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267942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刘绍武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做良医——不畏艰辛,一生勤勉
精伤寒——辨证务求准,药用必心细
做学问——采百家之蕊,酿自己之蜜
哲医融——论自然演化,创协调疗法
创新见——三部分表里、六病论阴阳、
四脉定证、辨证定方
救苍生——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尚医德——风范长存世,身后斯名远
刘绍武(1907—2004),祖籍山东诸城,全国首批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研究员、主任医师、内科主任,著名中医临床家。曾任山西省中医学会理事、山西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中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工民主党太原市委副主任、太原市政协委员、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刘绍武业医80余载,毕生钻研《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旁触历代百家,纵观现代医学。素重哲理之识,更好文史艺术,对自然科学等边缘学科亦无所不览;而且博闻强识,能将许多典籍、医文、中外哲学著作大段大段地背诵,尤其对“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更是熟稔,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此书的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证、哪一方、哪一药,都能脱口而出,可谓“倒背如流”。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及与哲学的结合,有精要、深邃、独到的见解。
刘绍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名遍三晋,誉满琼州。多家媒体做过报道。《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妙手医百病,德高不谋私”为题;《太原日报》以“遵医祖古训,怀救苦之心”为题;《健康报》以“高风亮节六十载”为题;《海南日报》以“杏林耆宿”为题;《海南侨报》以“杏林耆宿,高山景止”为题。还有山西电视台、山西广播电台、海南电视台等,多次报道了刘绍武的医学业绩和高尚品质。
20世纪90年代初,海南建省,已80余岁高龄的刘绍武,毅然远赴海南,到了海口,在当地组建海南三部六病中医研究所及中医门诊部,以实际行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他不屑去蹈袭别人走过的平坦旧路,偏向人迹罕至处去独辟蹊径,寻求新的发现。在他看来,大山深处拥帚的松柏竟比尘世间的“流管清丝”更加美妙。大海的涛声、水声,比车水马龙的喧嚣更加悦耳。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刘绍武一生执意的追求和信念。刘绍武抛开六七十年久居的“旧”地,虔心地投身到另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域,对于八十高龄的知名学者而言,人皆谓其“怪哉”。“怪”则怪矣,刘绍武的确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见解独特、学术风格鲜明、有其一套理论体系,且能够形成一种流派,具有巨大影响的医学家,也是一位充满自主定见、具有特殊性格和非凡毅力的人。
刘绍武毕生不事浮华,俭朴、和善,做事做人脚踏实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刘绍武的学说日益被国内学术界所认识,经过不断完善,刘绍武的“三部六病”体系日臻成熟。刘绍武对中医传统经典《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自出机杼,独创新说。他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人体概而分之,对疾病括而类之,充实和升华了《伤寒杂病论》的学说。且按此体系,进行了立纲、正误、补缺。通过中西合参的比较、梳理和归类,运用系统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中医辨证的规范化、论治的规律化和剂型的规格化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确立了“定证、定方、定疗程”的原则,将中药按一定的制剂配伍使用,对中药制剂规格化作出了贡献。结合近百年来新的疾病谱,对临床疑难杂症重新认识,并创立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药。
刘绍武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不分古今、中外、你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在治学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常新常进,用他的话说是“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作为一代名医,刘绍武治学的最大特点即在于独辟蹊径,不随波逐流,亦绝不亦步亦趋。“读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应做书本的主人,而不应做书本的奴隶”。
刘绍武一生精研《伤寒杂病论》,师古而不泥古,敢破六经桎梏,敢为天下先,力排众议,独创“三部六病”学说及诊疗体系,融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于一体,使之更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发展传统医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刘绍武发表过《溃疡病》、《脉管炎》等多篇学术论文,晚年著有《三部六病精义》等著作。其学术思想及诊疗体系,由其次子刘惠生及其弟子宿明良等研制成“刘绍武专家‘三部六病’电子计算机诊疗系统”。该系统第一代、第二代,先后获山西省计算机应用一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国家专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