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10813
自学成才,一生主办六份报,纵横港粤报坛五十年
营救文化名人香港脱险,护送民主人士北上参政,尽显赤胆本色
人如其名,九旬杨奇一生谱写中国现代新闻史传奇
篇 杨奇传略
节(附特写:咖啡馆里的誓言)
第二节(附特写:出生入死办《前进报》)
第三节(附特写:来自深山密林的恋人)
第四节(附特写:全社员工一夜撤离)
第五节(附特写:南北二人亲如兄弟)
第六节(附特写:总编辑强调“人民性”)
第七节(附特写:早批判“四人帮”谬论的新书)
第八节(附特写:“党外知交”查良镛)
第九节(附特写:岭南四大家合作逾百佳作)
第十节(附特写:“五年磨一剑”的《香港概论》)
第十一节(附特写:离休后的著作《香港智力阶级》)
第二篇 对话杨奇
杨奇和报纸结下的是一生之缘(李怀宇)
香港新华分社筹建者访谈录(路剑)
一个报人在看不见的战线(邓琼)
第三篇 杨奇作品
Ⅰ 办报经历
潜入敌占区办《前进报》
香港《正报》的战斗历程
独树一帜的香港《华商报》——在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复刊后的香港《华商报》
创办《南方日报》的准备工作
新的中国,新的广东,新的报纸——《南方日报》创刊纪实 / 148“反右派”高潮中创办《羊城晚报》
陶铸与《羊城晚报》——为纪念《羊城晚报》创办50周年提供一些史实
港澳中资报纸的性质、任务和办报方针——1986年3月在香港报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港报港办”再写新篇——1988年10月3日在《大公报》全社大会上的讲话
Ⅱ 特写、散文 / 174
一个游击队员之死
和韬奋相处的日子
罗浮礼赞
春花灿熳白云山
Ⅲ 评论、随笔
庆贺基本法谱写新历史
香港新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结构
抵抗文化霸权捍卫中华文化
传记、回忆录失实种种
听总理讲话忆舆论监督——写于广东省老记协成立25周年
何须惆怅近黄昏——在广东省老记协祝寿会上的发言
“老记”不老——写于《羊城晚报》老记协成立15周年
Ⅳ 为人作序
从杂工到学者——刘逸生《学海苦航》序
浓墨重彩的历史图卷——李春晓长篇小说《西关大宅》序
开拓视野探索世界——李春晓、袁效贤《走读地球村》序
从记者型到学者型的知识分子——施汉荣《港澳和平回归与经济社会论文集》代序
Ⅴ 缅怀先贤
怀念香港分局书记方方
杨康华重视报刊工作
尹林平与《前进报》
默诵遗篇悼我师
遥祭夏公
哀思老社长曾彦修
Ⅵ史实简编
虎穴抢救——日军攻占香港后中共营救文化群英始末
风雨同舟——护送民主群英离港北上参加新政协始末
附录 杨奇新闻出版年表简编(1922—2015)
我和广东文艺界早有联系,尤其是和《羊城晚报》,关系密切,得到过杨奇先生的诸多鼓励。
——金庸(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
我一生办报,虽有若干成就,但也有好多错失。个人是十分渺小的,我在珠江边长大,像珠江边一粒砂石,丢到江里只能激起几圈皱纹而已,一下子就恢复平静了。
——杨奇
和韬奋相处的日子
如同抗日救亡时代千千万万个青年一样,我是先从韬奋同志的文章认识他的。我和他朝夕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那是在他到达东江游击区以后。然而,他留给我的形象,却是那么鲜明,使我永远不会忘记。
韬奋同志是在日本法西斯占领香港以后,由东江纵队营救出来,在1942年 1月 11日到达游击区的。那时候,他还不是共产党员,我们部队首长奉党中央的指示,给予热情招待。韬奋同志是我们这些青年新闻工作者久已仰慕的良师益友、新闻出版界杰出的老前辈。因此,在我动身到他住地去拜访的时候,很自然地对他的形象和言谈举止,作了种种揣测;老实说,当时的心情还是有点儿紧张的。可是,见面以后,许多事情却出乎自己想象之外。
在白石龙村一座白色楼房里,座谈会正在举行,气氛十分热烈,引人发笑的言谈很多。别人告诉我,那个身材瘦长、戴近视眼镜、面孔微黑的,就是韬奋同志。我很注意他的发言,他谈得不多,但是很精辟。他自喻是跟随“文化游击队”从香港转移阵地回来。他一再强调地说,没有人民的枪杆子就没有人民的笔杆子。别人发言的时候,他很留心听,时而点头加以肯定,时而流露赞叹表情。他常常发出笑声,而且笑得那么天真,那么爽朗,使人觉得他的快乐是没有任何掩藏的。无论从他的容貌或者言谈举止看,你都只能说他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决不会相信他是一个饱经忧患的47岁的人。
温厚热诚而又活泼年轻,这就是韬奋同志给我的个印象。
韬奋同志到达游击区后几天,就和一群同时脱险归来的抗日文化工作者,参观了丛林中的《东江民报》(东江纵队机关报 ——《前进报》的前身)。他十分关心游击区新闻出版工作的情况,仔细地观看了各式各样的抗日宣传品,他对油印出版技术的创造,感到很大兴趣。临走前,韬奋同志还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写了《东江民报》的报头,茅盾同志也为副刊《民声》题了名。以后,他们那浑厚有劲和挺秀的字迹,就被我们印在每一期的报纸上。
过了不久,我们报社接到命令,陪同韬奋、茅盾、宋之的、胡绳、张铁生、戈宝权、于伶等20多个文化界知名人士,从白石龙转移到深坑村山谷,在新建的茅寮里住下来。
对于过惯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住茅寮自然不是什么舒服的事。茅寮里没有任何设备,睡的是垫上稻秆“褥子”的统铺,吃的也只是比我们报社稍为好一些的“大锅饭”。于是,有个别人就流露出不满,但韬奋同志则始终是心情舒畅的。他把烤番薯当作好的午点,把红片糖称为土制“巧克力”,吃得津津有味。每当招待员问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韬奋同志总是婉词推却,他说他们已经给部队增加了不少负累,不应再有特殊的待遇。本来,我们部队首长是派了“小鬼”帮助他们洗衣服的,但韬奋同志照例是自己动手洗。他说,生活上的事情总得样样学会,才能适应战争环境。他并且希望,这样可以使“小鬼”有更多的时间学文化。韬奋同志这种克己爱人的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一起生活的抗日文化工作者中间,韬奋同志是十分活跃的。那时候,他们每天都有不少时间聚在一起谈天,话题很广,从个人生活到国家大事,无所不谈。有时我也坐在一边,静静地倾听他们过去的不幸和欢乐。韬奋同志谈得很多,又饶有风趣。大家特别喜欢听的,是他在《抗战以来》一书中所没有写出的许多官场秘史。韬奋同志不仅健谈,而且具有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那种广泛兴趣。有一次,我们报社同这批文化工作者举行联欢晚会,忽然,不知是谁首先发现了久违了的“查理·卓别林”走近会场,于是大家都站起身来鼓掌欢迎。原来是韬奋同志事先向戏剧家于伶借来一撮假胡须,等到晚会开始以后,他又回到茅寮里,选了别人的一双大皮靴和一顶高毡帽,然后拿着手杖,施施然地走出广场来。他给大家认认真真表演了一番查理式的舞蹈。由于他化装逼真,动作又十分娴熟,引得大家笑痛了肚皮。
韬奋同志对待我们这些青年新闻工作者,也总是那么热情,没有任何“架子”。晚饭之后,我们常常请他讲世界珍闻,讲蒋管区的黑暗生活,他从来不会令你失望。他还曾经教导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情,希望我们努力自修,他说,做一个人民的新闻工作者,除了要有很高的政治水平,还要有广博的知识。
2月间,敌人进攻惠州、博罗,国民党军队逃之夭夭,我们把韬奋同志请到编辑部,向他汇报了情况,请他为我们报纸赶写一篇社论。韬奋同志欣然答允,并且立即动笔,很快就写好了,题目是《惠博失陷的教训》。韬奋同志这种说干就干的精神,使得我们全社同志赞叹不已。他在这篇文章中,一再呼吁国民党军队同人民游击队一道,坚决打击敌人。韬奋同志的这篇遗作,以及他给《东江民报》的题字,我在战争艰苦的岁月里,一直是随身携带着的,谁料想到,在广州解放以后的和平环境里,由于借给部队某一单位在岭南文物宫举办展览,竟被他们连同全部《前进报》都失落了,实在是十分遗憾的事。
韬奋同志在离开游击区以前不久,还和我在小溪边作过一次个别的谈话。他亲切地告诉我,他对工作的愿望是办好一张报纸;他语重心长地鼓励我把新闻工作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还劝我在战争结束以后尽可能多跑一些地方,增广自己的见闻。关于韬奋同志对新闻出版工作的高度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中的那种不知疲倦、丝毫不苟的精神,我是早已衷心敬佩的。在这次谈话中,他并不是一本正经地谈什么工作体会,而是那么谦逊,谈得那么轻松,然而,他说的一字一句,都强烈地感染了我。我真想向他发誓:我一定要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干到老、干到死!但是由于过分激动,我没有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只说了一句近乎公式的话: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事后我还这样想:抗战胜利以后,总会有机会见到韬奋同志,向他汇报工作的。谁知道,这一次谈话竟成为韬奋同志后给我的嘱咐呢!
真诚的悼念是应该使后死者得到鞭策的。我清楚记得:1944年10月8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韬奋同志死讯的那一天,当我读到他的遗嘱和党中央追认他入党的唁电时,我被感动得热泪直流。接着,我们又读到伟大领袖写给韬奋同志的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韬奋同志的高大形象更是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们前进报社决定以实际行动来纪念韬奋同志,星夜编印了一本《韬奋先生逝世纪念特刊》,广泛发行到全军指战员中去。韬奋同志逝世以后,我虽然没有机会到他墓前献上花圈,但是,我将永远记住的挽词,永远学习韬奋同志献身人民的伟大精神,为新闻出版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