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7195080
编辑推荐
这一套“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共8本,每本精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篇章,让中小学生从发现身边的细节开始培养自己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常怀感恩亲人师友之心和报效祖国社会之情,认识读书、思考和分析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生活、读书、成长的良性循环互动。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几乎篇篇经典,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 季老的作品,有多篇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多次被选入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作文题。在所有的名家作品中,季老被选入的作品是多的。
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文字优美,写作技巧炉火纯青,值得孩子们反复学习咀嚼,是写作的范本;季羡林先生的作品中充满了生活的乐趣,表现着对生活的热爱,读来让人心中温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恰当的引导读物。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几乎篇篇经典,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 季老的作品,有多篇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多次被选入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作文题。在所有的名家作品中,季老被选入的作品是多的。
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文字优美,写作技巧炉火纯青,值得孩子们反复学习咀嚼,是写作的范本;季羡林先生的作品中充满了生活的乐趣,表现着对生活的热爱,读来让人心中温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恰当的引导读物。
内容简介
《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3一辈子不可忘的师生情谊)》讲述的是从中小学启蒙老师开始,直到垂暮之年,季老回忆了教学相长的恩师情谊,留学异国他乡的师友情谊,回国任教的师生情谊,这些平凡细节点缀了季老艰苦的求学岁月,光辉了季老的教学生涯。亦师亦友的恩情一辈子都不可忘记。
目 录
章 我的小学老师
我的位老师
怀念鞠思敏先生
北园山大附中的老师
忆念胡也频先生
怀念董秋芳先生
我的位老师
怀念鞠思敏先生
北园山大附中的老师
忆念胡也频先生
怀念董秋芳先生
第二章 饮水思源忆恩师
悼念朱光潜先生
回忆雨僧先生
纪念王力先生
也谈叶公超先生
回忆郑振铎先生
严厉的博士父亲
多才多艺的布劳恩教授
追忆哈隆教授
纪念陈寅恪先生
回忆汤用彤先生
扫傅斯年先生墓
追忆赵元任先生
第三章 难忘师生情
当中学教员的一年
我同学生的关系
写在泥土地上的两行字
师生之间
可怕的隔膜
在线试读
《季羡林给孩子的成长书(3 一辈子不可忘的师生情谊)》:
我原在济南一师附小上学,校长王祝晨先生是有名的新派人物,在山东首先响应五四运动,我们的国文课本就改用了白话。其中有一篇《阿拉伯的骆驼》,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我叔父忽然有一天翻看语文课本,看到这一篇,勃然大怒,高声说:“骆驼怎么能会说话!荒唐之至!快转学!”
于是我就转了学,转的是新育小学。因为侥幸认识了一个“骡”字,震动了老师,让我从高小开始,三年初小,统统赦免。一个字竞能为我这一生学习和工作提前了一两年,不称之为运气好又称之为什么呢?
新育校园极大,从格局上来看,旧时好像是什么大官的花园。门东向,进门左拐,有一排平房。沿南墙也有一排平房,似为当年仆人的住处。平房前面有一片空地,偏西有修砌完好的一大圆池塘,我可从来没见过里面有水,只是杂草丛生而已。池畔隙地也长满了杂草,春夏秋三季,开满了杂花,引得蜂蝶纷至,野味十足,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倘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到这里,必然认为是办学的好的地方。
进校右拐,是一条石径,进口处木门上有一匾,上书“循规蹈矩”。我对这四个字感到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们难写,更难懂。我每天看到它,但是一直到毕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石径右侧是一座颇大的假山,石头堆成,山半有亭。本来应该是栽花的空地上,现在却没有任何花,仍然只是杂草丛生而已。遥想当年鼎盛时,园主人大官正在辉煌夺目之时,山半的亭子必然彩绘一新,耸然巍然。山旁的隙地上也必然是栽满了姚黄魏紫,国色天香。纳兰性德的词:“晚来风动撼花铃,人在半山亭”所流露出来的高贵气象,必然会在这里出现。然而如今却是山亭颓败,无花无铃,唯有夕阳残照乱石林立而已。
可是,我却忘记不了这一座假山,不是由于它景色迷人,而是由于它脚下那几棵又高又粗的大树。此树我至今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它春天开黄色碎花,引得成群的蜜蜂,绕花嗡嗡,绿叶与高于并配,花香与蜂鸣齐飞,此印象至今未泯。
假山对面,石径左侧,有一个单独的大院子,中建大厅,既高且大,雄伟庄严,是校长办公的地方。当年恐怕是大官的客厅,布置得一定非常富丽堂皇。然而,时过境迁,而今却是空荡荡的,除了墙上挂的一个学生为校长画的炭画像以外,只有几张破桌子,几把破椅子,一副寒酸相。一个小学校长会有多少钱来摆谱呢?
可是,这一间破落的大厅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今历历如在眼前。我曾在这里因为淘气被校长用竹板打过手心,打得相当厉害,一直肿了几天,胖胖的,刺心地痛。此外,厅前有两个极大的用土堆成用砖砌好的花坛,春天栽满了牡丹和芍药。我忆念难忘,直至今天耄耋之年,仍然恍如昨日。
大厅院外,石径尽头,有一个小门,进去是一个大院子,整整齐齐,由东到西,盖了两排教室,是平房,房间颇多,可以供全校十几个班的学生上课。教室后面,是大操场,操场西面,靠墙还有几间房子,老师有的住在那里。门前两棵两人合抱的大榆树,叶子长满时,浓阴覆盖一大片地。树上常有成群的野鸟住宿。早晨和黄昏,噪声闹嚷嚷的,有似一个嘈杂无序的未来派的音乐会。
……
我原在济南一师附小上学,校长王祝晨先生是有名的新派人物,在山东首先响应五四运动,我们的国文课本就改用了白话。其中有一篇《阿拉伯的骆驼》,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我叔父忽然有一天翻看语文课本,看到这一篇,勃然大怒,高声说:“骆驼怎么能会说话!荒唐之至!快转学!”
于是我就转了学,转的是新育小学。因为侥幸认识了一个“骡”字,震动了老师,让我从高小开始,三年初小,统统赦免。一个字竞能为我这一生学习和工作提前了一两年,不称之为运气好又称之为什么呢?
新育校园极大,从格局上来看,旧时好像是什么大官的花园。门东向,进门左拐,有一排平房。沿南墙也有一排平房,似为当年仆人的住处。平房前面有一片空地,偏西有修砌完好的一大圆池塘,我可从来没见过里面有水,只是杂草丛生而已。池畔隙地也长满了杂草,春夏秋三季,开满了杂花,引得蜂蝶纷至,野味十足,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倘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到这里,必然认为是办学的好的地方。
进校右拐,是一条石径,进口处木门上有一匾,上书“循规蹈矩”。我对这四个字感到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们难写,更难懂。我每天看到它,但是一直到毕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石径右侧是一座颇大的假山,石头堆成,山半有亭。本来应该是栽花的空地上,现在却没有任何花,仍然只是杂草丛生而已。遥想当年鼎盛时,园主人大官正在辉煌夺目之时,山半的亭子必然彩绘一新,耸然巍然。山旁的隙地上也必然是栽满了姚黄魏紫,国色天香。纳兰性德的词:“晚来风动撼花铃,人在半山亭”所流露出来的高贵气象,必然会在这里出现。然而如今却是山亭颓败,无花无铃,唯有夕阳残照乱石林立而已。
可是,我却忘记不了这一座假山,不是由于它景色迷人,而是由于它脚下那几棵又高又粗的大树。此树我至今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它春天开黄色碎花,引得成群的蜜蜂,绕花嗡嗡,绿叶与高于并配,花香与蜂鸣齐飞,此印象至今未泯。
假山对面,石径左侧,有一个单独的大院子,中建大厅,既高且大,雄伟庄严,是校长办公的地方。当年恐怕是大官的客厅,布置得一定非常富丽堂皇。然而,时过境迁,而今却是空荡荡的,除了墙上挂的一个学生为校长画的炭画像以外,只有几张破桌子,几把破椅子,一副寒酸相。一个小学校长会有多少钱来摆谱呢?
可是,这一间破落的大厅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今历历如在眼前。我曾在这里因为淘气被校长用竹板打过手心,打得相当厉害,一直肿了几天,胖胖的,刺心地痛。此外,厅前有两个极大的用土堆成用砖砌好的花坛,春天栽满了牡丹和芍药。我忆念难忘,直至今天耄耋之年,仍然恍如昨日。
大厅院外,石径尽头,有一个小门,进去是一个大院子,整整齐齐,由东到西,盖了两排教室,是平房,房间颇多,可以供全校十几个班的学生上课。教室后面,是大操场,操场西面,靠墙还有几间房子,老师有的住在那里。门前两棵两人合抱的大榆树,叶子长满时,浓阴覆盖一大片地。树上常有成群的野鸟住宿。早晨和黄昏,噪声闹嚷嚷的,有似一个嘈杂无序的未来派的音乐会。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