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0061076
《好孩子不孤独》真正了解“问题儿童”的内心世界。真实事例、客观分析,帮助孩子彻底摆脱孤独!孩子孤独、自私、厌世、胆小、冷漠、自闭。。。这一切,都可以解决!
本书紧跟当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社会热点,以独特视角分析孩子形成孤独心理之成因。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切入点,着重分析了父母在家庭教育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这些社会中的“问题儿童”能够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中来,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一章 您的孩子孤独吗
1.其实,我真的想和你们一起玩——孩子的社交恐惧
2.我不喜欢说话,不喜欢沟通——孩子的沟通障碍
3.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孩子的自闭倾向
4.我喜欢坐在窗前看车流——孩子爱发呆
5.外面的世界和我无关——我的孩子很冷漠
6.孩子,别看电视、上网了——孩子对某些特定事物的依恋
7.今天很郁闷——孩子的口头禅
第二章 孤独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1.我是只没人管的“丑小鸭”——孤独的孩子易自卑
2.我没有朋友,没有同伴——孤独的孩子不合群
3.我不会,我不行——孤独孩子的退缩行为
4.不许动我的东西——孤独的孩子很自私
5.我的生活毫无意义——孩子的厌世倾向,脆弱的生命 (主要集中于青少年)
6.这个孩子让我头疼——父母眼中的“问题儿童”
第三章 孩子为什么这么孤独
1.父母因工作忙碌而缺少对孩子的关爱
2.家庭的不和睦让孩子手足无措
3.父母的过度干涉的束缚了孩子
4.家庭的拮据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5.现代社会的家庭模式易使孩子产生孤独感
6.太多的诱惑让孩子欲罢不能(网络、早恋等)
7.轻视——父母无意的伤害
第四章 用亲情温暖孩子的心
1.忙碌的你请给孩子多一点关爱
2.沟通与分享,让孩子张开翅膀
3.请不要把工作的不顺心发泄给孩子——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
4.营造积极活泼的家庭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快乐小天地
5.给孩子“示爱”的机会——您的接受是对孩子的肯定
6.找到与孩子相处的“优质时间”
第五章 让孩子找到迷失的自己
1.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发孩子的兴趣
2.关注闪光点,树立孩子信心,让他们走出自卑泥潭
3.自我认知,让孩子了解自己
4.自我控制,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支配自己
5.把需要给孩子,让你的孩子主动起来
6.避免在不必要的比较中丧失自我
7.人生不能完美,让孩子学着给自己一个定位
第六章 帮孩子摆脱压力,调整心态
1.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给他们空间
2.别戴有色眼镜看孩子,别给孩子贴标签
3.别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4.不要让过度的唠叨成为孩子的负担
5.寸有所长——看到孩子的长处,您的赏识让孩子成长
6.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孩子排忧解难
第七章 鼓励孩子寻找友谊,融入社会
1.帮孩子克服“社交恐惧”,不要让他们成为笼子里的小鸟
2.鼓励孩子寻找知心朋友
3.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架起孩子沟通的桥梁
4.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不是所有和异性的交往,都叫早恋
5.帮孩子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第八章 孩子,勇敢的走出来,相信自己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学会独立
2.人生是不能被他人保证的——让孩子掌控自我
3.孤独不是终点,孩子,你未来的路很长
现代社会孩子的孤独之觞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的社会蒸蒸日上,一片繁荣景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富足。但对于孩子来讲,这似乎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他们正承受着越来越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幼小的肩膀背负着太多的期许,他们其实无力承受。现代社会,孩子过得并不轻松,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而孩子的孤独问题日益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都是喜欢和他人接触,喜欢和他人在一起的,有一种合群的倾向,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孩子的天性尤其如此。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渴望得到父母、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渴望和同伴、同学们一起玩耍,这是他们的合群倾向,他们希望步入社会,接触社会,最后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这是他们不断走形成熟的过程。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却不能真正的融入这个社会,他们游离与社会之外,不和外界接触,不和别人交往;他们自卑、害羞,不会使用语言区表达自己;他们被人排斥,孤僻自闭……他们是一群孤独的孩子,是一群折翼的天使,是遥远天边那颗略微暗淡的星光。
2011年7月,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全国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接触到各色各样的孩子,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心理上的疑惑。
有一位高中毕业的孩子让我印象深刻。有一天,他找到我,鼓起勇气对我说了这么一番话:我今年高中毕业,在这所高中读了整整六年书,可却没有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在这个学校里,没有人关心我的生活,我的情感,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成绩。每天我都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我从不参加学校里的任何集体活动,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班级聚会等,我觉得没有人愿意和我说话,我不愿意一个人傻坐在那里,这会让我感觉到很窘迫,我害怕别人发现我的窘迫而嘲笑我。回到家里,我也不会感到自由和轻松,我的父母都不能理解我,只是一味的逼着我学习,给我灌输着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未来的思想,我和他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面对他们的唠叨,我总是把自己所在自己的房间,一个人的时候我才能感到些许的放松。其实,我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但我却找不到。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意我的感受。我以为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现实,我几乎快要发疯了。
一个孩子向我说过这样的倾诉:“我在学校一份朋友也没有,只能把话闷在心里,或对日记倾诉……我害怕这样的孤独。”
这是一群被孤立的孩子,他们渴望朋友,渴望同伴,渴望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外界似乎有意无意的排斥他们,忽略他们,最后导致了他们的孤独。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作被动孤独。此外,还有一些孩子经常的表现出沉默寡言、性情孤僻、游离于集体之外的症状,凡是集体的游戏或活动,各种评比、比赛等等,他们都不感兴趣,情愿一个人独自玩。在外界看来,这群孩子显得十分的冷漠,他们总是独来独往,除了父母,他们很难不和别人说上一句话,他们认为,自己的快乐和孤独与别人无关,都是自己的,但同时,他们的内心却又非常痛苦。他们说:“我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在其他人眼里,我是不合群的,我的欢乐是自己的,孤独也是自己的。我不想麻烦别人,也不愿别人来打扰我。”
以上的这两种情形都是人际孤独,它不同于天生的孤独症状况,他们可以正常的生活,只是在处理其他人和外界的关系时,他们显得力不从心和极不情愿,因此而形成一种离群索居的性格。
2007年,由李瀚洋先生编著的丛书《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中提到了美国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来验证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该实验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参加测试的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防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上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实验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状态,结果几乎没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
最初的8个小时参加实验的学生还能撑住,之后,他们有的开始吹起了口哨,有的开始自言自语,有的开始烦躁不安。在这种状态下,即使结束对其实验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
坚持下去的同学,实验持续数日后,开始产生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啦,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到第四天,参加测试的同学出现双手发抖,不能壁纸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据说,试验后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若想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就需要不断的从外界获得刺激,也就是说,人需要打破孤独。
孤独时一种隐性的心理状态,很难说它是一种病,但孤独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原本不成熟的心理正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碰撞,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然而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孤独感,它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孤独的孩子犹如被遗弃的天使,本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沐浴着初升太阳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但他们却只有一个人在徘徊,他们与别人分割在两个世界,没人能走进他们,多彩的世界是别人的,他们喜欢躲在自己编造的网中,没有兴趣爱好,只有空虚寂寞,一开始,他们或许并不会承认,自己与别人是一样的,时间久了,他们习惯了自己的网中世界,承认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并认为自己将会一直这样孤独下去。孩子对孤独感有恐惧到习惯到麻木,这是一个可怕的变化,这会让孩子彻底的沉沦于寂寞这个巨大的黑洞中,无法自拔。
现代社会的孩子正处在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中,这个社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太多的便利,这是我们乐意看到和接受的,但是,这个社会又似乎太过复杂,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压在了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找不到解脱的出口,长期处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孩子得不到很快乐和成功的人生体验,这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是失败的,而这种苦闷和挫败感则是孩子走向孤独的一个开端。
现代心理学发现,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们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个体,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他们渴望与别人交往,渴望得到友谊,如果生活中他们能顺利的找到自己的朋友,建立友谊,这就有助于满足他们自我意识的膨胀,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才在正常的轨迹下成长。但是,如果他们建立友谊失败,人际交往受挫,他们的交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孤独感,进而可能发展为封闭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引导下,孩子们变成了一个封闭的个体,使得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中断了。他们不愿将自己的内心秘密告诉别人,但内心深处实际上是他别渴望别人能真正的了解自己。这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冲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说过:孤独感和自我意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大因素,但他们确实如此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成为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然而,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孩子的孤独心理不断增多,这是广大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孩子是初升的太阳,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们国家的未来,而孩子的孤独问题日益的成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对此,我们理应高度关注并能够给出实际的行动去帮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一切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吧!
《好孩子不孤独》:真实事例分析,帮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独特视角观察,网络*代表性的儿童心理健康热点话题。
2.沟通与分享,让孩子张开翅膀
——沟通,我和孩子是好朋友
——分享,分享是一种乐趣
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并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让他们肯听、肯说、肯学,这似乎是每一位父母都梦寐以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但是,面对孤独的孩子,父母似乎总是束手无策,很多时候,他们除了懊恼、呵斥,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如何说才能让孩子听得懂,如何做才是对孩子成长的帮助而不是阻碍?如何引导才是启蒙而不是干涉?如何要求才是必要的而不是苛刻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千千万万的父母们。
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有千万种,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我们来假设几种情景和可能出现的结果。
假设情景
1.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晚饭,妈妈一边给乐乐碗里夹菜,一边对他说:“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好好准备考试,晚饭要多吃点,加强营养,这是你最爱吃的鸡腿。”乐乐不耐烦地说:“每天都是这几句话,我知道了,别给我夹菜了,我自己知道夹。”
2.您送儿子上学校,一路上,边给他擦汗边关切地说:“多多,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发生矛盾,上课认真听讲,放学之后妈妈来接你,给你带好吃的……”结果,您没说完,儿子就打断了您的话:“妈妈,我知道了,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
事实结果
相信很多的家长都遇到类似的情况,您的关爱在孩子眼中尽是如此的刺耳,您越来越无法理解孩子: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讨厌我?我和孩子的沟通为什么这么困难呢?其实,孩子并非不懂父母的关爱,只是喋喋不休式的说教和穷追猛打式的提问会激起孩子们的反感,他们也在想:为什么爸爸妈妈这么喜欢说教呢,这些我都知道,他们总是重复地说,这让我很烦。这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失败。
那么,有没有聪明的做法呢?
有位的妈妈因工作原因不能送儿子上学,她在家门口对准备独自上学的儿子问:“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儿子立刻回答妈妈:“路上要注意安全,靠右边行走!”结果,孩子亲了妈妈一下,高兴的走了。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失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总是居高临下、以命令的方式教导孩子,总是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接受”。而聪明的做法就是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孩子循着自己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
假设情景
1.女儿与妈妈在家里聊天。女儿说:“妈妈,我的好朋友和班里的学习委员谈恋爱了!”妈妈立即紧张地说:“啊,这个一定会影响学习的,你一定不能早恋,知道吗?”
2.10岁的儿子和爸爸在画廊里看抽象派的画展。儿子说:“这些画画的是什么啊?没意思。”爸爸瞪起双眼不耐烦的说:“不懂就不要发表意见,你对这画又不了解!”
3.妈妈偷看13岁儿子的日记。儿子说:“妈妈,你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偷看我的日记呢?”妈妈振振有词地回答:“我是你的监护人,有权这样做。”
沟通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应把孩子看做平等且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训斥,也不是单方面地输出信息,让孩子接受,更不能简单粗暴的否定孩子的观点,否则会使沟通产生障碍,使两代人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会诱发“情感危机”和孩子的对抗性行为,这对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像在假设情景2中,父亲对抽象画比较了解,如果他能为孩子作一些讲解的话,不仅会让孩子对父亲产生敬意,还能增加父子之情。如:
父亲:你不喜欢这种风格的画吗?
儿子:不,我觉得很难看。
父亲:我想你更喜欢写实派的画吧?
儿子:那写实派的画又是怎么样的呢?
父亲:写实派的画就是比较具体的,逼真的。
儿子:哦,原来写实派的画是这样的,那我更喜欢写实派的画。
与大人一样,只要是懂事的孩子就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他们尤其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父母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敞开心扉和你无话不谈。这样,父母很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那么,你和孩子的沟通就会变得很简单。在沟通过程中,父母要抛掉自己熟悉的父母的角色,以平等的眼光来对待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你和孩子的沟通就会畅通无阻。
丽娜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的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一直想让女儿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5岁的时候,丽娜就被父母送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舞,然而,年幼的丽娜根本就不喜欢舞蹈,但是又不敢反抗父母的意愿,总是郁郁寡欢,后来竟变得沉默寡言。她发现自己对体操比较迷恋,于是存心和老师、家长对着干,练舞的时候也不专心,常常走神。老师和家长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后,爸爸和雪菲进行了一次谈心。
丽娜:爸爸,我喜欢体操胜过芭蕾舞,所以我不想学习芭蕾舞了。
爸爸:但是你已经学习3年舞蹈了,难道你就想半途而废吗?
丽娜:但是我真正喜欢的是体操,而不是舞蹈,以前是你们让我学习舞蹈的。
爸爸:既然这样,爸爸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要确定这是你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一时之兴。
丽娜:爸爸,虽然我对舞蹈也恋恋不舍,但是我坚持自己更喜欢的体操。
与孩子沟通时最好以商量的语气说话,就像两个朋友在商量某个事情一样,而不是以批评或命令的语气。父母要学会与自己的孩子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意见耐心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判断,然后再具体决定行动。不要为孩子全权代劳,要细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和孩子达成共识,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父母也要记住,商量不是简单的迁就,更不要演化成争吵,而应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进行对话、沟通、相互了解,最终达成共同的意见或办法,这也是让明智的父母懂得孩子心理的最佳方法。
引导孤独的孩子打破他们心中的那张封闭的网,父母应积极地与其沟通,这个沟通需要讲求策略和方法。父母应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孩子不会有防备和反抗。同时,要尊重和理解孩子,把孩子看做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再则,父母最好以商量的语气与孩子沟通,聆听孩子的心声,这样孩子才会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你,让你理解孩子的心理。所以,面对孤独的孩子,父母不要气馁和放弃,积极地与他们沟通,您一定会看到孩子的笑脸的。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种与沟通同等重要的方式,那就是分享。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乐趣,让他们走出自己的那扇心门,积极的去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分享是人参与社会的一种表现,它是与独占和争抢等行为对立的,而后者常被人们看做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广义上说,分享不仅仅包括物质上的分享,还包括思想、情感等精神上的分享,甚至还有对家庭及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的分担。分享能够让一个人充分地融入到社会中,被社会接纳,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当人们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就常常能够赢得他人的好感,从而为进一步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知道,孤独的孩子往往缺少社会性,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且表现出敏感自私的外在行为,他们不愿意去接触他人和社会,同时别人也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变得极为普遍,家庭居室的逐渐独门独户化进一步加剧了孩子的孤独心理,为他们的“独占”、“独享”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孩子缺少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和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就会逐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父母需要知道“三要三不要”。
一要,父母密切孩子的成长历程,注重日常生活点滴的培养。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两岁之前,孩子的自我意识并未形成,这时的他并不懂得分享,他们没有“你、我、他”的意识区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切勿操之过急。到了两岁之后,孩子会有意无意表现出一些分享行为,比如有时孩子会把好吃的食物往家长嘴里塞,把正在玩的玩具塞在家长手里,希望家长能陪他们一起玩耍,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是分享的意识。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适当的对孩子的分享意识加以引导,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孩子的分享意识会逐渐的提高。
二要,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要为孩子的创设“分享”的氛围。孩子有很强烈的好奇和模仿心理,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分享的氛围,他就会不断的去模仿,形成分享的意识并转化为自发的行动。比如: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避免孩子独占食物;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体验在他人家中分享别人东西的快乐,进而学会将自己家中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多带孩子过集体生活,比如出去游玩,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三要,父母要给孩子创设教育环境,培养分享行为。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要让孩子学会团结,和大家一起分享乐趣。适当的时候,别忘记给孩子以鼓励,表扬能使孩子的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和巩固。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下次的行动就会成为自觉行为。
一不要,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分享发自内心,孩子才会真正的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从而使自己更加快乐和开心。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也才会真正的体会分享的实际意义,并促使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年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比如,在玩玩具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换玩具,轮流玩耍,这样不仅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自己的玩具最后还是属于自己的。这既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又不影响他安全感的建立。
二不要,不要让孩子的分享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分享的精髓在于平等、无私和博爱,如果家长对孩子说:“你干嘛把你的糖分给他吃呢,他可是从来都不给你的”、“他从来都不把玩具分给你玩,你还跟他一起玩”等,把分享看成交换,就会抹杀了分享的本意,孩子会出于个人的好恶,来选择自己亲近的人,这其实是父母的误导。
三不要,在分享过程中,不要戏弄您的孩子。父母有时候会逗孩子:“儿子,给妈妈吃一块饼干好吗?”等到孩子把饼干赛道妈妈嘴里的时候却说:“宝贝真乖。妈妈不吃,妈妈逗你玩呢!”很多家长似乎很享受这种亲子方式,他们可能会认为孩子真的很大方,但事实上,这不是在教孩子学会分享而是在扼杀孩子的分享意识。分享的并不等同于孩子的大方,分享的意义在于孩子能在分享的过程中建构与他人友善和谐的关系,并体会交往中的乐趣。因此,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建立分享的意识,那就需要让孩子能直接看出他的分享带给你的乐趣和快乐的感受。
分享对于一个孤独的孩子的意义,主要在于其能培养孩子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和交往能力,真正地融入社会,并能在分享的过程中找到存在感和满足感,找到真正的乐趣。而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很大程度上在于父母的“身教”,因为父母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让孩子学会分享,父母必须真正懂得分享的意义并努力去实践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