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118427
《双龙寨纪事》给人*的感受就是尊重历史、贴近实际、材料鲜活、内容翔实,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一股浓浓的乡愁。
——陇南地方文化研究会理事 魏泽民
本书所写的双龙寨,又叫上寨子,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晚清到民国时,上寨子是西北茶马古道在西和县的*驿站。
本书对双龙寨的往事纪实,由三大部分构成:*部分重在对双龙寨地理人文及时代变化的介绍,考证了双龙寨的建庄时间、土地流转、姓氏源流以及修建情况,并对双龙寨作为西北茶马古道西和驿站部分做了详细的考证,展现了村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部分记述上寨近代教育历程及近代名人;第三部分是对双龙寨节令节日民俗、“四府龙王”吃会民俗、社火民俗、婚姻民俗、丧葬民俗这五个民俗进行介绍,展示了双龙寨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本书还提供了“硃卷”等珍贵史志资料,也有作者对上寨子茶马驿站店铺、上寨子上下城等进行实地测量后绘制的平面示意图,资料翔实具体,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第一章 上寨建庄时间探源和土地流转 /1
第一节 上寨建庄时间 /2
第二节 李姓到上寨和上、下城的修建 /5
第三节 上寨土地流转 /13
第二章 上寨姓氏源流考 /17
第一节 上寨最早的住户 /18
第二节 上寨李姓的来源 /19
第三节 其他姓氏的来源 /23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增的姓氏 /24
第三章 家神庙双龙祠的修建 /27
第一节 双龙寨名字的来历 /28
第二节 先祖李诚明的坟地 /30
第三节 家神庙的修建时间 /30
第四节 家神庙的布局 /32
第五节 先祖李诚明木像 /34
第四章 茶马古道的马帮驿站上寨子 /39
第一节 茶的起源传说 /40
第二节 茶马古道的产生过程 /41
第三节 茶马古道的各个历史阶段 /42
第四节 西北马帮驿站之一——双龙寨(西峪
乡上寨村) /46
第五节 古道插曲——跑南坪的故事 /50
第六节 西和罐罐茶的由来 /54
第五章 近代上寨教育办学历程 /65
第一节 清末的私塾 /66
第二节 国民政府新学校 /7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 /75
第六章 近代上寨名人简介 /85
第一节 王服远 /86
第二节 李登庸 /87
第三节 李煓 /91
第四节 李启瑞 /110
第五节 李永固 /114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生活 /117
第一节 旧社会的生活 /118
第二节 解放军带来的新气象 /120
第三节 西和解放、剿匪运动、抗美援朝、镇 压反革命运动 /123
第八章 20世纪50—80年代的农村生活 /125
第一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 /126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生活 /129
第三节 “破四旧” /131
第四节 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 /132
第九章 时令节日民俗 /141
第一节 正月节令 /142
第二节 二月节令 /153
第三节 三月节令 /154
第四节 四月节令 /154
第五节 五月节令 /154
第六节 六月节令 /155
第七节 七月节令 /155
第八节 八月节令 /188
第九节 九月节令 /188
第十节 十月节令 /189
第十一节 十二月节令 /189
第十章 四府龙王的吃会民俗 /193
第一节 四府龙王的由来 /194
第二节 巩昌府祈雨的故事 /199
第三节 四府龙王吃会 /201
第十一章 社火民俗 /213
第一节 社火起源 /214
第二节 社火的基本表演内容 /215
第十二章 婚姻民俗 /219
第十三章 丧葬民俗 /227
附录 /232
后记 /233
序 记住乡愁
普瓦利斯曾经说过:“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数以亿计的人加入城镇化建设的洪流,更有许多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从乡村流入城市,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有数以亿计的人离开故土,进入城市,即使是不同城市间也将有大量人口流动。伴随人群的集体性流动,原有的村镇乃至城市面貌都会发生巨变,以至借以寄托乡愁的一些载体也很可能被湮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里的“生态文明”“传承文化” 等概念,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有助于人们记住乡愁。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些富有冲击力的表述,直指一些地方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也为今后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为盲目冒进的城镇化进程是最容易消减乡愁的。
仔细想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可以通过完善规划来实现,但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确不好操作,因为“乡愁”的载体可能只是引发回忆的一个人物、一件往事,或者是一所祠堂、一座磨坊,或者是一声叮咛、一缕味道,或者是一片云、一棵树,或者是一个背影、一种感悟……有时是很感性、很具体的东西,但有时又是很抽象、很个性化的东西。即使同住一村、同在一巷,不同修养者的乡愁也未必相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也可能有不同的乡愁,可能此时是儿时的懵懂记忆,彼时是睹物思人的怀旧,此时是吟风弄月的豪情,彼时是伤春悲秋的感怀……如此复杂、如此多类的乡愁,要使人都说得清、记得住,真的不容易!
要留住乡愁,就要有寄托乡愁的载体。乡愁是对故土的思念、对传统的眷恋,也是情感的归依,这种情感不是浮在空中虚无缥缈的影像,而是同具体的物质、非物质载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红墙黛瓦、又见炊烟”的老村子,以及村口的庙宇和老戏台;比如村边的水磨和碾麦场,还有碾盘和磟碡;比如儿时玩耍过的四合院和老胡同,上学放学每天遇见的旧祠堂,摘过果子、打过秋千、掏过鸟窝的老杏树,都是寄托乡愁的物质载体。不仅如此,那几声熟悉的乡音、晚归牧童嘹亮的山歌,抑或意蕴悠长的头发换针的叫卖声,以及深巷的狗吠、庭院的鸡鸣、牛羊的鸣叫,以及捉过鱼虾的淙淙溪流等。又比如村口的大槐树,古老的祠堂、庙宇和戏台等,也许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但对于当地人可能是收工后的休憩之地,是端着碗出来边吃边聊的“沙龙”,是全村的“新闻发布”地,是村民节日的聚会点,是集体祭拜祖先的地方。这些建筑往往能让人记住乡愁、回忆往事,很有必要予以保护。
记住乡愁就必须有使人记得住的老物件、老环境、老味道,让人觉得像小时候经历过的一样,当时什么都是好的,房子不老旧,街道不脏乱,食物总是香喷喷的。这就有必要保留下一些环境优美、底蕴深厚的古老村落,但也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乡愁有大量个体性的东西,但也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老祠堂是很多村庄人的共同乡愁。从这个角度上讲,虽然个体的一些乡愁载体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消失,但老祠堂、老街道、老建筑保存住了后,就保存住了很多群体的乡愁。倘若历史建筑、文化名胜、自然遗产、公共公园等被私人占据,同广大群众隔离,乡愁就有可能变成个别人的乡愁,而不是人民大众的乡愁。
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生态系统,是有其顽强生命力的:村民们世世代代在那里吃饭,在那里娱乐,在那里聊天,在那里祭祀,他们对那里是熟悉、亲切的。一旦拆掉,原有的生活方式也许就会改变,重建这个“小系统”就非常不容易了。因此,乡村建设都应考虑这些因素。这些客观的存在,也是乡愁的最大载体,其承载的乡俗之厚重、乡情之浓烈、文化之多元等都是值得回味的,但也是最容易在城镇化中消失的。冯骥才先生说,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仅是个人的“乡愁”,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记住乡愁并不是拒绝变革、保留落后,而是既发展又保留,在发展中有所保留,既有老的场景在,还有新的进步来。保留古老的村落遗迹也并不妨碍其现代化,可以使其成为古典和现代共存的模板。不能让长大后的人尤其是从大城市返乡村探家的人,觉得家乡还是那么破败凋敝,甚至觉得卫生、饮食、交通等环境适应不了,感觉很多东西都不是原来的模样,给人留下隐隐的遗憾。人就是这么奇怪,故乡变化太大不行,觉得陌生,认不出来了;一点不变化也不行,觉得太死气沉沉了。
当然,留住乡愁最关键是要把人放在首位。要有关注乡村那档子事、记录那档子事的人,并且以关注、记录、寻访、调查、研究为己任,用现代的记录手段记录并整理研究,唤醒尘封的集体文化记忆,也许就能留住渐行渐远的乡愁,这也是我们后辈无奈的选择。但无论是什么载体,都要与人和事特别是与故乡的人和事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力,否则就可能失去其勃勃生机,成了博物馆、陈列室。当然,尊重当地的人和事并不意味着不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因为有时候是身在其中却熟视无睹,未必清楚一个建筑、一个手艺活的价值,觉得见怪不怪,等到发现其价值时就太迟了,因此,要把尊重当地人意见和听取专家建议结合起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留住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李谋宏先生的《双龙寨纪事》,不仅可以看作一部厚重的乡村史,记载了上寨村的历史沿革、曾经的辉煌、村落的变迁和乡规民俗,记述了村子里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还发掘和传承了地方文化,探究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商贸活动。内容从村境内的街道到乡村小店,从经营门类到经营方式,从境内经营到省外经商,从经营者到商号,从经营方式到经营内容,无不详尽记述,十分丰富。
本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尊重历史、贴近实际、材料鲜活、内容翔实。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风情到民俗,从人文到人物,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一股浓浓的乡愁。一些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在乡亲口头流传的“非遗”资料,显得弥足珍贵。《双龙寨纪事》是了解西和社会历史的一扇别开生面的窗口,为编撰地方史料提供翔实可靠的补充资料,也可以作为教育新型农民的通俗生动的好教材。可以预料,今天看来十分常见的生活资料,将来很可能就是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梦寐以求的瑰宝。
“人有爱乡心而后有爱国心,不能爱乡而谓能爱国者,是谰语也。”(《辽阳洲志乡土志》卷前)。爱国先爱村,爱村就要懂得村史。《双龙寨纪事》以其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真诚亲切的叙事,恋乡恋土的情怀,为村民提供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既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
陇南地方文化研究会理事 魏泽民
前言
遥远的记忆:从明清到民国
在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商贸活动过程中,马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唐宋时候起,马帮就成了大山里的运输者。他们把云南的茶叶、四川的丝绸运送到西北地区,然后带着西北地区的皮毛、水烟等回云南、四川,一代又一代人艰难地走在大西北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道路上。甘肃是必经之地,通过商贸的方式,马帮将生活用品、生产用品运输到有需要的地方。
马帮从武都、康县进来,进入西和时,石峡镇(石家关)是一个驿站,上寨子是一个驿站,下一站就是礼县的永坪,穿过永坪走甘肃武山,往兰州方向,这是通向西北的大路方向。多少年来,在以骡马为主要负重运输工具的时代,马帮一直按照这个节奏,穿梭在西北和西南的道路上。西和只有一个驿站,就是现在西峪乡的上寨子。这就是我的家乡——甘肃西和上寨村。
从成为驿站开始,这个村庄就因为马帮的经过而改变了生活,一二百年前的生活,让这里的人富足,也让这里的人开始新的生活。西和老辈人有句谚语“先有上下寨子的脚骡店,后有西和县”。马帮在西和县城设有驿站,主要的客栈就在上寨子的上城和下城,下寨大约有六家脚骡店。
双龙寨,通常又叫上寨,在今天西和县西峪镇境内,北距离县城五公里,她背靠着西山,后面是高高的悬帽咀,村庄西北面远远地对着塔子山,东面对着郭家山、茨峪里。祁山—西和公路自南向北穿村而过,通往县城,以西峪河为界,北岸是坪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叫烟坊,后来叫刘家铺子,现在叫西峪坪,分为上坪、下坪。北面往天水,以马跑泉位置为界,是下寨村,也是李姓,他们的祖先是从四川过来的,而上寨村人是从陕西过来的。
西峪河自西面从苏合流出来,在西峪坪折成南北走向,直冲上寨子,在上寨村叶家咀被河堤挡住,转向东流,在茨峪口流入漾水河。漾水河自南向北从县城而来,绕村庄东面而过,流出西和界后经过礼县流入燕子河,后注入西汉水,流进嘉陵江,最后汇入长江。西峪河与漾水河相汇,滋润这一方土地,养育这片土地的人。
如果没有那些族人的传说,也许她同她的故事就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淡忘。她的故事可能终究会被淡忘,然而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始终深深吸引着我,我情不自禁地探寻她的过去,不能不走进历史的故纸堆里,寻访往者生活过的痕迹,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百年来这里发生过什么?我们记住了什么?
近六十年来这里发生过什么?我们又记住了什么?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特别是农村的生活?仅仅需要好的环境,还是机会?是等待还是拼搏?是勤勤恳恳还是需要冒险?是积累财富还是要更加积累文化?带着这些思考,我不停地在乡间、长者、建筑、故事堆里寻访和徘徊。然后,我把她的故事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但愿能给我们以启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