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13506丛书名: CAD/CAM/CAE入门与提高系列丛书
本书全面讲述了REVIT中绘制建筑图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实例,内容完整,实例丰富,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REVIT各种功能,提高CAD建筑设计能力。本书超值赠送资源已上传:https://pan.baidu.com/s/1cZiZkpfK9b3Chhb21XxfYQA,请读者自行下载
本书重点介绍了REVIT中文版建筑设计的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其*的特点是,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同时,不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还增加了上机操作,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掌握REVIT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全书分为15章,分别介绍了概述、基础操作、设计流程、标高和轴网、墙体、门窗与幕墙、楼板、屋顶和天花板、扶手、楼梯、洞口和坡道、主体放样与构件、结构布置、场地与场地构件、房间和面积报告、设计表现、概念设计、绿色设计等内容。
目录
第1章Revit 2018简介
1.1Revit概述
1.1.1Revit的特性
1.1.2常用术语
1.1.3图元属性
1.2Revit 2018的新增功能
1.3Revit 2018的界面
1.3.1“文件”程序菜单
1.3.2快速访问工具栏
1.3.3信息中心
1.3.4功能区
1.3.5“属性”选项板
1.3.6项目浏览器
1.3.7视图控制栏
1.3.8状态栏
1.3.9ViewCube
1.3.10导航栏
1.3.11绘图区域
1.4文件管理
1.4.1新建文件
1.4.2打开文件
1.4.3保存文件
1.4.4另存为文件
第2章绘图环境设置
2.1系统设置
2.1.1“常规”设置
2.1.2“用户界面”设置
2.1.3“图形”设置
2.1.4“文件位置”设置
2.1.5“渲染”设置
2.1.6“检查拼写”设置
2.1.7“SteeringWheels”设置
2.1.8“ViewCube”设置
2.1.9“宏”设置
2.2项目设置
2.2.1对象样式
2.2.2捕捉
2.2.3项目信息
2.2.4项目参数
2.2.5全局参数
2.2.6项目单位
2.2.7材质
2.3图形设置
2.3.1图形显示设置
2.3.2视图样板
2.3.3可见性/图形
2.3.4过滤器
2.3.5线处理
2.3.6显示隐藏线
2.3.7剖切面轮廓
第3章基本绘图工具
3.1工作平面
3.1.1设置工作平面
3.1.2显示工作平面
3.1.3编辑工作平面
3.1.4工作平面查看器
3.2模型创建
3.2.1模型线
3.2.2模型文字
3.3图元修改
3.3.1对齐图元
3.3.2移动图元
3.3.3旋转图元
3.3.4偏移图元
3.3.5镜像图元
3.3.6阵列图元
3.3.7缩放图元
3.3.8修剪/延伸图元
3.3.9拆分图元
第4章族
4.1族概述
4.2注释族
4.2.1创建标记族
4.2.2创建符号族
4.2.3上机练习——创建指北针符号
4.3创建图纸模板
4.3.1图纸概述
4.3.2上机练习——创建A3图纸
4.4三维模型
4.4.1拉伸
4.4.2旋转
4.4.3放样
4.4.4融合
4.4.5放样融合
4.4.6上机练习——创建单扇门
第5章概念体量
5.1体量概述
5.2创建体量族
5.2.1创建拉伸形状
5.2.2创建表面形状
5.2.3创建旋转形状
5.2.4创建放样形状
5.2.5创建放样融合形状
5.2.6创建空心形状
5.3编辑体量
5.3.1编辑形状轮廓
5.3.2在透视模式中编辑形状
5.3.3分割路径
5.3.4分割表面
5.4内建体量
第6章模型布局
6.1标高
6.1.1创建标高
6.1.2编辑标高
6.2轴网
6.2.1创建轴网
6.2.2编辑轴网
6.3定位
6.3.1坐标系
6.3.2内部原点
6.3.3定义测量点
6.3.4地理位置
6.4场地设计
6.4.1场地设置
6.4.2地形表面
6.4.3建筑地坪
6.4.4停车场构件
6.4.5场地构件
6.4.6拆分表面
6.4.7合并表面
6.4.8子面域
6.4.9建筑红线
6.4.10平整区域
6.5上机练习——教学楼模型布局
6.5.1创建标高
6.5.2创建轴网
6.5.3创建场地
第7章结构设计
7.1柱
7.1.1结构柱
7.1.2建筑柱
7.2梁
7.2.1创建单个梁
7.2.2创建轴网梁
7.2.3创建梁系统
7.3梁和柱编辑
7.3.1连接端切割
7.3.2梁/柱连接
7.4支撑
7.5桁架
7.5.1放置桁架
7.5.2编辑桁架轮廓
7.6上机练习——教学楼的结构设计
7.6.1创建柱
7.6.2创建梁
第8章墙设计
8.1墙体
8.1.1一般墙体
8.1.2复合墙
8.1.3叠层墙
8.1.4从体量面创建墙
8.2墙装饰条
8.2.1墙饰条
8.2.2分隔条
8.3幕墙系统
8.3.1幕墙
8.3.2幕墙网格
8.3.3竖梃
8.3.4从体量面创建幕墙系统
8.4编辑墙体
8.4.1连接
8.4.2剪切
8.4.3墙连接
8.4.4拆分面
8.5上机练习——教学楼墙体设计
8.5.1创建墙体
8.5.2创建幕墙
第9章门窗设计
9.1门
9.1.1放置门
9.1.2修改门
9.2窗
9.2.1放置窗
9.2.2修改窗
9.3上机练习——教学楼门窗设计
9.3.1创建门
9.3.2创建窗
第10章板设计
10.1楼板
10.1.1结构楼板
10.1.2建筑楼板
10.1.3楼板边
10.1.4从体量面创建楼板
10.2天花板
10.2.1基础天花板
10.2.2复合天花板
10.3上机练习——教学楼楼板设计
10.3.1创建楼板
10.3.2创建地板
10.3.3创建天花板
10.3.4创建楼板边
第11章屋顶设计
11.1屋顶
11.1.1迹线屋顶
11.1.2拉伸屋顶
11.1.3从体量面创建屋顶
11.2屋檐
11.2.1屋檐底板
11.2.2封檐板
11.2.3檐槽
11.3上机练习——教学楼屋顶设计
11.3.1创建屋顶
11.3.2创建封檐板
11.3.3创建檐槽
第12章楼梯设计
12.1楼梯
12.1.1绘制直梯
12.1.2绘制全踏步螺旋梯
12.1.3绘制圆心端点螺旋梯
12.1.4绘制L形转角梯
12.1.5绘制自定义楼梯
12.2栏杆扶手
12.2.1通过绘制路径创建栏杆
12.2.2在楼梯或坡道上放置栏杆
12.3洞口
12.3.1面洞口
12.3.2垂直洞口
12.3.3竖井洞口
12.3.4墙洞口
12.3.5老虎窗洞口
12.4坡道
12.5上机练习——教学楼楼梯设计
12.5.1创建栏杆
12.5.2创建楼梯
12.5.3创建洞口
第13章房间图例和家具布置
13.1房间
13.1.1创建房间
13.1.2创建房间分隔
13.1.3创建房间标记
13.2面积
13.2.1创建面积平面
13.2.2创建面积边界
13.2.3创建面积
13.3家具布置
第14章施工图设计
14.1总平面图
14.1.1总平面图内容概括
14.1.2上机练习——创建教学楼总平面图
14.2平面图
14.2.1建筑平面图概述
14.2.2上机练习——创建教学楼平面图
14.3立面图
14.3.1建筑立面图概述
14.3.2上机练习——创建教学楼立面图
14.4剖面图
14.4.1建筑剖面图绘制概述
14.4.2上机练习——创建教学楼1—1剖面图
14.5详图
14.5.1建筑详图绘制概述
14.5.2上机练习——创建教学楼楼梯详图
14.6打印视图和图纸
14.6.1打印设置
14.6.2打印视图
14.6.3打印预览
14.7导出DWG图纸
附录A快捷命令
附录BRevit中的常见问题
二维码索引
前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利用BIM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工程整个进程的效率,并大大降低风险的发生。在一定范围内,BIM可以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BIM还可以四维模拟实际施工,以便在早期设计阶段就发现后期真正施工阶段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前处理,为后期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后期施工时能作为施工的实际指导,也能作为可行性指导,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及人员进行材料的合理配置,从而范围内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Revit软件专为BIM而构建,是以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协调以及可靠的项目信息为基础而构建的集成流程。采用Revit,建筑公司可以在整个流程中使用一致的信息来设计和绘制创新项目,并且还可以通过精确实现建筑外观的可视化来支持更好的沟通,模拟真实性能,以便让项目各方了解成本、工期与环境影响。
一、 本书特点
作者权威
本书由Autodesk中国认证考试管理中心首席专家胡仁喜博士领衔的CAD/CAM/CAE技术联盟编写,所有编者都是在高校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研究多年的一线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材编写经验,前期出版的一些相关书籍经过市场检验很受读者欢迎。多年的教学工作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与实际需求,本书由作者总结多年的设计经验以及教学的心得体会,历时多年的精心准备编写而成,力求全面、细致地展现Revit软件在建筑设计应用领域的各种功能和使用方法。
实例丰富
对于Revit这类专业软件在建筑设计领域应用的工具书,我们力求避免空洞的介绍和描述,而是步步为营,逐个知识点采用建筑设计实例演绎,这样读者在实例操作过程中就能牢固掌握软件功能。本书实例的种类非常丰富,有知识点讲解的小实例,有几个知识点或全章知识点综合的实例,有练习提高的上机实例,后还有完整实用的工程案例。各种实例交错讲解,以达到巩固读者理解的目标。
突出提升技能
本书从全面提升Revit实际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大量的案例来讲解如何利用Revit软件进行建筑设计,以使读者了解Revit并能够独立地完成各种建筑设计与制图。
本书中有很多实例本身就是建筑设计项目案例,经过作者精心提炼和改编,不仅可以使读者学好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读者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其建筑设计实践能力。
二、 本书的基本内容
本书重点介绍Revit 2018中文版的新功能及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Revit 2018简介、绘图环境设置、基本绘图工具、族、概念体量、模型布局、结构设计、墙设计、门窗设计、板设计、屋顶设计、楼梯设计、房间图例和家具布置、施工图设计等知识。各章之间紧密联系,前后呼应。
三、 本书的配套资源
01
本书通过二维码扫码下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配套资源,期望读者在短的时间内学会并精通这门技术。
1. 配套教学视频
本书专门制作了15个经典中小型案例,1个大型综合工程应用实例,226分钟教材实例同步微视频,读者可以先看视频,像看电影一样轻松愉悦地学习本书内容,然后对照课本加以实践和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 全书实例的源文件和素材
本书附带了很多实例,包含实例和练习实例的源文件和素材,读者可以安装Revit 2018软件,打开并使用它们。
四、 关于本书的服务
1. 关于本书的技术问题或有关本书信息的发布
读者朋友遇到有关本书的技术问题,可以登录网站http://www.sjzswsw.com或将问题发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及时回复; 也欢迎加入图书学习交流群QQ:725195807交流探讨。
2. 安装软件的获取
按照本书上的实例进行操作练习,以及使用Revit进行建筑设计与制图时,需要首先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读者可从网络中下载相应软件,或者从软件经销商处购买。QQ交流群也会提供下载地址和安装方法教学视频,需要的读者可以关注。
本书主要由CAD/CAM/CAE技术联盟编写,具体参与编写的人员有胡仁喜、刘昌丽、康士廷、王敏、闫聪聪、杨雪静、李亚莉、李兵、甘勤涛、王培合、王艳池、王玮、孟培、张亭、王佩楷、孙立明、王玉秋、王义发、解江坤、秦志霞、井晓翠等。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值此图书出版发行之际,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中主要内容来自作者几年来使用Revit的经验总结,也有部分内容取自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虽然笔者几易其稿,但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纰漏与失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10月
第3章基本绘图工具
Revit提供了丰富的实体操作工具,如工作平面、模型创建以及几何图形的编辑工具等,借助这些工具,用户可轻松、方便、快捷地绘制图形。
工作平面
模型创建
图元修改
3.1工 作 平 面
工作平面是一个用作视图或绘制图元起始位置的虚拟二维表面。工作平面可以作为视图的原点,可以用来绘制图元,还可以用于放置基于工作平面的构件。
3.1.1设置工作平面
每个视图都与工作平面相关联。在视图中设置工作平面时,工作平面会与该视图一起保存。
在某些视图(如平面视图、三维视图和绘图视图)以及族编辑器的视图中,工作平面是自动设置的。在其他视图(如立面视图和剖面视图)中,则必须设置工作平面。
单击“建筑”选项卡“工作平面”面板中的“设置”按钮,打开如图31所示的“工作平面”对话框。利用该对话框可以显示或更改视图的工作平面,也可以显示、设置、更改或取消关联基于工作平面图元的工作平面。
图31“工作平面”对话框
(1) 名称: 从列表中选择一个可用的工作平面。此列表中包括标高、网格和已命名的参照平面。
(2) 拾取一个平面: 选择此单选按钮,可以选择任何可以进行尺寸标注的平面(包括墙面、链接模型中的面、拉伸面、标高、网格和参照平面)为所需平面,Revit会创建与所选平面重合的平面。
(3) 拾取线并使用绘制该线的工作平面: 选择此单选按钮,Revit会创建与选定线的工作平面共面的工作平面。
3.1.2显示工作平面
在视图中显示或隐藏活动的工作平面,工作平面在视图中以网格显示。
单击“建筑”选项卡“工作平面”面板上的“显示工作平面”按钮,显示的工作平面如图32所示。再次单击“显示工作平面”按钮,则隐藏工作平面。
图32显示的工作平面
3.1.3编辑工作平面
可以修改工作平面的边界大小和网格大小。
(1) 选取视图中的工作平面,拖动平面的边界控制点,改变其大小,如图33所示。
(2) 在“属性”选项板中的工作平面网格间距中输入新的间距值,或者在选项栏中输入新的间距值,然后按Enter键或单击“应用”按钮,更改网格间距大小,如图34所示。
图33拖动更改大小
图34更改网格间距
3.1.4工作平面查看器
使用工作平面查看器可以修改模型中基于工作平面的图元。工作平面查看器提供一个临时性的视图,不会保留在项目浏览器中。它对于编辑形状、放样和放样融合中的轮廓非常有用。
(1) 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打开“放样.rfa”文件,如图35所示。
(2) 单击“创建”选项卡“工作平面”面板上的“工作平面查看器”按钮,打开“工作平面查看器”窗口,如图36所示。
(3) 根据需要编辑模型,如图37所示。
(4) 当在项目视图或工作平面查看器中进行更改时,其他视图会实时更新,结果如图38所示。
图35打开图形
图36“工作平面查看器”窗口
图37更改图形
图38更改后的图形
3.2模 型 创 建
3.2.1模型线
模型线是基于工作平面的图元,存在于三维空间且在所有视图中都可见。模型线可以绘制成直线或曲线,可以单独绘制、链状绘制或者以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形状进行绘制。
图39“绘制”面板和
“线样式”面板
单击“建筑”选项卡“模型”面板上的“模型线”按钮,打开“修改|放置线”选项卡,其中“绘制”面板和“线样式”面板中包含了所有用于绘制模型线的绘图工具与线样式设置,如图39所示。
1. 直线
(1) 单击“修改|放置线”选项卡“绘制”面板上的“线”按钮,鼠标指针变成形状
,并在功能区的下方显示选项栏,如图310所示。
图310选项栏
放置平面: 显示当前的工作平面,可以从列表中选择标高或拾取新工作平面为工作平面。
链: 选中此复选框,绘制连续线段。
偏移: 在文本框中输入偏移值,绘制的直线会根据输入的偏移值自动偏移轨迹线。
半径: 选中此复选框,并输入半径值,绘制的直线之间会根据半径值自动生成圆角。要使用此选项,必须先选中“链”复选框绘制连续曲线才能绘制圆角。
(2) 在视图区中指定直线的起点,按住左键开始拖动鼠标,直到直线终点放开。视图中会显示直线的参数,如图311所示。
(3) 可以直接输入直线的参数,按Enter键确认,如图312所示。
图311直线参数
图312输入直线参数
2. 矩形
根据起点和角点绘制矩形。
(1) 单击“修改|放置线”选项卡“绘制”面板上的“矩形”按钮,在图中适当位置单击,确定矩形的起点。
图313带圆角的矩形
(2) 拖动鼠标移动,动态显示矩形的大小,单击确定矩形的角点,也可以直接输入矩形的尺寸值。
(3) 在选项栏中选中“半径”,输入半径值,绘制带圆角的矩形,如图313所示。
3. 多边形
1) 内接多边形
对于内接多边形,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多边形边之间顶点的距离。
(1) 单击“修改|放置线”选项卡“绘制”面板上的“内接多边形”按钮,打开选项栏,如图314所示。
图314多边形选项栏
(2) 在选项栏中输入边数、偏移值以及半径等参数。
(3) 在绘图区域内单击以指定多边形的圆心。
(4) 移动光标并单击确定圆心到多边形边之间顶点的距离,完成内接多边形的绘制。
2) 外接多边形
绘制一个各边与中心相距某个特定距离的多边形。
(1) 单击“修改|放置线”选项卡“绘制”面板上的“外接多边形”按钮,打开选项栏,如图314所示。
(2) 在选项栏中输入边数、偏移值以及半径等参数。
(3) 在绘图区域内单击以指定多边形的圆心。
(4) 移动光标并单击确定圆心到多边形边的垂直距离,完成外接多边形的绘制。
4. 圆
通过指定圆的中心点和半径来绘制圆形。
(1) 单击“修改|放置线”选项卡“绘制”面板上的“圆形”按钮,打开选项栏,如图315所示。
图315圆选项栏
(2) 在绘图区域中单击确定圆的圆心。
(3) 在选项栏中输入半径,仅需要单击一次就可将圆形放置在绘图区域。
(4) 如果在选项栏中没有确定半径,可以拖动光标调整圆的半径,再次单击确认半径,完成圆的绘制。
5. 圆弧
Revit提供了四种用于绘制弧的选项。
(1) 起点终点半径弧: 通过绘制连接弧的两个端点的弦指定起点和终点,然后使用第三个点指定角度或半径。
(2) 圆心端点弧: 通过指定圆心、起点和端点绘制圆弧。此方法不能绘制角度大于180°的圆弧。
(3) 相切端点弧: 从现有墙或线的端点创建相切弧。
(4) 圆角弧: 绘制两相交直线间的圆角。
6. 椭圆和椭圆弧
(1) 椭圆: 通过中心点、长半轴和短半轴来绘制椭圆。
(2) 半椭圆: 通过长半轴和短半轴来控制半椭圆的大小。
7. 样条曲线
绘制一条经过或靠近指定点的平滑曲线。
(1) 单击“修改|放置线”选项卡“绘制”面板上的“样条曲线”按钮,打开选项栏。
(2) 在绘图区域中单击指定样条曲线的起点。
(3) 移动光标单击,指定样条曲线上的下一个控制点,根据需要指定控制点。
用一条样条曲线无法创建单一闭合环,但是可以使用第二条样条曲线来使曲线闭合。
3.2.2模型文字
模型文字是基于工作平面的三维图元,可用于建筑或墙上的标志或字母。对于能以三维方式显示的族(如墙、门、窗和家具族),用户可以在项目视图和族编辑器中添加模型文字。模型文字不可用于只能以二维方式表示的族,如注释、详图构件和轮廓族。
在添加模型文字之前首先需设置要在其中显示文字的工作平面。
1. 创建模型文字
操作步骤
(1) 在图形区域中绘制一段墙体。
图316“工作平面”对话框
(2) 单击“建筑”选项卡“工作平面”面板中的“设置”按钮,打开“工作平面”对话框,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单选按钮,如图31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选择墙体的前端面为工作平面,如图317所示。
(3) 单击“建筑”选项卡“模型”面板中的“模型文字”按钮,打开“编辑文字”对话框,在上面输入“Revit 2018”,如图31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4) 拖曳模型文字将其放置在选取的平面上,如图319所示。
(5) 将文字放置到墙上适当位置单击,结果如图320所示。
图317选取前端面
图318“编辑文字”对话框
图319放置文字
图320模型文字
2. 编辑模型文字
(1) 选中图320中的文字,在“属性”选项板中更改文字深度为200,单击“应用”按钮,更改文字深度,如图321所示。
图321更改文字深度
工作平面: 表示用于放置文字的工作平面。
文字: 单击此文本框中的“编辑”按钮,打开“编辑文字”对话框,可以更改文字。
水平对齐: 指定存在多行文字时文字的对齐方式,各行之间相互对齐。
材质: 单击按钮,打开“材质浏览器”对话框,指定模型文字的材质。
深度: 用于输入文字的深度。
图像: 指定某一光栅图像作为模型文字的标识。
注释: 用于输入有关文字的特定注释。
标记: 指定某一类别模型文字的标记,如果将此标记修改为其他模型文字已使用的标记,则Revit将发出警告,但仍允许使用此标记。
子类别: 显示默认类别或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子类别。定义子类别的对象样式时,可以定义其颜色、线宽以及其他属性。
(2) 单击“属性”选项板中的“编辑类型”按钮,打开如图322所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单击“复制”按钮,打开“名称”对话框,输入名称为“1000mm 仿宋”,如图32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类型属性”对话框,在“文字字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仿宋”,更改文字大小为1000,选中“斜体”复选框,如图32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字字体和大小的更改,结果如图325所示。
图322“类型属性”对话框
图323输入新名称
文字字体: 设置模型文字的字体。
文字大小: 设置文字大小。
粗体: 将字体设置为粗体。
斜体: 将字体设置为斜体。
(3) 选中文字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如图326所示,将其拖动到墙体中间位置释放鼠标,完成文字的移动,如图327所示。
图324文字属性
图325更改字体和大小
图326拖动文字
图327移动文字效果
3.3图 元 修 改
Revit提供了图元的修改和编辑工具,主要集中在“修改”选项卡中,如图328所示。
图328“修改”选项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