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445886
优秀的人物传记会呈现给你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大量一手资料,再现董明珠传奇人生轨迹;首部完整系统解读董明珠和格力之谜的实力之作!
成功之谜:36岁的小业务员,如何蜕变为格力核心,成为《福布斯》全球榜单中的商界典范……
身份之谜:男人围猎的商圈,如何凭借“走过的路,草都不长”,成长为营销女皇,连续荣登世界杰出CEO……
模式之谜:曾经要不回货款的小厂,如何因其颠覆了行规,创建了“21世纪经济领域全新革命”的模式……
未来之谜:世界500强企业领导人超霸气的“铁娘子”?中国制造超霸气的代言人?未来依然不确定……
本书沿袭了“中国财智思想家”图书的纪实写作手法,采写、借用了大量一手资料,力图再现主人公董明珠传奇创业人生的同时,还运用科学、独特的方法与视角,精密梳理并解构了一幅*的商业思想图谱。全书内容翔实鲜活,故事性强,语言生动通俗,称得上是首部完整系统解读董明珠和格力的经典之作。
第1章 “董姐”与“铁娘子”之说
在坊间,她被称为“营销女皇”“格力女皇”;在人民大会堂,她多次手举国家最高荣誉奖有力发誓,“我就是要让全世界尊重中国制造”;而在国际商圈,她则代表了珍贵稀有的“中国铁娘子”霸气形象。
然而,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2010年以来,声名远扬的“董小姐”也争议不断,多次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2014年底,她因“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之语,瞬间惊愕了整个舆论圈;2017年伊始,“董明珠被免职”更是让业内坊间喧闹了大半年……
一 “董姐”被免职事件
二 人劝“不要锋芒毕露”
三 与强盗谈判的“铁娘子”
四 中国格力与世界第一
五 “唯一的中国女人”
六 “董姐”的“铁娘子”时代
第2章 “跳海”的单身母亲
董明珠曾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坚持如下原则——把钱放在第一位的人只能赚眼前的钱,赚不到以后的钱;只有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人,才能赚一辈子的钱。
然而,董明珠命运的转变,却又是从对金钱的实际需求开始的。20多年前,正是为了能给家人赚来更多的生活费用,年近四旬的董明珠才不顾单身母亲的孤独,义无反顾地跳进了深浅不知的下海大潮中,从此竟一发而不可收……
一 讨生活南国独下海
二 为“钱途”一线入海利
三 卸面子底层勤折腾
四 女职员被迫耍心机
第3章 小人物颠覆大行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解读这句话时,人们几乎都是从正面诠释的。然而,中国在塑造自己的市场经济进程中,由于机制尚不健全,不少行业都形成了一套带有不同特色的游戏规则。正是这种游戏规则,或明或暗地制约着从业者,直至成为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障碍。
然而,如同常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凭着倔强和“不知者无畏”,她不仅捅破了一个行业的行规,更颠覆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一 心谋全局的业务员
二 小人物怒破老行规
三 “淮南模式”妙不可言
四 本土化的营销智慧
第4章 冲出故都,望眼蓝海
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可以靠勤奋与口才去开拓市场,但是一个卓越的业务员除了用勤奋与口才开拓市场,更难得的是用谋略、用智慧去开拓市场。营销中产生的灵感,驱使着董明珠开辟了一个无人涉及、无人竞争的市场领域,为海利在安徽市场的迅速扩张打下了宝贵的基础。
如果对应于著名的“蓝海理论”,1992年完胜安徽市场的董明珠,无疑先行于那个年代的众多同行,提前实践了自己的“蓝海战略”……
一 “海利”到“格力”之变
二 江南故都意外授命
三 借杠杆撬动金陵
第5章 不像国企的新格力
朱江洪是中国家电企业领导人中罕见的老牌大学生,董明珠则有着统计学专业的背景,两人骨子里都有对知识、对科学的追求,和对天道酬勤、兢兢业业、“这辈子做好事,是为下辈子积德”的信仰。正是有着这些共同之处,朱、董二人才形成了颇为相似的企业价值观。
科龙电器前总裁王国端曾这样形容:“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气,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运气。”或是如此,才使得格力在人们印象中越来越“不像一个国企”了……
一 只身扬州傍“大款”
二 女子坐山观虎斗
三 兵临城下,南京暗战
四 铁打营盘,流水的兵
第6章 “董小姐”临危受命
众说纷纭的“集体大辞职”,把格力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巨变之下,董明珠仓促间临危受命,掌领起了格力电器的销售队伍。受命之际,国内空调业便迎来了“凉夏血战”。董明珠初生牛犊不怕虎,率直的个性依然不改,不仅坚守着“让市场不让利润”的底线,还无可选择地充当着一个革命式的领军人物。因为,格力能留给她的,只不过是一支被抽空了战斗力的团队……
一 忠诚不仅是种精神
二 从业务员到部长
三 新部长开刀私心
四 董部长的整肃运动
第7章 躲不开的明枪暗箭
整肃一词,通常意指整饬、肃清。在葛洪《抱朴子·酒诫》中即有,“迟重者蓬转而波扰,整肃者鹿踊而鱼跃”之说。如今,整肃便意味着纪律整齐严肃,更有革新、立规矩之意。
从古至今,任何革新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甚至因此引起他们的抗拒和怨恨。决意革新运动的董明珠,在董事会给予部分财权的支持下,一开始便呈现出了大刀阔斧之势。然而,时间不长,各种“小鞋”也常在不经意间扔向了董明珠。直到有一天,“董明珠贪污公款”的风声也甚嚣尘上起来……
一 权杖在手令来行
二 “董小姐”不近人情
三 赢人心脱胎换骨
四 拆明枪与躲暗箭
五 “朱舵主”的“对质会”
第8章 江湖盛传的“董营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侠客。随着市场经济的引擎被打开,中国便以数倍于欧美发展速度向前突飞猛进。20世纪最后10年,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使得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进入了白热化,国内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日益凸现。至于家电市场,外国品牌虽然还占据着一定优势,但国内品牌的成长更是生机一片。这期间,已然掌握着格力营销权杖的董明珠,充分展现了她那柔中显钢的本色秉性,以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手法,掀起了一场空调市场的营销大戏……
一 “淡季返利”好文章
二 血腥的“死亡之谷”
三 大义取利,逆势上扬
四 危险上演,十面埋伏
五 霸气清理违规大户
六 “铁娘子”惊艳炼成
第9章 “铁娘子”炮打“美巨人”
一个是中国空调业连年销售的老大,另一个是门店遍布全国的连锁老大,而它们的最大共同之处,便是都有着一个倔强强势的销售总管。就是这样两个强势的巨头,在2004年3月上演了一场轰动全国的争斗,影响至今。自那时起,业内外权威人士便纷纷撰文:两强争斗的本质,是传统区域代理模式和新兴连锁销售模式的对碰,是迅速发展的中国制造商和渠道零售商争夺渠道控制权的全面较量。
回望当年,那场争斗的火焰是由局部烧起,再蔓延全国的……
一 霸道强势的清场行动
二 国美:渠道王舍我其谁
三 格力:我的命运我做主
四 “铁娘子”长袖善舞
五 无奈的“中国首富”
第10章 霸道同行,真假“冤家”
在英文词汇中,有一个单词“co-opetition”,直译是“合作竞争”,意译可以是“小冤家”。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一句“同行是冤家”的俗语。众所周知,现代市场经济成形于西方。然而,中国自古便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商业哲理。而所谓“同行是冤家”,便是一种中国式的经济学语言,字语虽简单,内涵却极为丰富。它所表达的,是同行间的两个经营主体所形成的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市场竞争关系。
按此逻辑,本书主人公董明珠和她主导的格力,在同行间又会是怎样的呢……
一 为何同行乃“冤家”
二 “行业第一”的是与非
三 真假“中国第一赌”
四 开先河叫板政府
五 “死亡代言”的魔咒
第11章 马云要少,董明珠要多
2015年9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一家中国企业在《纽约时报》发表了整版广告,用一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轰动了当地舆论。几乎就在同时,这家企业在中国国内各大城市也投放了自己的形象广告——鲜红的背景,董明珠的头像。几个月后,又是与这家中国企业密不可分的一句话,引爆了各路媒体、大街小巷——“不能没有马云,但不能有太多马云。至于董明珠嘛,越多越好。”
再看各路媒体上,都有董明珠在那儿开怀大笑……
一 “铁娘子”的“工业精神”
二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三 “心狠手辣”的格力品牌
四 有良心的上市公司
五 “大国工匠”格力制造
后记
参考文献
一个外来之词
2012年1月,一部名为《铁娘子》的影片在英国公映。影片是由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担纲主演,讲述了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的传奇故事。它以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老年生活为主线,将她对参政、竞选首相、马岛战争、下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穿插其间,用撒切尔的眼睛带领观众重温了20世纪下半叶时期的英国。
事实上,国际最早出现的“铁娘子”之说,一般也指向英国第49任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而在现代商业发展历史不长,且崇尚贤妻良母传统的中国,人们更多地将“铁娘子”视为外来之说。所以,不妨先就这位享誉国际的首位“铁娘子”说起。
撒切尔的“铁娘子”之名,史料认为与20世纪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
1975年,撒切尔出任英国保守党党魁,1979年率领保守党重夺政权,并出任英国首相。随后,她又领导保守党在1983年和1987年的大选中接连胜出,使得保守党的执政时间长达18个年头。1990年,撒切尔未能击败党内的竞争对手,便辞职下台。但是,她留在英国政坛上的浓烈色彩并没有随之消去。
在英国人看来,撒切尔执政时留下了突出印象。其中,除了赢得令英国人至今仍骄傲不已的那场“马岛战争”,还有撒切尔与美国里根政府的并肩合作,赢得并结束了20世纪的冷战。而在英国国内,撒切尔强力推行将国营企事业私有化的政策,则被认为迫使工党放弃了老旧的社会主义,促使英国整体走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英国经济的全新局面。
后来,撒切尔的继任者约翰·梅杰政府以及工党托尼·布莱尔政府,总体上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经济变革举措。所以,权威的国际评论者们一致认为,“撒切尔主义”在英国政坛上,一直延续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才得以中止。
迄今为止,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仍是英国普选以来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也是英国迄今唯一的女首相、英国主要政党唯一的女性首领。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不仅给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带来了既深且广的影响,也对20世纪的国际秩序变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著名媒体《南方周末》曾有文这样写道:
“毫无疑问,她是一位政治强人,她的敌人有工会、苏联、阿根廷、国营企业、北爱尔兰及福利制度……她全线出击,坚强无比;她勇敢、执着、狂热、决绝,却也时时展现优雅而迷人的魅力;她不遗余力地维护资本主义精神,也维护这个国家的利益、尊严与梦想。”
“撒切尔招人爱慕,也被人憎恨。支持她的人把她捧上天,反对她的人把她踩成bitch(贱人)。她去世当天,有人在她伦敦公寓门口哭泣悼念,也有人大张旗鼓地在街头开香槟庆祝。4月9日,《每日镜报》的头版标题是‘分裂国家的女人’,而《每日邮报》的头版则是‘拯救英国的女人’。”
“人们对撒切尔的唯一共识,恐怕除了‘女人’,就是她对自认为的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她是一个爱国的首相,她的每一步都在为英国争取利益。’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这样评价自己的前辈。”
的确,20世纪末期,英国国力的复苏与撒切尔密不可分,以至于她的对手把“铁娘子”的名号送给了她。这一切,主要缘于撒切尔的高调反共。
国际政治风起云涌的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与美国总统里根一道,在大西洋两岸树立起新自由主义的旗帜。里根曾亲切地将撒切尔称作“政治上的灵魂伴侣”,而撒切尔则将里根称作“生命中第二重要的男人”。
在20世纪那场令人窒息的冷战中,撒切尔通过积极配合并影响冲在最前线的美国,不失时机地提高英国的影响力。她甚至公开自称,自己就是里根在北约国家里最主要的啦啦队员。事实上,就是在撒切尔当英国首相期间,英国是欧洲唯一在核武装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方面都对北约防务做出重要承诺的北约国家。
1976年,在一次演讲中,撒切尔这样批评苏联:“当我们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时,他们(苏联人)却把大炮放在黄油前面。”此后不久,苏联的《红星报》开始描述撒切尔的刻板与无情,并送给了她“铁娘子”的名号。
冷战结束后,当年送出“铁娘子”名号的《红星报》记者加夫里洛夫曾这样回忆:当时听完撒切尔的演讲,就突发奇想,决定把撒切尔和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相提并论。“俾斯麦的称号是铁血宰相。但我无法用一个男性化的词汇来形容撒切尔夫人,因此我把首相一词换成了娘子。”
而撒切尔在获得这一名号后,又这样展开了另一场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今晚,我身着红色雪纺绸晚装、妆容精致、头发齐整地站在你们面前……西方世界的铁娘子。是我吗?冷战斗士?好吧,是我,如果他们想这样解读我对生活最根本的自由价值的捍卫。”
在被贴上“铁娘子”的标签后,撒切尔的国际形象仿佛高大起来,她自己也似乎特别享受这个荣誉,并视其为自己的选举资本。作者雨果·杨在人物传记《铁娘子》中,即曾这样评论:国际舞台上的撒切尔“用尽每种女性特质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寻求一席之地”。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曾经4次访问中国,其中的两次均与香港问题有关。1977年,撒切尔曾作为反对党领袖首访中国。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印象里最为深刻、也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与这位享有“铁娘子”之冠的国际政治女强人,面对面地就香港问题进行交锋的经历。
1981年9月底,中国政府宣布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海外友人时进一步概括说:“九条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同年1月,英国官员访问中国时,获悉了中国政府的明确态度:1997年一定收回香港,主权问题没有讨论余地,但会保持香港的繁荣。
听到中国的强硬表态,英国政府显然着急了。
1982年4月,曾担任英国首相的爱德华·希思访华,并与邓小平达成了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的意愿。当年7月,刚刚带领英国赢得了马岛战争的撒切尔,在获悉自己的前任与中国领导人的谈话内容后,立即在首相府召开专门会议,着手研究并布局香港的问题,并决定亲自出访中国。
与希思有所不同的是,撒切尔似乎希望从一开始就占据主动,她甚至想挟马岛战争胜利的余威,对中国强硬起来。
1982年9月22日,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架专机在中国首都机场降落。不久,精心着装的撒切尔走下了飞机舷梯。这便是她的第二次访问中国。
9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撒切尔先与邓颖超有过短暂交谈,随即便前往福建厅。正是在这里,她首次见识了“绵里藏针”的邓小平。
若干年后,有权威资料披露,双方会面前曾有过这样微妙的“寒暄”:
撒切尔对邓小平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邓小平回应:“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当日9时,会谈正式开始。
撒切尔先发制人,她以“铁娘子”之势摆出强硬姿态,打出了“3个条约有效”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这2张牌。
这位风头正劲的“铁娘子”语气强硬地表示,有关香港的3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抹杀这一事实。“既然这些条约仍然存在,那么就必须得到遵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必然会对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破坏香港的繁荣。”
“铁娘子”如此表态,显然是想告诉邓小平,要想维持香港的继续繁荣,就必须继续让英国进行管理。
然而,“绵里藏针”的邓小平却不以为然,他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回应道:“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的!”
事实上,就在此次正式会谈之前,邓小平已经公开表示过,“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不是阿根廷。”他显然意有所指。
正式会谈中,寸步不让的邓小平向“铁娘子”继续强调:“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后来的权威资料披露,当时的邓小平向撒切尔坚定阐明:在不迟于2年的时间内,中国将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决策。而之所以中国还要等一两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也希望能听取英国政府提出的建议。
习惯了高调强势的撒切尔,并未料到在中国遇到的谈判对手会比自己更坚定。
一番激烈的交锋过后,邓小平建议双方能达成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15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然而,“铁娘子”没有甘心,她拒绝了以“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为前提。
经过了又一番的争执,中英双方同意发表一个不作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而后,“铁娘子”撒切尔脸色凝重地往大会堂外走。她根本没有预料到,小个子的邓小平会是这样的强硬。她甚至私下里对时任驻华大使柯利达抱怨:“邓小平太残酷!”
也就是在此行之际,这位享誉国际的“铁娘子”上演了全球聚焦的历史一幕。
走出人民大会堂宽阔大门的撒切尔,踩着高跟鞋,顺着高高的台阶向下。不知道是内心难以平复,还是一时眼神大意,忽然一脚踩空,瞬间跪倒在了大会堂台阶下面的地上。走在她身旁的柯利达及其他英国随从,则用最快的速度围上前去,把她扶了起来,这才避免了“铁娘子”在国际媒体前更多的尴尬。
尽管如此,撒切尔跪倒在人民大会堂的一幕,还是在那个时间里聚焦了中外媒体的眼球,并让人们遐想至今。
随后的若干时间里,迫于客观形势,撒切尔率领的英国政府不得不在谈判中实行退却。直到1984年9月,历经22轮的谈判,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终于达成了共识。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被毛泽东誉为“钢铁公司”的邓小平与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共同见证了中英关于香港回归中国的联合声明签字仪式。
又是若干年后的一天,撒切尔在谈到香港时还透露说,香港回归当天,她很伤心。
撒切尔的这一表示,被中英历史学者一致称为是“铁娘子”少有的几次“感情流露”之一。
只不过,这位“铁娘子”的霸气、伤心,或“感情流露”,都已成为20世纪的历史。本书将要向读者们详细呈现的,却是中国当下一位实实在在的重量级“铁娘子”……
从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到整个格力的核心力量,创下了众多辉煌。她提出了多元化发展战略,着手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双智”发展,还计划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其霸气、正直、不服输的精神更是成为商界典范。
——《财富》“2016年全球50大*影响力女性”评语
她一手缔造格力传奇,见证格力电器完成国际化家电企业的成长蜕变;她敢言敢为,叫板渠道巨头,对赌互联网企业,击退野蛮人;她忧心民族品牌,坚持中国智造,钻研核心技术,为中国造走向世界开出良方。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她率先开启智能家电、手机、汽车等多元化探索之路,再次点燃格力的激情与梦想。
——2016年CCTV“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语
董明珠和她的格力,以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企业家的格局、一个家电巨头的未来布局,展现着一种野心深处的情怀。这情怀,不只属于董明珠一个人,而是我们制造业应有的家国情怀。
——《中国新闻网》评论
董明珠,一个作风彪悍的女企业家,一个在互联网上长盛不衰的话题女王,一个脆弱、敏感的中国单身母亲。她不介意被黑,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格力,她像唐·吉坷德一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中国制造业摇旗呐喊,她的梦想是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她不允许自己失败。
——网友评论
(摘自本书内文第198至第202页面)
第8章 江湖盛传的“董营销”
五 霸气清理违规大户
眼见以H为代表的小部分经销商,继续无视格力的规则警告,董明珠根据格力管理层研议后的计划,力主停止对H的供货。在此期间,董明珠安排相关人员电话通知H,不要再往格力转账,即便再转账给格力,也不会再拿到货。
H一度觉得董明珠只是嘴上威风一下,当他确认来自格力的通知并不是说说的时候,他气不打一处来,照例搬出了董明珠熟知的“三部曲”,即:先给董明珠说好话;不起作用后,开始对董明珠说狠话;见董明珠也不吃这一套,才决定再一次直飞珠海而来。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这种背景下,H直飞珠海,目的就是要以格力第一经销商的身份,力压董明珠和格力管理层改变上述决定。
而据当年的经历者回忆,H不久前也在格力经销商圈子里放言:“只要我们做大了,就可以不要什么事都听格力的了。到那个时候,格力就不敢把我们这些大的经销商怎么样,我们要多少补偿,格力都只能听我们的,拿我们没办法了。”
到了珠海,H第一时间就找到董明珠,摆出了嬉皮笑脸的姿态:“董姐,您工作忙啊?”
见董明珠不搭理自己,H又用上了动身前的小伎俩。他鼓动起另几个较大的经销商,直接在电话里威胁董明珠,同样的调子——要放弃格力,做其他品牌产品。
个性十足而又霸气外露的董明珠,已然不为所动,甚至表现出了一幅满不在意的神情。如此情景终于激怒了H,他原形毕露,气势汹汹地推开董明珠办公室的门,对着董明珠吼道:“董明珠,你要明白一点,你今天能坐在这个办公室里办公,都是我们几个大的经销商在支撑你。你把我们都搞好了,这个位置才是你的,才能坐稳。你想想,要是我们几个都说你不好,都集体联名上告,你这个位置还能坐得这样稳稳东东吗?”
看到H这般狰狞的面目,董明珠这才抬起头来。她放下手里的工作,不紧不慢地回应道:“我想你还不了解我董明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拿所谓的官职来威胁我,一点儿用都没有,所谓的部长、经理、副总,都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你这番话对我没有任何威胁。如果我今天容忍了你的恐吓行为,答应你们的降价要求,等于把格力产品的定价权拱手让给你们。真要是那样,格力就会丧失市场的主动权,也就会失去竞争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你觉得,我董明珠是那个可以眼看格力一步步沦陷的人吗?”
董明珠的话透着不容商量。
“好,算你有种,在格力你还不是拍板儿的人,咱们走着瞧!”H起身,他要去找格力的其他领导。在H的意识里,对付格力的某些高层领导,显然要比对付董明珠容易得多。
果不其然,董明珠很快就被请到了格力的会议室。
进会议室时,董明珠原以为经过了之前那么多的波折与危难,格力内部应该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了。然而,当她迈进了会议室后,事实又一次给了董明珠意外。
如前所述,格力领导层中不少人都跟大经销商熟悉,有的甚至还跟经销商存在利益上的“往来”;再加上多年来国有企业迟迟改不掉的通病,部分领导人间存在着窝里斗的恶劣习惯;更有些人一时经不住诱惑,在金钱面前不能坚持原则,如此等等……就这样,H又摆出了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他在格力大肆传播,说某某总跟自己关系非同一般,是支持自己的,董明珠的所作所为是不可行的,在各经销商心中的印象如何如何差。
据知情者文字回忆,当年格力管理层中,一些人员因为复杂的利益关系,或不可言传的过节,会议上总不能坦诚合作、精诚团结。正是存在着这种或那种不可言明的原因,当一些经销商开始煽风点火,H变本加厉地软磨硬泡之下,格力管理层中终于有人表态说:“小董啊,大户向来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啊!我们要是得罪了他们,损失就大了。要不,我们还是象征性地降个5%,算了吧!”
还不是高层之列的董明珠,又一次陷在了左右为难之地。消息传出,格力上下又一次出现了人心骚动。
若干年后,董明珠依然能记得自己当时的反应。
“什么叫降个5%?还算了?你当格力的钱不是钱啊?格力要是现在听了他们的,那以后格力还有发言权吗?我就不信格力离了他们就不行了!1994年秋格力也是跑了一批业务员,外加还有被他们带走的一批经销商,就连各大媒体都说格力要完了。可是结果呢?格力不是照样挺过来了?而且我们的业绩还翻了一番!我并非想要故意得罪经销商,但是我的原则就是要维护绝大多数经销商的利益,有了绝大多数经销商的支持,才能保证格力的根本利益。即便有时候不可避免地得罪了某一位大客户,或者某几个大的经销商,我相信我们的市场也不会缩小,只会扩大。再说H这个人,他做的一切不过是排挤二级、三级经销商,以达到让更多的经销商为他服务的目的。失去这样的一个大客户,我想格力的市场也不会受到多么大的影响。”谁都听得出,董明珠说这话时,怒火已然忍无可忍。
然而,当时在场的格力领导们,却对董明珠的一席话不置可否,或是将信将疑,会场一时陷入了僵局。
前文提到的那位王姓业务员拿来了经营部的调查分析表,董明珠每人发了一份,并进行了解释:“这是我对H做的一项调查。这一年来,表面上H看似做得很大,但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H并不是以向社会提供优质空调和服务的心态正常做大的,而是以低价倾销、抢占市场,再回过头跟我们讲价,意图威逼格力退让、让利。如果任由这样,谁都能看得出,H做得越大,对市场的冲击就越大,对格力和各地的经销商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看着手上细致的调查分析表,听着董明珠清晰的分析,在场的领导们终于开始点头了,大部分最终选择了支持董明珠。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不久,董明珠出差到武汉。刚住下宾馆,两三个经销商就找上门来,他们向董明珠投诉说,自己和H有着2000多万元的格力空调业务,但H一直不支付安装、服务等费用。听着这些二级经销商的控诉,董明珠坚守原则的个性进一步显现出来。
随后,董明珠利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H肆意违反格力原则、扰乱市场的不端行为。董明珠希望,这样能尽可能地减少不明就里的受害者,同时也能给其他经销商敲个警钟。
很快,意图霸占一方的H就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手指上文的二级经销商破口大骂:“她董明珠算个什么东西?你知道我跟格力的××、××有多铁吗?你知道他们比董明珠的职位大多少吗?你以为有姓董的撑腰你就有多么的了不起了?你等着吧,看我到珠海怎么收拾她。”
看来H还真是不太了解董明珠,他依然不懂自己想要收拾的这位霸道女子。
而董明珠却正式下达了对H的封杀令——“谁都不许再给H空调,否则后果自负。”
适值凉夏初现,空调市场寒气阵阵,价格战更是雪上加霜。如此情景之下,整个行业内的人都看得明白,做什么品牌的空调基本上都挣不到钱,只有格力还有些例外,可以保证经销商不亏本。
而原本就是靠着格力品牌吸引顾客来代销一些小品牌的H,因受到封杀断了货源,形同于丢了招揽顾客的金字招牌,损失惨重。虽然他感觉到了后悔,却也很是无奈。不过,投机钻营者,也最善于因利而屈尊。
一番准备后,H又用起了老办法,他亲自找到朱江洪,完全没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横劲儿,换上了一脸的讨好。
“朱总啊,我这个人您还不知道吗?这段时间我跟格力是有一些误会,主要是我不太习惯商家的互相竞争。虽然我有意欺骗了格力,但是没有给格力带来不好的影响啊!您看,我做的格力产品都卖出去了,而且在货款上我从没有拖过格力一分钱。眼下资金周转不开,格力产品又不给我做了,这不是让我一下子陷入僵局吗?”
看到朱江洪貌似有些松动,H又特意扮出了一副极为委屈的样子,说:“其实,我一向是很尊重董姐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情况,董姐忽然就不理我了。可能是她真的误会了,对我有些意见吧!”
有着格力“老好人”之称的朱江洪,在同情心的驱使下,找来了董明珠。“H已经承认错误了,你该给人家做的还给人家做嘛,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虽然是朱江洪的话,但董明珠似乎并没有打算转变。“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生意?”她越说越气愤,“做人正派、为人真诚,是做生意最起码的原则。要维护好双方的关系,这些也是格力电器与经销商合作最起码的条件。很显然,H达不到这些,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跟他合作。”
董明珠的态度没有出乎朱江洪的意料,他在内心里最欣赏的,也正是董明珠身上改变不了的这种个性。“话是不错。不过下午还是先见个面,不要发脾气,有事说事嘛!”
凭着对朱江洪一直以来的敬重,董明珠觉得见个面也好。她也想借此机会,当面揭穿H的真面目,让更多的人看到真实的H,断了他继续与格力合作的念头。
然而,接下来的场景,并不是董明珠所乐见的。董明珠更没有想到,正是这一次的正面交锋,让她主导了中国空调史上轰动至今的“打大户”战役。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