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80131
编辑推荐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秘奇特民俗节庆活动
内容简介
盂兰盆盛会是福建多元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每逢农历天干甲、乙、丙年的十月份,福建龙岩新罗区适中镇都会举办以奉祀“正顺圣王”为主题的盂兰盆盛会。这是一个历经八百年而不衰、承载后中文化内涵、远近闻名的神秘奇特的民俗节庆活动。龙岩适中盂兰盆盛会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目 录
前言
一 适中盂兰盆盛会产生的生态环境
1.适中盂兰盆盛会简介
2.适中盂兰盆盛会的地理环境
3.适中盂兰盆盛会的历史环境
4.适中盂兰盆盛会的人文环境
5.与适中盂兰盆盛会息息相关的适中古迹
二 盂兰盆节
1.盂兰盆与宗教
2.盂兰盆与民间风俗
三 白云千载盂兰盆
1.盂兰盆盛会的缘起
2.盂兰盆盛会的主要特点
3.盂兰盆盛会融合佛、道、儒三教
4.盂兰盆盛会的基本内容
5.盂兰盆盛会主道场——白云堂
四 适中盂兰盆盛会的行台
1.水尾行台
2.新安行台
3.石桥头行台
4.蓝田行台
5.黄田行台
6.土城行台
7.保太佛寮点
五 第五十六届甲年适中盂兰盆盛会活动流程
六 不断变迁的适中“盂兰盆盛会”
七 关于适中盂兰盆盛会的研讨
1.适中盂兰盆胜会起始时间考
2.关于龙岩适中兰盆胜会的考察
3.白云千载驻悠悠
4.“正顺圣王”是何尊神的争议
5.朱熹在适中的传说和“四姓七团”的由来
6.适中公馆
附录
1.白云堂历代碑文
2.谢阳周公计充正梁 谋得参与盂兰盆会
后记
前 言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吾侪研究中华民族,最难解者无过福建人。”饮冰子此言,意在指福建人在人种学来源上比较复杂,不容易搞不清楚。对于福建的汉族,梁先生甚至认为其“含有极诡异之成分”。何以有斯言?福建族源的多元性或是其诸般因素之一。闽越人是福建原住居民,而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北民南迁,不同的民族及族群逐渐相融于八闽大地,不但使梁启超先生难解于其人种来源,更给福建带来了迥异的方言、不同的民俗,或保留其原汁原味,或彼此间吸收融合,这些民俗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文化。
福建族群融合的历史在其辖下地级市龙岩境内体现的亦很明显,龙岩是中国大陆333个地级行政区划中,唯一以“龙”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符号命名者,因地处福建之西,故又通称“闽西”,其地交通闽、粤、赣三省,其民则以畲族及闽南、客家两大汉族族群融合相处,其方言又以全国八大方言区中之闽南话与客家话为主。龙岩的历史是古闽越人刀耕火种的历史,龙岩的历史是河洛先祖筚路蓝缕的历史,龙岩的历史是客家先民辗转流离的历史,历史与历史在这里交汇碰撞,碰撞出了丰富多彩的火花:这里有多达二十多种古韵悠长的方言,这里有建于各个时期体现闽南与客家两大族群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这里更有多彩多姿让人应接不暇的民俗活动。
本书将要介绍的盂兰盆盛会正是龙岩多元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每逢农历天干甲、乙、丙三年的十月份,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都会举办盂兰盆盛会,这是一个历经八百年而不衰、承载厚重文化内涵、远近数百里闻名、号称“盂兰盆”却非“盂兰盆”的神秘奇特的民俗节庆活动。适中盂兰盆盛会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当地需世世代代保护、传承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神秘、奇特,越来越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
适中盂兰盆盛会源自中原佛事祭祀活动盂兰盆会,自1214年首办并初定仪式、规矩后逐渐发展至今,期间以1454年为分水岭,自该年始,适中盂兰盆盛会由当地陈、林、赖、谢四大姓联合举办,仪式、规矩亦逐步完善成今日模样。适中盂兰盆盛会名曰“盂兰盆”,又有别于一般的“盂兰盆会”,其主祀者被尊称为“正顺圣王”,负责操办盛会的人员称之为“缘首”,盛会始终以虔诚奉祀“正顺圣王”为主题。适中盂兰盆盛会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适中百姓的盛会,临近乡镇乃至周边县市的百姓前来一睹盛况者早已不在少数,近几届来更吸引了不少外省民众前来参与,甚至出现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适中盂兰盆盛会正以其别样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其中。
适中盂兰盆盛会是群众办的文化艺术节,在“日则耕田夜同眠”的古代,盛会不但表达了适中先民的心愿,更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农民的精神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盛会期间,“缘首”会颁布乡规民约,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盛会期间,不准打架、斗殴,对于过去乡人有不睦之举的双方,在盛会期间,必须消除隔膜,相互和好。”此约具体成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却代代相传,其他诸如不得出现偷盗行为等亦予以颁布,是故,凡逢盛会,当地社会秩序一片井然,颇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风。导人向善,教化世人,既是佛、道宗教教义,亦为孔、孟之道所提倡,适中先民将其以民约的方式融入盂兰盆盛会,视其为原始的契约精神似无不妥,正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莫欺天地与苍生。此外,尽管适中盂兰盆盛会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但适中乡民并不排外,“凡外地客人来观看盛会,乡里都要热情款待,以尽主人之道,弘扬礼义之举”。这条规定既体现了盛会的包容性,亦体现了其所包含的儒家礼义之风。
适中盂兰盆盛会脱胎于盂兰盆却又比盂兰盆更为丰富,有其历史原因,有其地理因素,更有着文化名人带来的影响。八百年来,尽管在某些时期因特定历史原因曾短暂中断过,但融入适中人血液的盛会基因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现如今,适中盂兰盆盛会已不仅是民俗文化饕餮,更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相信未来它将更为光彩。
福建族群融合的历史在其辖下地级市龙岩境内体现的亦很明显,龙岩是中国大陆333个地级行政区划中,唯一以“龙”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符号命名者,因地处福建之西,故又通称“闽西”,其地交通闽、粤、赣三省,其民则以畲族及闽南、客家两大汉族族群融合相处,其方言又以全国八大方言区中之闽南话与客家话为主。龙岩的历史是古闽越人刀耕火种的历史,龙岩的历史是河洛先祖筚路蓝缕的历史,龙岩的历史是客家先民辗转流离的历史,历史与历史在这里交汇碰撞,碰撞出了丰富多彩的火花:这里有多达二十多种古韵悠长的方言,这里有建于各个时期体现闽南与客家两大族群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这里更有多彩多姿让人应接不暇的民俗活动。
本书将要介绍的盂兰盆盛会正是龙岩多元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每逢农历天干甲、乙、丙三年的十月份,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都会举办盂兰盆盛会,这是一个历经八百年而不衰、承载厚重文化内涵、远近数百里闻名、号称“盂兰盆”却非“盂兰盆”的神秘奇特的民俗节庆活动。适中盂兰盆盛会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当地需世世代代保护、传承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神秘、奇特,越来越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
适中盂兰盆盛会源自中原佛事祭祀活动盂兰盆会,自1214年首办并初定仪式、规矩后逐渐发展至今,期间以1454年为分水岭,自该年始,适中盂兰盆盛会由当地陈、林、赖、谢四大姓联合举办,仪式、规矩亦逐步完善成今日模样。适中盂兰盆盛会名曰“盂兰盆”,又有别于一般的“盂兰盆会”,其主祀者被尊称为“正顺圣王”,负责操办盛会的人员称之为“缘首”,盛会始终以虔诚奉祀“正顺圣王”为主题。适中盂兰盆盛会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适中百姓的盛会,临近乡镇乃至周边县市的百姓前来一睹盛况者早已不在少数,近几届来更吸引了不少外省民众前来参与,甚至出现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适中盂兰盆盛会正以其别样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其中。
适中盂兰盆盛会是群众办的文化艺术节,在“日则耕田夜同眠”的古代,盛会不但表达了适中先民的心愿,更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农民的精神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盛会期间,“缘首”会颁布乡规民约,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盛会期间,不准打架、斗殴,对于过去乡人有不睦之举的双方,在盛会期间,必须消除隔膜,相互和好。”此约具体成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却代代相传,其他诸如不得出现偷盗行为等亦予以颁布,是故,凡逢盛会,当地社会秩序一片井然,颇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风。导人向善,教化世人,既是佛、道宗教教义,亦为孔、孟之道所提倡,适中先民将其以民约的方式融入盂兰盆盛会,视其为原始的契约精神似无不妥,正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莫欺天地与苍生。此外,尽管适中盂兰盆盛会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但适中乡民并不排外,“凡外地客人来观看盛会,乡里都要热情款待,以尽主人之道,弘扬礼义之举”。这条规定既体现了盛会的包容性,亦体现了其所包含的儒家礼义之风。
适中盂兰盆盛会脱胎于盂兰盆却又比盂兰盆更为丰富,有其历史原因,有其地理因素,更有着文化名人带来的影响。八百年来,尽管在某些时期因特定历史原因曾短暂中断过,但融入适中人血液的盛会基因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现如今,适中盂兰盆盛会已不仅是民俗文化饕餮,更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相信未来它将更为光彩。
免费在线读
盂兰盆与民间风俗
在民间,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同时,祭祀祖先也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七月十五在老百姓口中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普渡”(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因宋末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过节)。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七月祀鬼之俗演变成民间的鬼节,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间的鬼月俗信与中元节、盂兰盆节之间,在精神实质上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之处:皆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与华夏民间文化礼俗的一致,使它们迅即得到广泛认同;两者皆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间的鬼月有了成为节日的重要时间契机;节日的确立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节期和拥有它特有的节俗,佛、道两教一同确定了七月鬼节的固定节期,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的打醮等仪式活动又成了这一鬼节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道教是完全的本土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也为民间接受,成为这一节日通行的称呼。
华夏文化与民间信仰有强大的同化作用,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传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适应本土文化的过程。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和风物渐渐难分难解。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盛大的华夏民俗节日。
……
在民间,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同时,祭祀祖先也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七月十五在老百姓口中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普渡”(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因宋末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过节)。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七月祀鬼之俗演变成民间的鬼节,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间的鬼月俗信与中元节、盂兰盆节之间,在精神实质上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之处:皆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与华夏民间文化礼俗的一致,使它们迅即得到广泛认同;两者皆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间的鬼月有了成为节日的重要时间契机;节日的确立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节期和拥有它特有的节俗,佛、道两教一同确定了七月鬼节的固定节期,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的打醮等仪式活动又成了这一鬼节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道教是完全的本土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也为民间接受,成为这一节日通行的称呼。
华夏文化与民间信仰有强大的同化作用,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传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适应本土文化的过程。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和风物渐渐难分难解。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盛大的华夏民俗节日。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