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53563
目录
第一篇警务:理论与研究
第一章对守望者的守望:警务研究的理论与探索
一、谁是“警察”,什么是“警务”
二、警务研究的发展
三、新的警务理论
四、政治与警务
第二篇警察发展的历史
第二章制服警察的诞生:英国职业警务的建立(1829~1856年)
一、有关警察历史的阐释
二、小结:新里思主义与修正主义者的结合分析
第三章始料未及的问题——1856~2009年警察合法性历程:
建构、解构与重构
一、从镇压者到警察兄弟:1856~1959年警察的去政治化
二、从勤勉干事的“老黄牛”到令人讨厌的“猪猡”:1959~1992年的
警察政治化
三、警务是必要之恶?后合法化时代的务实主义警务:1992年迄今
四、小结
第三篇警务社会学
第四章警察文化
一、警察文化概述
二、警察文化的核心特征
三、警察文化中的变量
四、警察组织文化的差异
五、结论
第五章揭开警察的神秘面纱:社会研究与警察实践
一、警察的角色是什么
二、警察的工作成效如何
三、警察的公平公正性如何
四、小结
第六章神秘的警察:媒体视野中的警务
一、导论
二、“真实”的警察形象
三、虚构的警察形象
四、警察形象的变化
五、小结
第四篇法律与政治视野下的警察
第七章警察权与责任性
一、基本原理:正式警察权的意义
二、警察权:《警察和刑事证据法》及其影响
三、警察越轨行为的定义:《警察和刑事证据法》生效后的警察权
四、管控管理者:警察责任制的发展
第八章结语:超越《火星生活》——一部未来史
一、新千年,新秩序
二、深陷危机无法自拔的警务工作
三、改革的周期
四、新工党及其警务
五、警察改革的局限
六、警务的新自由主义
七、警务的局限性
八、漫长的告别
后记:社会民主主义的警务
附录:警察史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和书目
索引
译后记
第一篇警务:理论与研究
第一章 对守望者的守望:警务研究的理论与探索【3】
有关警务的学术研究至今大约才50年,对这一领域人数日渐增多的研究人员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它俨然已是蔚然大观,算得上一个老资格的宏大知识结构体系了,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这一领域仍然显得相当年轻。不过,最近有人提出,鉴于安全与治理领域的转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学科最近面临基本范式转变的威胁,也许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其概念体系的转变也是必然的。本章将对前述观点进行全面详细的讨论,并为警务研究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览。本章首先讨论警察和警务这两个概念以及警察和警务这两个进程的长期嬗变。之后,将对警察研究的发展进行回顾,并对有关人士新近提出的转型理论进行批判性评估。最后,将深入探究警务与政治之间颇为棘手的概念性关系问题。
一、谁是“警察”,什么是“警务”
绝大多数有关警察的研究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最为直接的政策问题之上。研究人员对警察及其职能采取了一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takenforgranted)理念(凯因[Cain],1979)。这样一来,人们就毫无疑义地对警察这样一个专属于近现代的概念安之若素,认为早已有之。提起警察,人们首先将他们视为一个身着蓝色制服、在公共场所巡逻执勤的群体,在控制犯罪、维持治安方面拥有广泛的授权,并拥有若干可协商的社会服务职能。任何一位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都对警察是什么有这样一个直觉概念。然而,要真正理解——特别是在一个较大的时间与空间跨度上理解——警务的本质和作用,就必须对前述关于警察的理所当然的观念进行概念性探究。
现代社会具有一种可以称之为“警察崇拜”(police fetishism)的特点,即在意识形态上认为警察是社会秩序的功能性先决条件,没有警察势必会引发混乱。【4】事实上,自古以来,许多社会并没有任何类型的正式警察力量(自然也就没有当代模式的警察),却也照样能够持续存在。正如关于警察效能(police effectiveness)的研究所示,警察究竟对控制犯罪和维持秩序贡献几何是有争议的(见第五章)。
区分“警察”和“警务”这两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警察”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社会机构,而“警务”则指的是一整套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进程。“警察”并不是在每个社会中都存在的,而且警察组织与警察人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而“警务”则可以说是任何社会秩序都不可或缺的,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程序和制度性安排来实施。由国家组建的、现代专业化的“警察”组织,只不过是警务的一个例证而已。
(一)社会控制
警务这一概念是社会控制这一范围更为广泛的概念的一个方面。社会控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颇具争议的概念(科恩[S.Cohen]和斯卡尔[Scull],1983;科恩,1985;萨姆纳[Sumner],1997;英尼斯[Innes],2003c)。在一些社会学理论中,社会控制的范围非常广,凡是有助于再造社会秩序的任何事情均属于社会控制。这就使得社会控制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实际上在其内涵和外延上与社会这一概念几乎一致。它涵盖了文化的构建以及个人(作为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化的所有方面。
社会控制这一宽泛概念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不具有确定的形式。它未能对人们通常理解的控制过程的特异性进行区分,即控制过程在本质上是反应性的,旨在防范或者应对社会秩序所面临的威胁。按照斯坦·科恩(Stan Cohen)颇为刻薄的说法,社会控制这一概念的上述广义用法是“一个多余或无关紧要的概念”(Mickey Mouse concept),这个术语应仅限于指“社会对那些它认为脱离正轨的、造成问题的、令人担忧的、带来威胁的、制造事端的或不受欢迎的行为和人员进行有组织应对的方式”(科恩,1985:1~2)。
社会控制这一理念会由于政治利益和立场不同而得到或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功能主义社会学(functionalist sociology)的保守派观点,将社会控制视为支撑社会秩序的共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屏障。维系充足的控制机制来应对越轨行为或社会解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具备的一个功能性前提条件,不过,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里很难做到这一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