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664224
内容简介
《好大事》《假牙》本是一种尝试。这里“好大事”“假牙”都属合肥方言。这类方言还有很多,如“七屁八磨”“邪屁魍魉”等等。这些土话在合肥方言区流传甚广,人们张口就来,说来极有味道,令人忍俊不禁。晚清官场,一度淮系掌权,合肥话非常吃得开。当时有句顺口溜:“会说合肥话,便把洋刀挎。”意为当时官场以说合肥话为时髦,就像改革开放初期说“港普”一般。当然,时过境迁,这种“盛况”早已不再。不过,对于从小在合肥长大的我,还是对合肥话情有独钟,于是便试图把合肥话中具有代表性的用语,如好大事、假牙等,写成系列小说,小说中的语言也打算用合肥话来写。*篇写的便是《好大事》。在写作过程中,我搜集了大量的合肥方言,写作过程也自得其乐。可是小说寄出后,编辑部却认为合肥方言有很大局限性,非方言区的读者可能难以理解。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因此再写《假牙》时,我便不再使用合肥话。尽管用合肥话写作的尝试未能进行下去,不免有些遗憾,但“好大事”“假牙”所激发出的创作冲动,促成了这两篇小说的问世,仍是收获大大。
《六贤庙》是一个写谏官的故事。中国古代有很多“死谏”“直谏”的范例,所谓文死谏,武战死。虽有愚忠的成分在,但其精神仍令人敬佩。当今这种士大夫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人说,如今的知识分子患了软骨症,不敢说实话,不敢讲真话,只知察颜观色,逢场作戏,如同戏子一般,着实可悲。更有所谓的“砖家”,毫无廉耻,令人唾弃。有一位气象局的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假话,只有天气预报想讲真话,但还常常讲不准。与古代谏官相比,这实在是一种倒退。当然,小说是虚构的,不过故事发生的背景却是真实的,有史可查。
《六贤庙》是一个写谏官的故事。中国古代有很多“死谏”“直谏”的范例,所谓文死谏,武战死。虽有愚忠的成分在,但其精神仍令人敬佩。当今这种士大夫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人说,如今的知识分子患了软骨症,不敢说实话,不敢讲真话,只知察颜观色,逢场作戏,如同戏子一般,着实可悲。更有所谓的“砖家”,毫无廉耻,令人唾弃。有一位气象局的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假话,只有天气预报想讲真话,但还常常讲不准。与古代谏官相比,这实在是一种倒退。当然,小说是虚构的,不过故事发生的背景却是真实的,有史可查。
前 言
收在本集中的六篇小说,除了《县长朱四》《老范》外,均为2017年以来创作。2017年以来,为了写长篇小说《家族的秘密》,我开始深入生活,采访、搜集资料。这期间,不断有素材触动我,使我产生了很多想法,于是先后写了十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后的电波》《救赎》《归宗》《我的母亲田香梅》等,这些小说先后刊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上海文学》《作家》《长江文艺》《十月》《小说月报·原创版》等,并被《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长江文艺·好小说》等刊多次选载,受到了一定的好评。收在本集中的几篇小说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就题材而言,《好大事》《假牙》和《老范》属现实题材,而《金斗街八号》《六贤庙》和《县长朱四》属历史题材。两者各占一半。
《好大事》《假牙》本是一种尝试。这里“好大事”“假牙”都属合肥方言。这类方言还有很多,如“七屁八磨”“邪屁魍魉”等等。这些土话在合肥方言区流传甚广,人们张口就来,说来极有味道,令人忍俊不禁。晚清官场,一度淮系掌权,合肥话非常吃得开。当时有句顺口溜:“会说合肥话,便把洋刀挎。”意为当时官场以说合肥话为时髦,就像改革开放初期说“港普”一般。当然,时过境迁,这种“盛况”早已不再。不过,对于从小在合肥长大的我,还是对合肥话情有独钟,于是便试图把合肥话中具有代表性的用语,如好大事、假牙等,写成系列小说,小说中的语言也打算用合肥话来写。篇写的便是《好大事》。在写作过程中,我搜集了大量的合肥方言,写作过程也自得其乐。可是小说寄出后,编辑部却认为合肥方言有很大局限性,非方言区的读者可能难以理解。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因此再写《假牙》时,我便不再使用合肥话。尽管用合肥话写作的尝试未能进行下去,不免有些遗憾,但“好大事”“假牙”所激发出的创作冲动,促成了这两篇小说的问世,仍是收获大大。
《六贤庙》是一个写谏官的故事。中国古代有很多“死谏”“直谏”的范例,所谓文死谏,武战死。虽有愚忠的成分在,但其精神仍令人敬佩。当今这种士大夫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人说,如今的知识分子患了软骨症,不敢说实话,不敢讲真话,只知察颜观色,逢场作戏,如同戏子一般,着实可悲。更有所谓的“砖家”,毫无廉耻,令人唾弃。有一位气象局的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假话,只有天气预报想讲真话,但还常常讲不准。与古代谏官相比,这实在是一种倒退。当然,小说是虚构的,不过故事发生的背景却是真实的,有史可查。
《好大事》《假牙》本是一种尝试。这里“好大事”“假牙”都属合肥方言。这类方言还有很多,如“七屁八磨”“邪屁魍魉”等等。这些土话在合肥方言区流传甚广,人们张口就来,说来极有味道,令人忍俊不禁。晚清官场,一度淮系掌权,合肥话非常吃得开。当时有句顺口溜:“会说合肥话,便把洋刀挎。”意为当时官场以说合肥话为时髦,就像改革开放初期说“港普”一般。当然,时过境迁,这种“盛况”早已不再。不过,对于从小在合肥长大的我,还是对合肥话情有独钟,于是便试图把合肥话中具有代表性的用语,如好大事、假牙等,写成系列小说,小说中的语言也打算用合肥话来写。篇写的便是《好大事》。在写作过程中,我搜集了大量的合肥方言,写作过程也自得其乐。可是小说寄出后,编辑部却认为合肥方言有很大局限性,非方言区的读者可能难以理解。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因此再写《假牙》时,我便不再使用合肥话。尽管用合肥话写作的尝试未能进行下去,不免有些遗憾,但“好大事”“假牙”所激发出的创作冲动,促成了这两篇小说的问世,仍是收获大大。
《六贤庙》是一个写谏官的故事。中国古代有很多“死谏”“直谏”的范例,所谓文死谏,武战死。虽有愚忠的成分在,但其精神仍令人敬佩。当今这种士大夫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人说,如今的知识分子患了软骨症,不敢说实话,不敢讲真话,只知察颜观色,逢场作戏,如同戏子一般,着实可悲。更有所谓的“砖家”,毫无廉耻,令人唾弃。有一位气象局的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假话,只有天气预报想讲真话,但还常常讲不准。与古代谏官相比,这实在是一种倒退。当然,小说是虚构的,不过故事发生的背景却是真实的,有史可查。
在线试读
当天下午放学后,数学老师便把我叫去了。一进数学教研室,我看见数学老师正在改作业,他抬头瞅了我一眼,接着又改起作业。“知道为哄找你吗?”他问。
我摇摇头,想到沈小东的话,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你这次考得不错嘛。”数学老师又说。
“哪里,哪里!”我马上谦虚地表示,“瞎蒙的,都是瞎蒙的。”
“你可真会蒙啊,蒙了个满分,”数学老师停住笔,用讥讽的口气说,“呔,伙家,你还真能耐啊!”
旁边桌上的几个老师听到他的话,都笑了起来。我脸上一阵发烧,说不出话。就在这时,教导主任从外边走了进来。我心想,砸蛋①了,这事怎么让周扒皮知道了?周扒皮是教导主任的外号。这家伙长得矮不墩墩的,整天拉着个马脸,喜欢骂人,开口不是“瘪犊子”,就是“屎头混子”,学校里的学生没有不怕他的,背后都叫他周扒皮。
周扒皮一进来,就冲着我说:“就是他吗?”
数学老师连忙站起来,恭敬地说:“是的,周主任。”
周扒皮说:“你个瘪犊子,这种事也能干?叫哄名啊?”
我说:“高学贵。”
“贵个屁!老实说,是不是抄的?”
“没……没呀……”
“还没呀!”周扒皮学着我的口气,“你个屎头混子,你想糊弄谁啊?不是抄的?两份卷子竟然一模一样,我当了这么多年老师,连这都看不出来那不白当了。”说着,拍了拍桌上两份卷子,“你瞧瞧,瞧瞧,一个字、一个符号都不带差的。你说说,这是怎回事啊?”
“这、这个……”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了。
“你个瘪犊子,你不承认是吧?我不怕你不承认,不行就再考一次,你敢不敢?”
我听他这样一说,便哆嗦着不敢吱声了,心里想,再考一次,哪怕是原卷,能不能考及格我都不敢保证。
看我不说话,周扒皮马脸拉得更长了:“怂了吧?你个屎头混子,还想小秃子过江,跟我玩滑头?少给我来这套!”说着,一屁股坐在数学老师对面的椅子上,“那个,那个,什么好大事来了吗?”
数学老师说,已派人去叫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声报告。说曹操曹操到,吴黎明就在这时七夯八喘地跑来了。周扒皮看着他说:“你就是那个,那个好大事啊?”
我听了忍不住扑哧一笑,周扒皮眼一瞪:“你个瘪犊子还有脸笑?”我吓得赶紧收住笑。吴黎明这时还在不住地喘气。刚才他拉肚子,正在厕所里忙活,沈小东好不容易找到他,说老师急着找他,让他赶紧去。吴黎明不敢耽搁,连跑带蹿地一口气爬上三楼,累得像个狗似的直伸舌头。周扒皮转向吴黎明,态度明显缓和了一些:“你来说说,这是怎搞的?”他用手点了点桌上的两张卷子。
吴黎明一时没有明白过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像只生眼猫似的快速地转动眼珠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
我摇摇头,想到沈小东的话,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你这次考得不错嘛。”数学老师又说。
“哪里,哪里!”我马上谦虚地表示,“瞎蒙的,都是瞎蒙的。”
“你可真会蒙啊,蒙了个满分,”数学老师停住笔,用讥讽的口气说,“呔,伙家,你还真能耐啊!”
旁边桌上的几个老师听到他的话,都笑了起来。我脸上一阵发烧,说不出话。就在这时,教导主任从外边走了进来。我心想,砸蛋①了,这事怎么让周扒皮知道了?周扒皮是教导主任的外号。这家伙长得矮不墩墩的,整天拉着个马脸,喜欢骂人,开口不是“瘪犊子”,就是“屎头混子”,学校里的学生没有不怕他的,背后都叫他周扒皮。
周扒皮一进来,就冲着我说:“就是他吗?”
数学老师连忙站起来,恭敬地说:“是的,周主任。”
周扒皮说:“你个瘪犊子,这种事也能干?叫哄名啊?”
我说:“高学贵。”
“贵个屁!老实说,是不是抄的?”
“没……没呀……”
“还没呀!”周扒皮学着我的口气,“你个屎头混子,你想糊弄谁啊?不是抄的?两份卷子竟然一模一样,我当了这么多年老师,连这都看不出来那不白当了。”说着,拍了拍桌上两份卷子,“你瞧瞧,瞧瞧,一个字、一个符号都不带差的。你说说,这是怎回事啊?”
“这、这个……”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了。
“你个瘪犊子,你不承认是吧?我不怕你不承认,不行就再考一次,你敢不敢?”
我听他这样一说,便哆嗦着不敢吱声了,心里想,再考一次,哪怕是原卷,能不能考及格我都不敢保证。
看我不说话,周扒皮马脸拉得更长了:“怂了吧?你个屎头混子,还想小秃子过江,跟我玩滑头?少给我来这套!”说着,一屁股坐在数学老师对面的椅子上,“那个,那个,什么好大事来了吗?”
数学老师说,已派人去叫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声报告。说曹操曹操到,吴黎明就在这时七夯八喘地跑来了。周扒皮看着他说:“你就是那个,那个好大事啊?”
我听了忍不住扑哧一笑,周扒皮眼一瞪:“你个瘪犊子还有脸笑?”我吓得赶紧收住笑。吴黎明这时还在不住地喘气。刚才他拉肚子,正在厕所里忙活,沈小东好不容易找到他,说老师急着找他,让他赶紧去。吴黎明不敢耽搁,连跑带蹿地一口气爬上三楼,累得像个狗似的直伸舌头。周扒皮转向吴黎明,态度明显缓和了一些:“你来说说,这是怎搞的?”他用手点了点桌上的两张卷子。
吴黎明一时没有明白过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像只生眼猫似的快速地转动眼珠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