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697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道德观)
社会主义法律教育(法治观)
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框架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题一唯物论
本专题的关键词是“物质”,所以讲解的内容主要围绕其进行,当然也包括它的对立面“意识”,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物质和意识的内容▲
(一)物质
1?物质的表现形式
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物质的表现形式便是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
恩格斯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即固有属性为运动。
4?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意识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第三,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第四,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一)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
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二)物质和意识的联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
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三、物质和意识的启示★
物质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的,因此,两者关系给我们的启示便是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内涵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
主观能动性就是意识的作用。
(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方法论意义
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典型真题和典型模拟题:
提示:以下每个专题均配有真题和模拟题,扫此二维码。
专题二辩证法
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所以本专题的关键词是“矛盾”。一、矛盾的表现★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1?变化的两种形式和状态?D?D量变和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3)方法论意义
要把量变和质变统一来看,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反对急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2?前进的、上升的变化?D?D发展
(1)发展的实质?D?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特点?D?D过程性。
(3)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D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但前途光明。
(三)全面的观点
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