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2410丛书名: 澳门文学丛书
澳门文学丛书第四批
此书主要收录了作者于2008至2016年间在香港媒体发表的关于澳门生活的专栏文章。小城澳门的一百二十个幽微角落或情感瞬间,或美好邪恶,或优雅粗糙,或混杂细碎,作者闲逛于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穿梭于雨后的葡式碎石路和欧式拱廊,对成长之地入木三分的凝视、关注与透彻书写,全面呈现出城市肌理、饮食文化、生活日常、花鸟虫鱼、表演节庆、流行痴迷等不为人知的面向。此书试图为高速变化的小城立此存照,调动读者的触感、味觉、嗅觉、听觉、视觉,从中窥看城市秘而不宣的美,以及转瞬即逝又过目难忘的动人灵光。
行走城市
我的高中世界史老师讲课总是时评与史论兼备,有次提及某欧洲小国暴政史,惯用生动教学法的她以一比喻作结:“不切实际的施政就是,在澳门用巨资建地铁,第一站是关闸,下一站就是黑沙!”
八年前的天方夜谭居然应验。澳门在2007年通过了轻轨方案,宣布年内动工,预计2013年可正式启用,总投资约42亿澳门元。①
小时候最害怕就是下雨天上学,小孩子怎能挤得进没有上落秩序可言的巴士?幸好争先恐后的乘客总会好心让我先上车,所以从小对澳门交通网络印象颇佳。但自2007年,澳门人口剧增,我也从北京回澳工作,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通勤者,每天眼看无数超载的巴士“飞站”而过,直至有好心的司机让我挨着后门上车;下班后看废气和大小车辆堵塞路面,还要不时提防蟑螂于座椅间穿梭。偶尔有朋友驾车载我外出,车子在目的地附近绕圈半小时无功而返更是平常事,在街上找到车位跟在地上捡到钱的几率没有两样。旅客想要了解真实的澳门民情民生,应该在早上的繁忙时段于北区车站等一趟巴士,很容易被市民吐之不尽的苦水淹没。
多伦多的地铁比纽约的简单很多,没有汽车很难走得远;北京也不是个适合行走的城市,半天不见过街天桥人行道,挤公交车如同投身杂技团。交通,是任何国际城市都要想方设法解决的难题。
尽管车多路窄,人山人海,澳门由始至终都追求缓慢。昂贵的碎石路和纵横交错的旧城小径形成的悠闲便捷,浑然天成的赛车险道所要求的小心低速,构成了这座城市宜于行走的特质,以致我常常王婆卖瓜地向外地朋友吹嘘,澳门是如假包换的背包客乐园。
我热爱现代化又方便实用的交通网络,不忍见四十多亿元建造的轻轨,将像在只有90米高的晨运圣地松山建缆车一样枉然(长度只有186米,堪称全球最短的观光缆车)。轻轨路线似乎以服务游客为主,其中26个站台皆非城市心脏地带,从路线到票价都不见得能改善平民百姓出行难的苦况。
既决定建轻轨了,在紧接着的交通黑暗期里,不如先有效改善巴士公司的服务和限制赌场接驳巴士数量。与此同时,我珍惜澳门作为“行走城市”的特质,多走路,尽可能脚踏实地去认识我的城市。
2009年3月5日
情侣路与恋爱巷
近日有报道指,筹划多年的港珠澳大桥拟于珠海侧连接线设出入口,珠海的“情侣路”因此有望延伸来澳。不难看出珠澳融合的脚步越来越快了。
第一次注意到“情侣路”,我还在念初中,当时正好随同澳门某管乐团到珠海演出,除了嘈杂的剧院,不知何故还要去水上乐园演奏古典音乐给泳客听。回程时,导游说情侣路作为沿海长堤,是珠海人谈情说爱的胜地,正值青春期的大伙儿顿时金睛火眼,想一窥黄昏中情侣暧昧的身影。散步的人三三两两,气氛安稳绵长,乍看更像是老夫老妻的散步区。
大江大河的山光水色不是催情剂,横街窄巷的邂逅更曲折迷人。先是“后花园幽会”情结见诸中外古典文学,后有因缘际会的现代化都市艳遇。美剧《色欲都市》(Sex and the City)成功的主因,不是那四位花枝招展的半老徐娘,而是曼哈顿的五光十色。电影《日出之前》(Before Sunrise)和《日落之前》(Before Sunset),男女主角闲逛于街头巷尾相接的维也纳和巴黎,城市的人、物成为不绝的话题和多变的风景。《花样年华》中的香港旧城,暧昧气氛靠的就是那半明半暗的街灯,以及有着无限可能的街角。以澳门为背景的《伊莎贝拉》,父女相称的男女主角,也忍不住在半夜的“恋爱巷”,催生出充满禁忌的爱慕。
大路上,人与人努力保持距离避免交集,巷子却成就四目交投的惊艳。澳门著名地标“恋爱巷”两旁是色调柔美的葡式建筑,沿小石阶抬头望去,便是充满历史感的大三巴牌坊。游客对“恋爱巷”的喜爱,不只是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是它的名字可塑性之高,足以构成千百则城市传说——相比大刀阔斧的现代化马路、天桥、海滨地段、冰冷的办公大楼,摩肩接踵错落有致的旧城,才是酝酿真爱的起点。
和邻近的大三巴、手信街相比,“恋爱巷”少了络绎的人潮及喧闹的叫卖声,多了份等待命运造访的不安与狂喜。无法轻言海阔天空、六根清净,真正的神迷是对万千世界视若无睹,眼中只有独一无二的你。
港珠澳大桥作为区域融合的象征,随之而来的庞大流动人口,会否造就越加脆弱的人际关系?还是让更多异地情缘经得起考验?当整座城市的巷子都成为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景,面朝大海的开阔景观,好应留给失恋的人想想事情。
2009年5月9日
没有蝉鸣的夏天
城市向来被喻为“石屎森林”,澳门高楼不多,勉强只能算作“石屎园林”,但澳门的蝉是令人难忘的。
小时候,二龙喉那个细小的动物园是我消磨夏天的地方。澳门至今既没有有趣的公园,也没有像样的动物园,要看海豚和熊猫,大家都先想到香港海洋公园;想看白老虎跳火圈,二话不说驱车前往广东的野生动物园。
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都是先从课本、电视、动画上记住了动物的形象,学会了它们的中文写法和英文拼音,再于往后的人生中按图索骥。在烈日当空的市区公园晒太阳,或是到蛇虫遍地的郊区远足,已成不了澳门小孩的日常娱乐。每年秋季旅行,到黑沙海滩或石排湾郊野公园与蜜蜂一同野餐的成长经验,也越来越像天方夜谭。
我的母校是个背山面湖的风水宝地,在澳门寸金尺土的环境中有着令人羡慕的活动空间、天然绿化带和微型动植物园,园中还有三只无聊终日的猴子。后来有顽劣的学生拿一百元纸币逗它们,其中一只兴奋得一把抢来塞进嘴巴,名副其实“吞金”死了。
最令人印象难忘的,是母校后山那些大榕树上漆黑的蝉。蝉声之大,有时候甚至盖过老师讲课的声音,体育课的男老师喜欢为胆小的女学生出头,用排球打砸那些跳进操场的蝉儿,直到把它们完全击倒,再也叫不出声来。后来我有一阵子住在北京郊区,早晚听蝉叫得起劲。听久了,也不觉是种声音,直到它们一块儿静下,空间突然被腾空,又被黑夜瞬间充满。
澳门的空间不因填海造陆而宽阔,也不因蝉声消失而空旷,新创造的空间充满了丑陋的赌场和有色废气,建筑噪音的单调让人怀念大自然的热闹。
外地朋友问我:澳门人是否经常去赌博?他们的逻辑是,澳门那么小,文娱康乐设施那么有限,连百货公司也只有一间,很自然会用刺激的赌博以调剂单调乏味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澳门生活,就是活生生的人对微小事物仍能见、闻、感、触。澳门的夏天是暴雨依然,闷热依然,但早已树倒、楼起、蝉散,那种回转不停的蝉鸣天籁,如今是很难给成长于冷气房的小孩形容了。
2009年7月16日
澳门,看得见的城市
澳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是不中不西,还是中西合璧?有人说,她像茶餐厅里的“鸳鸯”,奶茶与咖啡融合后,散发独特的韵味。其实澳门更像澳葡菜里的“葡国鸡”,杂中国、葡萄牙、非洲、印度等多种烹调特色于一炉;她的本土文化,就是多元文化的互动与就地取材的再创造。
以华人为主的澳门,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和远东贸易区,渗透在大街小巷的中西文化特色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有所减退。最为人熟悉的澳门电影《大辫子的诱惑》、香港电视剧《十月初五的月光》,或是电影《伊莎贝拉》里的澳门,街巷绵密,色彩斑斓,仿佛随便拐进某个街角,都是独特的历史时空;抚摸到的每一片粉墙石砖,都是尘封的文化沉淀。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谈及法国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时说道:“他笔下的人群永远是大城市的人群,他笔下的巴黎永远人满为患。”这用以形容今日的“小城”澳门也并无不妥。像波特莱尔这种带着人文视角在街头行走,以观察体验新型都市生活底蕴的流浪人,就是本雅明所说的都市漫游者(Flâneur)。而加拿大著名作家玛莉·索德斯特罗(Mary Soderstrom)在The Walkable City一书中,也谈到城市建筑为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变迁,并提倡以行走去重新认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都市,从而更具体地了解城市布局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同样地,想认识澳门这座文化名城,还是要一步一脚印地漫游,你一旦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定会感受到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街与堂区的多元文化
广州是“省城”,香港被唤作“香港地”,人们则称澳门为“澳门街”。“澳门街”,得名于昔日商贸繁华的营地大街,久而久之,“街”便成了乡里间约定俗成的城市空间概念。地小,人口密度高,以及模仿欧洲小镇的独特城市规划,形成了人情味浓的街坊风情,也生发出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澳门受天然地理和城建历史所限,不像许多现代化城市有宽阔的街道,错综复杂的地下城设计,但澳门高低起伏、巷弄交错的街道特色,交织成自由灵活、人情紧密的城市纹理,无论沿葡式碎石路蹓跶,还是到昔日的城墙遗址探幽,随时都有与多元文化相遇的惊喜。
“文化多元共存”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认同和提倡。《多元文化主义》一书的作者沃特森(C.W.Watson)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的丰富性,源自其起源的复杂性。他指出,多元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化观,它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其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历史观,它关注民族和弱势群体,追求社会平等,强调历史经验的多元性。再者,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其社会功能在于追求不同群体在文化和物质上的繁荣,以及人类本身的自由和尊严。
澳门的多元文化,从来不是纸上谈兵。如果你想弄清澳门多元文化的发展脉络,不妨先到位于澳门半岛西南端、守护着内港入口的妈阁庙看看。清末学者汪兆镛认为,葡萄牙人初入中国时,把商船停泊于妈阁庙附近水域,并称呼澳门为妈港(Macau)。从此,澳门由一个小渔村慢慢变成沟通中外的贸易港,妈阁庙的红墙背后那堆文人骚客的墨宝,正是浓重的港湾文化和妈祖文化的印记。但澳门人更习以为常的,似乎是坐落在新口岸填海区、由葡国雕塑师设计的背海观音,它既是那些自回归过渡时期开始、散落澳门各处的中葡友好纪念装置艺术的最后作品,也是澳门人包容多元文化的极致表现。
澳门于1576年成为远东最早的天主教教区,号称“天主圣名之城”,堂区的行政管理概念与城市规划,及其连带的生活文化,至今仍密不可分。整体而言,近代澳门是一个由众多教堂、广场、公共建筑构成的欧式小城,又充满中式聚落常见的“围”和“里”。从城市的小广场和街巷等典型的都市公共空间,到具有复杂纹理的城市景观设计,以及散落各处的混合风格住宅、商店、军事设施、菜市场、西式花园、中式园林,无不展现了南欧风情和岭南风貌。
在中区一带随意走走,琳琅满目的新古典式(Neo-Classic Style)、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和伊斯兰建筑风格(Islamic Style)的美瞬间映入眼帘。位于妈阁庙附近、带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港务局大楼,虽由意大利人设计,却为昔日入住的印巴及中东军人增添了一丝故乡的暖意。沿着有“万里长城”之称的斜坡向上走,便可看到郑观应故居,白色的高墙后就是《盛世危言》一书的诞生地。快步走过一小段马路,到昔日“基督城”(葡人在澳第一个聚居地)的亚婆井前地纳凉,看看依西望洋山而建的葡式住宅和后人所加的小水池。经高楼街往前走,圣若瑟修院圣堂和圣老楞佐堂的大门就在不远处,紧邻的慈幼中学,正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原址。如果从三巴仔横街往右折上夜呣斜巷,便是粉绿色的岗顶剧院,这里还有安静亲民的圣奥斯定教堂和何东图书馆,让你消磨一个悠然的下午。
从岗顶前地开始,就进入葡式碎石路的世界了。经东方斜巷往下走到新马路,旁边就是民政总署大楼,进出的市民不多,但里头的花园还有用泥丘标示着的、根据1494年《托德西利亚斯协议》划分的世界模型,足见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时代的雄心壮志。民政总署大楼对面的议事亭前地,左有三街会馆,右有洁白典雅的仁慈堂大楼和灰沉庄严的邮政局大楼,全是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不远处的小高地,就是俗称“大堂”的澳门主教座堂,附近还有卢家大屋巍然静立巷中,富有特色的蚝壳窗掩不住当年卢氏家族的贵气,如今更多的是小食店的氤氲。出了大堂巷就是板樟堂前地,经过奶黄色的优雅的玫瑰堂再往前走,穿越游人如鲫的卖草地街,又回到了著名的大三巴牌坊。气势恢宏的大三巴牌坊,出自意大利斯皮诺拉神父的手笔,壁面的中文警诫语和日本传统的菊花图案,经历数百年风火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右边是大炮台雄伟的身影,左边则紧贴着旧城墙遗址和哪吒庙。还有圣安多尼教堂、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会址与基督教坟场在一角静穆伫立;东望洋炮台、灯塔和圣母雪地殿圣堂则屹立于东望洋山的山巅上,静看澳门的变迁。
澳门的异国情调有其复杂由来。在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传教士、艺术家的共同创造下,这些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并非对西洋文化的完全拷贝,它们同时带有东南亚和岭南建筑的特色,形成风格独特的历史和跨文化产物。除了中式瓦顶、中式构图的门窗装饰,许多葡式建筑也因应澳门的气候而保留回廊、通风百叶窗等,中式大宅也大量使用彩色玻璃、马赛克等西洋建筑手法,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混杂建筑风格。
然而建筑、街巷不是文化的唯一存照,活在其中的人生百态,才是澳门文化的底蕴所在。平日经过行车缓慢的狭窄马路,很难想象它每逢十一月便华丽转身成格兰披治赛车跑道;新马路的熙来攘往,并置着曾为花街柳巷、如今洗尽铅华的福隆新街;专卖旧物的烂鬼楼和十月初五街的老铺,则是澳门人的回忆集散地。感受完下环街充沛的市井气息,可到内港细看古老渔具店的老板们、提督马路和沙梨头海边街的建材家具店的伙计埋头工作,还有进进出出那些尚待活化整治的工厂大厦的艺术工作者。最后当然少不了三盏灯面店的南洋气息、义字街小贩的人情冷暖,以及黑沙海滩旁的从容舒适。
废墟与新地里的沉思
著名文化学者李欧梵于2002年在《亚洲周刊》撰文,称澳门为“历史幽魂的栖息地”。他说,澳门可以称得上是香港的历史废墟,目前香港看不见的、想不到的仍然存在于澳门。香港到处是新建的“现代化”高楼,澳门却相对地到处是“废墟”,难得的是,澳门人对“废墟”的文化价值珍而重之。李教授口中的“废墟”,既是标志性的大三巴牌坊,也是签订《中美望厦条约》的普济禅院,也是国父孙中山的故居,以及饱经岁月洗礼的哪吒庙旁的那壁断墙。他说:“有了废墟,历史的幽魂才有栖息之所,在这一方面,澳门是一个永远让人眷恋的存在。”
的确,澳门开埠早期中葡相隔的城市规划、港口城市的交通特色,对应着商埠开放务实的聚落分布,以及绵密交错的空间设计,至今依然得到很大程度的保留。在这些横街窄巷之间,你随时随地就会和许多“中国之最”擦身而过——最早的天主教堂、最古老的西式炮台群、第一座现代化灯塔、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所西式大学、第一座西式医院等等。面对地理局限和时代挑战,澳门政府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可算高瞩远足,使得古老的教堂和中式庙宇楼房保存相对完好,这些城市景观已于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为名,进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澳门朝着“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但澳门不只是眷恋“废墟”,随着回归以来的经济腾飞,她也慢慢创造出自己的新天新地来。澳门的城市文化,与其“以小搏大”的生存哲学和经济策略同气连枝。澳门人没有因为地小且位处边陲,而妄自菲薄;也没有因为赌权开放以后丰厚的博彩收益,而夜郎自大,不至于盲目追求现代化而淘汰掉特有的文化遗产和本土文化。一个世纪以来,澳门的陆地面积从十一多平方公里扩展至接近三十平方公里,博彩服务业遍地开花,大型轻轨也将改变澳门的交通和城规系统,新型都市建设正不停为城市注入活力。澳门的城市文化,一新一旧,一紧一松,历史的深沉与休闲娱乐的浮华,就像她的多元文化,互相辉映,各美其美。
看得见的文化启示
澳门中西文化和谐共融的普世意义,对比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时尤其突出。亨廷顿认为,后冷战时期整个世界进入了“文明的冲突”时代,全球的政治格局将随着世界的各种文明的相互竞争而改变。
其实,文化的碰撞不一定意味着持久的冲突。澳门过去是远东跨文化交流互动的主要地带,四百多年来她给多元文化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土壤,尤其在活生生的日常细节上,表现出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气度。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内地诸多城市的排外、反教事件,澳门在诸如节日庆典、建筑文化精神、城市布局设计、宗教传播、饮食融合等方面,都体现出惊人的忍耐力和包容度。
澳门华人秉承岭南一带淳朴、善良、中庸、平和的性格,兼有移民社会的开放、宽容,但由于华人与葡人间语言不通,生活文化圈子明显不同,又各自有很强的族群认同心态,因此多年来也的确存在一种各不相干的平行文化现象。但随着澳门回归,赌权开放,经济前景大好,葡人纷纷到澳门寻找机遇,使中葡文化在澳门的融合过程更为平等、互敬、友善;大量外资涌入,也带来更多的国际经验和新视野,让澳门人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更重视本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无论是族群文化的整合,还是民族之间的交流,过程都必然是互动而非单向。从文化交流的过程来看,儒家实用主义与西方教会文化在这里共生共处;从文化融合的结果来看,具有地域意识的澳门本土文化繁荣发展,同时吸收了南欧、东南亚、印度及非洲等地的文化特色;这两方面在澳门的城市文化中均得到具体的呈现。学者刘然玲回顾16至19世纪澳门文化的嬗变时指出,澳门文化的最终生成物,是岭南地方文化、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等的综合体,再加上来自东南亚的区域文化作为补充。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两者的对话和交流始终是澳门文化发展脉络的主线。然而,文化不是铁板一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加剧,穿梭于这些小街小巷的澳门人早已不是纯粹的中葡文化混合物,内地、港台文化,以及欧、美、日、韩等地的文化,已经改变了他们衣食住行的方式和品味;而21世纪的澳门文化正在不断被新生的文化所补充,继而演变出更难以定型的文化底蕴。
总而言之,澳门多元并存的平和、包容之气,自有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渊源。只有落实到最具体的城市生活场景之中,她的历史记忆才会细腻绵长,她的文化意义才越加深远。
2009年11月24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