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9900413967丛书名: 青少年科学素养文库
编辑推荐
大家之作,神来之笔
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自然界的常识
专家审稿,确保没有知识性问题
插图丰富,四色印刷
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自然界的常识
专家审稿,确保没有知识性问题
插图丰富,四色印刷
内容简介
1875年,离开教坛的法布尔携妻室儿女迁往法国郊外的乡间小镇,在那里买下一处荒地,命名为“荒石园”,从此全身心地投入昆虫的观察和实验,倾40年时间成就十卷本昆虫学名著《昆虫记》。《昆虫记》在国内是当之无愧的长销书,法布尔也成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
也许大家不知道,当代也有一位倾40年时间足迹踏遍六大洲的痴恋昆虫的人,《蜇虫记》作者加斯顿·施蜜特。他被誉为“蜇虫刺之王”“蜇痛鉴定家”,用亲身经历制定了蜇刺昆虫的疼痛等级。他和法布尔一样,从小在乡野荒林中成长,小小昆虫也是他童年时的玩伴。后来,当他成为一名昆虫学教授时,回首当年,他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不需要任何教师在方法上为其提供指导,遗憾的是,这一天赋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而丧失,就需要教师再次为他们灌输科学方法。
《昆虫物语——两代法布尔讲述的昆虫故事》包括19世纪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和“当代法布尔”加斯顿·施蜜特的《蜇虫记》。两本书均经过了专业人士的审读,并配有丰富的图片。后者在美国出版引起了如《哈利·波特》一般的轰动,包括《自然》在内的十几家主流媒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也许大家不知道,当代也有一位倾40年时间足迹踏遍六大洲的痴恋昆虫的人,《蜇虫记》作者加斯顿·施蜜特。他被誉为“蜇虫刺之王”“蜇痛鉴定家”,用亲身经历制定了蜇刺昆虫的疼痛等级。他和法布尔一样,从小在乡野荒林中成长,小小昆虫也是他童年时的玩伴。后来,当他成为一名昆虫学教授时,回首当年,他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不需要任何教师在方法上为其提供指导,遗憾的是,这一天赋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而丧失,就需要教师再次为他们灌输科学方法。
《昆虫物语——两代法布尔讲述的昆虫故事》包括19世纪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和“当代法布尔”加斯顿·施蜜特的《蜇虫记》。两本书均经过了专业人士的审读,并配有丰富的图片。后者在美国出版引起了如《哈利·波特》一般的轰动,包括《自然》在内的十几家主流媒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目 录
《昆虫记》目录
导读
序
本版说明
昆虫知识
第一章 石蜂
第一节 石蜂筑巢
第二节 石蜂的本能:前人的实验
第三节 石蜂的本能:换巢实验
第二章 蝉
第一节 传说中的蝉
第二节 金蝉出洞
第三节 蝉的“歌声”
第四节 蝉的产卵与孵化
第三章 蟋蟀
第一节 田野中的蟋蟀
第二节 意大利蟋蟀
第四章 螳螂
第一节 螳螂捕食
第二节 螳螂求偶
第三节 螳螂筑巢
第五章 蛾
第一节 大孔雀蛾之夜
第二节 橡树蛾的恋爱观
第六章 甲虫
第一节 残忍屠夫金步甲
第二节 金步甲的婚俗
第三节 天生好父亲粪金龟
第四节 松树鳃角金龟
第七章 种子里的寄生虫
第一节 橡栗象
第二节 豌豆象
第三节 菜豆象
《蜇虫记》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被蜇的经历
第2章 螫针
第3章 最初的蜇刺昆虫
第4章 痛的真相
第5章 螫的科学
第6章 汗蜂和火蚁
第7章 黄蜂和胡蜂
第8章 收获蚁
第9章 沙漠蛛蜂和独居蜂
第10章 子弹蚁
第11章 蜜蜂和人类:在进化中共生
附录1 蜇刺昆虫的疼痛等级
附录2 参考文献
导读
序
本版说明
昆虫知识
第一章 石蜂
第一节 石蜂筑巢
第二节 石蜂的本能:前人的实验
第三节 石蜂的本能:换巢实验
第二章 蝉
第一节 传说中的蝉
第二节 金蝉出洞
第三节 蝉的“歌声”
第四节 蝉的产卵与孵化
第三章 蟋蟀
第一节 田野中的蟋蟀
第二节 意大利蟋蟀
第四章 螳螂
第一节 螳螂捕食
第二节 螳螂求偶
第三节 螳螂筑巢
第五章 蛾
第一节 大孔雀蛾之夜
第二节 橡树蛾的恋爱观
第六章 甲虫
第一节 残忍屠夫金步甲
第二节 金步甲的婚俗
第三节 天生好父亲粪金龟
第四节 松树鳃角金龟
第七章 种子里的寄生虫
第一节 橡栗象
第二节 豌豆象
第三节 菜豆象
《蜇虫记》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被蜇的经历
第2章 螫针
第3章 最初的蜇刺昆虫
第4章 痛的真相
第5章 螫的科学
第6章 汗蜂和火蚁
第7章 黄蜂和胡蜂
第8章 收获蚁
第9章 沙漠蛛蜂和独居蜂
第10章 子弹蚁
第11章 蜜蜂和人类:在进化中共生
附录1 蜇刺昆虫的疼痛等级
附录2 参考文献
前 言
《蜇虫记》前言 让我们备鞍上马,开始一场冒险之旅吧!这次冒险将发生在我们的脑海中,而非充满荆棘、蚊虫和汗水的现实世界。这算是一种“作弊”吗?或许吧,但所有的冒险不都同时发生在我们的身体和脑海中吗?早在150万年前,这种冒险就在非洲稀树草原和开阔林地中开始了——彼时彼刻,我们的25人团队正在一座小丘下面休息。名曰小丘,其实只是从那片开阔地冒出的一块小山样的巨石。几个有经验的人坐在小丘顶部,警惕地注视着潜在的威胁和机会。或许附近有几只需要避开的狮子,在那条通向水源地的道路旁边的一棵树下,可能潜伏着一头豹子;或许附近一个部落的几个劫掠者正朝我们这边赶来。幸而今天是美妙的一天,没有这些危险因素。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刚出生的小长颈鹿,看起来还不大会走路。我们需让所有五岁以上的男孩跟着大人狩猎,以便从有经验者那里学习如何抓住这样的机会,让整个部落吃上一顿美味的鲜肉。三个最强壮的男子快步冲向远处那只长颈鹿,确保它不会被附近的鬣狗或狮子抢走。幸运的是,并无狮子和鬣狗抵达现场,只有几条胡狼环伺左右,等待着一场杀戮过后的残羹冷炙。
两位长者和一个大男孩带着那些兴冲冲的小男孩,跟在几个有经验的男人后面并为他们提供协助。当我们开始快步穿过那片草丛时,忽然想起狮子、豹子和鬣狗并不是唯一的威胁。喂,左边好像有东西在扭来扭去,那是什么?是蛇!千万小心。几年前,一个爱冒险的年轻人遭遇蛇咬后,很快就死掉了。蛇是危险的动物。或许有些蛇并不危险,但危险的蛇足够多,以致对所有的蛇你都得提防着点儿——小心驶得万年船嘛。避开那条蛇后,继续旅行。我们从一棵猴面包树底下经过。哎哟,是什么蜇痛了我?快跑!树上有个蜂巢,而且那些蜜蜂的情绪显然不对头。蜜蜂也可能是一种威胁。我们注意到蜂巢的位置,提醒前面的伙伴注意——他们已经用石头和棍棒吓跑了母长颈鹿,正屠宰那只小长颈鹿准备带回营地。回营之后,男孩们引领几个兴奋的男子,带着火把找到那个蜂巢,然后退后观看。两个采蜜人爬上猴面包树,用火把驱走蜜蜂,抢夺了它们宝贵的蜂蜜和带蜂子的蜂巢。人类早已知道,蜜蜂就像蛇一样,本质上可怕、危险,因此,若要健康地活下来,就需要对它们保持警惕。
这个冒险之旅是虚构的,但它的寓意却是真实的。我们必须对那些会伤害或杀死我们的动物保持畏惧之心,要谨慎对待或彻底避开它们。数百万年来,我们的祖先,无论是人还是类人猿,都遭遇过危险的动物:有的是威猛强悍的庞然大物,有的个头儿较小但足以致命,还有的体形极小却同样会带来伤害。这些危险的遭遇将我们对潜在有害动物的恐惧感烙印在基因上,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携带着这些基因。
在这本书中,我希望分享对自然世界的爱和所有生命形式的美。每个动物都有其值得讲述的有趣故事,每个故事都在等待着我们的关注和讲述。我很幸运,能够在多次探险之旅中,接触到这个星球上的一些最美丽、最迷人的昆虫——蜇刺昆虫。蜇刺昆虫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了解它们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应对日常生存挑战的自我解救方案。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章到第五章为第一部分,提供了有助于支撑后面章节的背景和理论。内容较多的第二部分由一系列章节构成,每章深入剖析一小组特定的昆虫。读者可以跳过某些章,以任意顺序阅读,因为每一章基本上是独立成篇的。换言之,你既可以从头看起,也可以选定喜欢的章节直接阅读。
我必须坦白一件事,你会在行文中看到很多尾注标记,这些都是引用部分的信息来源,除非有什么能激起你特别的兴趣,不然你完全可以(甚至应该)忽略它们(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愿这些数字不会让你觉得太碍眼。让我们出发吧!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这次旅行。
两位长者和一个大男孩带着那些兴冲冲的小男孩,跟在几个有经验的男人后面并为他们提供协助。当我们开始快步穿过那片草丛时,忽然想起狮子、豹子和鬣狗并不是唯一的威胁。喂,左边好像有东西在扭来扭去,那是什么?是蛇!千万小心。几年前,一个爱冒险的年轻人遭遇蛇咬后,很快就死掉了。蛇是危险的动物。或许有些蛇并不危险,但危险的蛇足够多,以致对所有的蛇你都得提防着点儿——小心驶得万年船嘛。避开那条蛇后,继续旅行。我们从一棵猴面包树底下经过。哎哟,是什么蜇痛了我?快跑!树上有个蜂巢,而且那些蜜蜂的情绪显然不对头。蜜蜂也可能是一种威胁。我们注意到蜂巢的位置,提醒前面的伙伴注意——他们已经用石头和棍棒吓跑了母长颈鹿,正屠宰那只小长颈鹿准备带回营地。回营之后,男孩们引领几个兴奋的男子,带着火把找到那个蜂巢,然后退后观看。两个采蜜人爬上猴面包树,用火把驱走蜜蜂,抢夺了它们宝贵的蜂蜜和带蜂子的蜂巢。人类早已知道,蜜蜂就像蛇一样,本质上可怕、危险,因此,若要健康地活下来,就需要对它们保持警惕。
这个冒险之旅是虚构的,但它的寓意却是真实的。我们必须对那些会伤害或杀死我们的动物保持畏惧之心,要谨慎对待或彻底避开它们。数百万年来,我们的祖先,无论是人还是类人猿,都遭遇过危险的动物:有的是威猛强悍的庞然大物,有的个头儿较小但足以致命,还有的体形极小却同样会带来伤害。这些危险的遭遇将我们对潜在有害动物的恐惧感烙印在基因上,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携带着这些基因。
在这本书中,我希望分享对自然世界的爱和所有生命形式的美。每个动物都有其值得讲述的有趣故事,每个故事都在等待着我们的关注和讲述。我很幸运,能够在多次探险之旅中,接触到这个星球上的一些最美丽、最迷人的昆虫——蜇刺昆虫。蜇刺昆虫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了解它们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应对日常生存挑战的自我解救方案。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章到第五章为第一部分,提供了有助于支撑后面章节的背景和理论。内容较多的第二部分由一系列章节构成,每章深入剖析一小组特定的昆虫。读者可以跳过某些章,以任意顺序阅读,因为每一章基本上是独立成篇的。换言之,你既可以从头看起,也可以选定喜欢的章节直接阅读。
我必须坦白一件事,你会在行文中看到很多尾注标记,这些都是引用部分的信息来源,除非有什么能激起你特别的兴趣,不然你完全可以(甚至应该)忽略它们(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愿这些数字不会让你觉得太碍眼。让我们出发吧!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这次旅行。
媒体评论
1. 施蜜特的故事非常动人,哪怕是讲昆虫的螫针。
——《出版人周刊》
2. 按照施蜜特的疼痛等级,这本书是0——无痛;按照快乐的等级,这本书是10,一次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
——美国《博物学》杂志
3. 《蜇虫记》是一本优秀的读物,在介绍蜜蜂等昆虫进化路线图的同时,穿插了一位从事野外考察的昆虫学家的感人故事。
——《美国蜜蜂杂志》
4. 螫针到底有什么样的生化和生理机能?其中的奥秘非常吸引人,即便在他描述由于好奇心引起的红肿和烧灼感时。
——《自然》
5. 如果你对各种虫子感兴趣,尤其是对名声不太好的虫子感兴趣,你会爱上这本书、受到启发并迷上它。
——《发现杂志》
6. 蜇刺昆虫的注射器是由于“军备竞赛”进化出来的,其“生化武器”——毒液是群居生活的直接后果,群居加大了被捕猎的风险,因而需要一种强大的防御策略。这是一本有关进化的书,作者在叙述时巧妙地插入了个人的趣闻轶事。
——《BBC野生动物杂志》
——《出版人周刊》
2. 按照施蜜特的疼痛等级,这本书是0——无痛;按照快乐的等级,这本书是10,一次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
——美国《博物学》杂志
3. 《蜇虫记》是一本优秀的读物,在介绍蜜蜂等昆虫进化路线图的同时,穿插了一位从事野外考察的昆虫学家的感人故事。
——《美国蜜蜂杂志》
4. 螫针到底有什么样的生化和生理机能?其中的奥秘非常吸引人,即便在他描述由于好奇心引起的红肿和烧灼感时。
——《自然》
5. 如果你对各种虫子感兴趣,尤其是对名声不太好的虫子感兴趣,你会爱上这本书、受到启发并迷上它。
——《发现杂志》
6. 蜇刺昆虫的注射器是由于“军备竞赛”进化出来的,其“生化武器”——毒液是群居生活的直接后果,群居加大了被捕猎的风险,因而需要一种强大的防御策略。这是一本有关进化的书,作者在叙述时巧妙地插入了个人的趣闻轶事。
——《BBC野生动物杂志》
免费在线读
据传,在亚马孙河流域的居民中,成年礼庆典的流程不尽相同。在苏里南,编织的垫子能卡住子弹蚁胸腹之间的狭窄部分,以防蚂蚁逃脱。然后,人们往垫子上装子弹蚁,让子弹蚁蜇人的一端都朝向同一边。垫子被放在候选男孩的腹部、臀大肌、大腿等容易叮蜇的部位。“像男人一样”经受过这种洗礼之后,男孩服下调配的草药,躺在吊床上休息,部落里的其他人则要长时间地庆祝他长大成人。这种仪式的另一个版本来自美国公共广播公司1997年拍摄的名为《小妖精:森林里的面孔》的自然系列录像片,拍摄重点是发现并记录隐藏在亚马孙森林中的小型狨和柽柳猴。在这次发现之旅中,拍摄者记录了子弹蚁在成年礼中的“补充”用途。录像版中,男孩在接受蚂蚁叮蜇前全身被涂成黑色。继1997年《小妖精》录像片发表之后,YouTube网站上出现了几段剪辑,其中有一段记录了一个赛特利族男孩在成年礼上的表现。他的献身精神和意志力让整个仪式显得像走过场一样,叮蜇造成的痛苦看似微不足道。另一段用葡萄牙语叙述的视频揭示了疼痛带来的较大影响,哈米什和安迪对蜇痛的反应截然相反,在这个例子中,有一个人并非无比虔诚地想要通过成年测试。这些仪式数十万次的观看量表明,无论生活在何处,子弹蚁对人们都有着巨大的潜在吸引力,因而广受欢迎。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