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1473
★知识足够“冷”!首度集结电影“冷”知识,只聊“电影是如何产生的”。专业级影迷必须了解的趣味“冷知识”,“冷”到即使是拍片人都不一定知道。
★内容全面丰富!长镜头指什么?O.S.是不是内心话?为什么电影片尾名单这么长?本书内容涉及电影背后的制造环节、技巧与内幕,满足你的好奇心。
★看完涨知识!从较难理解的技术层面,到电影史上的趣闻轶事,作者以流畅轻快的文字,带领读者穿梭幕前幕后,让你看懂电影,更懂得看电影的门道。
★影视大咖力荐!知名策划人、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监制、影评人、电影系教授联袂推荐。
电影本身就充满魔力,但我们认为,要把它组装起来、送到电影院,并把观众都拉来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魔法。银幕前的东西是众人目光聚焦之处,已经够多人关注了,我们转变方向,开始去关注银幕背后发生的事,集结成这本书。这只是个开始,而我们希望这样的讨论可以持续下去。
Chapter 1 纸上谈电影
一部电影是怎么制造的? 002
先有竞争,才有电影 007
电影剧本其实不止一种 014
“剧情公式”是怎么来的? 019
把剧本图像化 024
常常被误用的编剧术语 029
胶卷跟数字到底差在哪里? 033
Chapter 2 直击拍摄现场
拍板的用处是什么? 042
容易混淆的“长镜头” 051
电影画面的错觉魔术 065
由希区柯克发扬光大的“眩晕镜头”是? 074
摄影,你的水平歪掉了 078
光斑学问大 082
如何指引演员的视线? 087
不被看见的人 089
假血的配方 099
为什么需要“第二团队”? 103
录不到的现场声音 106
Chapter 3 所谓的后期制作
剪辑的演变史 112
影片为什么要调光? 119
大家都爱用的电影色调 128
什么是“立体声”? 135
片尾字幕的秘密 141
Chapter 4 电影公司生存秘辛
为何电影是一秒24 格? 146
“爽片”是怎么来的? 150
3D 电影是新概念吗? 158
越来越宽的大银幕 162
“电影配乐”是标准配备吗? 176
以前的人如何看懂外国片? 181
Chapter 5 欢迎来到电影院
先来点爆米花 194
电影院有中场休息时间吗? 198
中西方的节日电影 203
电影中的死亡统计学 209
从虚构反攻回现实的宗教 213
动物演员的明星生涯 218
是谁决定了电影排名? 223
一部电影是怎么制造的?
电影的制作是一件大工程。从发想到实际上映,中间通常少则一年,多则数十年。同时会动用各式各样的人才与机构去合作制片,从编导的创意发想、资金的募集到成立剧组实际拍摄、请求政府与民间单位协拍等等,牵涉其中的人数恐怕没有个一两百,也有五十、六十人。比起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小说创作而言,电影制作是更加复杂的过程,因为中间要经过不间断的沟通与协调,以及不同创作者之间的进度管理。如果论小说的创作方法都是因人而异,那每部片的制片过程状况之差异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大方向来看看:电影的制作流程通常是怎么一回事。
电影的制作期大致上可以分成研发、前制、拍摄、后制、发行等五个时期——注意,这只是影片本身的制作期程,找资金与营销的期程完全可以另外安排。在制作环节当中的每一个时期所需要的团队形态都不一样,有些成员只会在某个时期出现,有些则是贯穿全部。一般来说,制片跟导演会从头监督到尾,毕竟他们被认为是终要对影片成果负责的两大职位。其他职位像剧本、摄影跟剪辑等可能只会在某个期别出现,但是视每部片的个别需求,他们也可能会参与到其他期别的制作。
研发期
研发期是剧本概念发想与成形的时期。这个时期,剧本还没有确定要开拍,整个企划可能只有导演、编剧或制片在讨论而已。这个时候的创作自由度是的,因为还没有资金下来;或者资金下来了,但还没有花掉。主要的成本大概就是编导的时间,以及讨论、写作时花掉的咖啡钱而已。当然,对一个
好剧本而言,详尽的田野调查工作也是不可少的。
前制期
前制期是在确定要开拍某部片之后,对该片的拍摄期的所有事前准备。你可以把拍摄期当成一场大型婚礼,有仪式与喜宴的那种,这样的婚礼事前需要大量的规划与联系,当天才可能顺利地进行。拍片也是一样的,需要的前制时间不一,从好几个礼拜到好几个月都有可能。
前制期时,制片会带领自己的制片团队协助导演去把整个剧组找齐,包括摄影、收音、配乐、灯光、美术、服化、演员、剪辑、特效等等。导演需要去勘景,确定拍摄地点,并由制片去跟该场地的负责单位请求拍摄许可。导演还必须要跟分镜(常常是导演本人兼任)、摄影、美术、演员等创作人员把能规划的事情都先拟定出来,比如说分镜脚本、场景布置、摄影镜位、演员走位等等都可以在这时先确定。简单来说,制片要把所有的协议合约弄好,而导演要做所有的创作决定,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拍摄期
到了约定好的开拍日,不管准备得如何,都要进入拍摄期了。拍摄期就是实际生产影片素材的时期,通常也是多人参与的时期——如果这部片没做特效的话。期间的每一天,剧组的所有人聚集在拍摄的地点,将一个个分镜片段摄制下来、录音起来,就是拍摄期的主要样貌。这个时期会实际使用到场景与器材,也会多了摄影助理、灯光助理、场务等人员,更是所有主创人员实际创作、表演的时刻,因此花费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后制期
拍摄期结束之后,就进到后上映前的后制期了。这个时候,导演需要跟各个后制的创作者——剪辑、调光、混音、特效等部门——合作,将拍摄期生产的影片素材编辑、处理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尤其是数字化的后制程序。要协调数种专业的影片格式、后制软件,确保不同后制部门之间的项目档与影片档交接顺利,还要搞懂不同程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发行期
后的发行期,就是将导演与后制部门处理完成的上映版本电影转换成可以在电影院的放映机上播放的放映拷贝,并将之发布到各个电影院。放映拷贝可以是胶卷,也可以是硬盘,端看影厅是胶卷放映还是数字放映。影片也可以制作成在电视播映的版本,DVD 或蓝光发行的版本,以及现在流行的数字下载和串流版本。后,当发行的影片播映出来,进入到观众的眼里,电影才算真正完成。毕竟放映本身也是电影的生命循环中很重要的一环,要怎么放映才能完整地传达导演的意念?想想导演李安的未来3D1 与克里斯多福·诺兰(Christopher Jonathan James
Nolan)的IMAX 胶卷;要怎么样才能给观众独特的观影体验?为了《八恶人》(The Hateful Eight)而重现他所钟爱的想象各个影城争相推出的“体感座椅”。更不用说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经典Roadshow2 映演模式,用布幕、间隔音乐与奢华装饰带给观众贵族般的看戏享受。
这些就大致是电影制作的五个时期。虽然它们按照顺序排起来是研发、前制、拍摄、后制与发行,实际上不同时期之间都可能会重叠。比如说到了后制的时候还在改剧本,拍摄的时候才在找场景,甚至发行的时候重拍片尾等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每部片的制作总是有需各自面对的情况,而在无法简单地按照标准流程来走的时候,就得靠剧组内部不停地沟通、沟通、再沟通,才能把影片交到电影院手上,放映给观众看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