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042852
内容简介
《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丛书:藏族民间美术 康·格桑益希文集(卷二)》共收录笔者代表性民间美术论文30篇,共约40万字。论文选取了藏族民间美术中颇具代表性的视域和亮点,力图尽可能全方位、多视角、高起点地展现藏民族先辈们在雪域大地所创造的如此博大精深而又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文集内容上承藏族远古文明之遗风,近连现代美术理论之精华,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时,也正是在民族性、地域性上把藏民族美术从传统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上,推向了切实而又更有高度的位置,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也有着自己鲜明正确的态度和积极有效的行动,在继承弘扬藏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尽管文集的研究对于浩瀚的雪域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只是沧海一粟,对它的认知也仅仅是起步的初探,但笔者有信心用祖辈们磕长头朝圣般的信念,用身、语、意的步履去一步步走到我心目中的终点。
目 录
自序
藏族民间美术的人文精神
智慧、质朴与原生态文化的结晶
藏族神山圣湖崇拜信仰习俗的人文精神
传统民间美术遗珍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壁画览胜
藏族民间早期原始岩画
藏族传统壁画艺术
藏族远古民间摩崖石刻文化
藏区民间石窟石刻造像
藏族民间玛尼石刻艺术
“风马”旗与经幡
藏族民间“让炯”石刻文化
绚烂多彩的民间手工艺
异彩纷呈的藏族民间工艺唐卡
藏传佛教民间“擦擦”脱模泥塑
神品——藏族“酥油花”捏塑
藏族民间面具艺术
藏传佛教经文典籍的木板雕刻工艺风采
当代藏族“祥巴”
藏族治印艺术
绚丽多彩的藏族民间编织手工艺
尚美质朴的民间民俗风情
藏族民间家具木雕彩绘艺术
多彩的藏区草原游牧帐篷形制
昌都地区藏族饮食民俗文化
昌都地区民间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
昌都地区寺院传统宗教节日文化活动的传承保护
雪域康巴的五彩天衣
参考书目
后记
藏族民间美术的人文精神
智慧、质朴与原生态文化的结晶
藏族神山圣湖崇拜信仰习俗的人文精神
传统民间美术遗珍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壁画览胜
藏族民间早期原始岩画
藏族传统壁画艺术
藏族远古民间摩崖石刻文化
藏区民间石窟石刻造像
藏族民间玛尼石刻艺术
“风马”旗与经幡
藏族民间“让炯”石刻文化
绚烂多彩的民间手工艺
异彩纷呈的藏族民间工艺唐卡
藏传佛教民间“擦擦”脱模泥塑
神品——藏族“酥油花”捏塑
藏族民间面具艺术
藏传佛教经文典籍的木板雕刻工艺风采
当代藏族“祥巴”
藏族治印艺术
绚丽多彩的藏族民间编织手工艺
尚美质朴的民间民俗风情
藏族民间家具木雕彩绘艺术
多彩的藏区草原游牧帐篷形制
昌都地区藏族饮食民俗文化
昌都地区民间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
昌都地区寺院传统宗教节日文化活动的传承保护
雪域康巴的五彩天衣
参考书目
后记
免费在线读
《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丛书:藏族民间美术 康·格桑益希文集(卷二)》:
二藏区民间岩画的形式种类
藏区民间岩画的产生和远古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因而岩画的创别地点一般都位于地形比较开阔的地方,它们或是在开阔的山谷一侧,或是山前的湖滨地区及山谷出口处,岩画点附近的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并有丰富的水草。在不少岩画点的附近,还发现史前时期的石器文化地点,或是早期大石文化、“石”建筑遗址。很显然,西藏的岩画点往住也是古代先民群居生活和生产之地。
(一)崖壁岩画
崖壁岩画,顾名思义,是指刻绘在旷野露天的山体崖壁上的天然崖面及崖阴中的凿刻岩画;岩画,是古代岩画最常见的一种遗存形式,崖壁岩画几乎遍布青藏高原所有岩画分布区,而且也是西藏岩画旱、中、晚各期都经常出现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凿刻的部位一般都在距离地面1N10米山体下部较为平整的崖面。表现手法也主要是凿刻类岩画。岱表性的有蕃域西部地区大部分属旷野崖壁岩画,同时有少量大石岩画,此外也有零星崖阴岩画,作画方法以凿刻为主(包括线刻、敲琢、磨制等方式),也有极少数地点为涂绘岩画。岩画总体风格比较一致。
(二)崖阴岩画
崖阴岩画,亦称岩厦岩画,崖阴是指山坡崖壁下部的某个垂直闻部位凹进去,使崖壁形成一个可以遮挡阳光直晒和遮雨挡风的顶部,或呈半洞穴式岩体,是远古人类放牧休息、临时暂居的方便之地,也成为远古先民放牧劳动间隙艺术创作活动的最佳施展园地。因其特殊的自然构造,形成了与刻绘结合相适应的岩画表现形式。但这类岩画较少。典型的有日土阿龙沟石墓岩画、纳木错扎西岛早期洞穴岩壁画、星辰属相图壁画、丁穷拉康石窟壁画。
定曰岩画,在定日县境内,位于南果乡拉达山北坡的门吉地方,为后藏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岩画,共有2处,两地相距约500米,大约有30幅左右的单幅画面,均系用坚硬工具凿刻而成,题材以反映游牧生活为主,次要为动物造型,亦有少量人物造型,其中动物多为马、牛、羊等。
(三)洞穴岩画
是指古代先民在自然形成的洞穴中所创作的作品,洞穴是高原原始先民在房屋和帐篷还未成形前,旧石器时代古人最早生息居住以至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地方,就是后来有了房屋、帐篷可居,洞穴仍然是人类遮风避雨、短期居住休息或季节性放牧居住的好地方,以至成为后来的宗教圣地或闭关修行的理想场所。在岩洞壁上用刻绘手段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寄托信仰,歌颂理想,是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洞穴具有遮风避雨防日晒的功能,涂绘岩画便伴随着凿刻岩画、刻绘岩画应运而生。这种用原生态材质所作的早期原创性壁画,应是青藏高原壁画的最早雏形。藏地凿刻岩画主要集中在藏北湖滨,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
洞穴岩画以当雄县境内纳木错湖东岸的扎西岛洞穴岩画最具代表性,此处岩画分布在纳木错湖扎西岛的8个天然岩洞及4处崖壁上。共有画像250余幅,内容有牦牛、鹿、马、羊、骆驼、狼、豹、人、鸟、鹰、太阳、塔等。表现的题材主要为放牧、狩猎、骑射、舞蹈、征战等。其作画方法分涂绘和粗浅勾勒两种;颜料以红色矿物质为主,亦有少量黑色。其时代为西藏史前时期到西藏佛教“前弘期”之间。此岩画的发现,在西藏尚属首次,不仅填补了西藏古代洞穴绘画的空白,而且丰富了我国古代岩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也为研究西藏宗教的发展、游牧经济文化、古代艺术风格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表现手法多以凿刻、线刻、浅浮雕和高浮雕为主体,依山造形,以石造像,以硬器代笔,在山崖上凿刻而成的艺术品种。这类艺术早期的造像,时代都较久远,其刻绘经历了远古初民们用石斧等敲打工具凿刻在山崖上的简单、肤浅的刻划记录、符号或原始摩崖刻划的漫长进化演变过程。
……
二藏区民间岩画的形式种类
藏区民间岩画的产生和远古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因而岩画的创别地点一般都位于地形比较开阔的地方,它们或是在开阔的山谷一侧,或是山前的湖滨地区及山谷出口处,岩画点附近的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并有丰富的水草。在不少岩画点的附近,还发现史前时期的石器文化地点,或是早期大石文化、“石”建筑遗址。很显然,西藏的岩画点往住也是古代先民群居生活和生产之地。
(一)崖壁岩画
崖壁岩画,顾名思义,是指刻绘在旷野露天的山体崖壁上的天然崖面及崖阴中的凿刻岩画;岩画,是古代岩画最常见的一种遗存形式,崖壁岩画几乎遍布青藏高原所有岩画分布区,而且也是西藏岩画旱、中、晚各期都经常出现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凿刻的部位一般都在距离地面1N10米山体下部较为平整的崖面。表现手法也主要是凿刻类岩画。岱表性的有蕃域西部地区大部分属旷野崖壁岩画,同时有少量大石岩画,此外也有零星崖阴岩画,作画方法以凿刻为主(包括线刻、敲琢、磨制等方式),也有极少数地点为涂绘岩画。岩画总体风格比较一致。
(二)崖阴岩画
崖阴岩画,亦称岩厦岩画,崖阴是指山坡崖壁下部的某个垂直闻部位凹进去,使崖壁形成一个可以遮挡阳光直晒和遮雨挡风的顶部,或呈半洞穴式岩体,是远古人类放牧休息、临时暂居的方便之地,也成为远古先民放牧劳动间隙艺术创作活动的最佳施展园地。因其特殊的自然构造,形成了与刻绘结合相适应的岩画表现形式。但这类岩画较少。典型的有日土阿龙沟石墓岩画、纳木错扎西岛早期洞穴岩壁画、星辰属相图壁画、丁穷拉康石窟壁画。
定曰岩画,在定日县境内,位于南果乡拉达山北坡的门吉地方,为后藏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岩画,共有2处,两地相距约500米,大约有30幅左右的单幅画面,均系用坚硬工具凿刻而成,题材以反映游牧生活为主,次要为动物造型,亦有少量人物造型,其中动物多为马、牛、羊等。
(三)洞穴岩画
是指古代先民在自然形成的洞穴中所创作的作品,洞穴是高原原始先民在房屋和帐篷还未成形前,旧石器时代古人最早生息居住以至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地方,就是后来有了房屋、帐篷可居,洞穴仍然是人类遮风避雨、短期居住休息或季节性放牧居住的好地方,以至成为后来的宗教圣地或闭关修行的理想场所。在岩洞壁上用刻绘手段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寄托信仰,歌颂理想,是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洞穴具有遮风避雨防日晒的功能,涂绘岩画便伴随着凿刻岩画、刻绘岩画应运而生。这种用原生态材质所作的早期原创性壁画,应是青藏高原壁画的最早雏形。藏地凿刻岩画主要集中在藏北湖滨,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
洞穴岩画以当雄县境内纳木错湖东岸的扎西岛洞穴岩画最具代表性,此处岩画分布在纳木错湖扎西岛的8个天然岩洞及4处崖壁上。共有画像250余幅,内容有牦牛、鹿、马、羊、骆驼、狼、豹、人、鸟、鹰、太阳、塔等。表现的题材主要为放牧、狩猎、骑射、舞蹈、征战等。其作画方法分涂绘和粗浅勾勒两种;颜料以红色矿物质为主,亦有少量黑色。其时代为西藏史前时期到西藏佛教“前弘期”之间。此岩画的发现,在西藏尚属首次,不仅填补了西藏古代洞穴绘画的空白,而且丰富了我国古代岩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也为研究西藏宗教的发展、游牧经济文化、古代艺术风格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表现手法多以凿刻、线刻、浅浮雕和高浮雕为主体,依山造形,以石造像,以硬器代笔,在山崖上凿刻而成的艺术品种。这类艺术早期的造像,时代都较久远,其刻绘经历了远古初民们用石斧等敲打工具凿刻在山崖上的简单、肤浅的刻划记录、符号或原始摩崖刻划的漫长进化演变过程。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