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424963
同系列推荐:
不经意间的一个表情,不合时宜的一个动作,1/25秒的疏忽,难以捕捉的微表情。不为人知的秘密,面具下面的真实面孔,你已守口如瓶,却被自己出卖。令人烦恼的微表情,带来恐惧的潜伏者,解开脸上的密码,让微表情服从你的意志。
章 微表情中隐含着我们的秘密
1.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
2.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外在反映
3“微表情”让我们掩饰不了“真相”
4.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情
5.笑容背后,展现的是“心里话”
6.细微动作也可以展示我们的内心
7.语言能透露我们的真实想法
8.声音,会让别人潜入我们的灵魂
9.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体现我们的真性情
10.身姿会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
第二章 你的眼睛也会出卖你的心
1.眼神里能流露出“真情”
2.眼球的运动泄露了你的内心秘密
3.不同的眨眼方式,透露出你不同的想法
4.目光是传递你内心信息的索道
5.目光注视的方向,代表着你的心境
6.目光坚定不一定就说明尔是诚恳的
7.瞳孔的变化,展示着你的情绪变化
8.视线,能体现内心深处的东西
9.睁眼闭眼间,你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心事
10.凝视也是一种内心活动的展露
11.眼皮也是泄露内心秘密的通道
第三章 会说话的脸,泄露出你的真实情感
1.眉毛的变化,与你的内
2.鼻子也能透露你的秘密
3.嘴部动作,让别人看透你的心
4.咬嘴唇时,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5.舌头的动作也会“出卖”你
6.牙齿也能体现你的教养
7.下巴的动作,是你内心情绪的展现
……
第四章 笑也会使你的内心一览无余
第五章 头部动作,让你的内心不再隐瞒
第六章 手部动作,被你看穿了你的“隐私”
第七章 肢体姿势与动作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第八章 言谈之间,透露出你的心灵密码
后记
1 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即使彼此互不言语,但人的心理变化也会流露在表情上。心情愉快时,面部肌肉自然就会松弛;而心存悲哀时,自然会伤心落泪。可以说,表情通常要比言语更能明显地表达一个人的心理动态。然而,想借由他人的表情来判断他人的心情看似简单,事实也并不尽然。就拿我们自身来说,有时我们的表情、动作、言语也可能会刻意掩饰当时的真实心境,不想让对方识破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你明显展现出来的表情,也许并不是你心中真正所想的。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在社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戴着一张面具,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面具”。也就是说,在社会中,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肯定不全是自发的自己,而有一部分是顺应别人的期望、社会的看法等。而且,这种“人格面具”对人顺利地适应社会也是必须的。首先,现代社会文明礼仪需要有一张“面具”。今天,表情不再只是一个内心符号,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谈判或洽谈生意中,我们可能会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始终面露笑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极为满意的回应,本以为成交是毫无问题的,结果对方却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由此可见,当时对方表露出来的笑容就是一种伪装,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其次,我们的本能也需要有一张“面具”。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活动完全暴露给别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需要拥有自己的“隐私”。在某些场合下,我们甚至会很担心自己的心理动态被别人察觉,于是就会极力掩饰内心活动,表情也会与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别人可能无法从我们的表情中看透我们的真实感情,或者我们的表情根本就是伪装的。可是,虽然我们极力戴上“面具”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是,面部的细微表情还是会出卖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句话,不知不觉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成为别人洞悉我们内心的工具。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保密”起来,不让自己被表情出卖,我们还真需要多下点工夫。
2 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外在反映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人很精神。”这里所说的“精神”,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表情。人的表情是由人的面部器官、肌肉组织的各自表现而形成的组合效果,因此,表情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一个人的情绪、心态、自信度和注意力等等,都会无时无刻不通过表情让他人感觉到和了解到。比如,基于我们对“甜”和“苦”不同的生理反应,也就形成了“愉快”和“不愉快”两类不同的基础表情。当我们感到愉快、喜欢、幸福、快乐时,我们的面部肌肉就会横拉开,面颊提高,额眉部放松,眼睛眯小,瞳孔放大,嘴角后收上翘;当我们感到不愉快、愤怒、恐惧、痛苦、厌恶时,面部肌肉就会纵伸,面颊下降,面孔拉长。当然,也许在出现以上这些情绪时,我们不能看到自己的面部表情,但你完全可以借助镜子来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面部的真实反映。表情也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都应该表现得自然、从容,该严肃时严肃,该活泼时活泼,该沉默时沉默,该微笑时微笑。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古人说:“情,动之于众,形之于外,传之于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神态,使之适合交际的需要。神态的错位或失常,都会令自己的表情、神情与交际环境相矛盾,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反感。虽然表情的动作基础是遗传于我们的祖先,但也需要后天学习,比如新生儿就能模仿父母的动作、表情等。因此,表情虽然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但也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既可以夸张也可以抑制,还可以掩盖和伪装。演员就是通过想象和模仿,真实地体验所扮演的角色的内心情感。这就是说,当我们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局限和影响时,也需要学会通过对表情的控制来掩饰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比如,当我们不高兴的时候,仍可装出高兴的样子;内心很悲伤,表情上仍然可以很好地克制,甚至做出相反的表情。这虽然会给人一种假象,甚至是欺骗,但却是一种谋生的技巧和能力,令我们在社交过程中能够处变不惊,处之泰然。由于每个人的天赋不尽相同,这种通过控制表情来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可以从后天环境的磨炼和漂洗来精进的。间谍和情报人员可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但是,除了这些“专业”的人员,通常我们的伪装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有时遇到对表情洞察能力较高的人,你的这些“蛛丝马迹”就很可能会“出卖”你,使你的内心被对方看透。也就是说,有些人能够很敏锐地洞察到对方的表情是否自然、是否有所伪装,洞悉对方内心的微小变化。那么,面对这样的“高手”,你该如何应对呢?这时就需要注意我们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微表情”。
3 “微表情”让我们掩饰不了“真相”所谓微表情,通常是指脸部的一些瞬间表情。人们往往会通过一些表情将内心的感受表露出来,而在不同表情之间,或某个表情里,还会“泄露”出其他的信息,这种信息就是通过“微表情”泄露出来的。微表情短持续时间为1/25秒,但这是一种烦人的特性,因为它很容易暴露出我们的真实情绪,甚至是一些我们想要掩饰的情绪。当我们在做某个表情或动作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就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它常常要表达的都是相反的情绪。在国际上,微表情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早在1966年,美国有学者就已经关注到微表情这种心理现象。1969年,埃克曼正式提出了微表情的概念,并从此开始了系统的研究。2000年,日本研究人员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微表情研究论文。在热播的美剧《别对我撒谎》中,主人公卡尔往往用令人惊异的方法轻松破案:没有逼供,没有物证,只是和爆炸案嫌疑人聊会儿天,捕捉到了对方耸肩、吸鼻子等几个转瞬即逝的表情、动作,便以此为线索找出了爆炸物的安置点,让人惊叹不已。其实,这就是微表情的作用。语言可以掩饰,表情可以伪装,但本能做出的微表情,却是真实的。利用脸部细微的表情来分析被观察者,就可以判断出对方语言背后的真正含义,从而推测出他是否在撒谎,终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比如,一个人后退一步,做了一个抱胸的姿势,这表达的是肢体阻挡,因此也表明他在说谎。我们可以以一个历史事件作为范例。当年,尼克松总统在电视上为自己辩护,他语言铿锵地说:“我不是骗子,我的所得都是辛苦赚来的。”但是,他的一个动作却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他后退一步,做了一个抱胸姿势。尼克松在说谎。在政界,一些参与选举的政治人物通常都很老练,外人很难洞察到他们真实的心理活动。然而,如果学会解析微表情,就能通过捕捉他们的微表情而洞悉他们真实的内心。因此,在选举过程中,竞选人也常常会请专家对竞争对手进行专门的微表情研究与分析,这样就可以发现对手的一些真实心理活动,从而帮助自己制定新的应对措施。在商务谈判中也是一样,我们都想准确地知道谈判对手的一些真实想法;同样,对方也很想洞悉我们表情背后的真实内心。有时即使我们竭力掩饰一些真实想法,但不自觉之间表现出来的微表情,也可能使我们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如果对方是个微表情方面的行家,那么我们极力想要掩饰的“真相”可能根本逃不过对方的眼睛。如此一来,对方可能就会很快掌握主动权,让你陷入被动的位置。谈判结果可能也很快就见分晓了。因此,要想让自己不被表情所“出卖”,懂得一些微表情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我们不仅要学会通过微表情洞悉他人,更应该注意自己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表情,别让这些“小细节”泄露了你想隐藏的秘密。
4 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情面部是人的精神的体现,也是个性的象征,它与躯体有着明显的区别。面部能够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等多种感情,是“展露内心世界的几何图”。 面部表情是我们重要的体态语言,是写在脸上的心情。我们的面部可以表现出很多复杂而又十分微妙的表情,并且变化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我们内心的情感。要引起他人的注意,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表达出来。这样,在我们未开口之前,对方就已从我们的面部表情中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对我们的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等有所了解。这也正应了“看人先看脸,见脸如见心”这句话。可以说,面部是一个人价值观与性格的外在体现。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方在看我们时,通常都是先看我们的脸。据美国心理学家保尔埃克曼的研究,面部表情可分为基本的六种:惊奇、高兴、愤怒、悲伤、藐视、害怕。他发现,不论生活在哪里的人,表达这基本的六种感情的面部表情都是相同的。1966年,他曾将一些白人的照片拿到新几内亚一个处于石器时代的部落中,那里的岛民与世隔绝,从未见过白人,但他们却能正确无误地说出照片上白人的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含义。他还发现,天生就双目失明的人,虽然从未见过别人的面部表情,但却能以同样的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创立了原子论,被后人誉为唯物论的鼻祖。有一天,德谟克里特在街上遇见了一位熟识的姑娘,他便与姑娘打了一声招呼:“姑娘,你好!”第二天,德谟克里特再一次碰到与昨天同样打扮的那位姑娘时,却这样招呼道:“这……这……太太,您好!”一夜之间成为“太太”的姑娘脸上马上涌上了害羞的潮红。那么,德谟克里特是如何看穿那位姑娘“一夜之间变成太太”的呢?就是他仔细观察了那位姑娘的脸色、眼睛的活动情况、面部表情等一系列举止的结果。据说,德谟克里特有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和观察力,有时正吃着鲜美可口的瓜果,会突然从房间里跳出来,跑到地里去搞清楚瓜果为什么这么好吃。当然,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德谟克里特那样善于从脸部看人,这种能力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和长期实践才能得到的,它不是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做人、看人的本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具有如此洞察力的人不够多,就忽略自己面部表现出来的微表情,认为自己不会被看破。有时,也许我们不自觉的一个小粗心,就会被对方看透隐藏很久的内心世界。
5 笑容背后,展现的是“心里话”笑容是人类主要的表情之一。虽然动物也可以表现出愤怒、恐惧甚至悲哀的表情,有的动物还会哭泣,但几乎很少有动物会笑。笑容可以传达很多信息,一个微笑往往包含着我们很多的“心里话”。真诚的笑容,不仅能使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还能给我们的人际关系甚至事业带来极大的成功。戴安娜王妃也许是世界上擅长微笑的女性,虽然人们对于戴安娜的喜爱有一部分是因为她热衷于慈善事业以及她的亲民作风,但没有人能否定,戴安娜的笑容征服了整个英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由于戴安娜王妃的出现,英国王室一直保持的封闭作风也被打破。戴安娜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不论是面对皇室成员还是普通民众,她的脸上始终都保持着真诚的微笑。那饱含深情的微笑,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美生动、温暖、善良、纯洁的东西。当我们在解读“笑容”这个面具时,我们要明白,笑容有时也是为了掩饰表面之下的各种情绪,如悲伤、恐惧、无聊、愤怒等等。我们多数人在伪装自己的情绪时,拿手的表情就是笑容。虽然大多数时候笑容是喜悦的表现,但事实上,笑容也是各种矛盾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笑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出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帮助我们放松神经,产生愉悦的感觉。在一项测试中,测试者被要求观察面前的女性照片,然后说出他们对这些女性的感觉。结果发现,保持笑容的女性多数被认为是“年轻的、随和的和善于交往的”;相反,那些眉头紧锁、面带忧郁的女性则被认为是“老气的、古板的和难以接近的”。研究表明,笑容是有说服力的表情。当你在微笑着与他人说话的时候,你说服别人的成功概率是使用其他表情的七倍以上。这也是我们在电影海报、平面广告和电视节目中都偏向于采取笑容的原因。笑容可以传达很多信息,一个微笑往往包含着我们很多的“心里话”。因为通过笑容,别人能够洞悉我们的性格特点和彼时彼刻的内心活动等。比如,当我们与陌生人相遇或相撞时,露出微笑就是为了向对方表达好感,表明自己没有敌意;当我们内心感到失望时,我们可能会哑然失笑,这是一种自我解嘲的笑容;当我们与他人微笑交谈时,突然因为某个话题而停止微笑,这是对对方的一种无言的警告;等等。开心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但当我们极度悲伤、紧张或焦虑时,我们也会发笑,这是由于我们身体的调节机能通过自主调节,为维持情绪相对稳定而做出的一种平衡性应激行为,就如同我们在炎热时身体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一样。所以说,笑容也是身体对于我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
6 细微动作也可以展示我们的内心生活中,一些貌似细微的动作往往容易“出卖”我们,像搓手掌、跷二郎腿、玩弄头发等,这些动作都会暴露出我们内心当中的很多想法。如果你在社交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人,你会发现,肢体语言少的人,一般都是比较精明的人。因为这类人知道,肢体语言可以代表一些人的心理,不经意的细微动作,就可能会暴露自己的内心。所以,他们会刻意避免自己做出太多的细微动作,以使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被别人看穿。西方银行家史密斯曾经说过:“魔鬼就在细节中。”如果将这句话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实践就能证明它的确是一句真理。这些细微的动作虽然是琐碎的,常常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然而,它却详实地记录着我们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动态,也能反映我们的真实性格和心理。在著名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中,克里姆林宫的卫队长马特维耶夫打入敌人营垒。由于伪装巧妙,他一直都没有露出破绽。然而有一次,当他突然听说敌人要刺杀列宁时,他却在敌人面前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结果引起了敌人的怀疑和追杀。、由此可见,就是这个不经意间的动作,出卖了马特维耶夫隐藏在内心的秘密。有时我们感到无聊时,可能会抠指甲;有时我们感到烦闷时,可能会皱着眉头吸烟;有时我们焦虑时,可能会将一张小纸片叠来叠去;等等。而自己触碰自己,也是替代行为的一种。比如,当我们遇到挫折、感到焦虑、感到羞耻以致情绪不稳时,我们就会无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安慰自己,情绪也会随之安定下来。也许你不认为自己的这些动作会表露出内心,可是,一些人往往就是通过你表现出来的这些细微动作来揣测你的内心世界。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会通过他的细微动作表现出来。尽管你此时此刻与对方并没有语言交流,但你所展现出来的动作,往往比你的语言更能体现你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还会从坐姿中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坐什么座位、怎么坐,实际上都能反映出我们较深的心理特征。比如,有的人一坐下就喜欢跷二郎腿,表明他具有好胜和反抗的意识;有的人喜欢坐下后双腿和双脚都并拢起来,那他可能会是一个比较谦虚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内心世界很封闭,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这种人会给他人一种木讷、古板的印象;有的人喜欢将两个膝盖并拢,小腿却随着脚跟分开,呈“八”字形,一般给人的印象是内向、羞涩、胆怯,等等。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小细节,在与人交往时过于随便、不讲究,就可能被人一眼看透。尤其是在商务谈判时,如果不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甚至不能为自己争取到应得的利益和权利。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我们也能多留意别人表现出的一些类似的细微动作,并能作出积极、正面的努力,那么对于揣摩他人的心理也会有很大帮助。
7 语言能透露我们的真实想法一个人的感情和想法,通过语言是能表现出来的。一个聪明的人,也很容易通过别人的语言揣摩到别人的内心。即使是那些弦外之音,也能从说话的帘幕下逐渐透露出来。固然,言谈的内容是表象因素,但言谈语速的快慢、语气的急缓、语调的高低、语言的内容等,却可以充分地展示出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和知识水平。根据一个人的话语,人们就可以判断出他每天的工作成绩、效率,更能进一步了解他的情绪、个性特征,等等。张口说话,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画像。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内心感到恐惧或不安时,说话的速度会不自觉地变快。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让我们来冷静地反省自己,因此所说的话也大多比较空洞。面对这种情况,心思缜密的人就会窥测到你内心的不安。五代时期,冯道与和凝都在中书省任职。冯道说话语速缓慢,而和凝却是个性急之人,说话办事都很果断。由于性格差异,两人经常为一些小事而意见不合。有一天,和凝看到冯道买了一双新鞋,觉得款式不错,自己也想买一双,于是就问冯道:“先生这双鞋卖多少钱?”冯道慢吞吞地举起右脚,缓缓地对和凝说:“这900文。”和凝一听,大急,便对手下人大发脾气:“你怎么告诉我说这种鞋子要1800文?”正想继续责骂,这时,冯道又缓缓抬起左脚,说:“这只也是900文。”和凝怒气才消。从故事中简单的对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两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冯道性格沉稳,说话办事都比较缓慢;而和凝个性急躁,说话办事都颇为自我。因此,两人在语言风格及对话语速上也就各有特点。可见,一个人说话的语速快慢,也足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内心情感。语调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世界著名音乐家肖邦曾在一家杂志的专栏里写道:“当一个人想要反驳对方的意见时,为简单的方式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相信你也有同样的感受,当想要给自己壮大声势时,明显的做法就是提高说话的音调,并且试图将对方压倒。在言谈过程中,除了语速和语调外,语言本身的韵律,即节奏,也与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息息相关。比如,我们在充满自信时说话,那么语言的韵律就较为肯定;相反,缺乏自信时,说话就会显得“底气不足”。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或企业家,在控制言谈的韵律方面,通常都有独到之处。也正因为这种细节性的处理方式,才令他们更能赢得社会或下属的认可和尊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说话时往往在无意之中高频度地使用某些词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可别小看这些“口头禅”,这些语言习惯恰恰能体现我们说话时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稍不留心,别人就可能从我们的口头禅中窥见我们的内心世界。
8 声音,会让别人潜入我们的灵魂声音也会展现我们的内心世界。浅显地理解,是指别人通过听到我们的声音,包括说话声、脚步声、笑声等,就能知道我们是谁。当然,前提是必须与我们认识,而且对我们的声音很熟悉。高层次地理解,是指别人能够通过我们的声音,判断出我们的内心活动、心性品德、职业爱好等。虽然这是一个复杂的判断过程,既需要有经验的总结,也需要有灵感的涌动。但是,有一些人却能够通过声音来洞悉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声音也可能会出卖我们!从生理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声音是气流冲击声带引起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我们常说,心动为性——“神”和“气”——性发成声。意思是说,声音的产生是依靠自然之气(空气),也与内在的“性”密不可分。声音又与我们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高低、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不同,这与人的个性特征也是息息相关的。郑国的子产有一次外出巡查,突然听到山那边传来妇人悲痛的哭声。听到哭声,随从们都准备救助,可子产却命令他们立刻拘捕这名妇人。随从不敢多言,遵令而行,逮捕了这名妇人。当时,这名妇人正在她丈夫的新坟前痛哭。以子产的英明,不会对此妇人动粗,而子产之所以拘捕了她,是因为子产的闻声辨人之术。他从妇人的哭声中,听到的不是哀恸之情,而是满蓄恐惧之意,因此怀疑其中有诈。审问的结果,果然妇人与人通奸,害死了丈夫。由此可见,通过声音完全可以辨别一个人的心事。《礼记乐记》云:“凡声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意思是说,对于一种事物有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的声音可以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此外,人们也常说“理直气壮”,意思是说,只要你占了理,说话的气势就会很盛,声音也会提高。但有时有些人根本没理,声音反而也很“气壮”,这是为何?其实,这时提高声音就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自己没理,内心是很清楚的,可是又不肯承认,于是只要用高声音、“气壮”来强撑。其实,说话、讲道理时声音的高低,有时也是我们自身素质的直接体现。如果你有理,就心平气和地与对方讲道理,不必高声大气,以此来使自己显得强势,这反而更容易被人看到你内心的软弱;如果没理,那就更没必要强撑了。过分“气壮”,大吵大嚷,“叫嚣式”地给自己撑面子,只会让你的个性和内心暴露得更多。由此可见,声音也会泄露出我们的内心活动。通过我们的声音,别人也能够“潜入”我们的内心,窥测我们当时的真实感受。
9 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体现我们的真性情在我们与他人的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细心留意我们谈论的内容,就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关我们性格和心理活动的信息。虽然我们不是非常直观地向对方透露出自己的信息,但随着谈话的进行,我们也会在有意无意、不知不觉当中暴露出内心的秘密。这也就是说,谈话也会体现出我们的一些性格特点。通常来说,对方通过一次谈话内容来探索我们的深层心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我们所谈论的话题内容来推测我们的心理秘密;另一种则是根据谈话展开方式洞察我们的深层心理,以了解我们的个性特征。而事实上,要想了解我们的性格特征和内心动态,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话题和我们本身的相关情况。所以说,言谈话语也会成为“出卖”我们性情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社交活动中,虽然我们可以隐藏某种心理情绪,但谈话姿态以及习惯谈论的话题等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却会表现出我们自身的某些性格特征。也就是说,我们平时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情绪,往往会从某些话题中呈现出来。所以,对方也可能会通过分析判断我们的言谈话语,来洞察我们的内心奥秘。这是对方了解我们内心的有效方法之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用来表现本质的。而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而明显的,有的是间接而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对于一些直接表达我们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都是以这类语言为媒介进行的。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但这并不等于别人都不能领会。有些人完全可以透过我们的言谈话语,来了解我们的内心动态,发现我们的深层动机。而这种知人的方法,就是言语判断法。 因此,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种随谈话表露出来的表情,都可能成为他人看透我们内心情绪的窗口。例如,如果我们说话时,语气非常肯定愉快,那么表明我们的内心是愉悦的;如果我们话还没说出口,就已经怒气冲冲了,那么我们的心里一定是非常愤怒的。这些在说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微表情”,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活动的外在展现。这是想掩饰却掩饰不住的,即使我们想掩饰,但别人从我们的神色中也能看出来。总而言之,言谈是一个人品性、才智的外露。对方通过对我们言谈的方式、内容等进行分析辨别,就可以达到窥探我们内心世界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想不直接轻易就被对方识破自己的内心世界,好能在言谈方面多加“练习”。即使不能完全掩饰内心,也至少不要将自己暴露无遗。
10 身姿会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通常来说,人们对自己的面部表情都比较敏感,都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肌肉,能够做出一些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相悖的表情。然而,一般人都不太考虑手、臂、腿、脚等身姿语言,但往往就是这些身姿,反而更容易暴露出我们内心的秘密。也就是说,我们的手和脚等肢体都是非常丰富的信息源,这些部分展现出来的姿势,也会暴露出我们某时某刻内心的真实意图。很多时候,我们的肢体所传递出来的意图,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因此,我们也将身体各种姿势和动作体现出来的信息称之为“肢体语言”。而这些肢体密码是一种在各种场合、任何情况下交流具体信息的动作、手势和习惯的结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如果不太注意这些身姿所传递出去的信息,即使我们想极力掩饰一些内心感受,别人也可能通过我们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来判断我们此刻的内心活动。可以说,我们的身体会告诉别人许多真实的情况,手势、站姿、坐姿以及其他身体姿势,都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身体想要将某些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而发出的信号。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可以清晰地传达出我们的真实感受。西汉时期,张汤是御史大夫,他生性残暴,狡黠多诈,经常谄媚皇帝。御史李文是张汤的下属,因为看不惯张汤的行为,经常在皇帝面前揭发张汤,因此张汤对李文恨之入骨。张汤手下有个小吏叫鲁谒居,深得张汤信任。鲁谒居为讨好张汤,罗织了很多罪名陷害李文,皇帝命令张汤审理李文案,张汤诛杀了李文。一次,皇帝不经意问起此案,张汤假装不知,退朝后他立刻就去找鲁谒居商量对策。此时,鲁谒居已卧病在床,双脚红肿。张汤见状,亲自站在床边给鲁谒居按摩。碰巧这一幕被赵王看到了,他想,从没见过一个衙门主管如此服侍一个小吏,这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赵王马上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赶紧让人调查,果然查出了李文之死是张汤为了公报私仇而一手策划的冤案。由此可见,我们日常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有时可能比语言更能体现我们内心的秘密。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身体姿势阅读他人的性格和心理,同时还应该多留意自己的一些身体姿势。因为在观察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被别人观察着。要想不被别人看透内心的真实意图,在与人交往时,尤其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少地向别人泄露自己的“肢体语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