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09346
帝王;历史;人性;苦楚
中国历史的另类读法—-
道德与功业,事功与人性
历史的吊诡,人生的悖论
深入精神的深处,
沉到思想的湖底,
揭橥更为深刻的历史真实
独特:以帝王为观照对象,特别是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群体而加以集中透视和剖析的历史散文作品;
有趣:透视和分析历史上帝王的种种悖论,囊括了大量的偶然因素、异常现象、矛盾事物、微妙细节、边缘存在,以及一系列源于内心的感悟、体验与思考,思想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
原来帝王是苦工:从大禹到溥仪
这本书讲述中国历史上的20多位帝王之事,透过大量的历史细节,复活*耐人寻味的东西,对帝王的个性、命运、人性弱点、艰难处境进行深度剖析,并就封建帝制、皇位世袭、宗室血拼、君臣猜忌等诸多无可破解的死结,进行深入的发掘和逻辑性的探索,揭示历史的种种悖论。全书关注个体心灵世界,重视瞬间、感性、边缘及其意义的开掘,视角独特、意蕴深邃。
目录
原来帝王是苦工
大禹王以其卓绝的献身精神、人格魄力与事业修为,无疑算得上一位“风范大国民”,一位德配天地、功标青史的真命天子;当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此一见的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名副其实的“苦工皇帝”。
欲望的神话
在整个生命途程中,他被欲望的神话折磨得昏头胀脑,颠倒迷离。每一步,都试图挑战无限,冲破无限,超越无限,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向着有限回归,向着有限缴械投降。
落魄刘郎作帝归
功业把“流氓皇帝”妆扮成了英雄;而真正的英雄却因失败而声名受损。流氓成功,小人得志,辄使英雄气短。奸雄欺人,上下其手。一面残酷无情地残杀功臣、诛戮英杰;一面却“泣数行下”,呼唤“猛士”。仓皇反覆,莫此为甚。
血腥家族
无论是胜利者、失败者,得意的、失意的,杀人的抑或被杀的,死后,统统地都在北邙山碰头了。正如元人散曲中所讲的,“列国周秦齐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圣井与辱井
荣辱兴亡两口井,龙头鼠尾一局棋。想那开基创业的陈武帝,何等豪强,何等抱负;可是,到了末代皇帝后主手中,什么基业,国脉民心,统统弃之如敝屣,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武帝如果地下有知,当会痛悔当初:所为何来?
老皇帝的难题
这是一个无法跳出的封建怪圈:要么干脆放弃“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要么就得每时每刻面对着致命的危机。放弃前者不可能,因为“家天下”、世袭制是封建王朝的命根子;这样,就只能永无穷尽地吞咽混乱、败亡的苦果。
机关算尽
世事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它系无数细节构成,而细节尽多玄机、隐秘,经常呈现非理性状态,并无逻辑可循。所以,更多时候倒是:纵使机关算尽,到头来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完全悖反。
无字碑
在皇权专制国家的“权力竞技场”上,一个主要当权者,张扬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气魄与雄心,以及疯狂的权势欲、攫取欲、占有欲,在爆发强势的生命力的同时,也裸露出人性丑恶的一面。
作个才人真绝代
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却偏偏被拥上“九五之尊”,结果,受到命运的无情作弄,饱遭心灵的磨折,深谙人世间的大悲大苦大劫大难,既逃脱不了亡国罪责,又人未尽其才、才未尽其用,留下了千秋憾恨,成为道地的可怜虫 。
赵家父子可怜虫
历史老仙翁也真会作弄人。它首先让那类才情毕具的风流种子,不得其宜地登上帝王的宝座,使他们阅尽人间春色,也出尽奇乖大丑,然后手掌一翻,啪地一下,再把他们从荣耀的打翻到灾难的谷底,让他们在无情的炼狱里,饱遭心灵的磨折,充分体验人世间的大悲大苦大劫大难。
残碑荒冢认辽朝
东丹王耶律倍的弃国逃亡、中原避祸,再恰切不过地揭示了在“武化”面前“文化”的无奈与无为的铁律。
完颜三兄弟
人,既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文化的制成品。这种文化里面,常常包含着一种悖论——自我相关的价值、功能上的悖谬,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不断地作反向运动与转化,从而使创造的结果、后的效应,恰同原初的愿望悖反。
强梁无奈死神何
有些人是“死不起”的。生前占有的越多,死时就丧失得越多,痛苦也就越大,就越是“死不起”。对于那类一意攫取者而言,这生而必死的规律,实在是太残酷了。
宦祸
皇权专制制度本身就存在着无法化解的根本性矛盾,而缺乏政治远见,只求现实功利,不计后患重重的老皇帝,更为尔后的招灾致祸种下根由。许多祸患的发生,似出“天意”,实系人为。
狮山梵影
乃祖僧为帝,阿孙帝作僧。这倒不是朱家与佛门有特殊的夙缘,更非一场简单的历史游戏,其间存在着制度方面的深层的种因。
驯心
皇帝与封建士子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那些读书人参与社会国家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驯服于封建统治权力的过程,后,必然形成普泛的依附性,而完全失去自我,“民族的灵魂与神经”更无从谈起。
东上朝阳西下月
“三百年风水轮流转”。努尔哈赤在辽东抚顺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基创业,而末代皇帝溥仪后以囚徒身分在这里接受审判和改造。正应了《左传》上那句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狮山梵影
一
说起彩云之南的风景名胜来,人们会滔滔不绝地讲滇池,讲大观楼,讲石林,讲西山,讲苍山洱海,讲西双版纳,可是,十有九人忽略了滇中北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的狮子山,令人不免有遗珠之憾。
其实,狮子山不仅自然风景绝佳,而且颇富人文价值。我在这里住了两天,仅仅看了三大景区中的一个角落,但已觉得充盈丰满,美不胜收。应该承认,这对一个景区来说,并不是很容易达到的。
若论幽邃、僻静,风景宜人,生态环境良好,绝少污染,同时又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很像川西北的黄龙山、九寨沟,也很象湘西的张家界。不同之处,是这里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积淀、人文景观,而且主要是围绕着一个传说遁入了空门的帝王的行止、出处展开的。这倒又一次为“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狮子山在武定县城西南四公里,号称“西南山”,素有“雄奇古秀”之誉。在一百六十六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区内,有四分之三面积覆盖着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中间盘踞着一个硕大无朋的雄狮般的山峦,更显得气象非凡。
循着石级登上耸入云天的凭虚阁,但见翠海接天,不知何处是岸,一片白墙赭瓦的庞大建筑群,掩映其间。穿行在林海里,两侧有寒流啸壑,溪水潺潺,古树栖云,浓荫盖地。纵使外面溽暑炎蒸,燎肌炙肤,此地依然清爽异常,确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林间草地上,山花野卉,姹紫嫣红开遍,引逗得蝶舞蜂喧,把一个寂静的山陬,装点得霞拥锦簇,生意盎然。
山中的正续禅寺,始建于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其后于元延佑、明永乐、宣德年间又经过多次扩建、续建,遂使殿宇层层,依山错落,气势雄伟,颇具规模。但在明代中叶以前,对外似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文献中也很少记载。后来,由于明初流亡出走的建文帝朱允 曾在此间避难多年的说法传播开来,遂使狮子山名闻遐迩,以致闹腾得沸沸扬扬,数百年持久不衰。
漫步山中,几乎随处可见据说在这里避难为僧的建文帝的踪迹。一进山门,就看到迎面照壁上绘有“建文逊国”故实的大型壁画。我以为,这不过是近些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开发,风景区管理部门特意找人绘制,用以吸引游人的,所以并没有怎么在意;可是,当走到大雄宝殿前,见到那株树龄五百余年、粗可五人合抱、标牌上注明“建文帝手植”的孔雀杉,就觉得非同凡响了。
在天王殿的南侧,还有一处名为“帝王居”的宅院,顾名思义,乃建文帝当年栖迟之地,院内也有他的手植柏。转到后山,在山半腰的林木葱茏处,隐约可见一处朴陋的建筑物,名曰“龙隐庵”,据说这里是明廷搜索期间这位流亡皇帝的临时避难所。
走着走着,陪同人员又引领我看了建文帝亲手栽培的白牡丹、虎头兰和木芍药。对于这些,我可就不肯轻易置信了。现在,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为了招揽游客,人们惯常在一些以古迹著称于世的旅游景点上弄虚作假,牵强附会,以致许多景物弄得不伦不类、非今非古、真假难分。说句心里话,对于这类做法,我是很反感的。
东道主可能察觉到了我的怀疑情绪,他随手打开背包,从里面抽出一本陈旧不堪、已被虫蚀多处的线装古籍,名为《纪我所知录》,作者为罗养儒。里面记载:“建文住正续寺亦积有年,乃于寺之佛殿前植木芍药二本”,“此花在云南颇少,唯见鹤庆之朝霞寺内有此佳种,建文当日或由迤西移其种而来也”。尽管这也属于故老传闻,但起码是流播久远,而且说得凿凿有据,总还称得上“一家之言”吧,我不能再作无谓的怀疑了。
引人注目的是藏经楼下的帝王宫。有丹墀、品级阶、九龙口,完全按帝宫形制设置。宫内有塑像三尊,大小与真人相等。中间为建文帝,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左右各塑一太监和老臣。藏经楼两侧有配殿,里面供奉着相传随建文帝出亡的护驾臣僚的牌位。
从一本名为《建文从亡十一先生记》的旧籍中得知,这座建筑物落成于清康熙七年,建文帝的塑像为同时作品。宫门抱柱上雕着两条夭矫的蟠龙,一条向上升腾,一条俯身下降,各臻其妙,栩栩如生。关于它们的寓意,当场我听到了两种解释:一种说法,两条龙分别隐喻抢班夺权、位登九五的朱棣与逊位出走、遁迹空门的朱允炆;另一种说法,象征着建文帝由天子沦为庶人的起伏经历。
二
帝王宫外的廊柱上嵌有三副长联,都是充满诗情、理趣、禅机的史家上乘之作。
其一曰: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寥寥四十二字,概括了明初朱元璋、朱棣、朱允炆祖孙、叔侄三代君王的行藏、史迹与传说。
上联说的是祖父和孙儿。所谓“僧为帝”,是指朱元璋。他家世贫苦,十七岁,在故乡投皇觉寺为僧,手持木鱼、瓦钵游方化缘,过了三年“乞丐”生涯,又回到寺里。此时,皇觉寺已遭火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濠州郭子兴起义军,以骁勇机智为子兴所器重。朱元璋善于用兵,战功卓著。经过十几年的征伐,一步步扩充实力,剪除群雄,略地南北,扑灭元朝,于公元1368年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国号大明。
为了巩固皇权,保持朱家天下的万世一系,朱元璋可说是“机关算尽”,煞费苦心。他既担心故元王朝的地主官员对他不服,更害怕一同起事的文臣武将怀有二心。于是,从洪武五年开始,连续颁布申戒群臣的《铁榜文》、《资世通训》、《臣戒录》、《志戒录》,篡录历代诸侯王、宗戚、宦官之属悖逆不道者数百余事,遍赐群臣,使知所鉴戒。
这充分说明,他对臣下一直是心存戒虑,防范甚严的。他不光是言者,而且是行者。先后兴起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三起大狱,株连文武臣僚被诛杀者近四万人。大案而外,一些开国功臣也被相继剪除,或被明令处置,或遭暗中毒害,绝大多数都不得善终。
与此相对应,是建立了皇室分封制度,分封诸皇子在各地称王。目的在于依靠朱氏子孙辅翼王室,以确保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而这一手,恰恰为日后的皇室争权,埋伏下了隐患。
明初,封建诸王分内外两线,有的分封在内线,如太原的晋王、西安的秦王、青州的齐王、开封的周王等;还有九个藩王分封到边塞前沿,主要是防止境外的事变,其中以燕王朱棣势力为强大。允许诸王在其封地建立王府,交给他们一支护卫军和指挥当地驻军的权力,以监视和控制各地的异姓臣僚。兵力多者达万余人,有的甚至“带甲八万,战车六千”。燕王、秦王、晋王都曾屡次带兵出征,节制沿边诸将,威权日重。
洪武九年,训导叶居升曾直言进谏,说:当前,朝廷赋予诸侯王的权力过大,要警惕出现下强上弱,尾大不掉的局面。现在就应早作措置;否则,等出现离心倾向时再去减地削权,便会引起诸王的怨恨与反抗,象汉朝的七国、西晋的八王那样,或据险自守与朝廷抗衡,或率兵入京制造叛乱,到那时就无法控制了。不要认为,这些人都是皇子,不会干出这种事来。七国诸侯王于汉景帝皆为至亲,不是照样兴兵作乱吗?由此可见,分封制弊端甚多,希望皇上及早采取救治的措施。
应该说,这一建议是非常富有远见的,而且提得正是时候。可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朱元璋,听了之后却愤怒异常,认为叶居升心怀叵测,有意挑拨关系、制造混乱。大嚷大叫,一定要把他杀死。后,叶居升终于被击死狱中,此后,就再也无人敢于进谏分封诸王之事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