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29219
京津冀协同立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制度保障,更是探索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生动典型。打破条块分隔,深入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创新,有十分突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立法研究》是一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立法的学术著作,近30篇学术论文均由立法理论研究者和一线立法工作者撰写,体现出鲜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希冀为深化立法研究、推进协同立法实践做出贡献。
理论篇
遵循城市法治建设规律推进京津冀区域良法善治 冯玉军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地方立法协调的模式探讨 陈俊
论区域协调发展法制化的逻辑起点 吕宁
论“大立法”思维下的区域地方立法协调 陈光
区域立法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杜娟
论区域府际合作的激励约束机制 石佑启
区域法治竞争与地方立法协调的走向 陈光
大气污染治理中区域协同立法的问题 余俊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法规差异冲突与协调
——以长三角为例 易凌 鲁勇睿
首都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分析 刘小妹 莫纪宏
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的路径 焦洪昌 席志文
京津冀协同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王宝治 张伟英
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立法保障 孟庆瑜
关于推进京津冀区域立法一体化的建议 田宝会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田文利 刘帆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法治障碍及破解之道 田文利 刘帆等
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环保协同立法问题研究 王娟 邓立建
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立法机制探析 王娟 何昱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研究 朱振洁
京津冀污染物排放标准一体化问题研究 王沛 胡双月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张亚军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探究 赵一强 王亚楠
实践篇
立法保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李小娟
京津冀协同发展立法引领与保障的实现途径研究 高绍林
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立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冯志广
京津冀协同立法机制建设与实践 周英 蒋育良
东北地区立法协调机制研究 王子正
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几点思考 吴小云
附录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建设法(专家建议稿) 田文利 刘帆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立法高层论坛”新闻稿 王康等
“完善新时代法律体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立法”系列报告会新闻稿 王起超
总序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之士。这里曾是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战场,也是拱卫京师的畿辅重地。河北经贸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毗邻滹沱河畔,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经济法系,1998年建院并获得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法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现有9个硕士招生专业,2016年被确定为河北省”国家一流法学学科”建设单位。学院拥有国家级法学特色专业、国家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北省重点学科等教学和科研平台,是河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财税法学、世贸法学、法哲学研究会会长单位,也是河北省法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经过20年的发展,法学已经成为河北经贸大学的骨干学科,法学院也成为河北省法学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镇。这里汇聚了一批心怀法治梦想的老中青学者,大多拥有国内外一流法学院校的博士研究经历。他们立足讲台、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辛勤耕耘,创造了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同时还为国家建言献策,担当着法律智库的重要角色。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千年大计的引领下,近年来,法学院发展态势良好,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法学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我们始终将教学和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学科建设的外在标志,其内在动力则是全体师生教学相长、同行切磋、相互砥砺而形成的浓厚科研氛围。
为了及时反映法学院的学科建设成果,努力打造法学学术精品,我们与法律出版社财经分社共同策划和组织出版了这套”经贸法学文库”。我们计划将法学院教师近年来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项目等高层次项目成果通过这套丛书介绍给大家,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贡献绵薄之力。
在”经贸法学文库”出版之际,衷心感谢法律出版社领导与编辑的信任与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全体经贸法学人将不负使命,精雕细琢,奉献精品。同时,我们诚挚欢迎社会各界的关注,愿意敞开胸怀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建议,期盼”文库”能够沐浴学术阳光,经受现实考验,成为中国法学学术园地的瑰宝!
2018年1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