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28347
一场跨越时空式中意文化与智慧的碰撞
达·芬奇的天才工程设计 传统中式风格装帧设计
沉浸式品读超高清《鸟类飞行手稿》摹本
破解达·芬奇飞行器之谜
史上首次完整复原达·芬奇仿生飞行器“巨鸢”
用心感悟文艺复兴巨匠的奇思妙想与人文情怀
用手触摸传统中式图书装帧设计的形式之美与匠心品质
《邂逅达•芬奇:与鸟类飞行手稿的第 一类接触》聚焦于达•芬奇在《鸟类飞行手稿》中设计的仿生飞行器“巨鸢”,以梳理达•芬奇之前的人类飞天尝试开篇。首先,全面讲述了《鸟类飞行手稿》的流转历史,剖析了它的装订和编码方式,并史无
前例地以等比例的方式展示了全部手稿页面。然后,以古意大利文原文与中文对照的方式,对《鸟类飞行手稿》的每一页文字和插图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接着,以证据链条的形式,完整讲述了仿生飞行器“巨鸢”的复原过程,以及达•芬奇所开展的以赤鸢为基础的鸟类飞行研究工作。*后,以梳理达•芬奇之后的人类飞天尝试结尾。
本书由来自意大利达•芬奇研究机构Leonardo3的机械考据与复原专家爱德华多•扎农主笔。扎农团队基于《鸟类飞行手稿》中的图文线索,并参考相关手稿内容,历史上首次完整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仿生飞行器“巨鸢”。
本书将为普罗大众打开一扇前所未有的走近伟大天才达•芬奇的大门,引领读者“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领略达•芬奇手稿的魅力,在了解达•芬奇所开展的鸟类飞行研究与仿生飞行器设计工作的同时,感受一个拥有人类*庞杂知识体系与创造力的灵魂所独有的摄人魅力。
前言
引言
第1章 达•芬奇之前的人类飞天尝试
第2章 鸟类飞行手稿的历史
第3章 鸟类飞行手稿的装订和编码
第4章 鸟类飞行手稿的摹本
第5章 解读鸟类飞行手稿
第6章 达•芬奇飞行器:从线索到复原
第7章 赤鸢与鸟类飞行研究
第8章 鸟类飞行手稿中的红色插图
第9章 达•芬奇之后的人类飞天尝试
致谢
达•芬奇生平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邂逅达•芬奇:与鸟类飞行手稿的第一类接触》(Cordex on Flight)绝非一本肤浅的书。事实上,这本历时两年才完成的书旨在澄清众多研究者曾对达•芬奇飞行器做出的种种解释,并帮助读者理解达•芬奇飞行器的运行机理。在此之前,如果想了解达•芬奇的这些奇思妙想,人们需要借助昂贵的凸版印刷技术,或去都灵的皇家图书馆查阅原稿。直到近些年,借助数字化技术,普罗大众才有机会欣赏这些不可思议的手稿。显然,本书并非简单的参考性资料,抑或对达•芬奇设计思想的简单复述——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创作伊始,我们便致力于对达•芬奇飞行手稿进行最为严谨且深刻的阐释。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去都灵分析和复制这卷手稿之前(在达•芬奇手稿的装订中,recto,简写为r,代表一张完整手稿的“右页”,或称“正面”;verto,简写为v,代表一张完整手稿的“左页”,或称“反面”。本书如无特别说明,统一用“右页”指代r,“左页”指代v,译者注),前人们的辛勤工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方法,使我们得以立足于一个可靠的根基上开展工作。但需要指出的是,包括本书在内的所有关于达•芬奇飞行器的著作,都无法为达•芬奇的设计提供一个精确无误的解释或复制模型,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达•芬奇的这些设计也会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进化”。倘若这项研究任务简单易行,那么也就不会牵涉到如此众多且不可预知的问题,而我们的研究对象也不会是人们所熟知的天才达•芬奇。
自2004年以来,我们同佛罗伦萨科学史博物馆的同仁一起研究达•芬奇手稿中的“汽车”,这一过程可谓是上述观点的绝佳例证。学界围绕达•芬奇“汽车”设计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百余年。1905年,吉罗拉莫•加尔瓦尼(Girolamo Galvani)在翻阅《大西洋古抄本》第812张右页时,首次揭示了这一设计的重要价值。1928年,圭多•塞门扎(Guido Semenza)根据加尔瓦尼的研究,在学界第一次提出达•芬奇这一设计实际上是现代汽车雏形的观点。此后,有关达•芬奇的“汽车”设计,直到2004年塔代伊和扎农发表相关论述为止,共出现了大约10种不同的假说,有些甚至还造出了实体模型(这些实体模型后因相关假说的“破灭”而被博物馆撤展)。就像塞门扎受加尔瓦尼的启发开展研究一样,我们的研究基于卡洛•
佩德雷蒂(Carlo Pedretti)的工作。佩德雷蒂指出,达•芬奇手稿中的“汽车”应该有两个未被绘出的弹簧装置(达•芬奇只绘出了“汽车”的上半部分)。根据M•E •罗塞姆(M E Rosheim)于2001年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两个弹簧装置恰恰是解释达•芬奇设计意图的关键——事实上,这是一个在剧院舞台上使用的复杂装置,而非供人搭乘的汽车。这件事无疑证明了对达•芬奇设计作品的分析是不可能有“精确”结论的。马里奥•塔代伊近期又针对达•芬奇的“汽车”设计提出了一个更好的解释,在他的语境中,我们称这台“汽车”为“机器人”似乎更加合理。
让我们回到达•芬奇的《鸟类飞行手稿》(此后如无特殊说明,均简称为《飞行手稿》)。达•芬奇博物馆的研究中心致力于利用现有资源去解释并复原达•芬奇手稿中的设计作品。这项工作始于2007年。当时,研究中心制作了达•芬奇《飞行手稿》的数字化多媒体版,意在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飞行手稿》中的文字、插图和其他要素。参观者可以在屏幕上“翻开”《飞行手稿》中的任何一页,畅读《飞行手稿》的原文和释义,即使最小的图画都能以3D形式展现。数字化手稿图像拥有极高的像素,甚至比肉眼所见的原件还要“精致”——高解析度的摄影装置能捕捉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细节。当然,纵使数字化图像能为观者提供更“酣畅淋漓”的观感,却仍然无法取代手稿原件——当你站在手稿原件前,想象着数百年前达•芬奇创作这卷手稿时的情景,那种时空交错的共情感所带来的激动与震撼,是任何数字化图像都不可能提供的。《飞行手稿》的拍摄工作由摄影师罗伯托
•比亚诺(Roberto Bigano)利用精密的哈苏相机(Hasselblad)完成,他摄制了一批无与伦比的照片,而这正是一项宏大工程的开端。达•芬奇博物馆的同仁们所付出的卓绝努力也激励着我们去完成复原达•芬奇飞行器的工作,我们甚至希望自己的付出能使后辈们不必再为此绞尽脑汁。这或许有些过分乐观,因为5到10年后,一定会有更好的设备问世,推动着研究工作走向新的阶段。不过,如果仅从数码照片等现有图像资料的角度来看,更好设备采集的图像资料恐怕并不能提供相比它们更详尽的信息。进一步提高像素(我们的研究基于800万像素的图像)意味着研究将超出文字和图片信息的范畴,深入到纸张的微观结构中(显然,这种情况下达•芬奇笔下的文字和图画已经没有意义了)。研究墨迹和笔迹的方法与我们进行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这需要从原稿上提取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研究已经超出了照片翻拍研究的范畴。当然,这类研究的目的本就与我们的研究有天壤之别,它既不着眼于手稿内容,也不会服务于普罗大众。更重要的是,《飞行手稿》的保存状况非常好,因此并不需要破坏性分析手段。《飞行手稿》第10张右页的照片就是一个例证,这张照片(印刷尺寸是170毫米×240毫米,6.7英寸×9.5英寸)的实际尺寸其实只有红框框起来的部分那么大(50毫米×70毫米)。
然而,即使我们拥有如此高质量的影印复制品,即使我们能解释达•芬奇的图画和文字所要表达的基本含义,即使我们首次揭示了达•芬奇的全部设计作品(例如在达•芬奇博物馆进行3D展示的《飞行手稿》),仍然与完全领会这些设计的内涵相距甚远。实际上,对我们来说,达•芬奇的《飞行手稿》依旧处于“若隐若现”的状态,更进一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创作本书的目的。达•芬奇撰写这卷手稿时的独特方式可以证明这一点。他热切地支持用绘画(原文是意大利文,disegno,译者注)才能进行有效交流这一观点。对此,节选自达•芬奇文章(温莎城堡皇家图书馆收藏,W19071r-1513)中的一段话也许可以佐证:
“哦,作者呀,你们用什么样的文字去描述,才可能做到像绘画那般完美呢?你们缺乏见识,困惑不已,只能让事物本体的很少信息流露出来。你们欺骗自己,对自己说通过言语描述实物外形就能满足听众。但我要告诉你们,不要让词汇拖累自己,除非你在同一个盲人说话,或者用言语描述给人的耳朵听,而不是让人的眼睛看,去谈论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本质,不要让讲给人听的行为妨碍了你的表达,因为你的努力终将被画家超越。”
由此可见,达•芬奇雄心勃勃的飞行研究和飞行器设计过程显然包含了非常复杂的论证工作。这一过程中,即使拥有一双非同寻常的巧手,他也要为在图画与文字间达成平衡而不断纠结和妥协。去描绘一台机器如何运作显然比描绘鸟类的行为,或者去描述飞行器的设计历程(这点还不能完全确认)要简单得多。当然,更复杂的文字是写给飞行员的培训教程。我们认为达•芬奇有关飞行问题的手稿作品(并未完成)可以梳理为四部分,它们皆洋溢着足以令人啧啧称奇的插图和文字。
尽管我们用尽了最现代化的三维建模手段(倘若达•芬奇今天还活着,也可能会用这样的技术)去重建整卷《飞行手稿》,以便完全领会它的涵义,但读者必然会与达•芬奇一样面临如何准确解释文字与图画内容的问题——事实上,达•芬奇写下如此多的有关飞行的内容正是公众至今仍对其充满探究热忱的原因。
若要通过准确描述来使人们理解一个机械装置(例如起重机)的结构和功能,只凭言语而没有图画辅助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如同仅仅用言语描述人类手臂上的肌肉和骨骼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并协同工作的一样困难。插图,特别是达•芬奇本人绘制的工程插图,恰恰是表达这些内容的绝佳“语言”。如今,借助电脑(CAD)辅助设计,我们能制造出达•芬奇梦寐以求的飞行器。达•芬奇提出的(关于绘画和文字的)论点可以帮助我们窥探他性格中的某一面,这在不止一篇关于《飞行手稿》的文章中都有提及。对于那些只想用简单言语描述而不愿付出努力绘图的人,那些既不知道如何观察也不知道如何描绘自然现象的人,那些只愿夸夸其谈毫无意义之物,而对虽非实际存在但显然能够解释的事物视而不见的人(《飞行手稿》第11张右页),达•芬奇表达出嗤之以鼻的态度:
“但你们还活在梦中啊——你们更容易被虚假的推理和欺骗所愉悦吗?而你们还愿意继续谈论那些浮夸的,不确定的事物,而非关注那些确定的,自然发生的,且触手可及的事物吗?”
而对于机械科学,他极尽溢美之辞,因为这是他涓涓不绝的灵感源泉——当然还有对自然现象的直接观察:
“机械科学,或者说关于机械原理的科学,是一门高贵的学问,比其他任何科学都有用,因为当所有可动部件按照这个学科的规律有序排布时,一部机器就真的能运作起来。”
如果我们有幸在这个时代与达•芬奇一起生活(当我持久地专注于他的作品时,这一梦想会持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他大概会强烈反对一种如今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用模棱两可的语气和有意为之的模糊性“辞藻”来描述确定无疑的事实。这是一种非常容易遮掩虚假的方式。面对谎言,达•芬奇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飞行手稿》第11张右页):
“毫无疑问,真相与谎言的关系就如同光明与黑暗。真相本身是如此完美,即使它被隐藏在毫不起眼的卑微的地方,它的地位仍然远远超过居于“高位”并被浮夸掩盖的谎言……说谎是如此可鄙的行为,就算它是为了宣扬上帝的伟大,这种行为也会让上帝蒙羞。与之相反,真相是如此完美,即使微不足道之物,当其真相得以阐释,也会变得高贵起来。”
我们秉承着这样的精神去研究达•芬奇的手稿,时而慎缜,时而热情,但始终保持真诚。任何试图解读达•芬奇作品的人都应该以诚实的态度工作。即使有时犯错,我们也会试图维持一个颇为困难的微妙平衡——我们经常被一些重要的发现牵着鼻子走,任凭自己的思想偏离正轨,不再脚踏实“地”(这里用“地”指代达•芬奇手稿,译者注)。
面对如达•芬奇手稿研究一般的“神圣”课题时,人们非常容易坠入“提出惊人阐释”的欲望深渊中,从而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
以下,我们将忠实地再现达•芬奇设计飞行器时的所思所想,只在极少数且完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基于达•芬奇其他手稿中他本人的真实想法,将一些“附加”内容合理地融入复原作品。我们认为对此做出澄清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很多人都会带着在社会媒体上“制造”大新闻的目的去研究达•芬奇手稿,而非本着探求真相的精神。如果“心怀不轨”,便极易忽视达•芬奇设计手稿中真正的奇迹,以及诸多不可思议的工程方案和天才设计——它们是真实的,或许只是隐藏在某一行注释文字和某一幅小插图中。最后,我们希望自己的研究永远不会背离达•芬奇所倡导的真实原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