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071884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内涝灾频发,不仅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城市“看海”新闻也频见报端。各级*不断加大治理洪涝灾害力度,但没有统一标准遵循,各地自成体系。为指导开展治涝相关工作,结合治涝标准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人员编写了《治涝标准关键技术研究》。
《治涝标准关键技术研究》整理了部分地区历史涝灾及涝灾损失情况,总结不同类型涝区的致涝成因和特点;评价了目前我国主要的除涝水文计算方法,提出了除涝水文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较深入地研究了确定治涝标准的评判条件和指标体系,提出采用设计暴雨重现期、暴雨历时、涝水排除时间、排除程度等治涝标准4项基本要素;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治涝区划框架、方案和涝区分类方法,结合开展的治涝规划相关工作,提出了治涝区划分区、分类图;开展了不同区域涝区的治涝标准与涝区治理工程费用和效益关系典型案例研究,提出了以经济指标为判别因子的旱作区、水田区及城市治涝标准适用范围。
《治涝标准关键技术研究》适用于区域涝区规划和大中型涝区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等,可供设计人员、建设管理人员等参考使用。
《治涝标准关键技术研究》整理了部分地区历史涝灾及涝灾损失情况,总结不同类型涝区的致涝成因和特点;评价了目前我国主要的除涝水文计算方法,提出了除涝水文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较深入地研究了确定治涝标准的评判条件和指标体系,提出采用设计暴雨重现期、暴雨历时、涝水排除时间、排除程度等治涝标准4项基本要素;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治涝区划框架、方案和涝区分类方法,结合开展的治涝规划相关工作,提出了治涝区划分区、分类图;开展了不同区域涝区的治涝标准与涝区治理工程费用和效益关系典型案例研究,提出了以经济指标为判别因子的旱作区、水田区及城市治涝标准适用范围。
《治涝标准关键技术研究》适用于区域涝区规划和大中型涝区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等,可供设计人员、建设管理人员等参考使用。
目 录
前言
*章 概述
第2章 我国涝区基本情况和治涝现状
2.1 涝灾概述
2.2 涝灾成因和特点
2.3 涝灾危害
2.4 我国易涝区分布和范围
2.5 我国易涝区治涝标准现状
参考文献
第3章 涝灾成因分析
3.1 易涝区主要类型
3.2 典型涝区选择
3.3 典型涝区涝灾特点及成因分析
3.4 涝灾成因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治涝水文计算方法分析评价
4.1 平原涝区气象水文特点
4.2 典型易涝区
4.3 治涝水文计算方法和参数
4.4 治涝水文计算方法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第5章 治涝标准与涝区治理工程费用和效益关系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
5.3 费用和效益计算
5.4 典型案例分析
5.5 治涝标准与工程投资和效益的关系
5.6 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章 治涝标准指标体系研究
6.1 主要治涝措施和方法
6.2 治涝标准表达方式研究
6.3 治涝标准指标体系研究
6.4 提高治涝标准的制约因素分析
6.5 治涝标准评判条件研究
6.6 推荐指标体系和治涝标准方案
6.7 指标体系应用验证
6.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治涝区划和分类方法
7.1 问题的提出
7.2 技术路线和方法
7.3 其他行业(专业)区划定义
7.4 治涝区划原则和方法
7.5 治涝区划初步成果
7.6 涝区分类方法初步研究(按重中轻、按地理类型)
7.7 部分省区治涝区划和涝区分类
7.8 全国治涝区划和涝区分类成果
参考文献
第8章 结论和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建议
前 言
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级*对洪涝灾害的防治十分重视,多年来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洪涝区治理,已初步形成了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对防御洪涝灾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涝灾损失在我国历年洪涝灾害损失中占有很大比例,涝灾治理不仅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而且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加强涝区治理、提高除涝减灾能力是国家和水利部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为规范和指导治涝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根据水利部的安排,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治涝标准》(SL723-2016)的编制工作,并对治涝标准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专家指导咨询的基础上,完成了《治涝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总报告,以及《涝灾成因分析》《我国不同地区除涝水文计算方法分析评价》《典型区治涝标准与涝区治理工程费用和效益关系研究》《治涝标准指标体系研究》《治涝区划和分类方法研究》等5个关键技术问题的专题研究,本书是在汇总、提炼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本书中对于各地习惯形成的不同名称,如排涝、治涝、除涝等习惯说法继续沿用,没有强加统一。
本书共分8章。*章为概述;第2章为我国涝区基本情况和治涝现状;第3章为涝灾成因分析;第4章为除涝治涝水文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第5章为治涝标准与涝区治理工程费用和效益关系研究;第6章为治涝标准指标体系研究;第7章为治涝区划和分类方法;第8章为结论和建议。
治涝标准及相关的技术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关这方面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匮乏,本著作是国内外首次对治涝标准和相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的系统性分析研究,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空白。由于研究的基础条件较差,加之经验不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本著作出版后能为行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引起更多读者和专家关注我国的治涝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为解决我国的治涝问题做出努力。
为规范和指导治涝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根据水利部的安排,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治涝标准》(SL723-2016)的编制工作,并对治涝标准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专家指导咨询的基础上,完成了《治涝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总报告,以及《涝灾成因分析》《我国不同地区除涝水文计算方法分析评价》《典型区治涝标准与涝区治理工程费用和效益关系研究》《治涝标准指标体系研究》《治涝区划和分类方法研究》等5个关键技术问题的专题研究,本书是在汇总、提炼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本书中对于各地习惯形成的不同名称,如排涝、治涝、除涝等习惯说法继续沿用,没有强加统一。
本书共分8章。*章为概述;第2章为我国涝区基本情况和治涝现状;第3章为涝灾成因分析;第4章为除涝治涝水文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第5章为治涝标准与涝区治理工程费用和效益关系研究;第6章为治涝标准指标体系研究;第7章为治涝区划和分类方法;第8章为结论和建议。
治涝标准及相关的技术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关这方面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匮乏,本著作是国内外首次对治涝标准和相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的系统性分析研究,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空白。由于研究的基础条件较差,加之经验不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本著作出版后能为行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引起更多读者和专家关注我国的治涝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为解决我国的治涝问题做出努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