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96513
不会说话,你就输了
提高“逆商”,和负面情绪说再见
职场达人修炼秘籍,你不可不知的社交密码
解码恋爱心法,助你快速脱单
Chapter 1 认知心理学:洞悉人性,认识你所存在的世界 / 001
“微表情”告诉你他在想什么 / 003
“朋友圈”透露个人的内心信息 / 005
利用自我知觉理论改掉赖床的坏习惯 / 009
生活习惯中的性格揭秘 / 012
小动作中的大秘密 / 015
诚实的脚 / 018
占星术、心理测试等为什么灵验 / 021
我为什么没有好运气 / 024
峰终定律让人总是处于比较倒霉的那个位置 / 027
地球被调成振动模式是因为易得性在作怪 / 029
唱歌跑调也是一种病 / 032
身体上的痛有时是心理上的病 / 034
源自我们自身的伤害 / 037
遇到难题不妨先“等一等” / 039
女人为什么喜欢包不离身 / 042
由一个人的改变引起的 / 044
“共情”是好的安慰方式 / 046
思维定式害死人 / 049
为什么抛硬币能帮我们做出选择 / 052
过于依赖伴侣容易患上拖延症 / 054
Chapter 2 人际交往心理学:学会与人交往,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 057
不能忽略的首因效应 / 059
多赞美而不是批评别人 / 062
适当的碰触让人感觉更亲密 / 064
善意的谎言有助于交往 / 066
“互惠定律”让对方产生负债感 / 068
增加“曝光率”,交朋友事半功倍 / 070
人际交往大忌:由己度人 / 073
不要害怕对别人说“不” / 074
原生家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077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出口伤人 / 079
过分昂贵的礼物可能会适得其反 / 081
道歉有时并不能消除对方的误解 / 083
说话时什么样的语速合适 / 086
学会倾听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 088
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 090
选择衣服的讲究 / 092
保持顺畅交谈的必要性 / 095
学会握手,助你一臂之力 / 098
适当“暴露”自己更能讨人喜欢 / 100
太客气不利于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 102
Chapter 3 婚恋心理学:爱情甜蜜、婚姻幸福的制胜法宝 / 105
挑选合适的约会场所 / 107
在对方“心跳加速”时表白 / 109
有情人如何终成眷属 / 112
对待初恋的正确态度 / 114
男女对于“我爱你”的不同表达 / 117
如何成功吸引异性 / 119
怎样接吻才不会被拒绝 / 122
同调行为对恋爱冲动的影响 / 124
读懂男女不同的示爱信号 / 127
会撒娇的女人动人 / 129
为什么有那么多“外貌协会”的人 / 132
流泪难以让他怜香惜玉 / 134
恋爱补偿效应:这真的是爱情吗 / 136
越恋越难爱 / 138
甜言蜜语要对着左耳说 / 141
面对出轨的爱人该怎么办 / 143
拐弯抹角说出的话不是真心话 / 145
了解男女发怒的不同原因 / 147
不把分手当成索爱手段 / 150
请忽略“三年之痛、七年之痒”的婚姻魔咒 / 152
Chapter 4 职场心理学:调整好心态,做个游刃有余的职场人 / 155
Boss效应在职场中的体现 / 157
权力会让人变邪恶 / 159
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办法:把表拨快10分钟 / 161
对待不同上司的不同应对方法 / 162
根据心理节律安排自己一周的工作 / 165
“坏工作”比没工作更可怕 / 168
加班的习惯不可取 / 170
面对客户抱怨时的高情商应对法 / 172
使用“诱饵”选项帮助对方做出选择 / 174
公务不是只能在办公环境谈 / 177
帮助他人往往会获得回报 / 179
变色龙效应——通过模仿来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度 / 181
认同并深入自己的职场角色 / 184
给自己的工作设定一个后期限 / 186
巧用“登门槛效应”提加薪 / 188
与办公室里的每个人保持适当距离 / 190
不做职场中的“好好先生” / 192
做一个“守口如瓶”的职场人 / 194
小心你在职场里说的每句话 / 197
职场“完美主义者”的纠结 / 199
Chapter 5 幸福心理学:积累心灵正能量,让幸福永相伴 / 203
好心情“写”出来 / 205
面对好消息和坏消息时的选择 / 207
克服嫉妒心理 / 209
时常保持微笑 / 212
经常给内心排毒,让内心变得更强大 / 213
别人没你想象的那么快乐 / 215
排解空虚我们可以这样做 / 218
帮自己找到信仰 / 220
为他人着想的好处 / 222
克服配套效应带来的不满足 / 224
把家庭放在位 / 226
“第三名”的心理弹性区间 / 228
常说“谢谢”的好处 / 230
亲自下厨更幸福 / 232
重温日常经历的快乐 / 234
潜意识的能量巨大 / 237
巧用安慰剂效应 / 238
学会专注,做生活的主人 / 240
告别“错失恐惧症” / 242
不要过度依赖外界的正能量 / 244
人们都希望能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拥有幸福并走向成功。但是人们也都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心理学的出现和普及,人们发现,实现这个愿望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即便你依然认为,心理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在生活中或许用不上所谓的心理学,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面对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只有心理学能够真的帮助我们。
实际上,心理学远比我们想象的实用。在今天或是未来,心理学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主题,因为人类的生活本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联系起来的。那些在生活中看似平常的行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或是人生中各种常见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我们会因为印象而对某人心生好感,而印象为什么又会影响我们日后对与这个人有关的信息进行倾向性的选择和评价?如果你知道什么是“首因效应”,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答。为什么有些人追女孩驾轻就熟,而有些人却屡屡受挫?如果我们知道客观条件并不是决定婚恋关系的主要原因,或许我们就能想到通过把握异性的心理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职场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人说话的语速有时很快有时又很慢。如果我们初步了解了心理学,我们就会知道,这种时快时慢的语速在某些时候是因为对方在试图对我们接收的信息进行干扰……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我们需要进行日常交往、工作求职、婚恋社交、交流谈判,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人生的幸福。而这些行为,哪怕是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言行,也深受心理的影响。
正如心理学家冯特所说:“一块石头、一棵植物、一种声音、一束光线,就观念而论,都是心理学的对象。”人的行为也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持。正因如此,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心理学,心理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本书从认知他人、人际交往、婚恋心理、职场交往、幸福人生五个方面,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总结出100个生活中常用的心理学策略,力求做到让人一读就懂、拿来就用,全方位帮您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助力您的幸福人生!
“微表情”告诉你他在想什么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需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很多时候,想要提高与人打交道时的沟通效率,需要我们先清楚地了解这个人。然而,想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有的时候,一些人甚至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或者表情神态来很好地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内心呢?并非如此。人体内存在一个叫作“潜意识”的神经系统,而潜意识是不会掩饰真相的。因此,当我们想要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时,可靠的途径就是准确把握对方的潜意识。而“微表情”,正是人们处于潜意识的支配中产生的真实反应,就让“微表情”告诉我们对方到底在想些什么吧!
在观看一些刑侦类电视剧或者电影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剧中的断案人员会根据罪犯的一些神情或面部动作等“微表情”,把握破案的关键线索。这样的情节并非虚构。实际上,不只是经过特殊学习和训练的刑侦人员可以熟练运用“微表情”知识来破获犯罪案件,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如果能掌握一些关于“微表情”的常用知识及技巧,也可以准确推断出对方心中在想些什么,从而做到以“眼”识人。
什么是“微表情”呢?简单说来,“微表情”就是人们面部呈现出的一些细微的、不易被察觉的神情或动作。它是人们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属于潜意识支配下的活动,不受思想控制,既不能掩饰也不能伪装,即便能伪装,这种伪装也只能出现在微表情之后。也就是说,微表情是人们内心想法忠实的表现,也是我们了解一个人真实内心准确的依据。
一位国外的研究者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了41名学生,包括35位女性、6位男性。然后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的照片,与此同时,一架摄像机在一旁记录着所有人的表情变化,记录结束后,这组数据会被输入电脑中用于实验研究。
给受试者看的一系列照片中,有些是没什么情绪的,如一辆在路上行驶的卡车;有些很愉快,如一只可爱的小狗在奔跑玩耍;还有些是让人一看就会觉得厌恶或恶心的,如一根断骨;等等。通过输入电脑中的影响数据,研究者看到了所有受试者在观看这些照片时面部的表情变化。
数据表明,这41位受试者除了都呈现出一些“意料之中”的反应,如微笑、皱眉等表情,有些受试者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表现。比如,当其中一位男性受试者看到可爱小狗的照片时,他脸上浮现出的微笑和其他人的都不太一样,其微笑表情只出现在脸的下半部分,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大概为一秒钟。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曾经援引的加拿大科学研究的结果:“人类面部会透露出的微表情通常只有1/20秒的时间。”研究者虽然不能断定该男士看到此照片时究竟持有哪种情感,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内心的真实情感一定不是他刻意想呈现出的“喜爱”。由此,研究者们得出一个结论:人的脸是“藏不住秘密”的,更“藏不住谎言”。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并不具备迅速辨别他人“微表情”的能力。但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需要打交道的人,相信大家都愿意尝试一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学习,并不难掌握辨识微表情的诀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