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18457丛书名: 浸润经典书系
为了满足读者的视觉体验,《手绘儒生:的二十种风雅》还配有二十幅原创国画插图。作品从每篇故事中,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角精心绘制,或小家碧玉,或遗世独立,浓淡干湿,点染挥洒,既与文字故事相得益彰,又具备独立的美学欣赏价值。同时,将二十篇故事所对应的《儒林外史》原文片段,用小楷抄录成小卷,拟放在每篇篇首,作为开篇手札。小卷以竖排繁体写成,套印红色句读标识,风格古典雅致,可单独欣赏,更是读者从阅读故事到重温经典的一把钥匙。
礼乐007
大孝017
散金025
觐见035
入祠045
雅集053
风流061
走尸069
合伙077
居丧085
替考093
侠客101
合卺111
风水119
填房129
草包139
败家149
重婚159
夜奔167
燕殇177
读经自提议废止的那一日起,就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至今已逾一百年。
主张一定要废止的人,恐吓说经是“穿戴着古衣冠的僵尸”,“将伸出可怖的手爪,给你们或你们的子弟以不测的祸患”(周予同语)。呼吁一定要读经的人,同样恐吓说“一个民族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常理常道,因而也就没有了未来与希望”(蒋庆语)。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相信不难找来两面的论据,细细地比对,揣摩出跷跷板终究会向哪边摇,然后妥妥地站个队。然而经,终究还是不曾读,因为比起读那些盛气凌人的辩难,读经自然要费劲得多。
既然没有十足的把握,经又不是那么容易读,如同缀网劳蛛的我们,选择“两不误”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妙招。什么叫两不误?就是一面不要误入费神费力读经的歧途,一面又不要被人贻笑说连经都不曾读过,绝佳的办法就是以最短的时间听读过经的人讲他的心得,有学者称之为经典“代读”。这应该就是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说《论语》、谈《庄子》一举成功的内因所在。复旦大学的姜鹏说,“于丹的《论语心得》卖了一两千万册,在她的书卖出去的时候,很多错误也得到传播了”,然而却带动了杨伯峻《论语译注》“一年卖十万册”(《东方历史评论》03),两厢合计的话,还是功胜于过的。
不过,“代读”终究很难转变成“自读”。从于丹到杨伯峻似乎还有点可能,其实我还是怀疑杨伯峻的书买来以后究竟多少人能够读完它。更大的困难,是要从杨伯峻如何到朱熹,到何晏,甚至到《左传》,到孔子时代的《春秋》,这才是被学者们真正看得起的学问,才谈得上是“根基”,是“灵魂”,真正要发生“不测的祸患”,也要到了这个层面才有效力。靠“代读”,恐怕连入门的门槛都未必能见得着。换句话说,“代读”也就是一个口才好,愿讲,一个有空闲,愿听,各取所好,作用不大,危害也不大。
真正需要提高警惕,谨防被那“可怖的手爪”抓破皮的,其实是另外一种读经。比如近年有主张非要读《弟子规》的,理由与读经无异,“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可不读乎!殊不知《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秀才,也就是17世纪下半叶的人,为什么21世纪的儿童,非要去读这部成书不到四个世纪的蒙童书,还振振有辞地说不读就要道德滑坡、贻笑古人云云。这个“古人”,必定不是17世纪以前的人,因为那个时候的“古人”怎么知道自己死后会蹦出一个李毓秀来?李毓秀之前的世纪,道德究竟如何衰败,之后又有多少孩童为李毓秀之流所感化?若是按照那本轰动全球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的说法,美国学者恰恰揭示出中国的大幅度衰落是在《弟子规》流传以后的18世纪。当然,要让《弟子规》来背这个大黑锅,你我都知道欠妥,那么要让《弟子规》来拯救道德,难道就有那么的理所当然吗?
我倒要奉劝沉迷于《弟子规》的倡导者们,务必得读读鲁迅了。鲁迅担心的是,看着年轻人读《弟子规》、读《论语》,教导者们以为如何地“白璧无瑕”,如何地能“整饬伦纪”,殊不知正在这个时候经典“却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死掉了”(《〈二十四孝图〉》)。
何止《弟子规》,何止《论语》,似乎要靠整个的“四书五经”,及其汗牛充栋的之徒之流来教化道德,都不切实际,都自视太高。于是胡适、梁启超辈纷纷自我作古,新开书目,引领时代,其风流衍直至今日。察其宗旨,无非是说经典的范围应该拓展,不应限于“四书五经”。可是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这么一拓展,书目就变得很长,梁启超就说胡适的书目“这里头的书十有七八可以不读”(《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看梁启超自己开的书目,既然《李太白集》、《白香山集》啥的也赫然在了,“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叙一读”,那么《红楼梦》、《三国演义》啥的,又有什么铁定的理由,不能列进去?至少在今天的大学生、高中生心目中,《红楼梦》恐怕要比《白香山集》经典得多。
而在鲁迅这个要“救救孩子”的人心目中,尚有另外一部小说,甚至比《红楼梦》还要经典,还要值得读,那就是诞生于18世纪的《儒林外史》。读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便不难感知,在写到《儒林外史》的那一篇,鲁迅的评价超过其他任何一篇,末了还发出“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的叹惋。他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叶紫作〈丰收〉序》)
《儒林外史》何尝只是没有人懂,甚至两百年来误读深重,劳武汉大学的甘宏伟用一本博士论文的篇幅对此作了专门的研究(参见《〈儒林外史〉的现代误读》,全书30万字),难怪它在现在的年轻人心中地位失重。不过,也还是有人识货的,20世纪的中国人,懂得这个“伟大”的首推鲁迅,第二便是朱光潜。朱先生曾说,“假如这个世界中没有曹雪芹所描写的刘姥姥,没有吴敬梓所描写的严贡生……生命便不值得留恋了”(《谈人生与我》)。如果我们还记得,胡适当年只是承认“吾国第一流小说,古人惟《水浒》、《西游》、《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吴敬梓传》),胡适的四分之一,在美学的一代宗师眼中已是二分之一。写出了《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划时代著作的朱光潜,竟看重《儒林外史》到这个程度。当我们细细品读鲁、朱的作品,能隐隐地感受到弥满而遍布其中的《儒林》气息,吴敬梓的旧魂进入他们俩的新魂,铸就了新的伟大。难怪那个和林语堂同年的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尔斯(Henry W. Wells),要高誉《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世界文学史杰作之林,他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或英国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论儒林外史》,1971年)。可见吴敬梓的知音已远渡重洋。
说到这里,相信读者已经明白,我们这套小丛书,之所以没有以《论语》、《孟子》打头,也不以《易经》、《尚书》高标,而是选择以《儒林外史》为第一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原因的一方面,当然有鲁迅、朱光潜为我们撑腰,另一方面我们更认为这部书上继《诗》三百篇“风教”的深厚传统。“风”之一面在风化,一面在讽刺,由讽喻以感人心,以克性情,移风俗,默化之以思无邪,故教化无分时代,穿越空间。博大的“诗教”传统,与其从汗牛充栋的《诗经》注疏中皓首穷经地去寻觅,不如借由《儒林外史》为跳板,或可收执一驭百、直指人心之效。学出北大中文系、如今在哥伦比亚大学任终身教授的商伟,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从全书深度讽刺“礼乐实践的败亡之路”中,提炼出《儒林外史》的正面意义,旨在寻求“恢复礼乐居首的‘六艺’传统,也重新诠释了《礼记》‘无声之乐’和‘无体之礼’的说法”,因此“既伟大永久,又历久弥新,与我们当下的世界息息相通”(《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那么期待着,《诗经》—《儒林外史》—鲁迅,这一条中国文学“美刺”传统的大脉络,能够在今天的年轻人心中复活。
要复活,远非代读、导读、选读、速读之类的就能蒇事,需要的便是我们小丛书所倡导的“浸润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教不如诗教。书教重在教人,将流于道德说教,诗教重在行己,则需要浸润感化。浸润得有多深,濡染得便有多浓,外化出来便有多少味道。浸润其中,就不能一目十行,不是泛泛而谈,不能应付了事,不是一知半解;而是要随时随地想着它,无时无刻不念着它,去玩味书中“描写那班圣人之徒的口吻,真能道破我们的心事,妙不可言”(钱玄同语)。当年二程、朱子教学生读《论语》,何尝不是这个法,“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论语集注?卷首》)。我们恰恰是把《儒林外史》当作上达经史的最佳跳板!当你从文本中“深求玩味”,发现书中的那个人原来就活在你的身边,原来就是你自己,当你吓出一身冷汗的那一刻,你便离懂得它的“伟大”不远了。
金龠对《儒林外史》难得的情有独钟,她早已吓出过几身冷汗,早已感受到钱玄同说的“妙不可言”,早已会心鲁迅笔下那一个个跃然纸上的形象,正是脱胎于那一股子的“儒林外史气”。是“伟大”铸成了又一个“伟大”!2015年4月起,她便模仿鲁迅的《故事新编》,将吴敬梓笔下的人物进行文学的再创作。那一个个曾经碰撞过她内心的生命,在日复一日的魂牵梦萦之后,从她细腻真挚的笔触间再度流淌出来,那曾经“风雅”过的一个个儒生,将叩开年轻读者的心扉,“道破我们的心事”。这便是“手绘”的意义!伟威的画卷,真挚灵动,建军的小楷,清朗静谧,与金龠的文笔共同铸就了这个丰满而多姿的“手绘”世界。
我相信,“通过写作,加入前人未竟的事业”(冯象《木腿正义》),是浸润经典最佳的方式。“写作”包括文字,但实可大大突破于文字,绘画也好,书法也罢,难道话剧、影视、民谣就不是写作的大范畴了吗?如果你还沦陷在某一种形式中,打不开内心的壁垒,那么你和经典之间实际上还隔着千山万水。
我是多么期待,“伟大”还能再次铸成一个新的“伟大”!
储宝郎
21世纪,新媒体变成了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流模式,读图时代拉开了我们与文字的距离,尤其面对两百年前的书写模式,前所未有的疏离感,以及忙碌紧张的日常状态让我们对厚重的《儒林外史》望而却步。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事件驳杂,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场面,也没有光怪陆离的情节,初读很容易让人失去耐心细细品味。能不能用一种更易于现代人接受的形式,拉近我们和经典之间的关系呢?这便是我创作这本书的缘起。在对《儒林外史》进行了多遍文本细读之后,我从书中精心选取了二十个片段,进行全新的文学再创作。前后四易其稿,历经三年时间,最终将这部《手绘儒生:〈儒林外史〉中的二十种风雅》呈现在读者面前。经过重新创作的这二十个故事,既各自成篇,又藕断丝连,细致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儒生的洒扫日常,情节丰满起伏起来,构思宛转精巧起来,语言流畅活泼起来,篇幅长短咸宜,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提到“风雅”二字,我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这些场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现代人的印象里,“风雅”代表着风流雅致的生活情趣,抑或是“沧海一声笑”那样的逍遥。比如丰子恺便说过:“吃蟹是一件风雅的事。”《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是在名士荟萃的金陵大都,这样的“风雅”随手便可拈来:“不论你走到哪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 ”(第二十四回)便是挑粪桶的,也是这样的日常:“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第二十九回)
于是,便有了另一个词——附庸风雅,用来指代那些假风流、伪高雅。
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儒林外史》,便刻画了一批“附庸风雅”的儒生形象。
其实,“风雅”的本意便是带有“讽谏”“美刺”意味的。“风雅”来源于《诗经》——《国风》《大雅》《小雅》。“风雅”是《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中的二义,《诗大序》云:“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它曾经担负着“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使命。《儒林外史》秉承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它的讽刺不是冷嘲热讽,更不是尖酸刻薄,而是带着教化匡正的意识的。
这便是本书标题中“风雅”的旨趣所在,它与《儒林外史》的“讽喻”气质遥相呼应。
为了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丰满,我们带着这本小书找到了国画师祁伟威。祁老师细读之后,每一篇均选取一个场景,为小书精心绘制了二十幅原创国画插图。这些画作,或小家碧玉,或遗世独立,浓淡干湿,点染挥洒,既与文字故事相得益彰,又极具独立的美学欣赏价值。这便是“手绘儒生”之义了。
本书另一个点睛之处便是书法家肖建军老师的开篇手札。肖老师将本书二十篇故事所对应的《儒林外史》原文片段,用小楷抄录成小卷,置于每篇故事的篇首。小卷以竖排繁体写成,风格古典雅致,既可单独欣赏,更是读者从阅读故事到重温经典的一把钥匙、一座桥梁。有心的读者,可以对照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出版的张慧剑先生的《儒林外史》校注本。
《手绘儒生》就像一个温暖的向导,一点一点打破时空的阻隔,带着你轻松地进入经典阅读。读完她,你一定会去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那种迫切感,那种亲切感,就是爱上经典的感觉。
中国古代经典的通俗与普及,是一项艰难困苦的工程,市场上虽不乏通俗化的各类书籍,但效果并不理想,极少精品,至今尚有极大的探索空间。沉浸于原典阅读,对此进行文艺的再创作,是引领现代人步入古典的巧妙方式,也是这一工程中较为空白的地方。通过文学写作与书画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古代经典进行素材开发,很可能是经典教育推广的一条有效途径。
浸润经典,让我们一起探索新路……
礼乐
四月初一,金陵城南门外,南山上,举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泰伯大祭。主祭是国子监虞博士,亚献是征君庄老先生,终献是浙江马二先生。整个祭祀大典,全依古礼,用古器,配古乐,共动用七十六人,揖让周旋,盛况空前。实属有幸,我们搜集到了当事人在各种场合说出的亲身感受。
(一)迟衡山
泰伯祠大祭,终于圆满结束了。如此盛典,堪称万世功德,这是我一辈子的骄傲。回城的时候,我看到百姓们扶老携幼,欢声雷动,摩肩接踵地前来观摩。一个老者说:“我在南京活了七八十岁了,没见过这样的大典,没听过这样的古乐呢!”我听了真是感动得差点流下泪来。这样前无古人的盛事,竟在我手中做成了,也不枉我将近两年的筹划运作,其中艰辛苦楚,都在这一刻冰释了。
忘不了我第一次拿着手卷,和杜少卿兄提起建造泰伯祠的事。少卿兄大笔一挥,在手卷上写了:“天长杜仪捐银三百两。”
忘不了那日狂风暴雨,把刚起的大殿框架整个掀翻,我又从头再来。
忘不了挑灯夜读,只为一个礼器的形制彻夜不眠。
忘不了三度登门拜见庄征君,好事多磨,商讨礼乐大祭细节。
……
重拾礼乐的精神,是我一辈子的心愿。每每看到百姓只一味信奉各路鬼神菩萨,各种求财求名求富贵,我就寝食难安。我堂堂金陵古都,难道也要随波逐流,将古礼古风都遗忘殆尽吗?甚至读书人,也只拜文昌,不知大贤,实在可鄙至极。
思来想去,泰伯是最好的人选。遥想西周建国,泰伯原是大周长子,本应继承帝位,然而周王宠爱孙子姬昌,姬昌乃三子季历的儿子。泰伯为了成全父亲,让位给三弟季历,出走吴地,断发文身。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在这里建一座泰伯祠,每年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致祭,对民风教化是最好不过的了。
今日,泰伯祠高耸在南山上,尊贤敦厚的古礼在雅乐声中重新绽放出万丈光芒,祭者心存贤德,百姓为之欢呼,美教化、敦人伦之气象指日可待!泰伯大祭结束了,但礼乐精神不会散场,唯愿泰伯祠能成为金陵人气最旺之地,泰伯大祭能长久地举办下去。
(二)杜少卿
哎呀,今天这祭祀可把我累坏了,嗓子都冒烟了。迟衡山
真是干大事的人。去岁他来找我,说要盖一座泰伯祠,本来还
想调侃他一下,不想他竟拿了写好的手卷让我捐银子。我见他如此一本正经,便大笔一挥,捐了三百两。说实话,当时,我真的没当回事,想着这样风教天下的事,虽然是大好事,然而世风日下,孔子那时候便礼崩乐坏了,如今一个迟兄,真能力挽狂澜、振兴古礼吗?大抵是没有什么人愿意来做吧。迟衡山说建祠需要数千金,我想想这肯定是要的,我只知道,我捐了三百两,衡山自己捐了二百两,还有华士兄捐了五十两。其他的银钱是怎么凑出来的,我一无所知。然而,这祠,竟真的拔地而起了。几十层的高坡上去,便是一座大门,左边是省牲所。进去有个大天井,然后又是几十层的高坡。走过一座丹墀,便是五间大殿,殿上摆着泰伯的神位,供桌、香炉、烛台,一应俱全。后面还有左右各三间书房。这泰伯祠可比城里香火最旺的关帝庙大气多了。真是又添一处游赏的好所在。
今日大祭的主祭,请的是国子监的虞博士。说起来,虞老和我们杜家还有些渊源。当年我的曾祖在常熟,曾收了虞博士的祖父为门生,所以,我还要叫虞博士一声世叔。虞老虽在官场,却大有不同。不但无学博气,更无进士气,襟怀冲淡,属于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的人物。就说说刚听到的一件事吧。虞博士家里清贫,就一个姓严的管家,当时分文未取便把夫人的陪嫁丫鬟配与他为妻,谁料想这没良心的奴才竟要领了丫鬟出去。要是换做别人,不知要多少银子才肯放他走呢!然而这虞博士不仅不要钱,反而倒贴了十两银子,还把那奴才荐到知县衙门做长随。这虞老就是这样,做事全凭一腔善心,并不为别人报答,只自己做了,心里便妥帖了,最难得的,便是这样吧。
(三)庄征君
这次的泰伯大祭真是壮观,我都没想到会这么成功、这么圆满。看着百姓们反应这么热烈,我觉得,金陵的民风还是可以的。泰伯大祭若能坚持下去,礼乐之兴似可成矣。
泰伯祠庄重大气,今日大祭所用的礼器乐器也都是依循古礼寻访制作的,实在难能可贵。迟衡山功不可没,听说此事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都是他一点一滴筹划出来的。当时他和杜少卿一起来找我商议礼乐的仪制,我原以为他们是随便闹闹的,祭祀先贤倒是有的,但用古礼祭祀,却几近绝迹。我虽精通礼乐,却大部分是书本上的义理考据辞章,若是要把古礼用真人真东西演绎出来,需要用心的地方太多了。当时正好礼部徐侍郎荐了我,需要我到京城面圣,我便推脱说,要出远门,回来再细谈吧。想着几个月之后,他们若是过了这个兴致,不再来提,我也不必浪费时间细细考订了。真是没想到,等我回来,他们竟又来商议。我便知这二人是真要做一番事业了。于是,便留了他们一整天。我端端正正地将泰伯大祭所要行的礼乐从头至尾订正了一番,交给他们拿去了。
一等就是半年。这事我都快淡忘了。过完年之后,迟衡山和杜少卿又来传信,说祭泰伯的事已经定了,便在四月初一行礼。我听了真是百感交集。我家累世的大儒,我竟没有这样的气魄来做这件事,实在惭愧。唯这次大祭的整个仪式步骤都是从我手上修正过的,也算做了应该做的事。
作为亚献的襄祭人,我深感荣幸呀。主祭者是德高望重的国子监虞博士。我和虞博士的相识还有一段小插曲。我征辟回
唯愿泰伯祠能成为金陵人气最旺之地
来,各种人物登门拜访,不胜其扰,我便搬到玄武湖湖心居住,寻得一片清净之地。有一天,虞博士来拜访,我向来不喜应酬,听小厮来传说,有一个国子监的博士要见我,我想着,京城多少达官贵人要来拜我,我都不见,何妨一个小小的国子监博士,便要去见吗?于是随口拒绝了。第二天杜少卿来玄武湖,说起虞博士,原来虞博士竟是杜兄的世叔,当下就跟着杜兄上门回拜虞博士。此人果然不俗,与之相见恨晚,当下与他结了生死之交。今日盛典,请到虞博士做主祭,实至名归,幸甚至哉!
(四)虞博士
老夫年过半百,才中了举人,皇帝仁爱,让我到南京做了国子监的博士,这里有山有水,又和我家乡邻近,能将妻儿老小聚在一块,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在,实为大幸。南京名士众多,和他们相与交往,如沐春风,收获良多。这次的泰伯大祭,我想,便是京城,也没有这样的阵势吧。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么大的事,就让一群青年才俊给做成了。贤侄杜少卿自不必说了,听说这次的盛会,是一个叫迟衡山的少年筹谋的。啧啧,少卿与他也是至交,年轻人,不简单!
我的父亲人到中年还没有子嗣,便和母亲去文昌帝君那里求子,晚上便梦到文昌亲手写了一个纸条给他,上书“君子以果行育德”。于是母亲当下便有了身孕,这便是我,父亲大喜,给我起名育德,字果行。我一直不敢忘了父母的期望,处处以君子处世。那一年和山东巡抚康大人同住,恰逢天子求贤,我的一个弟子便出主意,让我去求康大人,把我荐给皇帝。我大笑:“征辟之事,不敢当,康大人荐不荐,是康大人的事,自己去求,便不是品行了。”那弟子又道:“要品行有何难?等康大人把老师荐了去,老师见了皇帝,可以辞爵而回,那名声不是更高远了?”我笑得更厉害了:“我求人荐我,然后再辞官不做,岂不成了求人也不真也,辞官也不真也?这算什么君子?”此事虽小,我却时时记得警醒自己,穷也要真,达也要真!
那天他们来说,要祭泰伯,我是真的高兴呀。礼乐是头等大事,不可怠慢。又说请我做主祭,还说泰伯是大圣人,所以要请大贤者主祭,方为不愧。哎呀,说得我呀,真是不敢当。我活了半辈子,也不敢和泰伯比贤。不过,他们对此事如此重视,我怎么能袖手旁观,便勉力为之吧。典礼前一天,我就到了南山的泰伯祠。哎呀,那泰伯祠修得实在让我惊喜!从山下便能仰望到巍峨的大殿,“泰伯之祠”四个大字,金光闪烁,让人生出感佩之情!我住在旁边的“习礼楼”里斋戒一宿,以表诚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