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613375
在当代社会,焦虑无处不在。它就像紧箍咒一样,套在每个人的头顶。当家庭关系不和,孩子总闯祸时会感到焦虑;当天气炎热,做事效率低下时会感到焦虑;当时间紧张,工作任务重时会感到焦虑;当开车上路,路上堵车时会感到焦虑……焦虑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似乎无孔不入。你知道自己到底在焦虑什么吗?你的焦虑从何而来?
2.你也成了杞国人吗?
我们对担心天要塌下来的杞国人嗤之以鼻,说他是庸人自扰,没事找事,可是,你为什么也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那个杞国人呢?总是担忧自己会生大病,担忧自己的工作会出大问题,担心家人的身体健康。请你想一想,这些担忧真的有必要吗?请你不要再拿“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这些借口来搪塞自己。放轻松,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你也不必为此焦虑不安。
3.《焦虑心理学》,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值不值得读呢?
既然是书名是《焦虑心理学》,自然就讲到了焦虑的本质和来源以及众多心理学家对焦虑的诠释。另外,还结合了当代人们的实际焦虑症状,总结出了许多简单、实用,而又有效的应对焦虑的技巧,让你读有所用。别担心你看不懂,书中采用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你读得明白又畅快。
第1章
走近焦虑:让人身心俱疲的烦躁情绪
什么是焦虑 002
焦虑症的几种常见类型 005
焦虑来源大揭秘 008
关于焦虑症的六个认识误区 012
小测试:测测你的焦虑状态与特质 016
第2章
焦虑思维:焦虑者负面倾向的思考方式
焦虑者的思维方式 022
如何应对你的负面想法 026
正确看待你与焦虑的关系 030
小测试:测测你焦虑了吗 033
第3章
焦虑理论:心理学家对焦虑的认识
焦虑根源说:诱发焦虑的主要原因 038
自我焦虑说:存在即是焦虑 042
焦虑进化论:不断演进的焦虑理论 045
分离焦虑说:焦虑是分离带给人的不安感 048
叶克斯–道森定律:过度焦虑会阻碍能力发挥 051
小测试:测测你对否定评价的担忧程度 054
第4章
特定恐惧症:对特定事物感到惶恐万分
特定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060
解读特定恐惧的形成原因 063
评估你的特定恐惧 066
克服特定恐惧的关键因素 070
小测试:测测你是否遭受忧虑的困扰 073
第5章
惊恐发作:突如其来的急性焦虑障碍
惊恐发作不是心脏病 078
惊恐发作者的心路历程 081
你的惊恐源于内心的脆弱 085
应对惊恐发作,别和惊恐较劲 088
小测试:广场恐惧症认知问卷 091
第6章
强迫症:自我施压的完美主义情结
强迫症: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094
脑中挥之不去的强迫性思维 097
反复出现的强迫性行为 101
别把强迫症看成你的敌人 105
对付强迫症的最佳“克星” 109
小测试:测测你的强迫症倾向 112
第7章
广泛性焦虑症:凡事爱往坏处想的习惯性思维
令人莫名担忧的广泛性焦虑 116
广泛性焦虑是怎样形成的 119
别让不确定的结果引起你的焦虑 123
如何对抗广泛性焦虑症 127
小测试:测测你的广泛性焦虑程度 131
第8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因心理失衡而产生的焦虑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创伤后的产物 134
三组典型的创伤后遗症 137
创伤后应激障碍带来的影响 141
治愈五步走,带你告别创伤后遗症 144
小测试:测测你受创伤影响的程度 147
第9章
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接触的社交焦虑障碍
害怕交际,可能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152
什么是社交焦虑思维 156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交往表现 159
如何才能克服社交恐惧症 163
小测试:测测你的社交焦虑状况 167
第10章
焦虑疗法:摆脱焦虑的系统调节方法
系统脱敏法:通过练习获得适应性行为 172
正念疗法:放松心情,体验当下 176
情绪宣泄法:释放消极情绪,化解焦虑 179
反向心理调节法:从积极的角度认识事物 183
接受与实现疗法:接受你的负面情绪 186
小测试:测测你的过错焦虑程度 189
第11章
战胜焦虑:焦虑症的日常缓解方法
坚持运动,让身心释放焦虑 194
练习瑜伽,为你的身心减压排毒 198
感受音乐,让你的心不再焦虑 201
净化心灵,用冥想祛除焦虑 204
关注饮食习惯,调节你的焦虑水平 207
小测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211
后记
216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我焦虑,我经常焦虑,我十分焦虑。”
在当代社会,焦虑无处不在。它就像紧箍咒一样,套在每个人的头顶。当家庭关系不和,孩子总闯祸时会感到焦虑;当天气炎热,做事效率低下时会感到焦虑;当时间紧张,工作任务重时会感到焦虑;当开车上路,路上堵车时会感到焦虑……焦虑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似乎无孔不入。
那么,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吗?是因为生活不如意、工作压力大,还是因为经济负担重?其实,这些都是引发你焦虑的外在诱因,你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和对自己的高要求等才是诱发焦虑的根源。
一谈到焦虑,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烦躁、痛苦、悲伤、着急等负面感受,把焦虑看成是自己的敌人。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焦虑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适当的焦虑对人们的生前存发展是有益的。请你想一想,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时丝毫不会感到焦虑,没有紧张感,那你还会十分认真负责地完成这件事吗?是不是得过且过的概率居高?但是,过度的焦虑也会影响人们能力的发挥,比如:很多学生在考试前情绪过度紧张,导致考试时发挥失常;有些人在公众场合说话吞吞吐吐;等等。这些实例就是过度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佐证。
有研究表明,美国焦虑症患者的人数比例在18%左右,是抑郁症患者的2倍,而且,这一数据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人们对焦虑症的认识不足,大约有70%的焦虑症患者并没有接受过治疗或者治疗程度不够。在这样的现状下,许多人就带着焦虑问题生活,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很多人对焦虑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如认为焦虑症就是精神病,患上了焦虑症就代表自己存在人格缺陷,在某方面低人一等。
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焦虑只是我们生物遗传的一部分,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情绪体验,即使你感到焦虑或患有焦虑症,也不必因此而感到尴尬或内疚。积极地寻求帮助与治疗,你便会摆脱焦虑的困扰,你的生活也会恢复以往的平静。所以,正视你的焦虑感受,了解焦虑症的成因,扫除认识误区,才是你正确的选择。
《焦虑心理学》介绍了焦虑的本质和来源,阐述了罗洛·梅、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奥托·兰克、叶克斯和道森等心理学家对焦虑的认知与看法,并结合当代人们的实际焦虑症状,分别从特定恐惧症、惊恐发作、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惧症这六大类焦虑症出发,解读了焦虑症患者的思维方式与想法,仔细地分析了多种由焦虑引起的常见心理问题,并结合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总结出了许多简单、实用、有效的应对焦虑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与掌控焦虑。
而且,《焦虑心理学》运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没有对读者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反而可以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理解焦虑,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古人作战时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在面对焦虑时也是如此。只有先了解焦虑,知道焦虑到底是怎么回事,摒除焦虑的误区,你才会找对方法,摆脱焦虑对你的困扰,战胜焦虑。所以,如果你感到焦虑,又不知该拿焦虑如何是好,那么就请你翻开本书,寻找答案吧!
相信读过,《焦虑心理学》后,你会豁然开朗的!
焦虑症不是多么难缠的东西,更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你不必因为患有焦虑症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正确认识焦虑症,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自然可以摆脱焦虑症。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焦虑情绪,甚至有些人已经患上了焦虑症,但是由于对焦虑症的认识不足,人们对此很难重视起来。甚至有些人把焦虑当成是个人性格的缺点,因焦虑而感到内疚或是尴尬,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人们对焦虑症的错误归因导致他们无法正视焦虑症,也就耽误了对焦虑症的治疗,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只有消除对焦虑症的误解,才能更好地应对焦虑症。
认识焦虑症的常见误区有以下几点:
1.有焦虑的感觉就代表患上了焦虑症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感觉,这是人之常情,就好像大脑中形成的一个固定的“程序”,当我们认为自己要面临威胁或危险时,这个“程序”就会启动,我们就会产生焦虑。因此,有焦虑的感觉并不代表就是患上了焦虑症。
要辨别自己的焦虑是否属于焦虑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定:
(1)是否持续较长时间
偶然出现短时间的焦虑情绪,并不能称之为焦虑症。一般来说,焦虑情绪出现了较长时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才能称之为焦虑症。因此可以说,焦虑症的焦虑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2)是否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焦虑症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比如,因为焦虑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恶化等。
只有满足了以上两点,才可以判定为焦虑症。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对焦虑症的判定是一个较为粗糙的评判,要确定是否患有焦虑症,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诊断。
2.焦虑症就是精神病
焦虑症是由焦虑情绪引发的心理障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病因之一是脑部化学递质分泌不足。而人们所说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这两种症状的脑部化学递质有所不同。
而且,精神病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如出现幻听、妄想等情况,表现为不能正常地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而焦虑症患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幻听、妄想等情况,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所区别。
3.焦虑症靠个人意志完全可以克服
焦虑症是焦虑的病态反映,需要专业、系统的治疗方法才能克服,如借助专业书籍、心理咨询等。用坚强的意志面对焦虑的情绪,确实可以缓解焦虑,但是仅仅靠个人的意志是无法完全克服焦虑症的。当焦虑症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时,就不是意志力所能克服的了。
4.改变性格就能克服焦虑症
有一部分焦虑症患者在性格上可能比较内向,但性格内向并不是焦虑症的全部成因,还有很多因素都会诱发焦虑症,如家族遗传、生活压力大、消极的思维模式、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此,不必刻意通过改变性格来克服焦虑症。
5.只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就可以治愈焦虑症
药物治疗对焦虑症有一定的帮助,但焦虑症并不仅仅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不良的思维方式、对自己的高要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都是引起焦虑症的关键因素,因此,仅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很难达到治愈焦虑症的目的,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是相辅相成的。
6.只要放松心情就不会患上焦虑症
生活紧张、压力大确实会诱发焦虑症,适当地放松心情,减慢生活的节奏,确实可以缓解焦虑的情绪,但这种做法只治标不治本。焦虑症并非纯粹是由生活紧张、压力大而引起的,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焦虑情绪背后消极的思维方式及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只有抓住焦虑症的核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治本”。
如果你正在为焦虑症而烦恼,不妨先试着了解它,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地了解了焦虑症,才能更好地战胜它。
杰弗里·施瓦茨博士和莎伦·贝格利博士认为,大脑环路运作遵循“最繁忙者生存”法则。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了大脑回路,大脑就会召集尽可能多的神经元或脑细胞,焦虑越多,大脑将会越多、越快、越容易地映射那些焦虑的神经联结。当我们想办法消除焦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掌控思维的转换力,以此来改变大脑的处理过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