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7682
1.高清图像,呈现精美细节。采用陈梦家生前捐赠社科院考古所的B5尺度大幅原照片,高清扫描。
2.精校文字,订正旧本讹误。根据《殷周金文集成》编纂工作中所作核校,并参考陈先生1947年英文稿本,对著录项中的个别失误进行了订正。
3.优化版式,铭文拓本原大。将同一件铜器的图像、铭文拓本和说明文字编排在一起,方便读者阅读。铭文拓本按陈先生原意采用原大,只有六件因版面缘故缩小。
4.增补内容,完善原有体例:
(1)恢复陈梦家先生的两篇序言;
(2)增补近40件铜器的图片;
(3)参照《中国铜器综述》增添铜器分类,并在书眉标明;
(4)为所收铜器的铭文以及说明中提及的关联器铭,增注《殷周金文集成》编号;
(5)增注唐兰、于省吾等古文字学家、高英等铜器修复技师对个别铜器真伪等方面的意见;
(6)增注部分铜器现藏处所的变动情况。
5.列为《考古学专刊》乙种第45号。
本书即曾被改名内部出版的《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一书的订正与增补本,冠有原被删去的两篇作者自序。原书所收845件铜器的图像及铭文拓片,全部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大幅原照片和拓本,重新进行高清扫描,另补充原仅有器铭拓本而短缺图像的近40件铜器照片。书中所收器铭及说明中提及的关联器铭,均增注《殷周金文集成》器号,以便读者参阅。并且对说明中的个别失误进行了订正。
中國銅器綜録自序
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録自序
凡 例
圖象、銘文及説明
附 録
一 器物所在簡目
二 器物舊藏簡目
三 本集主要銅器
四 重要族組
五 銅器圖録簡目
六 拓本器號對照表
訂補後記
訂補後記
這部《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録》,是陳夢家先生於1947年6月編撰完成的,原爲英文本。1956年,陳先生將其整理成中文本,同時又作完北歐所藏中國銅器,分别編爲《中國銅器綜録》的第一集和第二集,隨即將第一集先行交付出版。當時兼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鄭振鐸先生,曾於1957年春將第一集的書名題寫爲“流散美國的中國銅器集録”。後來,陳先生被錯劃爲“右派”,因而本書在製版後被擱置數年。遲至1962年,在未正式署明編撰者的情況下,書名被竄改爲並不妥帖的“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録”,有限制地作爲内部資料出版發行(個别引用者曾將其簡稱爲“劫掠”,尤其欠妥)。由於印數不多,久已難尋。1977年日本吉川弘文館以“陳夢家著,松丸道雄改編”的名義翻印本書,書名改稱爲《殷周青銅器分類圖録》,傳入國内的很少。改革開放以後,考古研究所領導早就準備在適當時機重新出版本書,特别是恢復其原有書名。所以在集體編纂《殷周金文集成》的過程中,對於本書的簡稱即摒棄欠妥的“劫掠”,而改正爲接近於原書名的“美集録”。同時,又注意校訂説明文字中的個别失誤。後因有關人員忙於其他事務,未能及早落實重新出版事宜。
這次由我所王世民先生主持進行本書的重新編輯,除恢復陳先生1947年英文原本的書名和1956年的兩篇中文自序外,特約請專人將他1947年同時寫成的《中國銅器綜述》英文稿譯成中文,交付中華書局並行出版。本書内容基本上依照1962年内部發行本的原樣。其銅器圖象部分,全部采用本中心所藏陳先生生前捐贈考古所的大幅銅器照片,由龐小霞同志協助整理、季連琪同志精心進行高清晰度掃描。説明文字部分,則依據原《殷周金文集成》編輯組由陳公柔先生匯總的校正本稍作訂正,並在所收器物及部分關聯器物的銘文項下加注集成器號;還將1962年本出版前後若干古文字學家和銅器修復技師提出的個别銅器真僞等方面意見,備注在有關銅器的説明之後以供參考;另外,由董韋同志通過互聯網檢索臺北中研院史語所製作的“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補注部分銅器現藏處所的變動情況。卷前參照《中國銅器綜述》增添銅器分類目録。爲全面體現陳先生的工作,又盡力搜尋增補原附録五僅有銘文拓本銅器的圖象,編爲A846—A901號,續接於原編A1—A845 號之後。凡新增的訂正和補注文字,均加六角括號“〔 〕”以示區别。中華書局接受本書出版,責任編輯李碧玉、朱兆虎兩位同志爲版面的設計和編排頗費辛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資料信息中心
2018 年7月3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