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55677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对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南方作家兼20世纪※伟大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性长、短篇小说进行多维度解读。该书分为三部分:福克纳小说种族主题研究、福克纳小说文化研究及福克纳小说创作与欧洲先锋画派之跨界研究。种族主题阐释部分基于文本细读法,从人物塑造、美学功用、陌生化、心理分析、意识形态批评、新历史主义、空间批评等视角对福氏不同时期作品中五个阶段——希望开端、急剧初升、心理飞跃、达至※峰、冰期滑坡——的黑人表征进行探讨,勾勒“抛物线”状架构,展现小说家在相关主题上的辉煌成就与不足,以期提炼其“黑人观”。文化研究部分运用互文性、空间批评、阐释学等批评工具从性别、族性、身份等层面对福克纳的代表作等进行文学解读及翻译批评。跨界研究部分重点探讨福克纳的小说创作与欧洲先锋画派之间穿越时空之跨界姻缘及互文关联,深入考查小说家对印象主义及后印象主义画派技巧的借鉴。
目 录
第一部分 种族主题研究
一、概述及述评 ································································· 003
Ⅰ. “极辉煌之失败”:黑人群体表征之“抛物线”架构 ··········· 003
希望开端 ·································································· 004
急剧初升 ·································································· 006
心理飞跃 ·································································· 008
达至巅峰 ·································································· 010
冰期滑坡 ·································································· 012
Ⅱ. 一言难尽:“黑人观”批评史 ········································· 015
欧美白人批评 ···························································· 015
美国黑人批评 ···························································· 019
国内批评 ·································································· 020
批评史及现状简评 ······················································ 021
二、创作背景:充满张力的种族三角——黑人、南方与艺术家 ····· 024
Ⅰ. 黑人:种族及美学关注的中心 ······································· 025
Ⅱ. 南方:动荡不安的中心 ················································ 028
Ⅲ. 作家:艺术创造的中心 ················································ 030
三、种族主题阐释 ······························································ 033
Ⅰ. 希望开端 ·································································· 033
《军饷》:摸“黑”前进 ················································ 034
《坟墓里的旗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门槛”上的黑人 ······ 044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初遇混血儿 ······························ 054
Ⅱ. 急剧初升 ·································································· 062
《喧哗与骚动》:被赋予中心视觉的黑人家庭 ····················· 063
《夕阳》:绝望的南希——种族、性别剥削的双重受害者 ······ 092
《殉葬》:环境及印第安奴隶制的受害者 ··························· 097
Ⅲ. 心理飞跃 ·································································· 105
《八月之光》:对“种族混杂情结”的第一次系统解谜 ········· 106
《干旱的九月》:对歇斯底里的“白人女性崇拜”的
戏剧性表征 ······························································· 128
《圣殿》:对作为“观念的黑色”的戏剧化表征 ··························· 131
《埃莉》与《山上的胜利》:对“血统之谜”的戏剧化延展 ············ 137
Ⅳ. 达至巅峰 ············································································ 142
《押沙龙,押沙龙!》:黑人的“百科全书” ································ 143
《去吧,摩西》:黑人的“人权宣言” ······································· 161
Ⅴ. 冰期滑坡 ············································································ 171
《未被征服者》:老邦联游戏的重演 ·········································· 174
《坟墓的闯入者》与《修女安魂曲》:被神话的“暴君”
与神秘化的“修女” ···························································· 179
《掠夺者》:跌落地面 ···························································· 186
四、成也伟大,败也辉煌:黑人角色塑造之不足 ································· 192
Ⅰ. 刻板形象 ············································································ 192
Ⅱ. 文本介入 ············································································ 197
Ⅲ. 种族内部现实之忽略 ····························································· 201
第二部分 其他研究
一、文化研究 ·············································································· 207
Ⅰ. 《我弥留之际》:艾迪·本德伦的“漩涡式”礼葬 ···························· 207
Ⅱ. 《八月之光》:乔·克里斯默斯的魔咒空间 ·································· 215
Ⅲ. 《去吧,摩西》:乌托邦欲望的审美释放 ··································· 225
IV. 《押沙龙,押沙龙!》:历史与文本的互动·································· 235
V. 《喧哗与骚动》: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译本翻译补偿 ·············· 244
二、跨界研究 ·············································································· 253
Ⅰ. 穿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后/印象主义画派的跨界姻缘 ··············· 255
Ⅱ. 福克纳小说创作对后/印象主义画派技巧的借鉴 ··························· 266
Ⅲ. 神品·诡风·妙构:《我弥留之际》的印象主义文体及
结构特征解析 ······································································ 277
参考文献 ···················································································· 288
索引 ·························································································· 303
一、概述及述评 ································································· 003
Ⅰ. “极辉煌之失败”:黑人群体表征之“抛物线”架构 ··········· 003
希望开端 ·································································· 004
急剧初升 ·································································· 006
心理飞跃 ·································································· 008
达至巅峰 ·································································· 010
冰期滑坡 ·································································· 012
Ⅱ. 一言难尽:“黑人观”批评史 ········································· 015
欧美白人批评 ···························································· 015
美国黑人批评 ···························································· 019
国内批评 ·································································· 020
批评史及现状简评 ······················································ 021
二、创作背景:充满张力的种族三角——黑人、南方与艺术家 ····· 024
Ⅰ. 黑人:种族及美学关注的中心 ······································· 025
Ⅱ. 南方:动荡不安的中心 ················································ 028
Ⅲ. 作家:艺术创造的中心 ················································ 030
三、种族主题阐释 ······························································ 033
Ⅰ. 希望开端 ·································································· 033
《军饷》:摸“黑”前进 ················································ 034
《坟墓里的旗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门槛”上的黑人 ······ 044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初遇混血儿 ······························ 054
Ⅱ. 急剧初升 ·································································· 062
《喧哗与骚动》:被赋予中心视觉的黑人家庭 ····················· 063
《夕阳》:绝望的南希——种族、性别剥削的双重受害者 ······ 092
《殉葬》:环境及印第安奴隶制的受害者 ··························· 097
Ⅲ. 心理飞跃 ·································································· 105
《八月之光》:对“种族混杂情结”的第一次系统解谜 ········· 106
《干旱的九月》:对歇斯底里的“白人女性崇拜”的
戏剧性表征 ······························································· 128
《圣殿》:对作为“观念的黑色”的戏剧化表征 ··························· 131
《埃莉》与《山上的胜利》:对“血统之谜”的戏剧化延展 ············ 137
Ⅳ. 达至巅峰 ············································································ 142
《押沙龙,押沙龙!》:黑人的“百科全书” ································ 143
《去吧,摩西》:黑人的“人权宣言” ······································· 161
Ⅴ. 冰期滑坡 ············································································ 171
《未被征服者》:老邦联游戏的重演 ·········································· 174
《坟墓的闯入者》与《修女安魂曲》:被神话的“暴君”
与神秘化的“修女” ···························································· 179
《掠夺者》:跌落地面 ···························································· 186
四、成也伟大,败也辉煌:黑人角色塑造之不足 ································· 192
Ⅰ. 刻板形象 ············································································ 192
Ⅱ. 文本介入 ············································································ 197
Ⅲ. 种族内部现实之忽略 ····························································· 201
第二部分 其他研究
一、文化研究 ·············································································· 207
Ⅰ. 《我弥留之际》:艾迪·本德伦的“漩涡式”礼葬 ···························· 207
Ⅱ. 《八月之光》:乔·克里斯默斯的魔咒空间 ·································· 215
Ⅲ. 《去吧,摩西》:乌托邦欲望的审美释放 ··································· 225
IV. 《押沙龙,押沙龙!》:历史与文本的互动·································· 235
V. 《喧哗与骚动》: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译本翻译补偿 ·············· 244
二、跨界研究 ·············································································· 253
Ⅰ. 穿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后/印象主义画派的跨界姻缘 ··············· 255
Ⅱ. 福克纳小说创作对后/印象主义画派技巧的借鉴 ··························· 266
Ⅲ. 神品·诡风·妙构:《我弥留之际》的印象主义文体及
结构特征解析 ······································································ 277
参考文献 ···················································································· 288
索引 ·························································································· 303
前 言
序言
“看燕八哥的第十四种方式”
2018 年适逢本人在哈佛大学英语系访学,将有幸参加在密西西比
大学举行的主题为“福克纳与奴隶制”(“Faulkner and Slavery”)的福
克纳与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年会。以什么样的论文参会(先不论有无展
示的机会)?思索再三,我决定将福克纳的黑人观研究与本人在哈佛
的研究重点——“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小说的跨界研究”结合起来,
酝酿了这样一个选题:“福克纳的后/印象主义黑人表征”,旨在深抉福
克纳黑人形象所负载的印象主义美学特质。该选题有三大利好之处:
① 有先前扎实的黑人研究做基础;② 可收入本人2017 年国家社科基
金资助一般项目“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生成、流变及理论
建构研究”(17BWW016)的阶段性成果;③ 此选题属跨界/交叉研究,
是泰勒·哈格德(Taylor Hagood)2017 年新著《追随福克纳:对约克
纳帕塔法建筑师的批评反应》① 中预言的福克纳研究未来走向之一。
哈格德眼中的“潜力股”是什么?我大致归纳为如下九大走向。
(1)“全球化”语境下的福克纳研究(Global Approach)。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增加了新的内涵——经济、政治的全球化,
部分原因在于不断增强的交际、通信能力,特别是互联网搭建的合作
平台。相应地,族群、文化、政治、环境及作家与福克纳之间的交互
影响成为研究重点,“福克纳与_____”成为前沿研究范式,空白处可
以填入一个、多个作家姓名或概念。类似地,很多著作审视、比较
了多个作者对目标作家同一个话题的不同处理。写一本仅仅有关福
克纳的书已经时过境迁,因为学者当下着重探讨的是作为文化、社
会、政治“导管”(conduit),而非作为艺术家的作家。甚至称福克
纳为“美国作家”或“跨大西洋作家”都令人不悦,因为前者有民
族主义倾向,后者有殖民之嫌。相较之下,考察福克纳对诸如加布
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以及福氏作品如何显示市场资本
主义的触角波及全球的意识,倒更加令人兴奋。总而言之,现在有
必要看看福克纳研究在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批评气候中,
能否“持续走高”。
(2)“土著美国人”研究(Native American Studies)。
福氏作品中的一些中心关注点在新语境下经得起重新审视,可以成为“长
青”话题。譬如阶级、种族和性别依然是新世纪福克纳研究的热点,其中延续
势头较强的是土著美国人,特别是印第安人的研究。鉴于2016 年福克纳与约
克纳帕塔法系列年会的主题是“福克纳与南方本土”,这一余波便很好理解了。
(3)“残疾”与“肥胖”研究(Disability Studies and Fat Studies)。
一些领域的研究正变得强势,很可能与福克纳研究交叉。其中之一便是“残
疾”研究。对正常与残疾的建构本质研究刚刚起步,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不妨深
入探讨。另一个逐渐进入人们视线的相关领域是“肥胖”研究。正如“残疾”
研究拷问残疾人的身心遭遇社会建构控制与压制的方式,“肥胖”研究暴露肥
胖的建构本质,揭示发生在美国乃至全球对肥胖者身体的恶性政治、文化惩戒。
(4)“白种性”研究(Whiteness Approach)。
另一个可能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的批评方法旨在对“白种性”进行探讨。
杰伊·沃森(Jay Watson)2011 年编辑了论文集《福克纳与白种性》,① 质询
长期以来被视为非种族、看不见的“白种性”的种族主义建构本质,揭示“白
种性”只不过是行为表现和能指归类与标签化的结果。该研究将福克纳作品中
“白种性”的考察推进了一大步,但此方向可挖掘的空间仍然较大。
(5)“非人类”研究(Non-human Studies)。
一系列齐头并进、强势发展的领域可统称为“非人类”研究。比如旨在质
疑人与动物二元建构的动物批评研究;还有“事物研究”,考察非生命体作为
行动元对由生命实体构成的环境的影响;再有就是生态批评,审视文学作品中
描述以及文学生成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参与者。所有这些领域都属于“后
人类”探讨模式,在文学批评中总体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与福克纳研究的交
叉也会日渐增强。
(6)“酷儿理论”研究(Queer Theory)。
“酷儿理论”研究也是必然深入的一个领域。目前已有传记批评涉猎福克
纳生平及作品中的同性恋话题,且21 世纪第二个10 年间,学者对此话题的普
遍兴趣也预示了该理论与福克纳作品的结合会有丰硕产出。随着研究者对相关
领域兴趣的日渐加强,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成果。
(7)“电影剧本”研究(Screenplay Research)。
正缪对福克纳电影剧本的两点误识:首先,电影剧本是文学文本,也是文
学批评的力场;其次,电影剧本必然是合作的产物,承认福克纳为合作者并非
对他能力或成就之不敬,所以要郑重考虑这些剧本在福氏经典中的“定位”。
这两点,包括剧本写作与出版的合作本质,显然都大有可书写空间。
(8)“不死亡灵”研究(Undeadness Research)。
该研究从属大众文化研究,有时也可成为文学批评的生力军。1988 年福
克纳与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年会的焦点议题就是“福克纳与大众文化”。大众文
化近来痴迷“不死亡灵”研究,如活死人、吸血鬼、僵尸等话题在21 世纪强
劲回归。学者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这一回潮,使得大众文化批评一度雄踞文学批
评之首。《不死的南方:南方文学与文化中的哥特式风格及其他》(2014)① 开
启了对福克纳作品中“不死亡灵”(不单指不死的人物,如昆丁在《押沙龙,
押沙龙!》中提到的鬼魂,更是指隐喻式的实体,如南方邦联、死而不僵的传
统等)的探讨。显然,对“不死亡灵”的理论建构感兴趣者在此会大有作为。
(9)“数字人文”研究(Digital Humanities Studies)。
就当下福克纳研究而言,最具革新性的大事是与数字人文研究的交叉,旨
在利用数字平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处理、分析文本。首先是福克纳网站的建设。
如密西西比大学的William Faulkner on the Web,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数据库(海
量信息的存入、编目,包括人物、文本、批评等)检索。萨斯喀彻温大学研发
的The Sound and the Fury:A Hypertext Edition 网站增加了除编目功能外的超
链接功能,将网络平台从信息的集散地升级为充分利用数字形式动态潜能的场
所。弗吉尼亚大学开发建设的网站Faulkner at Virginia:An Audio Archive 和
Absalom,Absalom!An Electronic,Interactive!Chronology 丰富了信息库,更
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互动与动态检索功能。如前者提供福克纳作为驻校作家在
弗吉尼亚大学时的讲座音频资料、报刊评述、相片等。后者则实现了一定的人
机交互功能。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在建网站The Digital Yoknapatawpha Project 由
网络专家和福克纳研究资深专家合作开发,提供福克纳作品的互动图表、不断
扩展的数据库检索、数据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图解等。总之,该项目通过可检
索且可资利用的数据库提供学者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评
者对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分析加以考查,并从中得出结论的批评模式。
以上福克纳研究的几大国际走向,需要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生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福克纳研究路径。以福克纳种族主题研究为例。本人通过多年申报
国家社科项目的失败经历发现,“福氏黑人观”确为纷争不断的永恒热点,各
个时段成果丰富。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在于国内研究对国际研究跟进不
足。在国外每年都举行福克纳年会就某一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背景下(如短篇
小说、小说技艺、宗教、历史、大众文化、生态、物质文化、同代人、意识形
态、性、女性、性别、神秘性、后现代主义、南方文艺复兴、形式主义、黑人
文学、南方本土、奴隶制等),国内的研究却不太足。权威的研究者因为年龄
关系、科研任务的转移等原因停止或放弃了对福克纳的研究。继起者(大多为
在校研究生)往往由于资料的匮乏、视角的老化(大体徘徊于结构主义与后结
构主义视角与逻辑论证之间)以及整体研究范式的陈腐仍进行着常识性的重
复。本书作者检索了中国知网新世纪以来有关福克纳种族主题的文章30 余篇,
发现主体仍流连于传统视觉,论述老套。此外,福克纳的创作虽凝缩于其独创
的虚构地域,却是对人类集体命运的思考。在双重种族的南方独特政治文化氛
围浸润之下,他对种族主题的不同演绎也是为南方摆脱种族困境、为人类摆脱
枷锁而开掘的种种想象性出路,这为我们理解与应对当前的民族、种族冲突有
极大的启迪意义。然而,国内学界很少有对此进行深入学术思考的。由此可见,
国内研究虽然成果数量较多,严格说来,却是不系统、不完整、不前卫的。
借鉴哈格德的预测,以上两方面的不足其实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填补的研
究空间。比如就研究视角而言,可以引入全球化批评、大众文化研究(“不死
亡灵”)、“酷儿理论”、“电影剧本”研究等,聚焦诸如“福克纳与黑人的印象
主义塑造”“福克纳作品中的‘不死’黑鬼”“邦恩与亨利兄弟情的同性恋阐释”
“福克纳电影剧本中的黑人形象塑造”等话题。福克纳对黑人主题的不同演绎
方式对中国当下民族、种族问题的启迪则是大课题,小说家不同版本的文本黑
白关系处理都可以引发不同的学术话/议题。
再次借鉴哈格德的预测,本人认为福克纳研究在国内有若干有效结合处与
拓展点。首先,就整体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可以“追随”福克纳研究的
“九大走向”而相应更新。其次,可以从中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如全球化视野
中的交互影响研究,福克纳对中国作家——特别是莫言、余华等——的影响堪
称一流话题。对评者而言,问题是要搜集足够的相关文献,深入文本挖掘,而
不是流于表面泛论。其实美国“福学”专家很早就关注莫言,《福克纳学刊》
曾于1990 年秋季刊载了莫言的短篇《枯河》,① 托马斯·英奇(Thomas Inge)
专文分析过莫言所受福克纳的影响以及两位作家之间的汇合点。② 作为有心
人,莫言先生也很早就开始关注福克纳的著作与批评,曾参加过1992 年在北
大举行的国内第一届福克纳学术研讨会。余华称福克纳是他“真正的师傅”,
1999 年朝拜过奥克斯福镇并写过游记。同样,“残疾”“肥胖”“生态”“酷儿”
理论等也是合法且合理的比较研究话题。此外,“九大走向”中不止一次地提
及“交叉”,这同样可以给我们以重要启迪:福克纳研究与另一个领域的跨界
关联可以令人意想不到地丰富、刷新研究范式,拓宽研究视野。比如本人在哈
佛的研究并构分析以福克纳代表的美国现代作家与欧洲先锋画派(特别是后/
印象派),将艺术批评与文学批评结合起来,运用纵横交叉法、风景话语分析
法、多模态话语分析法,跨越时空地将艺术鉴赏、文学阐释、历史书写、理论
建构融为一体,同时为文学、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间的交叉研究提
供参考范式。更有意义的是,它为浸淫书法、国画久远的中国印象主义文学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启蒙。循此逻辑进路,“福克纳小说与音乐”(尤其是美国南方
黑人文化与欧洲白人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爵士乐)的跨学科研究是非常值得一试
的。福克纳研究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如前文所述,是个大话题。民族、生态、历
史、性别、地域、人性等皆是创造性批评与中国特色的结合部,皆有可大书特
书之处。当然还有“数字人文”研究的跟进。据我所知,国内尚无专设的福克
纳网站,但各高校在数字平台建设方面的重视与投入却是令人欣慰的。因此,
只要意识跟得上,其他都不是大问题。
福克纳在弗吉尼亚大学访谈中谈到《押沙龙,押沙龙!》的立体结构与开
放性意义时,援引华莱士·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的诗说,这就相当于
“十三种方式看燕八哥”,更重要的是读者如何获得自己的“第十四种方式”。①
国内福克纳研究的每一次产出,包括拙著在内,都是不同版本的“第十四种方
式”。只有这样不断扩展、更新的读者反应才会实现福克纳所谓的“艺术家的
宗旨”,即“用艺术手段把人或物的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
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
活动。人活百岁终有一死,要永生只有留下不朽的东西——永远会活动,那就
是不朽了。这是艺术家留下名声的方法,不然他总有一天会被世人遗忘,从此
永远湮没无闻”。② 当然,“看燕八哥的第十四种方式”出现的频率与质量是判
断福克纳研究是否“持续走高”的关键指数。
最后,感谢越来越强大的祖国!来波士顿看到最多的“国际公民”是中国
学生与学者,感到意外的亲切、温馨与安全。同时也目睹、感受到每一个人都
在趸志苦学,渴望回归报效祖国。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给予我来哈佛深造的机
会,使得我能够徜徉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能够旁听世界顶尖教授的课程,
谛听名人、学者的前沿讲座。感谢母校!北京理工大学大力建设“双一流大学”,
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化”,一以贯之地鼓励、支持学者、学生跻身世界研究
前沿。能成为其中一员实在幸运!感谢外国语学院的领导、同事的支持!感谢
中国海洋大学辛彩娜老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张玉婷博士的加盟!感谢徐嘉老师
帮我审读全书!感谢史晓雅同学和安中委同学帮我编排校正书稿!最后特别感
谢妻子宣玉华、儿子宣鲍杨的陪伴、理解与关爱!
最后的最后,此书成书仓促,疏漏差误处难免,望读者海涵,敬请方家指
正。唯愿拙著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至诚至感!
鲍忠明
2018 年2 月于波士顿,哈佛大学美术图书馆
“看燕八哥的第十四种方式”
2018 年适逢本人在哈佛大学英语系访学,将有幸参加在密西西比
大学举行的主题为“福克纳与奴隶制”(“Faulkner and Slavery”)的福
克纳与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年会。以什么样的论文参会(先不论有无展
示的机会)?思索再三,我决定将福克纳的黑人观研究与本人在哈佛
的研究重点——“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小说的跨界研究”结合起来,
酝酿了这样一个选题:“福克纳的后/印象主义黑人表征”,旨在深抉福
克纳黑人形象所负载的印象主义美学特质。该选题有三大利好之处:
① 有先前扎实的黑人研究做基础;② 可收入本人2017 年国家社科基
金资助一般项目“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生成、流变及理论
建构研究”(17BWW016)的阶段性成果;③ 此选题属跨界/交叉研究,
是泰勒·哈格德(Taylor Hagood)2017 年新著《追随福克纳:对约克
纳帕塔法建筑师的批评反应》① 中预言的福克纳研究未来走向之一。
哈格德眼中的“潜力股”是什么?我大致归纳为如下九大走向。
(1)“全球化”语境下的福克纳研究(Global Approach)。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增加了新的内涵——经济、政治的全球化,
部分原因在于不断增强的交际、通信能力,特别是互联网搭建的合作
平台。相应地,族群、文化、政治、环境及作家与福克纳之间的交互
影响成为研究重点,“福克纳与_____”成为前沿研究范式,空白处可
以填入一个、多个作家姓名或概念。类似地,很多著作审视、比较
了多个作者对目标作家同一个话题的不同处理。写一本仅仅有关福
克纳的书已经时过境迁,因为学者当下着重探讨的是作为文化、社
会、政治“导管”(conduit),而非作为艺术家的作家。甚至称福克
纳为“美国作家”或“跨大西洋作家”都令人不悦,因为前者有民
族主义倾向,后者有殖民之嫌。相较之下,考察福克纳对诸如加布
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以及福氏作品如何显示市场资本
主义的触角波及全球的意识,倒更加令人兴奋。总而言之,现在有
必要看看福克纳研究在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批评气候中,
能否“持续走高”。
(2)“土著美国人”研究(Native American Studies)。
福氏作品中的一些中心关注点在新语境下经得起重新审视,可以成为“长
青”话题。譬如阶级、种族和性别依然是新世纪福克纳研究的热点,其中延续
势头较强的是土著美国人,特别是印第安人的研究。鉴于2016 年福克纳与约
克纳帕塔法系列年会的主题是“福克纳与南方本土”,这一余波便很好理解了。
(3)“残疾”与“肥胖”研究(Disability Studies and Fat Studies)。
一些领域的研究正变得强势,很可能与福克纳研究交叉。其中之一便是“残
疾”研究。对正常与残疾的建构本质研究刚刚起步,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不妨深
入探讨。另一个逐渐进入人们视线的相关领域是“肥胖”研究。正如“残疾”
研究拷问残疾人的身心遭遇社会建构控制与压制的方式,“肥胖”研究暴露肥
胖的建构本质,揭示发生在美国乃至全球对肥胖者身体的恶性政治、文化惩戒。
(4)“白种性”研究(Whiteness Approach)。
另一个可能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的批评方法旨在对“白种性”进行探讨。
杰伊·沃森(Jay Watson)2011 年编辑了论文集《福克纳与白种性》,① 质询
长期以来被视为非种族、看不见的“白种性”的种族主义建构本质,揭示“白
种性”只不过是行为表现和能指归类与标签化的结果。该研究将福克纳作品中
“白种性”的考察推进了一大步,但此方向可挖掘的空间仍然较大。
(5)“非人类”研究(Non-human Studies)。
一系列齐头并进、强势发展的领域可统称为“非人类”研究。比如旨在质
疑人与动物二元建构的动物批评研究;还有“事物研究”,考察非生命体作为
行动元对由生命实体构成的环境的影响;再有就是生态批评,审视文学作品中
描述以及文学生成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参与者。所有这些领域都属于“后
人类”探讨模式,在文学批评中总体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与福克纳研究的交
叉也会日渐增强。
(6)“酷儿理论”研究(Queer Theory)。
“酷儿理论”研究也是必然深入的一个领域。目前已有传记批评涉猎福克
纳生平及作品中的同性恋话题,且21 世纪第二个10 年间,学者对此话题的普
遍兴趣也预示了该理论与福克纳作品的结合会有丰硕产出。随着研究者对相关
领域兴趣的日渐加强,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成果。
(7)“电影剧本”研究(Screenplay Research)。
正缪对福克纳电影剧本的两点误识:首先,电影剧本是文学文本,也是文
学批评的力场;其次,电影剧本必然是合作的产物,承认福克纳为合作者并非
对他能力或成就之不敬,所以要郑重考虑这些剧本在福氏经典中的“定位”。
这两点,包括剧本写作与出版的合作本质,显然都大有可书写空间。
(8)“不死亡灵”研究(Undeadness Research)。
该研究从属大众文化研究,有时也可成为文学批评的生力军。1988 年福
克纳与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年会的焦点议题就是“福克纳与大众文化”。大众文
化近来痴迷“不死亡灵”研究,如活死人、吸血鬼、僵尸等话题在21 世纪强
劲回归。学者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这一回潮,使得大众文化批评一度雄踞文学批
评之首。《不死的南方:南方文学与文化中的哥特式风格及其他》(2014)① 开
启了对福克纳作品中“不死亡灵”(不单指不死的人物,如昆丁在《押沙龙,
押沙龙!》中提到的鬼魂,更是指隐喻式的实体,如南方邦联、死而不僵的传
统等)的探讨。显然,对“不死亡灵”的理论建构感兴趣者在此会大有作为。
(9)“数字人文”研究(Digital Humanities Studies)。
就当下福克纳研究而言,最具革新性的大事是与数字人文研究的交叉,旨
在利用数字平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处理、分析文本。首先是福克纳网站的建设。
如密西西比大学的William Faulkner on the Web,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数据库(海
量信息的存入、编目,包括人物、文本、批评等)检索。萨斯喀彻温大学研发
的The Sound and the Fury:A Hypertext Edition 网站增加了除编目功能外的超
链接功能,将网络平台从信息的集散地升级为充分利用数字形式动态潜能的场
所。弗吉尼亚大学开发建设的网站Faulkner at Virginia:An Audio Archive 和
Absalom,Absalom!An Electronic,Interactive!Chronology 丰富了信息库,更
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互动与动态检索功能。如前者提供福克纳作为驻校作家在
弗吉尼亚大学时的讲座音频资料、报刊评述、相片等。后者则实现了一定的人
机交互功能。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在建网站The Digital Yoknapatawpha Project 由
网络专家和福克纳研究资深专家合作开发,提供福克纳作品的互动图表、不断
扩展的数据库检索、数据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图解等。总之,该项目通过可检
索且可资利用的数据库提供学者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评
者对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分析加以考查,并从中得出结论的批评模式。
以上福克纳研究的几大国际走向,需要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生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福克纳研究路径。以福克纳种族主题研究为例。本人通过多年申报
国家社科项目的失败经历发现,“福氏黑人观”确为纷争不断的永恒热点,各
个时段成果丰富。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在于国内研究对国际研究跟进不
足。在国外每年都举行福克纳年会就某一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背景下(如短篇
小说、小说技艺、宗教、历史、大众文化、生态、物质文化、同代人、意识形
态、性、女性、性别、神秘性、后现代主义、南方文艺复兴、形式主义、黑人
文学、南方本土、奴隶制等),国内的研究却不太足。权威的研究者因为年龄
关系、科研任务的转移等原因停止或放弃了对福克纳的研究。继起者(大多为
在校研究生)往往由于资料的匮乏、视角的老化(大体徘徊于结构主义与后结
构主义视角与逻辑论证之间)以及整体研究范式的陈腐仍进行着常识性的重
复。本书作者检索了中国知网新世纪以来有关福克纳种族主题的文章30 余篇,
发现主体仍流连于传统视觉,论述老套。此外,福克纳的创作虽凝缩于其独创
的虚构地域,却是对人类集体命运的思考。在双重种族的南方独特政治文化氛
围浸润之下,他对种族主题的不同演绎也是为南方摆脱种族困境、为人类摆脱
枷锁而开掘的种种想象性出路,这为我们理解与应对当前的民族、种族冲突有
极大的启迪意义。然而,国内学界很少有对此进行深入学术思考的。由此可见,
国内研究虽然成果数量较多,严格说来,却是不系统、不完整、不前卫的。
借鉴哈格德的预测,以上两方面的不足其实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填补的研
究空间。比如就研究视角而言,可以引入全球化批评、大众文化研究(“不死
亡灵”)、“酷儿理论”、“电影剧本”研究等,聚焦诸如“福克纳与黑人的印象
主义塑造”“福克纳作品中的‘不死’黑鬼”“邦恩与亨利兄弟情的同性恋阐释”
“福克纳电影剧本中的黑人形象塑造”等话题。福克纳对黑人主题的不同演绎
方式对中国当下民族、种族问题的启迪则是大课题,小说家不同版本的文本黑
白关系处理都可以引发不同的学术话/议题。
再次借鉴哈格德的预测,本人认为福克纳研究在国内有若干有效结合处与
拓展点。首先,就整体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可以“追随”福克纳研究的
“九大走向”而相应更新。其次,可以从中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如全球化视野
中的交互影响研究,福克纳对中国作家——特别是莫言、余华等——的影响堪
称一流话题。对评者而言,问题是要搜集足够的相关文献,深入文本挖掘,而
不是流于表面泛论。其实美国“福学”专家很早就关注莫言,《福克纳学刊》
曾于1990 年秋季刊载了莫言的短篇《枯河》,① 托马斯·英奇(Thomas Inge)
专文分析过莫言所受福克纳的影响以及两位作家之间的汇合点。② 作为有心
人,莫言先生也很早就开始关注福克纳的著作与批评,曾参加过1992 年在北
大举行的国内第一届福克纳学术研讨会。余华称福克纳是他“真正的师傅”,
1999 年朝拜过奥克斯福镇并写过游记。同样,“残疾”“肥胖”“生态”“酷儿”
理论等也是合法且合理的比较研究话题。此外,“九大走向”中不止一次地提
及“交叉”,这同样可以给我们以重要启迪:福克纳研究与另一个领域的跨界
关联可以令人意想不到地丰富、刷新研究范式,拓宽研究视野。比如本人在哈
佛的研究并构分析以福克纳代表的美国现代作家与欧洲先锋画派(特别是后/
印象派),将艺术批评与文学批评结合起来,运用纵横交叉法、风景话语分析
法、多模态话语分析法,跨越时空地将艺术鉴赏、文学阐释、历史书写、理论
建构融为一体,同时为文学、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间的交叉研究提
供参考范式。更有意义的是,它为浸淫书法、国画久远的中国印象主义文学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启蒙。循此逻辑进路,“福克纳小说与音乐”(尤其是美国南方
黑人文化与欧洲白人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爵士乐)的跨学科研究是非常值得一试
的。福克纳研究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如前文所述,是个大话题。民族、生态、历
史、性别、地域、人性等皆是创造性批评与中国特色的结合部,皆有可大书特
书之处。当然还有“数字人文”研究的跟进。据我所知,国内尚无专设的福克
纳网站,但各高校在数字平台建设方面的重视与投入却是令人欣慰的。因此,
只要意识跟得上,其他都不是大问题。
福克纳在弗吉尼亚大学访谈中谈到《押沙龙,押沙龙!》的立体结构与开
放性意义时,援引华莱士·斯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的诗说,这就相当于
“十三种方式看燕八哥”,更重要的是读者如何获得自己的“第十四种方式”。①
国内福克纳研究的每一次产出,包括拙著在内,都是不同版本的“第十四种方
式”。只有这样不断扩展、更新的读者反应才会实现福克纳所谓的“艺术家的
宗旨”,即“用艺术手段把人或物的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
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
活动。人活百岁终有一死,要永生只有留下不朽的东西——永远会活动,那就
是不朽了。这是艺术家留下名声的方法,不然他总有一天会被世人遗忘,从此
永远湮没无闻”。② 当然,“看燕八哥的第十四种方式”出现的频率与质量是判
断福克纳研究是否“持续走高”的关键指数。
最后,感谢越来越强大的祖国!来波士顿看到最多的“国际公民”是中国
学生与学者,感到意外的亲切、温馨与安全。同时也目睹、感受到每一个人都
在趸志苦学,渴望回归报效祖国。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给予我来哈佛深造的机
会,使得我能够徜徉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能够旁听世界顶尖教授的课程,
谛听名人、学者的前沿讲座。感谢母校!北京理工大学大力建设“双一流大学”,
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化”,一以贯之地鼓励、支持学者、学生跻身世界研究
前沿。能成为其中一员实在幸运!感谢外国语学院的领导、同事的支持!感谢
中国海洋大学辛彩娜老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张玉婷博士的加盟!感谢徐嘉老师
帮我审读全书!感谢史晓雅同学和安中委同学帮我编排校正书稿!最后特别感
谢妻子宣玉华、儿子宣鲍杨的陪伴、理解与关爱!
最后的最后,此书成书仓促,疏漏差误处难免,望读者海涵,敬请方家指
正。唯愿拙著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至诚至感!
鲍忠明
2018 年2 月于波士顿,哈佛大学美术图书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