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674742
★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推荐***,中小学名著,暑期学生***经典之一,高晓松《晓松奇谈》推荐名著。
★天才作家茨威格不朽名作,讲述14位时代英雄决定历史的瞬间。被译成多国语言畅销全球,口碑相传。
★德语翻译名家高中甫、潘子立经典全译,译文流畅准确,注释详细,文学性、可读性俱佳。
★14篇增订版,在12篇的基础上,增补《西塞罗之死》和《梦的破灭》,结构更加完整。
★全新插图版,重新勘定历史人名、地名等,方便理解,消除阅读障碍。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知名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本书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4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拜占庭帝国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太平洋、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等。而这14个命运的传奇瞬间降临到14位时代英雄的身上,他们或是成功,或是失败,一个小小的犹豫便能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目录
巴尔沃亚:不朽的逃亡者
马霍梅特:拜占庭的陷落
亨德尔:亨德尔的复活
鲁日:一夜天才
拿破仑: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
歌德:玛里恩巴德哀歌
祖特尔:黄金国的发现
陀思妥耶夫斯基:壮丽的瞬间
赛勒斯·韦·菲尔德:飞越大洋的句话
列夫·托尔斯泰:逃向上帝
斯科特:南极争夺战
列宁:封闭的列车
西塞罗:西塞罗之死
威尔逊:梦的破灭
译后记
序言
没有一个艺术家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始终是艺术家,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恒久的一切,总是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我们视为古往今来伟大的诗人和表演家的历史亦复如此,她绝不是不息的创造者。在歌德敬畏地称之为“上帝神秘的作坊”的历史里,平淡无奇、无足轻重之事多如牛毛。这里,玄妙莫测、令人难忘的时刻至为罕见,此种情形,在艺术上、生活中也是随处皆然。她往往仅仅作为编年史家,漠然而不懈地罗列一个个事实,一环又一环地套上那纵贯数千年的巨大链条。因为绷紧链条也要有准备的时间,真正的事件均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向来是: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闪耀的时刻。
倘若艺术界出现一位天才,此人必千载不朽;倘若出现这样一个决定命运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时刻必将影响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此时,无比丰富的事件集中在极短的时间里发生,一如整个太空的电聚集于避雷针的尖端。平素缓慢地或先后或平行发生的事件,凝聚到决定一切的的瞬间:的一声“行”,的一声“不”,不早不迟,使这一时刻长留史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于全人类的命运。
一个影响至为深远的决定系于的一个日期、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的一分钟,这样一些戏剧性的时刻、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生活上、在历史的演进中,都是极为罕见的。这里,我试图描述极不同的时代、极不同的地域的若干星光闪耀的时刻,我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们,乃是因为它们有如星辰放射光芒,而且亘古不变,照亮空幻的暗夜。对书中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心理的真实性,绝无一处企图借笔者的臆想予以冲淡或加强,因为历史在她完美塑造的那些玄妙的瞬间,是无须他人辅助的。历史是真正的诗人、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她。
(潘子立译)
茨威格驾驭语言至为纯熟,他善于表达一个对象,使得它*精致的细枝末节都变得形象鲜明具体。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做了两年多脱口秀节目里头,几乎很少向大家推荐书,因为我不知道要推荐哪一本书。但是只有我觉得极好极好,或者我觉得现在就能推荐的书,我推荐过一本,也是我本人非常热爱的一个,也是让巴西*次在全世界被很多人认识的一位,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中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高晓松
书中的人物灿若星辰般地闪耀光辉,烛照人性也普照人类。该书笔触精致清冽,文字洗练生动,极富韵律之美和人文之蕴。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
拿破仑: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
拿破仑
1815年6月18日
命运之神向强者和强暴者迎面而来。她多年奴隶般地俯首听命于恺撒、亚历山大、拿破仑等人;因为她喜爱同她一样不可捉摸的强权人物。
然而有时,虽然在任何时代都极为罕见,她会出于一种奇特的心情,投入平庸之辈的怀抱。有时——而这则是世界令人惊讶的瞬间——命运之线掌握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手里达一分钟之久。这时,参与英雄豪杰们的世界游戏所承担的重任总是使这种人感到惊骇甚于感到幸福,他们几乎总是颤抖着与投向他们的命运失之交臂。极少有人能抓住机遇而平步青云。因为大事系于小人物仅仅一秒钟,谁错过了它,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恩惠降临在他身上。
格鲁希
拿破仑这头被擒的雄狮挣出了厄尔巴岛的樊笼,这消息犹如呼啸的炮弹射进维也纳会议期间的一切舞会、偷情、阴谋和争吵;信使不断飞马报告消息:他占领了里昂,赶走了国王,部队狂热地举着旗帜归附他;他进入巴黎,在杜伊勒里宫中,莱比锡大会战和二十年残杀生灵的战争均属徒劳了。仿佛被一只兽爪攫住似的,方才还在互相抱怨、争吵不休的各国大臣赶忙聚在一起,匆匆抽调一支英国军队、一支普鲁士军队、一支奥地利军队、一支俄罗斯军队,再次联合起来,以终击败这个篡位者。欧洲合法的帝王们从来没有比在这初震惊的时刻更加团结一致了。威灵顿从北面向法国推进,在他的侧翼,普鲁士军队在布吕歇尔的统率下掩护他向前移动,施瓦尔岑贝格在莱茵河畔备战,而作为后备队的俄国军团正步履沉重地缓缓横穿德国而来。
突然,拿破仑看清了致命的危险。他知道没有时间了,不能坐等这群猎狗聚集在一起。他必须赶在俄国人、英国人、奥地利人组成欧洲联军和他的帝国没落之前将他们分割开来,各个击破。他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否则国内的不满分子将会鼓噪闹事,他必须在共和党人壮大势力并同保皇党人联手之前,在富歇这个狡诈善变的两面派同他的对手和影子塔列朗结成同盟,并从背后给他致命一击之前打赢这场战争。他必须利用军队狂热的情绪,以的干劲向敌人发起进攻;每一天都是损失,每小时都有危险。因此,他匆匆忙忙把赌注押在战斗惨烈的战场上,押在比利时。六月十五日凌晨三点,拿破仑大军——现在也是他仅有的一支军队——的先头部队越过边界。十六日,法军在林尼村附近与普鲁士军队遭遇,击退普军。这是冲出樊笼的雄狮的次猛烈打击,一次可怕的但还不是致命的打击。普军受重创但未被消灭,向布鲁塞尔方向退却。
此时,拿破仑缩回拳头,准备第二次打击,锋芒指向威灵顿。他不容许自己喘口气,也不让敌人有喘息之机,因为敌人的力量每天都得到加强;他必须让他背后的国家,让流尽鲜血的不安的法国人民在胜利的捷报声中像痛饮火热的劣质烧酒似的陶然沉醉。十七日,他率领全军进抵奈特—布拉斯高地,冷静而意志坚强的威灵顿在那里严阵以待。这一天拿破仑的作战部署比任何时候考虑得都更周密,他的命令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他不仅考虑进攻,而且也考虑到危险,即重创而未被消灭的布吕歇尔军有和威灵顿军会师的可能。为此,他分出一部分兵力步步进逼普军,以阻断普军与英军会合。
他把追踪普军的命令交给格鲁希元帅。格鲁希是个中等资质的男子,为人诚实、正直、勇敢、可靠,是个受过多次考验的骑兵将领,但也仅只是个骑兵将领而已。他不是缪拉那样刚烈而有魅力的猛将,不是圣西尔和贝尔蒂埃那样的战略家,不是内伊那样的英雄。没有古代武士的铠甲装饰他的胸膛,没有神话环绕他的身影,没有显著的特质使他在拿破仑传奇的英雄世界里获得荣誉和一席之地:倒是他的不幸和厄运使他出了名。从西班牙到俄国,从荷兰到意大利,他二十年身经百战,一级一级缓慢地升到元帅军衔,他并非不配当元帅,但没有特殊的业绩。奥地利人的炮弹、埃及的骄阳、阿拉伯人的匕首、俄罗斯的严寒,使他的几位前任相继丧生——德赛克斯死于马伦哥,克莱贝尔死于开罗,拉纳死于瓦格拉姆——从而为他扫清了通往军阶的道路,他不是一举登上元帅宝座,而是二十年战争为他打开这条道路。
格鲁希不是英雄,不是战略家,而只是一个忠心耿耿、老实可靠的庸人,这一点,拿破仑心里是很明白的,可是他的元帅们半数已长眠地下,其余几位厌倦了连年不断的征战,眼下正闷闷不乐地待在他们的庄园里。于是拿破仑迫于无奈,只得把决定性的行动托付给一个平庸的人。
十七日上午十一点,林尼之战获胜的次日,滑铁卢大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有生以来次把独立的指挥权交给格鲁希元帅。就在这一天,在这短暂的瞬间,唯唯诺诺的格鲁希跳出一味服从的军人习气,自己跨进了世界历史。这只不过是一瞬间,但这是怎样的一瞬间啊!拿破仑的命令是明明白白的。当他亲自攻击英国人的时候,格鲁希要率领三分之一兵力跟踪普军。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直截了当,没什么可引起误解的,但又如同一把剑,可弯曲而有双刃。因为在跟踪普军的同时,要求格鲁希时刻和大本营保持联络。元帅犹豫不决地接受这道命令。他不习惯独立行动,他的思考缺乏独创性,只有当皇帝天才的命令让他采取行动时,他才觉得心里踏实。此外,他感觉到他的将军们背后有不满,当然,也许他也感觉到命运黑色的翅膀在扑扇。只有靠近大本营能使他心神安定:因为他的军队和皇帝的军队只隔三小时急行军的路程。
格鲁希在滂沱大雨中告别,他的士兵在海绵似的泥泞的地里追踪普鲁士人,或者至少可以说,沿着他们估计布吕歇尔和他的部队走的方向追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