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35891丛书名: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本书适合作为师范类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供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幼儿教师、中小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等阅读。
目 录
第一章 认识我们自己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1
第一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
任务及研究方法 2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 2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6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7
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简史 19
一、近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产生的
准备阶段 19
二、近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阶段 21
三、近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分化
与发展阶段 23
四、近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与增新阶段 23
第三节 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概况 24
一、中国古代的儿童发展心理学
思想 24
二、中国近代儿童心理学 25
三、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25
本章小结 26
思考题 26
第二章 心理学家眼中的儿童心理
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
基本理论 27
第一节 有关”我”的理论–精神
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点 28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28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31
第二节 研究行为的科学–行为主义
的心理发展观 34
一、华生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4
二、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的心理
发展理论 37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8
第三节 研究认知结构的理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43
一、皮亚杰生平 43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
主要观点 43
三、简评 48
第四节 “最近发展区”的倡导者–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48
一、维果斯基简介 48
二、维果斯基儿童心理学的主要
观点 48
第五节 “蒙氏教育”的启蒙者–
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51
一、蒙台梭利简介 51
二、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52
三、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发展与
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54
第六节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 56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
进展 56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进展 58
三、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研究的
进展 61
四、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研究的
进展 62
本章小结 63
思考题 64
第三章 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65
第一节 关于心理发展动因的讨论 66
一、一因素说 66
二、二因素说 67
三、相互作用说 67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动因 68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 68
二、环境与教育动因 73
三、活动动因 85
四、心理内部矛盾动因 86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88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 88
二、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89
三、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
可变性 89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90
本章小结 92
思考题 92
第四章 人生的开端–胎儿的发展 93
第一节 人之初–胎儿的发展 93
一、生命之吻–合子的形成 93
二、怎样生长–胎儿的生长阶段 95
三、来到世上很不容易–围产期
环境 100
第二节 教育从胎儿开始–胎教 102
一、何为胎教 102
二、胎教的影响因素–母体
内外环境 103
三、”胎儿能接受胎教”–
胎儿的活动和能力的发展 110
本章小结 113
思考题 114
第五章 感知觉动作发展的关
键期–乳儿心理的发展 115
第一节 新生儿的发展 116
一、应激与适应–生存环境的
巨大变化 116
二、很弱小,但潜力巨大–
乳儿生理发展特征 117
三、出生就有的能力–新生儿
的无条件反射 121
四、学习从现在开始–条件
反射的出现 123
第二节 乳儿的发展 124
一、此时,发展得很快–乳儿
生理的发展 124
二、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的
发展 126
三、天生就想说话–言语的
发展 132
四、怎样认识世界–认知过程
的发展 133
第三节 乳儿社会性的发展 138
一、天生具备的社交能力 138
二、乳儿的社会关系 139
第四节 乳儿的教养 141
一、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儿期
常见的心理问题 141
二、需要这样教养–乳儿的
教养 143
本章小结 146
思考题 147
第六章 动作依恋发展的关键期–
婴儿心理的发展 148
第一节 “长得很快的时期”–
婴儿生理的发展 148
一、身体发育 149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149
第二节 心灵才能手巧–婴儿动作、
活动的发展 152
一、动作的发展 152
二、活动的发展 157
三、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
作用 158
第三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159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159
二、婴儿注意的发展 161
三、婴儿记忆的发展 162
四、用动作解决问题–直觉
行动思维的出现 163
五、怎样会说话–婴儿言语的
发展 164
第四节 “我”要变成社会人–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69
一、请你了解我–婴儿的气质 169
二、不要总是吓唬–婴儿情绪
的发展 171
三、情感的源泉–婴儿依恋的
发展 174
四、人生发展的关键–自我
意识的萌芽 180
第五节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181
一、会出现这些问题–婴儿
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181
二、时刻要注意–婴儿教养
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84
本章小结 185
思考题 185
第七章 游戏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心理的发展 186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概述 187
一、活泼好动是我的本质–
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187
二、更像个婴儿–幼儿初期的
心理特点 189
三、真正的幼儿–幼儿中期的
心理特点 190
四、我像个小学生–幼儿晚期
的心理特点 190
第二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191
一、幼儿身体的发育 191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93
第三节 儿童游戏的发展 195
一、心理学家眼里的儿童
游戏–关于游戏的心理学
理论 195
二、孩子最喜欢”玩”–游戏是
幼儿期的基本活动 197
三、会”玩”的孩子才聪明–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198
第四节 我为学习做准备–
幼儿认知的发展 200
一、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200
二、幼儿注意的发展 202
三、幼儿记忆的发展 204
四、幼儿思维的发展 206
五、幼儿言语的发展 209
第五节 “三岁看大”:个性形成的
关键期–幼儿社会性的
发展 211
一、三岁看大–幼儿个性初步
形成 212
二、怎样控制自己–自我意识
的发展 212
三、最初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
的发展 214
四、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奇心的
发展 216
五、性别角色社会化 216
六、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 218
第六节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220
一、我会出现的问题–幼儿期常
出现的心理问题 220
二、教育我,要注意–幼儿教育
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3
三、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224
本章小结 225
思考题 225
第八章 学会学习的关键期–
小学生心理的发展 226
第一节 “童言无忌”–小学生的
一般特征 227
一、小学生身体的发育 227
二、小学生神经系统的发展 229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229
第二节 童年的主要活动–学习
活动的发展 230
一、学习和游戏不一样–学习
的特点 230
二、学会如何学习–学习活动
的发展 232
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能力–小学生
认知过程的发展 236
一、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236
二、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240
三、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242
四、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247
第四节 “七岁看老”–小学生
社会性的发展 249
一、全面发展的需要–情感和
意志的发展 249
二、更全面认识自己–自我
意识的发展 252
三、儿童之间的”战争”–
道德的发展 253
四、人际交往的发展 256
第五节 小学生的心理卫生 262
一、小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262
二、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263
本章小结 265
思考题 265
第九章 半幼稚半成熟错综矛
盾期–初中生心理的
发展 267
第一节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
矛盾性 269
一、生理发育高峰 269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279
第二节 初中生的学习活动 282
一、初中生学习活动的特点 282
二、初中生学习的心理指导 284
三、指导初中生学习的具体方法 285
第三节 初中生的认知发展 286
一、初中生记忆的发展 286
二、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287
第四节 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88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288
二、初中生情感的发展 289
三、初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294
四、第二逆反期 295
五、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297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304
一、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社会问题
及预防措施 304
二、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
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312
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
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312
本章小结 313
思考题 313
第十章 从急风怒涛到相对平
稳期–高中生心理的
发展 314
第一节 我开始长大–高中生的
一般特征 314
一、身体发育相对稳定 314
二、心理品质日趋稳定 315
三、高中生心理主要研究课题 315
第二节 高中生认知的发展 316
一、高中生学习的特点 316
二、高中生的思维发展 317
第三节 高中生社会性的发展 320
一、青年期自我的发展 320
二、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 323
三、高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
发展 327
第四节 高中生的心理卫生 332
一、帮高中生度过高考期–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33
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42
三、高中生的升学就业指导 347
本章小结 349
思考题 349
参考文献 351
第二章 心理学家眼中的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包括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华生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了解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
发展心理学理论(theory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 心理发展观(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行为主义学派(behaviorism) 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
心灵故事2-1
潜意识与恐水症
安娜·奥(Anna Ao)是一位21岁的青年女郎,患有”恐水症”,夏天持续高温,使她感到十分口渴,可是嘴一接近茶杯,不知为何手就会把茶杯推开,只好尽量吃些水果来解渴。这种症状一直持续了六周。对她进行催眠,当她进入催眠状态后,医生就让她随便说出与病情有关的事。这时,她不由自主地讲个不停,述说自己对一个英国女佣的各种不满。突然她想起来了,有一天当她进入房间时,发现该女佣像一只小狗一样直接从杯子里喝水,立即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不过为了不失礼,当时尽力克制自己什么也没说。现在,处于催眠状态下,安娜回忆起这段经历来。在喋喋不休地全部讲出来的时候,她表现得极为愤怒,随即她说想喝水,医生就给她水喝,她便安安静静地大口喝起来。当茶杯离开她的嘴唇后,她就从催眠状态中醒过来,以后就能随便喝水了。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情感能量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充分释放而引起的,在催眠状态下,通过宣泄,这些症状就消失了。
(资料来源:车文博. 弗洛伊德主义评论.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在发展心理学这个百花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与科学理论,我们学习和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就必须重视学习和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各派观点和各派理论。
第一节 有关”我”的理论–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点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因为其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弗洛伊德主义(或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产生
弗洛伊德是一位医生兼心理学家,曾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世纪的奥地利帝国,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社会禁欲非常严重,两性关系得不到正常发展,许多精神病多源于性的压抑。这一现状促使弗洛伊德从性心理方面研究精神病的根源及其对于人格发展的影响。他借鉴夏克的”催眠术”、布洛伊尔的”谈疗法”和物理学家汉霍兹的”流体力学”、生理学家布鲁克本能论的思想,经过临床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
(二)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心理地形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他更强调潜意识活动。发现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创见。
意识(conscious)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能量活动部分,它实际上只是心理能量活动的一种浅层的水平。
潜意识(unconscious)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它不被本人意识,但积极活动,追求即时满足,是人们经验的巨大储存库。
前意识(preconscious)是指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意识。前意识虽然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以在集中注意力、认真回忆或在没有干扰时被回忆起来,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只占整个人心理的极小比例,它像马铃薯的皮一样显而易见,而在皮的下面,还隐藏着马铃薯最主要的部分,即意识之下埋藏着其他更重要的心理部分。
2.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后期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在意识、潜意识活动机制下,在性驱力发展的关系中形成的。
本我是本能的心理能量储藏室,它由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冲动或内驱力所组成,代表人的生物主体,是一切驱欲能量的来源。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求满足基本的生物要求。
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推迟本我能量的释放,直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被发现或产生出来为止。乳儿最初只有本我这一部分,但乳儿不久就会反映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对社会方面产生反应。乳儿不断长大,生理冲动的影响就以各种方式随之改变。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儿童为了满足本我的要求,逐渐懂得用某种方式和在某些地方比用其他方式和在其他地方,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使需要得到满足。结果是儿童会按照活动后果的教训来发展活动或抑制活动。此时儿童的行为比生活开始的时候,盲目性变得更少。弗洛伊德说:”在环绕我们的真实外界的影响下,本我的一部分获得了特殊的发展……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组织,作为本我和外界之间的中介,我们精神生活中的这一部分可以命名为自我。”
超我来自自我,又为超脱自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其主要职能就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超我由两方面组成,即”自我理想(ego ideal)”和”良心”(conscience)。
自我理想突出生活的道德标准,良心负责惩罚违反自我理想的行为。这些主要是儿童受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同化”的结果。自我理想是以奖励的方式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与父母的道德观念相吻合,他的行为符合父母的概念标准时,父母就给予奖励,从而形成儿童某种自我理想。良心则是通过惩罚的方式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与父母所鄙弃的观念相一致时,即当这些观念或行为出现时,父母就要给予惩罚,从而使儿童在心灵上受到责备,行为受到阻止。由此可见,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接受社会要求,作为自己的准则,这样自我就分裂为自我本身和监督自我的超我两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这三部分的关系如何?弗洛伊德认为,这三者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本我派生出自我,自我又派生出超我,反过来超我管束自我,自我又管束本我,这三种成分同时活动。在一个正常人身上,本我、自我、超我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而使人能较好地适应生活,应付体内外的各种刺激。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人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以至于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
3.本能说(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认为,人是一种能量系统,由一种强大的先天力量所推动,这种先天力量来源于躯体所产生的需要。以愿望表现出来的这些躯体兴奋的心理代表者,称为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本能所决定的。人的行为是本能紧张迫使他去行动,人的行动是为减除这种紧张。
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自卫本能和生殖本能两种。他认为,生殖本能是主要的,生殖本能由性欲代表,也由不能列入自卫本能的任何追求快乐的动机代表,这就是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libido)的看法。力比多既是自然状态的性欲,又是心理的欲望或对性关系的渴求。所以,他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归结为性本能的冲动。
弗洛伊德晚期理论,除强调性本能动机外,还强调仇恨和攻击本能的作用。他认为,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死的本能。这时,他把力比多泛化为一种包罗一切的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自爱、他爱、自我保存本能、繁衍种族的本能和生长并实现自己潜能的倾向。总之,生的本能是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创造力。同时,弗洛伊德也观察到他的患者中有破坏冲动–有时毁坏自己,有时伤害别人。他认为,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引向死亡。假如死的本能转向内部,结果便是自杀;转向外部,结果便是仇恨或侵犯。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并立共存,个体便都由相互冲突的潜意识的力量所驱动。
4.人格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根据力比多主要投射的部位来划分年龄阶段。他认为,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紧张状态,多半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ego generous zone)。身体的主要动欲区的发展和改变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许多动欲区都可能在某一时期很活跃,这些动欲区在发展早期的数年中是不断改变的,儿童的心智和情绪成长都发生在有关部位的社会互动、焦虑和满足上。依此,他把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崇拜性器官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sex latent stage)和生殖期(genital stage)。
(1) 口唇期:从出生到1岁半。这时嘴、唇以及舌头一带特别敏感,婴儿在吸吮和喂食活动中获得愉快,表现最初的性欲冲动。母亲的乳房是性本能的第一个对象,其后转到吸吮自己的拇指或舌头。
(2) 肛门期:从1岁半到3岁。这个阶段的动欲区在肛门,婴儿在进行大小便时体验到愉快,而父母施行的排便训练,使其养成使用厕所的习惯,孩子开始往往表现反抗,直至对便溺规矩形成习惯,动欲区便从肛门转移。
(3) 崇拜性器官期:从3岁到6岁。这一阶段幼儿的生殖器已经变得积极起来,幼儿已觉察到自己的生殖器的存在,因此动欲区移至生殖器。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一时期”也许有规则地有一个幼儿手淫的时期”。
崇拜性器官期还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性爱。在弗洛伊德看来,男孩子的爱情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由于爱母便仇父,男孩子对母亲的性爱称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恋母情结”;女孩的爱情对象是自己父亲,把母亲作为多余的而置诸一边,称为”伊赖克卓情结”(electra complex),即”恋父情结”。
心灵路径2-1
弗洛伊德关于恋母(父)情结阶段特征的描述
男孩要独占其母,而深恨其父:见父母拥抱则不安,见其父离开其母则满心愉快。他常坦白地表示其情感,希望能娶其母为妻……当儿童公然对于其母作性的窥探,或想在晚上和母亲同睡,或坚持想在室内看母亲更衣,或竟表示出一种诱奸的行动,这是为人母所常见而引为笑谈的,其对于母亲性爱的意味确定无疑了。
女孩常恋其父,要推翻其母,取而代之,有时还仿效成年人的撒娇模样……更加使人心烦意乱,女孩发现她确实没有像男孩那样的阴茎,成为她责备母亲的理由,是谁把她送到世界上来,装备如此残缺不全。
儿童之所以能最终克服恋母情结,是由于越来越惧怕他或她的”情敌”,即同性的父或母的报复。(Freud,1910)
(资料来源: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 潜伏期:从6岁到12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放弃恋母或恋父情结,男孩以父亲自居,女孩以母亲自居,并依照父亲或母亲的榜样行事。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叫作”自居作用”。这个时期儿童的兴趣往往集中于同伴而不集中于父母,尽量避免性的表现。这样,儿童的人格就逐渐变得能够适应现实环境了。潜伏期是一个性欲被移置为潜伏性活动的时期,例如学习、体育及同辈人的团体活动。
(5) 生殖期:进入这个时期,如果以前没有适应上的困难,一般来说,性生活就会得到正常的发展,个人就具有超我所能接受的异性爱的生活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人格发展方面的许多差异都是由于上述各个发展阶段进展的不同情况造成的。如果在某一时期,某一需要不能或过分被满足,就会产生”固结”现象。人格的发展就会固着于某一时期,或者又回到某一时期,出现某一时期的人格特征。
(三)简评
第一,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禁欲主义、理性主义的有力反抗。19世纪的奥地利帝国,禁欲主义十分严重,弗洛伊德能够不顾世人嘲讽,敢于冲破禁区,这种探索精神值得称道。他从达尔文强调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的连续性观点出发,强调人的生物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这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抗。
第二,弗洛伊德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自从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理论以来,这个被人们长期忽视的心理现象才受到瞩目,他开拓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第三,弗洛伊德理论强调早期经验有一定的意义。
第四,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把人的心理发展完全归之于本能、性本能,完全排除社会、文化、意识、道德、教育对人的重大作用,他的泛性论的理论是错误的。
第五,弗洛伊德把意识降低到从属地位,把潜意识放在决定一切的地位上是不准确的。人类发展的史实和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人是有理智的。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第六,弗洛伊德主张一个人孩提时期的性心理发展决定着他日后人格的发展,这种看法是偏激的。许多事例证明,一个人的人格、人格倾向性,在中年甚至老年时期也会出现显著变化,这是由于人格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主要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而形成的。所以,弗洛伊德认为幼儿人格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说法是偏激的。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作为一位科学家,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他思想方法的偏激,没有把这些问题恰当、准确地解决,相反却得出了一些不科学的结论。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一)艾里克森简介
艾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成就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艾里克森祖籍丹麦,生于法国,于1927年到维也纳,师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 Freud,1895-1982),1933年起定居美国。
艾里克森接受过儿童精神分析训练,学习了弗洛伊德理论和新精神分析学派哈特曼(H. Hartmann)与沙利文(H.S. Sullivan)的自我心理学理论。艾里克森的理论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950年出版的《儿童期与社会》是他的代表作,他把心理发展和社会结合起来,特别用两章来专门讲文化人类学。他将所调查的前苏族和右洛克族风俗习惯的资料,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人格发展受本族文化的影响。由此,他认为一个原始社会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即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它们之间互相同化,这就构成了他的主要学说。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他系统地叙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墨菲(G.Murphy)曾在《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指出:”现代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锋芒是自我心理学,而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则是艾里克森。”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已超出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广泛渗透到社会科学诸领域,在国际上影响较大。
(二)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的主要观点
(1) 艾里克森认为,儿童行为既是心理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社会机制。
艾里克森的理论是在接受并修正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自我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代表潜意识巨大力量的本我。但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也认为,自我在人格发展中有作用,从而在美国形成自我心理学。但弗洛伊德的自我缺乏目标和目的,本我代表生物学的遗传力量,自我代表个人学习经验,人的发展受本我的快乐原则的调节和支配,自我是无能为力的。而艾里克森则与弗洛伊德不同,他认为自我在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至少不亚于本我。他认为,本我代表人的先天盲目的冲动,只能使人变成动物,自我是个人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是要克服本我、控制性欲方向的。超我是个人经验以及对它有影响的观点态度,协助自我控制本我。由此可见,艾里克森十分强调自我在人格结构中的作用。
艾里克森进而强调发展中的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不但有生物因素,而且有心理社会因素,它们是统一体,但重点是社会文化因素。因此,他认为必须考虑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即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2) 艾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
人格的发展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是辩证的、相互影响的。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转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
(3)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一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人格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发展任务,都有一个核心的冲突或矛盾。人在这时趋向积极或消极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如果人在各阶段能解决矛盾,向积极品质发展,就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就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就能顺利转向下一阶段,能适当地对付下一阶段将要遇到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实现健康成熟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品质,发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削弱自我力量,阻止个人适应环境,为后一阶段制造麻烦,出现病态或不健全的人格。
另外,如果前一阶段解决得好,就会有助于后一阶段的积极解决;某一阶段如果没有解决好,后面阶段还有机会解决。
(4) 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乳儿、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从与母亲、看护人的交往中,感受到母亲和看护人的爱,同时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体验到了身体的康宁,感受到了安全,于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信任感;反之,如果父母的信心不足,或育儿方式有缺陷,乳儿、婴儿便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怀疑。艾里克森认为第一阶段非常重要,获得信任感是以后各阶段,特别是青年期同一性的发展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2~4岁):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这时儿童想做一些事情,如果父母和看管他的人承认并允许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童就觉得自己有一种自控的能力或影响环境的能力,就会出现一种自主感;反之,如果大人不耐烦或过分溺爱而干预孩子能做的事,或对儿童意外出现的事情采取粗暴的态度,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4~7岁):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这时儿童能进行各种活动,言语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独立性开始形成,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也不限于模仿,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用幼稚的好奇心探求未知事物,于是就产生了主动感。如果儿童有更多机会向外扩展以达目的,而且父母又支持,对儿童提出的问题耐心地予以解答,不嘲笑,不禁止,那么儿童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否则就会出现内疚感。游戏活动对主动感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2岁):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时儿童进入小学,能够掌握文字工具,从而有掌握大量知识技能的可能。同时,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社会,他们的依赖重心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和社会儿童组织机构。他们勤奋学习以求学业上取得成绩,但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中又渗有害怕性的情绪,他们逐渐离开游戏和幻想,注重现实的实践。如果当孩子努力学习,做一些事时,得到成人的支持,勤奋感就会加强;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这时期教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第五阶段,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12~18岁):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这时儿童进入青春期,发展了对周围世界新的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有了新发现的综合能力,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从而把过去各阶段形成的种种自我形象加以整合,形成新的自我。认识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处于什么地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成为理想的人,就能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感,得到自我同一性;不然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艾里克森对此阶段十分重视,认为它可以补偿前阶段的不足,对以后的人格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第六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这个阶段是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这时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他们能对社会负有义务,并在社会活动和性生活中相互分担苦乐、相互关怀,从而不失掉自我。在拥有美满的婚姻、纯真的友谊和合作伙伴的基础上获得亲密感。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建立一种友爱的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另外由于寻找配偶包括偶然因素,也可能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感。
第七阶段,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是成家立业阶段。繁殖感主要是指关切和指导下一代,有些人从未做过父母,但在献身的工作中深切地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体现着一种自我兴趣的扩张,从而丰富了在情绪上成熟的人格;反之,就会因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感。
第八阶段,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期):这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这时期男女成人对自己的一生获得了较充分的认识,从而产生了一种完善感。这一最后阶段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延伸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外,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若达不到这个目的,就会厌恶人生,对此失望。
(三)简评
首先,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而是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社会机制,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教育的作用。这些观点无疑是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一大进步,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其次,艾里克森在提出每一阶段任务的同时,把解决任务看作是两极分化的斗争过程,通过斗争解决矛盾,依次向下一阶段发展,具有一定的辩证观点。另外,艾里克森所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给人们一个新的启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并不是发展不发展,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每一阶段发展的好坏,虽然会影响下一阶段发展的内容,但不能影响下一阶段的出现,这种二维发展观是值得称道的。
再次,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人格是不断发展的,发展中有阶段性,每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都为下一阶段任务的解决奠定了基础,而每一阶段的发展又都受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影响,这种对人格发展的”在发展中看问题、在矛盾中求发展”的观点是可取的。他认为某一发展阶段的任务没有解决,可以在下一阶段得到弥补,这种重视人生每一阶段的教育和给予人格发展以希望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最后,艾里克森是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理论,但没有摆脱弗洛伊德本能论的束缚,他过分强调情感的力量,忽视人的理智作用。在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上,他对社会环境的理解脱离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经济形态而带有抽象的性质。
第二节 研究行为的科学–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一、华生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行为主义学派产生的背景
行为主义学派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思想基础和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初,美国社会已经进入垄断时期,需要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增进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最稳定地维持社会秩序。这就需要运用先进技术、客观指标来探索行为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维持社会秩序。
2.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
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力学,以自然科学成果总结出来的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行为主义正是以机械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
3.动物心理学对华生的影响
摩尔根(C.L. Morgan)提出”吝啬律”,认为只要能用更低级的心理作用解释人的活动,就不要用更高级的心理作用来解释。华生也正是先研究动物心理,然后研究人的心理。他从机械唯物主义出发,遵循摩尔根的”吝啬律”,在动物心理的研究上,彻底消除一切主观的解释,并主张人类心理学研究也应如此。
4.桑代克对华生的影响
桑代克(E.L. Thorndike)是最早研究动物心理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设计了迷箱、迷津图和迷笼等实验工具,按照联想主义的理论,创立了”联结说”,即指出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观点。这种观点影响了华生以后的实验研究。
5.巴甫洛夫对华生的影响
巴甫洛夫(Lvan Pavlov,1849-1936)提出条件反射说。华生曾用巴甫洛夫的这种条件反射法排斥主观内省法而推崇客观观察法的实验技术,后来又把条件反射法作为形成一切习得性行为甚至人格的一把钥匙。
6.机能主义对华生的影响
芝加哥机能主义认为,感觉是调节行动、适应环境的,意识的一切操作过程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进而放弃意识,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于191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二)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的心理发展观基于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心理学不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而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刺激与反应;心理学着眼于研究外周器官即感官、肌肉和腺体,只有客观观察到的事实才能被认可;心理学研究应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测验法;等等。这些观点表明他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发展观。
1.华生的机械主义发展观
(1) 否认遗传的作用。华生明确指出:”在心理学中再也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其原因如下。
第一,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从刺激可以预测反应,从反应可以预测刺激。行为的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来自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第二,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形式如何,要取决于所处的环境。
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的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作用。
(2)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第一,华生提出,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儿童一出生,在构造上是有所不同的,但这仅仅是一些最简单的反应而已,而较复杂的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于环境,尤其是早期训练。
第二,华生提出教育万能论,夸大了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定了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2.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华生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的兴趣是在情绪问题上。他指出,初生乳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习得性怕、怒、爱的情绪不断发展。这里主要的条件是环境,特别是家庭。他指出,儿童的情绪由家庭造成,父母是儿童情绪的种植者、培养者。当儿童到了3岁时,他的全部情绪表现和倾向,便已打好了根基。这时父母已经决定了这些儿童将来会变成一个快活健康、品质优良的人,还是一个怨天尤人的神经病患者,或是一个睚眦必报、作威作福的桀骜者,或是一个畏首畏尾的懦夫。儿童情绪观,是华生机械主义发展观的体现。另外,华生对嫉妒和羞耻也进行过研究。
3.关于儿童行为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华生在妇产医院、孤儿院对儿童进行观察,写观察记录,拍照片,并在上层阶级家庭里选择儿童,定期观察,与上述研究作比较。
2) 实验法
实验法又可分为自然实验和条件反射的实验。
(1) 自然实验。这是华生在创设特定的自然情境下的观察。例如,他在研究儿童嫉妒情绪时,请儿童的父母在儿童面前热烈拥抱或互相厮打,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中的反应,分析儿童是否对其父或其母产生嫉妒的情绪反应。
(2) 条件反射的实验。华生第一次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用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并以此闻名于世。最突出的研究为阿尔伯特(G.W. Allport)的惧怕实验。华生第一个将条件反射法用到儿童身上(见第一章心灵路径1-2),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创。
(三)简评
(1) 华生否认意识,排斥心理现象,使心理学生物化、动物学化、机械化。
(2) 华生极端轻视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支配作用。
(3) 华生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4) 华生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使心理学消除它的传统特点,即主观性,从而取得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
(5) 华生坚决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彻底废除内省法,严格使用各种客观的方法,明确地把条件反射列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中。这一见解,在促进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6) 华生的教育万能论,虽然是不正确的,但在当时也有其积极作用,即在某种意义上批判了种族歧视和种族优越论。
二、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斯金纳简介
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国现代最有成就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家之一。他曾在哈佛大学心理系学习,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1-1945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其后三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主任,1948年回到哈佛大学,在那里进行了行为及其控制的研究。斯金纳的研究领域广泛,他撰写专著12部、论文112篇,涉及多项儿童行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斯金纳遵循新行为主义,企图通过行为研究来预测和控制人类的社会行为。他的”程序教学”大大促进了美国机器辅助教学运动,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关注。
斯金纳受华生的影响,但与华生的观点不同。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他认为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即某种特定的刺激引起的行为;一种是操作性行为,即个体操作其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动物和人类中是最多的。斯金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二)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
斯金纳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反映在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理论上,这种理论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的具体体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以老鼠压杠杆的操作条件反应为基本实验。让老鼠压杠杆,即发生了一个操作反应,然后给老鼠食物,得到强化,这样下去,老鼠压杠杆的操作反应就加强了,这就是著名的斯金纳箱的原理。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到儿童身上,儿童好的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就会巩固下来,儿童不好的行为不给强化,就会消失。
斯金纳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儿童的外部行为,他主张心理学家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儿童可观察和可验证的行为上,放在那些能够引起儿童行为的环境事件上,注重反应的强化刺激。
(2)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机制控制儿童自身的反应。他进一步强调对儿童要采取积极有步骤的强化,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对于异常的人,斯金纳也按照强化理论,采取行为矫正法。
(3) 斯金纳回避有机体内部的东西,如认知、生理过程等,他把注意力放在环境事件与行为的关系上,他认为对可测量的经历和可测量的行为作机能分析能得到全部信息。
(4) 斯金纳将他的强化控制理论运用于教学,采用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学习的内容编制成一套程序,逐步提供给儿童,儿童答对了,给予反馈,告诉儿童答对了。采取这种强化手段,使儿童更容易掌握知识。
(三)简评
第一,斯金纳以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精心构筑了自己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以达到客观分析和描述行为,建立一门真正的行为科学的目的,这是他的成功之处。
第二,他积极推动心理学走向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延长了其理论的生命力,给心理学带来了广泛、深远而长久的影响,从而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
第三,但他坚持极端客观的行为主义立场,竭力反对研究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片面强调以操作强化原理来解释语言、思维、情绪、人格、爱好、动机、习惯等现象,因而忽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抹杀动物学习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就不免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
心海畅游2-1
强化法及其正确使用
强化法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为基础的,即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次发生。强化有两种:一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这叫正强化;二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这叫负强化。
正强化法一般可用来矫治儿童的神经性厌食、偏食、遗尿、多动、缄默、孤独以及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负强化一般比惩罚法更具有积极作用,负强化法主要用来矫正儿童的自伤行为、咬指甲、吮吸手指以及爱哭等坏习惯。
(资料来源:刘梅. 儿童问题的心理咨询及行为矫正.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心灵考场2-1
广告商为什么要用名人做广告
周迅曾经做一个糖果广告,她说:”想吃糖果的就跟我来吧。”于是,电视画面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人跟随而去,这就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
广告商最喜欢告诉我们某些商品增长最快或销售最旺,因为这样他们就不必直接劝我们相信他们的商品质量很好,他们只需要说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商品质量了。而销售员在推销他们的商品时,也会尽可能多地提到那些过去曾经买过他商品的顾客。销售及激励方面的顾问卡弗特·罗伯特给那些接受销售培训的人的忠告就极好地诠释了观察学习的精髓,他说:”由于只有5%的人是原创者,而其他95%的人都是模仿者,所以,其他人的行为比我们所能提供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资料来源: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 影响力. 陈叙,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
班杜拉(Bandura)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家。他生于加拿大北部的阿尔伯特省,1949年毕业于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同年进入美国艾奥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于1951年和1952年分别获得心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他潜心研究临床心理学的学习理论,1941年米勒和多拉德(E. Miller & J. Dollard)出版的《社会学习与模仿》一书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书中强调模仿在获得社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更是奠定了他终生研究的方向。
1953年,班杜拉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受西尔斯(R. Sears)关于社会学习和认同学习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的启发,开始研究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过程,探索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修正、发展了米勒、多拉德的社会学习、模仿的理论,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社会学习理论。1971年他发表了论文《社会学习理论》,1977年又进一步出版同名著作《社会学习理论》。作为其代表作,在这部书里班杜拉将其20年的研究加以总结,他以人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大量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吸收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内在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的自我观念在人类学习中的积极意义,进一步阐述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决定人格的形成。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进一步强调认知因素在人类社会学习中的作用,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他不同意人的行为与人格是由刺激(S)-反应(R)的联结所形成的,只强调外在因素的行为主义观点,也不同意人的行为与人格是由人的内部认知过程所决定的,只强调人的建构系统的认知理论观点;而是吸取其理论的合理部分,进行新的综合,独树一帜,试图从外在条件、内在认知因素两方面较为全面地解释人格的形成,创立了人格形成理论的一家之言,为世人所瞩目。
1974年,班杜拉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获得杰出科学家奖,以及杰出科学贡献奖、荣誉奖等。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通过观察大人打电话的动作,学习模仿大人打电话的一整套行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1) 观察学习的概念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形成的。
观察学习的特点是新行为、新人格特征的获得,可以不马上表现出来,也可以不用强化,认知因素在其中起到制约的作用。班杜拉选择66名幼儿园儿童作为被试,把他们分成三组,令他们观看示范者对一个成人大小的塑料玩具人表现攻击行为:①奖赏组,第二位成人对第一位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赞扬;②惩罚组,第二位成人对第一位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指责;③无强化组,只有第一位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然后让三组儿童在同样情境中玩10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继而告诉儿童如果他们模仿示范者的行为就会得到奖赏,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发现在无诱因的情况下,奖赏组的儿童和无强化组的儿童攻击行为要远远高于惩罚组的儿童;在有诱因的情况下,三组儿童攻击行为差不多。这可以看出榜样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儿童的自动模仿反应仍然有较高的水平,说明模仿反应的获得不受示范者是否受到强化的影响。惩罚组儿童在有诱因的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说明惩罚组儿童在开始时攻击性行为已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这说明观察学习所获得的新行为、新人格特征可以不马上表现出来,之所以能表现是受诱因、间接强化的影响,是儿童预期做同样行为的后果,这也说明了认识过程的重要作用。
2) 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学习由以下四个密不可分的具体过程组成。
(1) 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就是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过程的开始,是人们形成意象的基础。它涉及观察者对榜样的注意,以及认知和区别其反应的特征。要模仿一个榜样,首先要注意这个榜样的行为。所以,注意过程在观察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它影响着观察学习的发生和内容,也影响着观察学习的效果。
制约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榜样因素、观察者因素、人际关系因素、诱因因素。
(2) 保持过程。保持过程就是观察者在注意过程中获得榜样示范行为的意象后,采用符号的形式,以记忆储存这些意象的过程。这种符号的形式包括视觉形象和言语编码。视觉形象指的是保持在头脑中的关于榜样的刺激,是以表象形式出现的。而言语编码指的是保持在头脑中的榜样行为的形象,是以语言来代表的。班杜拉认为,言语编码的作用更大。对于年幼儿童来说,语言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还要重视视觉表象的作用。
(3) 运动再现过程。运动再现过程是指观察者在视觉表象和言语编码的作用下再现榜样示范行为的过程,即获得学习的操作过程。班杜拉认为,此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他说:”仅去注意其保持获得的形象是不够的,将获得的材料去指导人们的具体运动过程才是中心的问题。”人们在模仿榜样的行为时需要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
(4) 动机作用过程。动机作用过程是指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人们是否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操作出来,主要取决于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如果活动的结果令人满意,受到奖励,就能操作;如果活动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受到惩罚,行为就不会表现出来。动机作用过程可激发和维持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3) 观察学习的榜样效应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格就是在观察榜样、模仿榜样的过程中形成的,榜样的行为特征、行为动机、行为效果和价值,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行为、人格的性质和具体内容。通常榜样效应有以下四种。
(1) 替代反应的形成。在榜样作用下可以建立新行为、新的人格特征。
(2) 替代消退。已形成的行为或人格特征也可以通过榜样的替代而消退。例如,一个儿童十分害怕玩秋千,如果先让他观看同伴小朋友荡秋千的愉快情境后,再让其玩秋千,其恐惧心理就会减轻。
(3) 反应抑制。榜样的行为结果影响已形成的行为的出现频率。当一个儿童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惩罚时,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受到惩罚,他也会抑制已获得的榜样的行为的出现。
(4) 反应抑制的解除。在榜样的作用下,已形成的对行为的抑制可以得以消除,这是当榜样做出那些以前被抑制的行为后没有受到惩罚的结果。例如,当一个儿童看到哥哥骂人受到妈妈的严厉惩罚时,他就会抑制自己骂人行为的出现,然而,如果哥哥屡次骂人都没有得到妈妈的严厉惩罚,这个儿童会变本加厉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4) 观察学习的示范形式
观察学习过程就是观察者观察榜样的示范。班杜拉认为,示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行为示范。通过榜样的活动传递行为。
(2) 言语示范。通过各种言语指导或指令来传递榜样行为。
(3) 象征示范。通过电视、电影、舞蹈、戏剧、绘画等象征性的中介物呈现榜样。
(4) 抽象示范。通过榜样的行为事例,来传递潜伏在行为事例背后的道理或规范。
(5) 参照示范。通过附加呈现参照事物和活动,来传递抽象概念和操作。
(6) 参与性示范。通过观察示范和仿照参与活动来提高学习效果。
(7) 创造性示范。通过观察各种榜样示范,学习者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8) 延迟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后得到的印象没有马上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来。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观察学习原理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其中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首开先河,成功地用这种方法帮助人们摆脱了自己的不良行为。班杜拉的研究表明,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方法帮助那些有恐惧症的人们摆脱恐惧心理。例如,在一项他们早期进行的研究中,他们挑选一些怕狗的幼儿园小朋友,让他们每天花20分钟观看一个小男孩高兴地与狗玩耍的情景。结果这一做法使得怕狗的儿童发生明显的变化,4天之后,就有67%的儿童愿意钻进圈着小狗的围栏里与小狗玩耍。当其他人离开后,他们仍旧待在那里,亲热地拍打或抚摸小狗。而且,当一个月之后研究人员再次观察小朋友们对狗的恐惧程度时,他们发现,小朋友们取得的进步并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事实上,他们比以前更喜欢和狗玩耍了。
在对那些格外怕狗的小朋友进行的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又有了重要且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发现。为降低孩子们对狗的恐惧感,不一定非要让他们观看另一个小孩与狗玩耍的活生生的场景,电影片段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最有效的是那些很多小朋友与狗玩耍的电影片段。显然,当其他许多人的行为被当作是一种证明时,观察学习会更加有效。
2.相互作用理论
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榜样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呈三角模式。环境的影响只是潜在的现实,它是否发挥作用决定于人的主体条件和行为。班杜拉说:”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既存在着人影响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存在着对这种自我走向的限制。”也就是说,人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作用于环境,主动影响环境。人能通过符号作用,超越现实,对未来有所预测。
人的认知就是在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具有认知能力,自我调节系统才能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接受环境信息,有选择地反映这些信息,并不断地形成和改变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形成人格的差异性。所以一个人可以操作此活动,也可以抑制操作此活动;在同样场合下,一个人可以这样做,另一个人也可以那样做。
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相互作用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人的人格形成受这三种因素所决定。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化也可以获得新行为,但是否能将获得的新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强化的作用。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
(1) 直接强化是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戴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
(2) 替代强化是观察者本身没有受到强化,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会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例如,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3) 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自我评价的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他认为自己或榜样的行为合乎标准时就给予肯定的评价,不符合标准时则给予否定的评价,这样儿童就能够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总之,儿童能够将自己直接经历的结果、观察榜样经历的结果和为自己设立的结果整合起来,得出行动的一般原则。这样不仅能对现实行为加以控制,而且能制订未来的计划和目标,即能对行为结果进行预测,从而影响下一步行为的动机。儿童就是在这种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人格。
(三)简评
第一,班杜拉的人格形成理论独树一帜,他综合行为主义观点和认知派观点,认为儿童的人格是由行为、个人认知因素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这为研究制约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另辟蹊径。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认为,儿童的人格是一切行为的总和,是由环境决定的,否定遗传,否定儿童的内部矛盾,否定儿童的主动性。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认为,人格是个体独特的行为方式,人格完全是习得的,用焦虑、驱力、动力、冲突、需要这些概念来解释学习的内部过程没有必要,应从个人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由此可见,行为主义只注重外在因素,而认知派重视人的意识,重视认知过程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但忽视环境的作用,认为客观现实的真实性不可知,否定人格的社会观。班杜拉认为,人既不受内部力量的直接驱使,也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随波逐流;人的行为与人格是人的内部认知因素、行为和环境还有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理论无论是对行为主义还是对认知派,无疑都是一大进步。
第二,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形成的,他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班杜拉强调,人具有认知和自我调节功能,人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对这种刺激做出选择、组织和转换,以调节自己的行为。这种把人看成主动的人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效能感的观点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第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大量的实验研究为依据,这为人格研究的客观性提供了具体范例。他的实验以人为被试,这就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被试,将动物研究结果类比到人身上,把人看成和动物一样缺乏理性被环境塑造的错误倾向。
第五,班杜拉认为,人的一切人格特征都是从观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虽然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与人格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绝不能包罗万象。例如,人的气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神经系统的类型。
第六,班杜拉强调认知因素的作用缺乏实验的依据,尚待深入探讨。
第三节 研究认知结构的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皮亚杰生平
皮亚杰(Piaget)是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创立了发生认识论,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从小就勤奋努力。他在10岁时就发表了一篇关于雀斑病的论文,这是他在公园里观察一只麻雀而写成的,反映了他对生物研究的兴趣。15岁时他就以生物观点的研究来解释人类的知识,以后贯彻始终,专门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21岁时他成为世界闻名的研究软体动物的专家。在此期间,他系统地观察软体动物的演化过程,推测这种演变是由波涛汹涌的大海迁到平静的湖泽所致,所以生物的发展是适应环境转变而发展的,并不是单靠成熟、遗传因素,还有环境的作用,这对于以后他进行人类心理发展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1920年,皮亚杰在巴黎比奈实验室,在测试儿童过程中发现被试的错误符合于一个连贯的模式,这种模式昭示他们的思想可能具有自己的特点。他对此十分感兴趣,以此奠定了他的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儿童的智力。1921年,皮亚杰到日内瓦卢梭学院先后任主任、院长,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研究体系。1955年,皮亚杰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们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剖析研究,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研究知识是怎样生长的,研究获取知识的心理结构,即认知结构;并探讨知识发展过程中新事物构成的机制–认知结构的机制。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图式:主体已有的结构–心理的机能结构
儿童在脑中原有的东西,其原始的基础是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在此基础上,不断同化外来的刺激,相当于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神经联系系统。最早的图式是本能动作。
2.同化:把客体纳入主体的图式中
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主体时,外部刺激或现实的材料就被处理和改变,并结合到主体的结构中去,这种对外部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作同化。
3.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有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者调整原有的图式,引起质的变化,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4.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之间的平衡
例如,儿童认识新事物往往是张冠李戴。小孩上公园玩,见到鹿却说是马,因为他以前没见过鹿,只知道马,这是把新东西代入到原来的图式。大人告诉他,这是鹿,有角。儿童根据鹿的形态特征形成新的图式–鹿。这是通过顺应作用实现的。所以儿童认识事物光同化不行,要调整原有的图式,建立新的图式,顺应了才能平衡,这样以后再看见鹿,就不会指鹿为马了。同化和顺应必须保持平衡。
(二)皮亚杰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四个。
1.成熟
成熟是指机体的生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是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充分的条件。
2.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包括物体经验和数学-逻辑经验。
物体经验是个体作用于物体得到来自物体本身的经验。
数学-逻辑经验是高级的抽象经验,是个体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中,从动作过程中得来的,是辨别动作中相互协调的结果。例如,在认识数与排列的关系上,虽然两列棋子一样多,但小孩子(3岁前)可能认为分散排列的棋子多,而大孩子知道数量与排列无关。这个经验是从动作过程中得来的,大孩子从排列棋子的动作过程中得知不管怎样排列,其数量不变,这个经验是来自动作协调的结果,而不是来自客体本身。
3.社会环境
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4.主体内部存在的机制–平衡过程
皮亚杰认为,如果没有主体内部的同化、顺应、平衡机制,任何外界刺激对儿童本身都不起作用。可见,皮亚杰强调儿童主体内部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看作是儿童主体与外部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强调儿童的主体,强调儿童动作的作用。
(三)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l岁半、2岁)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低阶段,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智力开始发生(萌芽),主要用感知、动作与外界发生关系,智力活动还处在感知运动水平上。
2.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是儿童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皮亚杰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但也引起过一些争议。下面将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研究。
1) 三座山测验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自我中心,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皮亚杰设计了三座山测验(见图2-1),用来评价儿童能否采用别人的观点。三座山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上有一间房屋,另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红色十字架,还有一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上放着这个模型。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儿童很难回答。
图2-1 三座山模型
在第二个实验中,向儿童展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挑出玩偶所看到的那张照片。第三个测验则给儿童三张硬纸板,要儿童按玩偶所见把三座山排好。结果,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成功,大多数6岁以下儿童选择的照片或搭建的模型,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致,而不是玩偶的。由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
然而,一些研究者提出疑问,他们重新修订了皮亚杰的三座山测验,使其容易被儿童理解。例如,博克(Borke,1975)设计了农场景观模型(见图2-2),农场中有房子、小湖、小船,还有牛和马在草地上,布局类似于三座山测验。代替娃娃的是格罗弗(Grover)–美国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中的主角,儿童普遍熟悉和欢迎的人物。他开着轿车绕农场一周,不时停下观赏着农场的景色。儿童的任务是指出格罗弗看到了什么,问题的形式与皮亚杰的相同。被试同时也参加三座山测验。结果发现,3岁儿童已能很好地完成博克的任务,而在三座山测验中成绩却很差。这种对比使博克相信,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到别人的观点的。
图2-2 博克的农场景观模型
1978年,唐纳森(Donaldson,1978)介绍了休斯(Hughes)的实验,指出两个实验的结果类似。在休斯的实验中(见图2-3),30名3.5~5岁的儿童90%能正确指出小孩站在什么位置可以使警察看不到他,显示了儿童的非自我中心。唐纳森认为,该实验与皮亚杰的不同之处在于任务中人物的动机和意图是儿童完全理解的,任务富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图2-3 为测定学前儿童是否自我中心而设计的实验呈现的场景
2) 守恒测验
”守恒”是皮亚杰的术语,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注意的是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具有中心化的特点。他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如图2-4所示。例如,在液体守恒实验中,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知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等量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自然升高。然后问儿童,新杯子中的液体比原先杯子中的多一些或少一些,还是一样多?大多数3~4岁的幼儿会回答”多一些”,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新杯子的高度。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他们似乎意识到必须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比较时,同时考虑两个维度还有困难。皮亚杰认为,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这时儿童能意识到一个维度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维度的改变,他们用同一性、补偿性或可逆性证明自己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a) 液体守恒 (b)
物质守恒
图2-4 测量儿童具体运算思维的两种守恒问题图解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2岁)
这个阶段儿童可以根据具体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分类,或认识事物之间的一些逻辑关系,表现出已能逐渐超出知觉的限制,形成守恒概念,掌握事物之间的可逆关系。
守恒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能力的一个名词,是指尽管物体的外表形式有所改变,但物体的性质并未改变。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这个阶段儿童能脱离具体事物而进行抽象概括,可用假定进行推理,用归纳组合去分析解决抽象问题。这一阶段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开始接近于成人的思维水平。
(四)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是一种蕴涵关系,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也是认知发展的一种自然结果,他开创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皮亚杰主要通过探讨儿童道德判断,诸如儿童对行为责任的看法、儿童的公正观念和儿童心目中的惩罚的研究,来探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反复论证儿童道德发展乃是由他律道德逐渐向自律道德过渡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也和思维发展一样,在发展的连续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阶段性特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与儿童智慧的发展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的发展不能超过儿童的思维发展和心理结构,认知发展对于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依赖于认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认知影响着儿童的社会行为,儿童在每一发展阶段的道德成长,都是在教师与学生间以及儿童自身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完成的。父母、教师的约束和强制绝不能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和道德的成长。儿童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通过主体内部的平衡机制,同化外部刺激,不断调整原有图式,通过顺应过程建立新的图式以适应外界环境,获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灵路径2-2
皮亚杰道德认知理论
皮亚杰是第一位系统考察儿童道德规范形成与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他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一书中,详细地记录了儿童对弹子游戏规则的态度变化。学前儿童对规则极少关注或缺乏意识,在弹子游戏中常常满足于从弹子本身的多种操作戏法中获得乐趣,极少考虑要在一种统一的规则下获胜。两名3岁儿童玩弹子游戏,很可能会使用各自喜欢的不同的游戏规则。但到5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对规则的较多注意和尊重,规则在儿童看来,代表着权威和神圣,是不可怀疑的、固定不变的。儿童常常依据老师、父母和某个令人敬重的长辈的话来作为行动标准。
189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巴恩斯用问卷法研究儿童惩罚观念的发展。研究表明:成人对儿童的惩罚,儿童总认为是对的。任何对规则的违背必将受到惩罚。皮亚杰称这一时期的道德为”他律道德”阶段。在9~12岁,儿童开始认识到社会规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社会契约。对权威的遵从既非必要,也不总是正确的。违反规则并非总是错误的,不一定非要受惩罚。儿童判断他人行为时开始考虑到动机与情感的问题,试图寻求一种更为公正、平等的公理。这一时期的道德,皮亚杰称为”自律道德”。这种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反映了儿童对社会规范的学习与内化过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权威、偶像作为中介媒体,进而逐步摆脱这种权威,形成道德自我,即完成由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变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立主体自身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
(资料来源: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三、简评
第一,皮亚杰积累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大量材料,按思维发展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皮亚杰关于图式和外部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包含了内因和外因、主体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十分可贵。
第三,皮亚杰强调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要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皮亚杰在图式的起源、发展的论述上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但他割裂动作与现实的关系,割裂表象、概念与知觉的关系,又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
第五,皮亚杰对社会环境、教育的作用重视不够。
第四节 “最近发展区”的倡导者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维果斯基简介
维果斯基是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他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提出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强调社会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些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他对苏联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维果斯基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1924年应科尔尼洛夫邀请,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期,他提出并形成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出”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另外他还研究心理发展的实质、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智力的形成过程、内化学说、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两院联席会议确定巴甫洛夫学说是心理学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出现教条主义倾向,过分夸大了这个学说的作用。以捷普洛夫(В. М. Теплова)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人,把心理的研究归结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研究。直到1962年,心理生物学化的传统观点才得到清算,取而代之的是维(维果斯基)列(列昂节夫)鲁(鲁利亚)学派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论,心理起源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维果斯基儿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而符号指向内部,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自身的性质。
(二)发展的实质
维果斯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指心理的发展。而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维果斯基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是与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他为这个变化过程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二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如图2-5所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以及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斯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发展的前面。
图2-5 维果斯基关于”最近发展区”
心灵小品2-1
拔苗助长的害处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顾儿童成熟和发展的规律而试图培养出”超级婴儿”的做法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把婴儿淹没在各种刺激、识字卡片和运动的训练之中绝不是丰富化,而是强迫式教育,即以成人决定的速度强迫儿童加速学习。强迫儿童阅读、算术、游泳或掌握音乐技能往往会使他们感到厌烦和压抑,就像在温室里强迫植物早开花一样,对正常的发展是有害的。
强迫式教育既昂贵又没必要。有些父母控制着孩子的一切,规定孩子玩什么和学什么,好像自己尚未入学的孩子已经登上了通往名牌大学的快车。实际上,他们是在以牺牲孩子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意愿。真正丰富化的环境,是能对儿童的好奇和兴趣做出适当反应的环境,而不是让儿童感到自己是被逼着做这儿做那儿。
(资料来源:谢弗(Shaffer D.R.
),等.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邹泓,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四)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分析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内化学说。
在儿童思维发生学的研究中,不少心理学家提出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维果斯基是内化学说最早的推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来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内部财富。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可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五)简评
第一,维果斯基异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为世界心理科学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二,他的理论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领域,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他的思想介绍到美国后,直接促进建构主义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派别–社会建构主义学说的兴起,从而引起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第五节 “蒙氏教育”的启蒙者–蒙台梭利的
心理发展观
一、蒙台梭利简介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蒙台梭利26岁时,毕业于罗马大学并留校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师,专门研究儿童疾病,从临床实践中她发现教育训练比医疗更能起作用,智能不足的儿童可经由特殊教育而获益。蒙台梭利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在初期,蒙台梭利开展教育实验,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蒙台梭利受法国医生伊他和塞贡(J-M. G. Itard & E. Seguin)利用身体动作、感觉活动去医治、教育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的启发,认为这种将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的方法,不仅能医治儿童的身体,而且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使儿童的人格得到改变。从此,她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试图用实验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她坚信其方法可以用于正常儿童身上。同时她也发现人的许多缺陷,主要是由于在其生命的最重要时期(即3~6岁时)被忽视所致。她开办”儿童之家”,招收3~6岁儿童入学,进行教育实验,并逐步编制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撰写了《蒙台梭利法》。
在中期,蒙台梭利进一步观察、了解儿童,宣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天性”。
蒙台梭利在世界各地办学,进一步探索儿童的人格特征和发展规律。她认为教育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各阶段的教育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儿童人格,为此,必须要了解儿童”内在的潜能”,才能找到适合每个阶段发展的最好的教育途径。她公开出版了《发现儿童》《童年的秘密》。她在《发现儿童》序言中指出,她的工作”不仅是创造了教育的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发现儿童”,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展。
在后期,蒙台梭利主要呼吁”通过教育的改造,促进世界的和平”,强调生命头几年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反对暴力革命,认为新教育是一种和平的革命。
二、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一)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在于内部自然发展
蒙台梭利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哲学。她的教育哲学继承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思想以及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强调儿童天赋的潜能,认为控制人类行为的是本能的冲动,儿童在来自先天的自发的能动作用下,具有一种很强的、天赋的内在潜能和继续发展的力量。同时她主张让儿童在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下发展潜能,由此提出”心理(或精神)胚胎期”和吸收性心智。
1.心理(或精神)胚胎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早在出生之前,便具有一种精神开展的模式。她将儿童这种先天的本质称为”精神胚胎(spiritual embryo)”,儿童精神的成长也受到预定模式的指引,这些本能只短暂地存在于童年的早期,而且在6岁以后就不再有。蒙台梭利认为,这证明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并非偶然发生,而是上天设计好的。
2.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一种潜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这是一种自然的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通过与其周围人的交往和情感的联系,能依靠自身吸收性的心智,积极从周围环境中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从而成为其心理的一部分,形成自己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这种吸收功能是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进行的,具有明确的选择性,因此,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儿童的主动性。
(二)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儿童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和成人有本质的区别。她认为儿童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变化的状态;童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儿童虽然必须依赖成人,但是成人也依赖儿童,”我们不应该将孩子与大人视为人生过程相连的阶段,而应该视为人生中两个不同的形态。二者同时进行,并且相互影响对方”;正常儿童应该是独立、主动、自信、守秩序、爱工作、有能力和身心健康的。
(三)儿童具有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与生物现象类似,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即在生活的某一时期,对一定的物体或练习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学得较快,过了这个时期,积极性和兴趣就会消失。
1.感觉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感觉敏感期是从出生到5岁,而2~2.5岁表现最明显。这时儿童能够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倾向感兴趣的活动,完善感觉的功能,感觉更敏锐、更精确。儿童可以较顺利地学习几何图形,辨别颜色、方向、声音的高低、字形等。
2.秩序的敏感期
秩序的敏感期是从l岁或l.5岁开始,持续到4岁左右。秩序不仅指把物品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还包括理解事物的关系和遵守生活的秩序等。蒙台梭利认为,如果儿童生活有秩序,就有安全感,这有助于儿童了解世界,养成秩序习惯,并形成自己的人格。
3.语言的敏感期
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8个星期左右到8岁,这时期的儿童有一种天赋的吸收语言的能力。3岁前的儿童,首先对声音感兴趣,然后对词感兴趣,最后对语言的复杂结构产生兴趣。3岁后的儿童,开始更多地考虑学习新的语法形式,进而开始学习说话。到五六岁时,儿童已经学会了说话。
4.动作的敏感期
动作敏感期是从出生后到6岁。儿童首先由爬发展到抓握物体。1.5~3岁儿童喜欢打开、关闭物体,将其放进、拿出,并喜欢堆积东西。4岁儿童喜欢闭眼摸东西,做复杂动作。据此,蒙台梭利研制各种教具、用具,训练儿童动作,以促进儿童肌肉发展,使其动作更加协调。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主要在于内部的自然发展,这种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特点都和前一阶段有所不同;上一阶段为下一阶段打基础。她将儿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1.儿童人格建设阶段(0~6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人格建设阶段分为胚胎期和人格形成期。
1) 胚胎期(0~3岁)
儿童最初借助于吸收性心智,依靠敏感性,潜意识地感受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特征,以获得感性印象,逐渐形成不同的心理和能力。这阶段末期,儿童已获得一定的保护自己的能力,如再受到成人的控制,就要反抗,其目的是发展自己的能力。
2) 人格形成期(3~6岁)
人格形成期的心理发展包括通过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发展意识以及充实与完善已形成的能力两个方面,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时期。这时期的儿童不仅仅凭借感觉,而且能够有意识地用双手做事,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活动,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对社会和文化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受成人影响,于是儿童的人格就在其内在敏感性的作用下,渐渐得以形成。
2.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阶段(6~12岁)
这时期儿童能够有意识地学习,其主要特征为:要求离开过去那种狭小的生活圈子;开始具有抽象的思维能力;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蒙台梭利认为,这个阶段所有其他的因素都让位于满足饥渴的求知欲和打开广阔的知识领域,以满足探索的欲望。
3.青春期阶段(12~18岁)
这个阶段是社交关系敏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已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事物,已有了理想、爱国心和荣誉感。蒙台梭利认为,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和同伴相处,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了解社会。
(五)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
蒙台梭利依据她的儿童观,主张自由教育,十分强调儿童的自选自导的学习和自动的教育。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成长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环境、教师与孩子之间必定要有一个紧密的连接。儿童的身心是个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在一定环境中儿童才能找到适合自己自然发展的东西。儿童成长的环境,必须由一个具备相当知识而且敏锐的成人来筹划,成人必须参与儿童生活与成长的环境。环境有六个要素,包括:①自由观念;②结构与秩序;③真实与自然;④美感与气氛;⑤蒙台梭利教材;⑥群体生活的发展。
2.自由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必须是使儿童获得自由,在保证自由的前提下,应注意:①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②通过独立达到自由;③在自由的练习活动中发展意志;④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社会性。
3.蒙台梭利式的教师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自己,而且具有能够客观地行事与表达自己的能力;教师必须发展自己对儿童的观察能力。
三、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学思想冲击了传统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将人类的儿童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1.对教师提出要求
要求教师建立正确的儿童心理发展观与教育观,而不是单纯地掌握技巧技能。教师要尊重儿童,使儿童人格获得充分发展。教师要认清自己的次要地位,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观察儿童,真正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人来看待;努力去掉自我本位而专制的态度,以比较平易的态度去接近他们。
2.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即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以及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蒙台梭利强调环境设置必须为儿童发展自我、激发儿童创造性提供机会,以集体、小组、个人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形式取代传统单一的集体教育形式,以成人作为儿童与环境的沟通者引导儿童独立地探索取代传统的一言堂,以混龄班为儿童独立探索建立人际关系取代以成人为中心而建立的被动的人际关系。
3.根据儿童个别差异施教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心灵,有一定的需要、潜能和敏感期,要因人施教。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只看成是儿童自己的内部力量的自然表现,这实际上减弱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可取。
心海畅游2-2
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特点
蒙台梭利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即使在结束蒙台梭利教室的课程之后很久,仍能持续不断地学习:因为他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知识的好奇及热爱,不断地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蒙台梭利觉得,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事实塞给小孩,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这个目的可通过两个途径达到:第一,允许小孩去体验他们自己选择的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而非被迫学习;第二,帮助小孩改善他们原来的学习工具,如此,在未来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能力将能发挥到极致。蒙台梭利教材除能达到”给小孩明确的信息”这个立即目标之外,也具有上述的双重长期目标。
其教育方法有自己的特色,具体如下。
(1)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 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会表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发展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 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给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 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科学幼教的最大目的就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通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 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7) 混龄教学。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繁多,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 摒除奖惩制度:蒙氏科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 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科学幼教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成长。
(资料来源: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第六节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研究方法的发展是当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强调建设性进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标志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从研究方法论来看,系统科学方法的引入并指导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使研究中出现了强调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中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态化运动”和重视终身发展的”生命全程观”。由此,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大量采用现场研究方法,表现出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多学科化、研究结果的数量化和跨文化研究的兴起等新趋势,现代化技术也在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大部分。
(一)研究方法论的新特点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新进展突出地表现在系统科学方法对于研究的思想、方式和方法的指导等方面。
1.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所谓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尽管这些理论产生的时间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不同的,但它们的许多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都是相通的,进而类同。系统科学是探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变化发展的理论群。所谓系统科学方法,是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即从整体与部分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的一种方法。从总体上看,系统具有主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
近几十年来,系统科学方法在心理与教育科学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也不例外。
2.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指导作用
1) 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儿童青少年心理观
系统方法要求将人的心理看作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另一方面,它本身也包含着许多子系统以及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次序的亚系统,高层的系统整合着子系统,但不是子系统特点的机械相加。心理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心理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不断增加影响,以保证系统有序性结构的发展。这种自组织的过程就是心理的发展过程。系统方法对于正确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及其发展、建立科学的心理观和心理发展观,进而指导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有助于确立正确的研究思路或指导思想
随着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及方法引入到心理学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儿童是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情境中成长起来的,其心理系统的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心理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信息变换的自组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存储、加工信息并通过反映来实现心理的定向调节作用,从而对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要考察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系统及其发展,必须要将它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中进行分析,探寻其与外界的联系及变化。这就是近年来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生态化运动”的内涵。这种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虽然直接发轫于生态学的观点影响,但实际上正是系统科学方法的反映。
3) 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和具体方法有重大影响
心理系统是”人”这一大系统下的子系统,而人又同时从属于物理、生物、社会等系统。人的多系统的从属性决定了人的心理的多系统、多层次、多序列等多测度性。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必然涉及物理、生物、社会等方面,因此,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进行研究仅仅依靠心理学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心理学领域之外的学科(如生物学、遗传学、教育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才能揭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二)具体研究方法的进展
随着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新进展在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特点,集中体现在现场研究的大量采用、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的定量化、跨文化研究的兴起、研究设计的新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
儿童青少年研究的具体方法受到系统思想和方法的影响而表现出综合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在研究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研究设计,如聚合式设计等。
总之,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作为研究方法论而引入儿童青少年心理学领域,对于建立正确、科学的心理观和心理发展观,建立整体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
1.现场研究的大量采用
随着生态化运动的兴起,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现场研究又重新受到重视。现场研究一般可分为现场观察(或称自然观察)和现场实验两种形式,近年来这两种形式的发展都很迅速。
1) 自然观察的进展
观察法在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已有很长的历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但是,研究者逐渐发现,由于受到观察的技术手段的限制,仅仅依靠目察耳闻的观察已难以准确描述观察对象的行为活动,因此,观察法长期不被重视,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自然观察法又重新兴起。在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中的自然观察表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手段,研究者可以准确地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二是可以对行为进行分子分析,即将大单位的行为视为由许多小单位(分子行为)组成的过程。这种分析一般要借助于录像机、录音机或计算机动画技术,通过重复、慢放、暂停等手段进行仔细观察。
2) 现场实验的进展
早期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的实验方法只是简单地揭示通过使用工具性和经典性条件反射而引起的反应,如1958年布莱克比尔(Blackbill)等采用社会性强化(微笑、抚摸等)的工具性条件反射引起婴儿的笑与发声,1956年哈里特(Harriet)等以糖果为强化物使7~12岁的儿童建立合作行为。
2.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目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强调采用多种心理学方法综合地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的特点和发展;二是强调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的角度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3.研究结果的数量化
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的目的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这些目的需要通过研究结果的数量化才能达到。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者一直都十分重视研究结果的数量化,但由于研究者未能将心理学研究与数学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加上计算工具的发展缓慢,因而研究结果一直未能较好地数量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和应用数学的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数量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具体如下。
(1) 大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
(2) 电子计算机已成为最重要的运算工具。
(3) 数学领域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4) 定量分析方法开始进入定性分析领域。
4.跨文化研究的兴起
随着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深入、理论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研究者之间的联系、交流的日益增多,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力图发现在个体水平上的心理变量与在总体水平上的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和生物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中的跨文化研究逐渐兴起,已成为研究方法上的一个新趋势。
5.现代技术手段在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日益现代化。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现代技术手段在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录音、照相、摄像、录像等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的研究仪器和设备(如运动房屋、视崖装置、自动记录仪、时间-日期信号发生器、脑干诱发电位仪等)在研究中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作为现代科技标志的计算机也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目前在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中主要应用于对研究过程的控制、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模拟心理过程等方面。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进展
心理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价者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状况做出解释、判断的过程。心理评价的结果会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心理发展的特征和状况,为心理咨询、诊断、治疗和指导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人的心理机能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心理潜能。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种类
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按年龄阶段划分,可以分为婴儿评价、学前评价、学龄评价和青年评价等几类;按评价的领域划分,可以分为智力与学业成就评价、人格评价、行为评价、发展的环境评价等类型。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评价目的
评价目的应根据实际目标来确定。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评价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评价目标是指通过心理评价要达到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
2.设计评价方案
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的工具和程序、评价人员的选择和训练。
3.实施评价
首先是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其次是评价者要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运用专业知识对被试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
4.评价结果的运用
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结果一般为被业人员运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心理发展指导和心理教育等领域的工作中。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进展
1.智力和学业成就评价的进展
1) 智力评价的进展
在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领域中,智力评价是发展最早的心理评价之一。智力评价中最常用的工具是智力测验。许多儿童青少年智力测验经过多次修订,信度和效度都很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目前已有第三次修订版)、麦卡锡(MaCarthy)儿童能力量表(MSCA)、考夫曼儿童评价成套量表(K-ABC)、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第四版)(SBIS-N)等。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智力评价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发展出一些新的评价和测量工具;②对评价对象和内容的范围进一步扩展;③智力评价为心理咨询、治疗和矫正服务。
2) 学业技能和学业成就评价的进展
在学业成就评价领域中运用较多的是标准化测验,这是一种标准参照评价。标准化测验由于其编制科学,误差小、测量准确可靠,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不同的测验分数具有可比性,可以校准其他测验等优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学业成就评价中。此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功能不同的评价也被广泛应用于学业成就和教学评价中。诊断性评价是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接受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须的条件以及鉴别优秀的、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一种学业成就评价。从内容上讲,诊断性评价的重点在于认知前提、学习风格或方法及情感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包括调节认知活动、强化学习、发现学习问题或困难、提供矫正学习问题的”处方”四个方面。终结性评价则是在学习的某一阶段或整个课程结束时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或教学成果所进行的全面性评价,主要用于对教学成果、学生资历的鉴定和认可、选拔和比较、激励和反馈等方面。
近年来,在学业成就和学习技能的评价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评价工具,如成套标准化多水平成就测量(Standardized Mutilevel Survey Achievement Batteries)(其中包括分别适用于小学和初中、高中学生的两套测量)、基本课程的评价(Curriculum-Based Assessment)等。
2.人格和社会行为评价的进展
1) 人格评价的进展
儿童青少年人格测量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人格测量的方法和工具也日趋完善。在儿童青少年人格评价中,主要有两种模式和方法,即投射性(projective)评价和客观性(objective)评价。近年来,这两种评价模式和方法都有一些新的发展。
2) 社会技能与行为评价的进展
过去,对儿童青少年行为的评价一般都采用观察法、教师或父母评价法。近年来,研究者运用结构性评价量表(Structured Rating Scales),要求儿童青少年被试自我报告并评价行为。在社会技能、社会地位以及社会成熟度的评价中,研究者们采用社会测量法和行为评价法两种评价手段。
3.心理发展环境的评价及进展
心理发展环境的评价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环境对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结合环境评价心理发展,寻求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心理发展的本质和特点,也才能为心理咨询、治疗和矫正提供科学的建设性的帮助。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水平不同的环境,其中家庭环境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环境。以下主要介绍家庭环境评价的进展。
家庭环境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精神或关系两个方面。
1) 家庭物质环境评价
家庭的物质环境在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物质环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基本生存条件。基本生存条件主要指食物、衣着和居住条件,其中包括食物的数量和质量、营养是否平衡、四季衣物是否充足、住所条件(如空间、安全性、家具、邻里的安全性、水电供应等)的评价。
(2)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主要包括稳定的经济收入、留备非常之需的积蓄、日常花销情况等。
(3) 职业状况。职业状况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就业情况、工作满意度、工作的安全性、工作复杂性以及劳累程度等。
(4) 医疗保健条件。家庭医疗保健条件包括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家用药品及器械、患病时的护理和主要治疗场所(医院变成家庭)等。
(5) 交通与交流条件。交通与交流条件包括家庭成员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以及与亲戚朋友之间联系的主要通信手段(如电话、信件、传真等)。
上述五个方面构成了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家庭物质环境。在评价时,一般应选择理论上与研究的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关系较为密切的物质环境条件进行评价。
2) 精神或关系环境的评价
精神或关系环境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社会关系。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家庭内部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外部的社会关系两种。在近年来的家庭环境评价中,研究者最关心的是家庭内部的社会关系。家庭内部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第一,家庭成员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祖父母与孙辈之间的关系等);第二,家庭成员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第三,家庭成员间的责任与义务分担;第四,家庭成员与亲戚的关系;第五,家庭决策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第六,家庭成员的角色与权力(如性别角色、实际的父亲或母亲角色等)。以上六个方面中,亲子关系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社会关系,针对它的评价或测量工具也最多。
(2) 儿童的养育与干预。这方面主要包括儿童抚养和儿童教育与干预两大部分的评价。
(3) 家庭调适。家庭调适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家庭功能的评价、家庭紧张的评价和离异家庭的评价。
应该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环境的评价还包括学校环境、社会活动环境等的评价,但这些环境的评价远不如家庭环境评价发展得迅速和完善,它们只是在某些评价工具中有所涉及,远未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还需要研究者加以重视,并逐步完善。
4.婴儿评价的进展
婴儿评价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它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于婴儿心理研究的工具和手段日益现代化,研究者们发现了婴儿所具有的为过去的研究所忽视的大量的心理能力,从而导致随后的婴儿研究与早期干预运动。同时,婴儿研究与评价的范围也不断拓宽,从气质、神经运动、认知和言语等领域的发展评价,扩展至社会交往(如母婴依恋)等社会性发展领域的评价。大量的婴儿发展评价量表也相继开发出来。
婴儿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神经动作整合性(integrity)评价、认知和言语发展评价以及社会性行为评价三大方面。
三、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研究的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心理学领域中一些新学派的兴起,以及现代化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中,关于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在认知发展理论方面,主要是皮亚杰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新皮亚杰学派;在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方面,主要是早期研究占有突出的地位;在认知活动类别方面,主要是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日益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认知活动过程方面,主要是思维规则、元认知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
(一)日内瓦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1) 日内瓦(Geneva)新皮亚杰学派恢复了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他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格完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他们的研究中,特别强调社会关系、交往、社会文化、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2) 新皮亚杰学派不仅追求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科学价值,更重要的是重视应用的研究。他们主张综合地、全面地研究心和物、心和身、感觉和思维等对立命题的关系。
(3) 新皮亚杰学派不赞成只研究认知的发展,而是要求把儿童心理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除了认知之外,还有情绪、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等。
(4) 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新皮亚杰学派也有自己的特点。原来的皮亚杰理论的实验中,大多只有一个变量,而且强调主试的作用;而新皮亚杰学派则试图创设几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情境,给儿童提供分析、抽取、鉴别客体属性的机会,从而强调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新皮亚杰学派还注意采用现代技术来对皮亚杰研究中未包括的方向进行新的探索。
(二)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进展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既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也包括对人类本身及社会关系的认知,后者是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社会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特定领域,在最近几十年中得到迅速发展。过去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中,社会性发展与认知发展一直是分别进行研究的。近年来有关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性行为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认知发展的新领域。
四、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进展
近年来,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社会更强调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以减少与社会的冲突。心理学家为了引导和教育儿童遵守社会规则,必须首先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二是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时,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社会性发展对认知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不弄清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就不能完整地揭示认知发展的规律。
关于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注重早期发展的研究。以往的儿童心理学家对幼儿、学龄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0~2岁的婴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则研究不多,现在的研究工作力图填补这个空白。第二,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心理学家在进行情绪、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已不满足于在理论上探讨和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更注意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指导儿童身心发展的实践中。第三,注重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主要是指广泛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和录像系统。现代化手段贯穿于研究的整个过程。
心灵考场2-2
家长应该怎样与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交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个阶段,积极地和儿童一起玩最有效,你要鼓励儿童通过触摸、嗅和摆弄物体来探索世界。”藏猫猫”是帮助孩子建立客体恒常性概念的一种好方法。
2.前运算阶段(2~7岁)
尽管儿童开始自言自语和学着使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但此时你只用语言向孩子作解释还不够,更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向孩子作解释时,举具体例子要比概括性的例子效果更好。比如孩子问你:”太阳为什么在早晨升起呢?”而你给他一个物理学的解释,他根本就不会明白。这时,如果你根据儿童自我中心性的观点来回答他,则会更有意义,比如你说:”它来告诉你该起床了呀。”这个答案会让孩子非常满意。等他长大一些时,你可以再逐渐地做出抽象和精确的解释。同时,应该鼓励儿童从不同的概念角度去把东西进行分类。你可以用水、珠子和橡皮泥进行示范,帮助孩子学习守恒概念。
3.具体运演阶段(7~11岁、1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出现概括能力,但他们在新情境中运用时间、空间、质量和容量等概念的能力还不稳定,在进行理解时还需要有具体的例子。
4.形式运演阶段(12岁~成年)
在这一阶段,儿童达到通过语言或符号进行理解的水平。帮助他们学习的有效方法是使他们掌握普遍性规则和原理。此时,你要多鼓励儿童去想象事情发展的结果,让他们学会提出自己的假设。
(资料来源:谢弗(Shaffer D.R.
),等.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邹泓,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本
章 小 结
本章回顾并介绍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和重要理论观点。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注重本能,强调潜意识的作用,提出人格结构说;艾里克森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论,而是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2) 华生的行为主义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使心理学消除其传统的主观性特点,取得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斯金纳受华生的影响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提出强化手段、程序教学;班杜拉综合了行为主义观点和认知派观点,认为儿童人格是由行为、个人认知因素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提出观察学习理论。
(3)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研究获取知识的心理结构,探讨知识发展过程中新事物构成的机制,按思维发展划分儿童心理的发展阶段。
(4) 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上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
(5)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强调实施平等、自由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
(6)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体现在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态化”,重视终身发展的”生命全程观”。
思 考 题
1.简述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2.什么是观察学习?它的过程是怎样的?
3.说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
4.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5.比较华生、斯金纳、班杜拉行为主义思想的差异及理论发展历程。
6.简述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