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367909
本教材共分16章。*章是全书的基础,概括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其余内容分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两大部分。在劳动法部分,主要基于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章次安排和已经颁行的相关立法,适当借鉴了历史上关于劳动法典草案的编纂设计,由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劳动保护法、劳动争议法、劳动组织法、集体合同法、民主参与法、劳动监察法等组成。在社会保障法部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且关于社会保障内涵的理解莫衷一是,所以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尽量兼顾实务部分与学界的“共识”,由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军人保障法、住房保障法等组成。本书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理论叙述力求简明扼要,而对于我国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规范解读和实务应用则力求细致入微。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工作等专业学生学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教材,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相关实务部门提供了一本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实用教程,同时也为每位公民了解和维护自身劳动及社会保障权益提供了必备的法律规范与应用指南。
目 录
第一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 001
第一节 劳动法基础··· 001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基础··· 014
复习与思考·· 023
第二章 劳动就业法··· 025
第一节 概 述··· 025
第二节 公平就业··· 029
第三节 就业服务与管理··· 032
第四节 职业教育与培训··· 038
复习与思考·· 045
第三章 劳动合同法··· 046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概念与分类··· 046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形式··· 050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内容与条款··· 053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生效与无效··· 060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062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065
第七节 劳务派遣与非全日制用工··· 081
复习与思考·· 089
第四章 劳动基准法··· 096
第一节 工时基准··· 096
第二节 工资基准··· 105
复习与思考·· 117
第五章 劳动保护法··· 119
第一节 概 述··· 119
第二节 劳动安全··· 123
第三节 劳动卫生··· 126
第四节 特殊劳动保护··· 134
复习与思考·· 138
第六章 劳动争议法··· 139
第一节 概 述··· 139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 145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 148
第四节 劳动争议诉讼··· 159
复习与思考·· 164
第七章 劳动组织法··· 166
第一节 工会组织··· 166
第二节 雇主组织··· 173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 177
复习与思考·· 181
第八章 集体合同法··· 182
第一节 概 述··· 182
第二节 集体合同的内容和期限··· 187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188
第四节 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及终止··· 192
第五节 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 195
复习与思考·· 196
第九章 民主参与法··· 198
第一节 概 述··· 198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 201
第三节 民主参与的其他形式··· 204
复习与思考·· 206
第十章 劳动监察法··· 208
第一节 概 述··· 208
第二节 劳动保障监察··· 212
第三节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 220
复习与思考·· 222
第十一章 社会保险法(上)··· 223
第一节 社会保险经办··· 223
第二节 社会保险基金··· 235
第三节 社会保险监管··· 238
第四节 社会保险争议处理··· 241
复习与思考·· 247
第十二章 社会保险法(下)··· 248
第一节 养老保险··· 248
第二节 医疗保险··· 260
第三节 工伤保险··· 266
第四节 失业保险··· 279
第五节 生育保险··· 290
复习与思考·· 293
第十三章 社会救助法··· 297
第一节 概 述··· 297
第二节 最低生活保障··· 304
第三节 农村五保供养··· 309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救助··· 312
第五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317
第六节 专项救助··· 321
复习与思考·· 329
第十四章 社会福利法··· 330
第一节 老年人福利··· 330
第二节 妇女儿童福利··· 335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 341
复习与思考·· 347
第十五章 军人保障法··· 348
第一节 军人保险··· 348
第二节 军人优抚··· 361
复习与思考·· 367
第十六章 住房保障法··· 368
第一节 保障性住房··· 368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 377
复习与思考·· 385
附件 本书所涉主要法律法规··· 386
参考文献··· 390
序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七大法律部门构成,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被明确划入社会法。在当今中国,对社会法的内涵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界定:一种是作为第三法域的社会法,一种是作为法律部门的社会法。
一、作为第三法域的社会法
公元3世纪,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次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指出:“有关罗马国家的法为公法,有关私人的法为私法。”后来这种划分被法学家接受并沿用下来,今天我们通常将规范国家公权力(power)的法律称为“公法”,将规范私权利(right)的法律称为“私法”。现在,比较流行,也比较容易被理解的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国家公权力在法律关系中的存在与否决定的。一个法律关系如果有一方是国家(法律主体之间地位不对等),就被认为属于公法;双方都是私人当事人的(法律主体之间地位平等),就属于私法。由此看来,大多数的法律都是公法,比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等,而纯粹的私法是民法(大民法,含合同法、物权法等)。
作为法域的社会法,一般被认为是介于私法与公法之间的第三法域,即“私法公法化”或“公法私法化”,或“法律社会化”的结果。社会法舶来自西方的“社会立法”(social legislation)概念,最早起源于德国。在西方,社会立法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为了保护特别风险下的人群利益而进行的社会立法属于狭义的社会立法,为了普罗大众的利益而进行的社会立法属于广义的社会立法。大体而言,在英美国家,社会立法通常做广义的理解;而在德法等欧陆国家(包括东方的日本),通常做狭义的理解。不论称“社会法”,还是“社会立法”,起初都不过是对近代以来“法的社会化”趋势的一种概念化描述。我国在民国时期曾组建过“社会法临时起草委员会”,察当时“社会法”之内涵,也实为狭义的社会立法。
中国传统法律制度重公权、轻私权,形成了重刑(法)轻民(法)的一元化法律结构。清朝末年的改法修律活动,开始引入欧陆法系的法律文化,开启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之路,并逐步形成了明确区分刑法(公法)与民法(私法)的二元化法律结构。在此过程中,自19世纪末以来由俾斯麦开启的社会立法渐成为欧陆法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并在国际上引发了“法的社会化”之现代“潮流”。如前所述,民国政府引入社会法之理念,组建社会法起草机构,既为顺应此“潮流”之举,亦开启了中国法律制度由二元化走向三元化法律结构的第二次转型之路。纵观中国法律制度的转型之路,中间虽多曲折,但大趋势并未改变。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慈善法等已经陆续颁行,社会救助法、社会组织法等也已经提上了立法议程,这些劳动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立法无疑体现了“法的社会化”这一现代潮流,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立法的一个活跃时期。
二、作为法律部门的社会法
2011年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社会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任,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由此可见,在官方文件当中,社会法这个概念只是在法律部门的含义上来使用的。但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社会法,根据其所涵盖内容的多少,又大致可以划分出广义、中义、狭义三个不同层面。广义社会法相当于“第三法域”,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法、公益事业法、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法、住宅法、卫生法、环保法、义务教育法等;中义社会法基本等于官方使用的社会法的含义,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法、公益事业法、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法;狭义的社会法则等同于社会保障法或社会福利法。也有学者主张,中义的社会法等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狭义的社会法等于社会保障法。
三、编写体例与修订说明
劳动法是关于劳雇关系的法律规范,社会保障法是关于公共给付的法律规范,两者性质不同。所以,本书在编排体例上,首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知识进行概述,然后分别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两大部分进行介绍和阐释。在劳动法部分,主要基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章次安排和已经颁行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适当借鉴了历史上关于劳动法典草案的编纂设计,计由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劳动保护法、劳动争议法、劳动组织法、集体合同法、民主参与法、劳动监察法等组成。在社会保障法部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且关于社会保障内涵的理解莫衷一是,所以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尽量兼顾实务部分与学界的“共识”,由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军人保障法、住房保障法等组成。除了内容编排具有上述特色外,本书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理论叙述力求简明扼要,而对于我国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规范解读和实务应用则力求细致入微,故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规范与应用》。
本书在原实用教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这次修订对原书的结构和内容都进行了全面调整、改写和修补,具体说明如下:一是凸显了应用性与实用性,在“复习与思考”部分补充了近年国家司法考试中涉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真题,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方面的侧重点和新动向;二是优化了篇章结构布局,对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进行了集中编排,同时考虑到社会保险法的内容较多,所以拆分为两章,一章为社会保险法总论,另一章为社会保险法分论;三是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增补“民主参与法”一章,完善了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同时考虑到军人保障、住房保障是新时代民生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添加了军人保障法、住房保障法两章内容。同时,还对原书的部分内容及文字表述进行了改写、删减、增添及补正。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工作等专业学生学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教材,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相关实务部门提供了一本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实用教程,同时也为每位劳动者和公民了解和维护自身劳动及社会保障权益提供了必备的法律规范与应用指南。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时间精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讹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谨识
2018年10月16日
于烟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