与空间和场所改造、住房和中产阶级士绅化以及特定社区有着复杂的关系。文化经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之间有着尤为强大的联系。新兴的文化企业和就业形式,促进了诸如非正规的、临时的、不稳定的不良劳动条件的形成。
城市与文化经济: 受众、议程和贡献者
《城市与文化经济》面向的读者首先是人文社科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研究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笔者的目的是提供该领域最权威研究的综述,并针对城市发展和变革这个备受争议的领域展开辩论。笔者汲取了学者们关于城市研究中有关文化经济的研究,特别是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行政管理研究,并参考了文化人类学、建筑学、文化研究和区域科学的代表之作。
与此同时,笔者还结合自己田野调查和研究的丰富经验,在大都市更宽广的轨迹和空间范围内展开讨论,再现文化经济与城市和社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笔者在伦敦(1973年以来)、温哥华(1978年以来)、旧金山(1993—2003年)、新加坡(1999—2003年)和西雅图(2012—2014年)的田野经验以及对米兰、巴黎、多伦多、蒙特利尔、香港和东京等城市的多次实地考察,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不论是从大都市多尺度空间和不断演变的城市系统的角度,还是从不断变化的行政管理和资本迭代的社会付出所引起的政策反馈的角度来看,这种广泛参与使笔者逐渐认识到了工业创新和结构调整在更宏观的城市转型理论中的核心作用。
此书收录了笔者的年轻同事和研究生们提供的重要内容,他们的著作代表了文化在城市研究话语演变中的作用,在下文的致谢中他们的贡献会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他们深刻的见解增加了本书主题的独创性,反映了年轻学者的创新研究实践,在制定这一领域的新议程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