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78810
本书基于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可靠研究成果,呈现了大量美国文化的共同知识,对于那些想要了解现在西方世界的人来说,是一本极为权威且综合的学习常备书。整部词典分为23个章节,收录、定义并解释了大量的人名、短语、事件等词条,涵盖圣经、神话与传说、谚语、习语、世界文学、哲学和宗教、英语文学、书面英语惯用法、艺术、世界历史、美国历史、世界政治、世界地理、美国地理、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商业与经济、物理科学与数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医药与健康以及科技等领域。
第三版序\1
初版序\5
理论背景:文化常识与教育\8
译凡例\16
条目分类目录\1
一、《圣经》\1
二、神话与传说\28
三、谚语\48
四、习语\65
五、世界文学、哲学及宗教\106
六、英语文学\140
七、书面英语惯用法\179
八、艺术\201
九、世界历史(1550年之前)\241
十、世界历史(1550年之后)\255
十一、美国历史(1865年之前)\285
十二、美国历史(1865年之后)\310
十三、世界政治\345
十四、美国政治\366
十五、世界地理\399
十六、美国地理\474
十七、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497
十八、商业与经济学\526
十九、自然科学与数学\560
二十、地球科学\600
二十一、生命科学\616
二十二、医学与保健\641
二十三、科技\686
图片版权说明\707
译后记\708
节选
序
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首。阅读,也是新教育实验学校美丽的风景。
为此,在规划“新教育文库”出版工程时,我们就围绕阅读设计了三个重要的系列。一是“领读者系列”,主要发表在阅读方面有造诣有成就的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二是“阅读课系列”,主要发表一线教师、父母和阅读推广人在实践方面探索的成果;三是“新阅读译丛”,主要引进国外的重要阅读理论著作和优秀通俗读物。
“新阅读译丛”首先推出的就是美国著名的阅读名家赫希的著作。
翻译赫希的系列作品,一直是我的心愿。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就发愿要为中国的孩子们和老师们精心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图书,为中国人的心灵成长提供好的精神食粮。因为作为教育学者,我深知阅读的意义,深知“读什么,就会成为什么”“阅读的高度决定精神的高度”这样的教育常识。
所以,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们推出了“新世纪教育文库”,为中国的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各推荐了100种优秀图书。
2000年,我发起了一个民间的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在这个以营造书香校园等行动为主要项目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阅读对于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的意义,也发现了原有书目的不足,于是正式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把书目研制作为主要的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见了赫希。
记得当时还在美国宾州大学任教的严文蕃教授,知道我们在研制书目时,为我们推荐了赫希的核心知识理论和他的一系列著作。他认为,其实,我们做的工作与赫希有很大的相似性,或许可以参考借鉴。
赫希原本是一名大学的英文教授,在研究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时,他发现在阅读的流畅性与理解能力方面,社区学院的学生与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学生差别不大,但在阅读材料涉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时,却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由此,他意识到文化素养不是一种抽象的能力,也由此开始了他的“核心知识”体系架构和推进教育公平的行动。他也由此从英语教授成为一名杰出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与举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一系列著作如《文化素养:每个美国人需要知道的知识》(1987)、《文化素养辞典》(1988)、《我们需要的学校,但我们没有这样的学校》(1996)、《知识匮乏:缩小美国儿童令人震惊的教育差距》(2006)以及新近的《造就美国人:民主与我们的学校》,都在美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而他主持的《美国中小学生全科核心知识系列读本》(The Core Knowledge Series,全15册)更是成为许多学校的教材和美国家庭的书。
赫希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了核心知识与文化素养的内在联系。在他看来,核心知识具有共享性(shared)、稳固性(solid)、序列性(sequenced)和具体(specific)性,是人们在交流、阅读时所需要的历史、宗教、风俗、文学、艺术、地理、科学等领域的事实和人文背景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知识背景,才能具有所谓的文化素养,才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理解各种新观点、新事件、新现象,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所以,他主张学校教育需要核心知识的教学,把各学科的核心知识具体化,明确列出学生在每个学期末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要点。据此,赫希在美国发起了一场以“核心知识”主题的教育改革运动,唤起了美国民众对于学生基本技能尤其是读写能力的重视,以及对美国学校内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关注。
从教育历史来看,赫希的核心知识理论与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比较相近,所以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他的理论也得到不同的评价,甚至遭到许多质疑与抨击,但是,从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核心知识运动中的情况看,赫希的核心知识运动是有自己的追求的,也是符合教育的规律的。
五年前,我们就开始策划引进赫希的系列著作。在2013年的新教育国际论坛上,我们还专门邀请赫希先生介绍他的核心知识理论。尽管由于特殊原因未能成行,但是他派出了核心知识基金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且与我们新阅读研究所建立了联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赫希的这套著作就要出版了,作为“新教育文库”中“新阅读译丛”的首批译著,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希望能够源源不断地把国外优秀的阅读研究理论著作和阅读实践操作读物介绍给国内的同仁,让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借鉴,发展。
朱永新
2016年7月1日晨,写于北京滴石斋
第三版序
时至今日,本书已刊印至第三版。尽管本人与本书的其他编者们都始终坚信《文化素养词典》一书有着正确且完善的理论基础,因为本书的理论概念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可靠研究结果之上的,然而,看到本书在学术方面的可信度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及共鸣,还是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为了适应美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变迁,我们着手修订了新版的《文化素养词典》。本书收录了大约500个新词条(它们从近7000个词条中筛选出来),其中约有200条被归入科技类部分。在我们编纂第二版的时候,“网页”还是个闻所未闻的词,而当我们猛然意识到这点时,方才感到十分震惊。除了这200多个科技类词条外,其余部分有一半是关于历史、政治以及地理领域的。我们还修订并更新了约1000个词条,赋予它们更为明确的释义,使其更能反映现今的用法。我们希望新版也能同前两版一样,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考虑到“文化素养”这一概念指的是某个特定民族对本族文化的了解,于是我用了“给美国人”这样的措辞。当然,本书中的词条涵盖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而文化常识的概念本身就是以国际化这一基本准则为基础的。到目前为止,本书已出版了德语、荷兰语以及瑞典语三个版本,不过各个版本都不尽相同,因为它们在内容上都进行了一定调整,以适应该国的语言和文化。将一个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只是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还有共同的价值观、典故以及通用的语言。众所周知,在美国,我们的通用语言不仅包含了“这个”(the)和“是”(was)这样的词汇,还有“伯明翰市监狱”(Birmingham Jail)、“坐牛”(Sitting Bull),以及“被敲竹杠”(pay through the nose) 这些说法。(像是对“被敲竹杠”这类习语的解释尤其受到移民家长及其子女的喜爱。)
我们都知道,这些共同意义对于本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简而言之,它们是阅读的首要前提。正如我们所公认的,阅读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决定了他/她在学业上能否出类拔萃,还影响到他/她在这个信息时代的未来机遇。然而在美国的学校,家境贫困的学生和家境富裕的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现在的联邦政府以及绝大多数的州政府都开始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这既是一个好消息,同时却也是一个坏消息。称之为好消息是因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是极其重要的;而说它是个坏消息却是由于迄今为止,学校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们尚未真正认识到对于一个优秀的阅读者来说,除了能够拼读词汇之外,到底什么才是的品质。在阅读理解这个重要问题上,他们还未形成清晰明确的概念与认识。而事实上,美国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因此,谈到阅读理解,就使我想起了马克·吐温关于天气的一句说法,“人人都谈论着它(天气),但却没有人为此做过任何事”。
在美国,阅读理解必须建立在各种相关的背景知识之上,这些知识在本书中都有所涉及;我们所希望的是,学校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此类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广大学子。一旦校方做到了这点,相信学生的阅读成绩就会随之提高(数据可参见“核心知识基金会”网站www.coreknowledge.org)。从一开始,编写本辞典的根本前提就是,真正的文化素养——理解性的阅读,所需要的远远不止是能够读出书本上的一字一句而已。只有具备了阅读所需知识的读者们才能理解他们所读的内容,而那些缺乏此类知识的读者们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前者从他们的所读所闻中汲取了更丰富的知识,然而后者却只会愈加落后于人,还会因此失去参与到更为广大的社会共同体之中的机会。
“共同体”一词促使我开始探求交流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联系,这在一个民主国家中尤为重要,这也成为了我编写本书的另一个起因。如今全世界处处可见美国的星条旗在上空飘扬。有人对此忧心忡忡,担心这是民族主义的一种体现,可是我却认为这更多的是团结和团体精神的象征。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的知识与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阅读同一本书或是同一份报刊时,我们所共有的知识就成为了必需,同时它也构成了将我们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早在19世纪,贺拉斯·曼(Horace Mann)就已对公共教育和国家课程提出了深刻有力的观点。他指出,共同知识能够扩大“受教育阶层的范围,并且……增强民众的社会感;如果我们的公共教育是一个普及性的完整的体系,那么它将会消除所有(人为的)社会差别”。贺拉斯·曼认为,倘若每个人都能够与他人共享自己文化中的有效词汇与知识,那么所有人都将产生出一种休戚与共的团结感,同时社会感也会有所增强。此外,人为的社会等级与阶层划分将不复存在,这还将极大地增进公众的爱国精神。
对国家的爱——爱国主义是一种和民族主义完全不同的概念。本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他的代表作《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中,对民族主义情绪与爱国情操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民族主义是一种过度膨胀的宗派主义情绪,它将本族群和其他族群对立起来,把他族看作是潜在的对手或敌人,是需要战胜或排斥的对象。相反,爱国主义指的是个人对国家的热爱,却不含有对其他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敌视情绪。
美式爱国主义的基础是共同的知识、态度、忠诚以及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包括非排他性、包容性,以及对其他宗教与文化的尊重。美国人相信,一个国际化、多元化的国家更容易让他们产生爱国情绪,他们所热爱的是它丰富的多元性,而不是种族纯洁主义。这不仅是沃尔特·惠特曼所坚持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所秉持的信念。纵观美国历史,我们会发现美国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精神而非民族主义情绪的国家。不单乔治·华盛顿本人将自己比作古罗马英雄辛辛纳图斯(Cincinnatus),世人也用这位英雄来歌颂他,因为辛辛纳图斯在报效祖国,为罗马解除危机之后就放弃了权力,归隐田园。
对此,赫尔曼·梅尔维尔进一步将其扩充成为现代的民族观,这是一种接纳包容所有种族与民族的精神信念。他写道:
“在美国这片沃土上居住着胸怀高尚的人民,他们坚信任何的民族偏见都应从此消失,所有民族都可以将美国视为自己的国家。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液……我们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我们的血液就如同亚马孙河,由千万条高贵的支流汇合而成……谁是我们的父亲母亲?抑或,我们是否能够指出谁才是我们的鼻祖?在共同始祖的信仰下,我们真正的先祖是谁早已不再重要,正如华盛顿一样,凯撒大帝与阿尔弗雷德大帝,圣保罗与马丁·路德·金,荷马与莎士比亚同样也是我们的先人,在这个意义上,华盛顿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先祖。”
以上精彩的文字引自梅尔维尔于1849年撰写的《雷德本》一书中的第33章,也许有读者对此意犹未尽,仍想继续阅读,但我在此无法再多做引述。毋庸说,这种新型的美式爱国主义和团体精神是一种传统,从乔治·华盛顿到贺拉斯·曼与赫尔曼·梅尔维尔再到我们这一代人,传承至今,始终保留着它的独特意义,鼓舞人心。
艾瑞克·唐纳德·赫希
2002年于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