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54809丛书名: 新法规政策下财会操作实务丛书
内容简介
全书共26章,内容涉及:审计技术与管理综合工具,审计岗位、职位、职务、职责方面管理工具,审计方法方面工具,内部控制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舞弊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经济效益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经济责任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收入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成本费用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利润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资产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负债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所有者权益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采购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生产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销售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基建项目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筹资、投资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利润分配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会计估计(含公允价值会计估计)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计算机信息方面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后续内审方面技术与管理工具,审计计划与重要性方面技术与管理工具,审计证据、工作底稿、档案方面管理工具,审计工作中人际关系与内外协调方面管理工具,审计报告方面技术与管理工具,等等。
目 录
章 审计技术与管理综合工具 1
节 审计综合知识 1
第二节 内部审计综述 3
第三节 社会审计综述 21
第二章 审计岗位、职位、职务、职责方面的管理工具 81
节 审计机构责权 81
第二节 审计人员责权 83
第三章 审计方法方面的工具 93
节 内部审计方法 93
第二节 社会审计方法 115
第四章 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153
节 内控审计综述 153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155
第三节 实施审计工作 172
第四节 评价控制缺陷 224
第五节 完成审计工作 230
第六节 出具审计报告 236
第七节 记录审计工作 246
第五章 舞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258
节 舞弊审计综合知识 258
第二节 内部审计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261
第三节 社会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263
第六章 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282
节 经济效益审计综合知识 282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相关文案 292
第七章 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04
节 经济责任审计综合知识 304
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文案 309
第八章 收入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27
节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 327
第二节 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 329
第三节 营业外收入的审计 330
第九章 成本费用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32
节 生产成本的审计 332
第二节 管理费用的审计 333
第三节 销售费用的审计 334
第四节 财务费用的审计 335
第五节 税金及附加的审计 335
第六节 其他业务成本的审计 336
第七节 营业外支出的审计 337
第十章 利润形成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38
节 未分配利润的审计 338
第二节 其他业务利润的审计 338
第十一章 资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40
节 资产管理方面内部控制 340
第二节 货币资金方面的审计 348
第三节 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审计 357
第四节 存货方面的审计 366
第五节 固定资产方面的审计 392
第六节 无形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方面的审计 405
第十二章 负债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07
节 流动负债的审计 407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的审计 415
第十三章 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18
节 所有者权益审计综述 418
第二节 实收资本的审计 419
第三节 股本的审计 420
第四节 资本公积的审计 422
第五节 盈余公积的审计 423
第十四章 采购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25
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425
第二节 采购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 428
第三节 采购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434
第十五章 生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38
节 生产循环的特性 438
第二节 生产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440
第三节 生产方面的分析性复核 443
第十六章 销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45
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445
第二节 销售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 448
第三节 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455
第十七章 基建项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63
节 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 463
第二节 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特点 476
第三节 开工前期的审计方法 476
第四节 在建项目的审计方法 482
第五节 竣工决算的审计方法 490
第六节 投资效益的审计方法 491
第十八章 筹资、投资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95
节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 495
第二节 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 499
第三节 资金营运活动的内部控制 501
第四节 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 502
第五节 筹资、投资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与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504
第十九章 利润分配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510
节 利润分配审计基础 510
第二节 利润分配审计操作 512
第二十章 会计估计(含公允价值会计估计)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513
节 会计估计审计综合知识 513
第二节 会计估计审计相关文案 531
第二十一章 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534
节 计算机审计 534
第二节 信息系统审计 563
节 审计综合知识 1
第二节 内部审计综述 3
第三节 社会审计综述 21
第二章 审计岗位、职位、职务、职责方面的管理工具 81
节 审计机构责权 81
第二节 审计人员责权 83
第三章 审计方法方面的工具 93
节 内部审计方法 93
第二节 社会审计方法 115
第四章 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153
节 内控审计综述 153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155
第三节 实施审计工作 172
第四节 评价控制缺陷 224
第五节 完成审计工作 230
第六节 出具审计报告 236
第七节 记录审计工作 246
第五章 舞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258
节 舞弊审计综合知识 258
第二节 内部审计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261
第三节 社会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263
第六章 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282
节 经济效益审计综合知识 282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相关文案 292
第七章 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04
节 经济责任审计综合知识 304
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文案 309
第八章 收入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27
节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 327
第二节 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 329
第三节 营业外收入的审计 330
第九章 成本费用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32
节 生产成本的审计 332
第二节 管理费用的审计 333
第三节 销售费用的审计 334
第四节 财务费用的审计 335
第五节 税金及附加的审计 335
第六节 其他业务成本的审计 336
第七节 营业外支出的审计 337
第十章 利润形成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38
节 未分配利润的审计 338
第二节 其他业务利润的审计 338
第十一章 资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340
节 资产管理方面内部控制 340
第二节 货币资金方面的审计 348
第三节 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审计 357
第四节 存货方面的审计 366
第五节 固定资产方面的审计 392
第六节 无形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方面的审计 405
第十二章 负债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07
节 流动负债的审计 407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的审计 415
第十三章 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18
节 所有者权益审计综述 418
第二节 实收资本的审计 419
第三节 股本的审计 420
第四节 资本公积的审计 422
第五节 盈余公积的审计 423
第十四章 采购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25
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425
第二节 采购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 428
第三节 采购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434
第十五章 生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38
节 生产循环的特性 438
第二节 生产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440
第三节 生产方面的分析性复核 443
第十六章 销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45
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445
第二节 销售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 448
第三节 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455
第十七章 基建项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63
节 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 463
第二节 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特点 476
第三节 开工前期的审计方法 476
第四节 在建项目的审计方法 482
第五节 竣工决算的审计方法 490
第六节 投资效益的审计方法 491
第十八章 筹资、投资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495
节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 495
第二节 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 499
第三节 资金营运活动的内部控制 501
第四节 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 502
第五节 筹资、投资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与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504
第十九章 利润分配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510
节 利润分配审计基础 510
第二节 利润分配审计操作 512
第二十章 会计估计(含公允价值会计估计)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513
节 会计估计审计综合知识 513
第二节 会计估计审计相关文案 531
第二十一章 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 534
节 计算机审计 534
第二节 信息系统审计 563
第二十二章 后续内审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具 568
节 后续内部审计综述 568
第二节 后续内部审计步骤 570
第二十三章 审计证据、工作底稿、档案方面的管理工具 572
节 内部审计证据、工作底稿、档案 572
第二节 外部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587
第二十四章 审计工作中人际关系与内外协调方面的管理工具 602
节 内部审计关系处理 602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605
第三节 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606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考虑 607
第二十五章 审计报告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具 611
节 内部审计报告 611
第二节 社会审计报告 621
前 言
审计按不同主体可划分为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相应地形成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主要监督检查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社会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本书精心传授的、“立竿见影”的审计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巧,按知识点分类,为每家企业提供权威、丰富、有效、实用的审计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方案、岗位职责、文书、表格、流程、制度范本,使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指导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
全书共25章,内容包括:审计技术与管理综合工具,审计岗位、职位、职务、职责方面的管理工具,审计方法方面的工具,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舞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收入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成本费用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利润形成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资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负债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采购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生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销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基建项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筹资、投资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利润分配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会计估计(含公允价值会计估计)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后续内审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具,审计证据、工作底稿、档案方面的管理工具,审计工作中人际关系与内外协调方面的管理工具,审计报告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具等。
本书条理清晰、查阅方便,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操作性、实用性强。本书除对相关知识和技巧进行讲解外,还包括许多文案范本,其提供的每套范本都非常实用,而且有立竿见影之功效,是广大企业管理及财会工作者的“绝妙武器”。
(2)资料详尽、丰富、具体。本书提供了许多相关制度示例、表格范本。
(3)具有专业性和严肃性。本书由全国著名财会、审计、税务专家贺志东主持编写,近20年来,作者数易其稿,精益求精。
(4)极具新颖性。本书依据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审计准则、内控规范、税法、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等编写而成,注重实战,实效性强。
(5)具有标准性和通用性。本书提供的范本综合了相关企业的共性,适用于各个企业。
本书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企业负责人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企业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国家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银行贷款业务人员和风险管控人员,财政、企业管理、税务、银行业监管部门相关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的企业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士,还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等。
本书仅作为学习参考之用,不作为决策建议或执法依据等。囿于学识、编写时间有限等方面原因,书中倘有不足之处,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本书精心传授的、“立竿见影”的审计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巧,按知识点分类,为每家企业提供权威、丰富、有效、实用的审计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方案、岗位职责、文书、表格、流程、制度范本,使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指导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
全书共25章,内容包括:审计技术与管理综合工具,审计岗位、职位、职务、职责方面的管理工具,审计方法方面的工具,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舞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收入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成本费用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利润形成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资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负债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采购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生产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销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基建项目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筹资、投资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利润分配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会计估计(含公允价值会计估计)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审计技术与管理工具,后续内审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具,审计证据、工作底稿、档案方面的管理工具,审计工作中人际关系与内外协调方面的管理工具,审计报告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具等。
本书条理清晰、查阅方便,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操作性、实用性强。本书除对相关知识和技巧进行讲解外,还包括许多文案范本,其提供的每套范本都非常实用,而且有立竿见影之功效,是广大企业管理及财会工作者的“绝妙武器”。
(2)资料详尽、丰富、具体。本书提供了许多相关制度示例、表格范本。
(3)具有专业性和严肃性。本书由全国著名财会、审计、税务专家贺志东主持编写,近20年来,作者数易其稿,精益求精。
(4)极具新颖性。本书依据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审计准则、内控规范、税法、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等编写而成,注重实战,实效性强。
(5)具有标准性和通用性。本书提供的范本综合了相关企业的共性,适用于各个企业。
本书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企业负责人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企业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国家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银行贷款业务人员和风险管控人员,财政、企业管理、税务、银行业监管部门相关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的企业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士,还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等。
本书仅作为学习参考之用,不作为决策建议或执法依据等。囿于学识、编写时间有限等方面原因,书中倘有不足之处,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