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1703
作者笔下的故事、人物、以及人物的命运都与他的记忆和经历有关,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透过思辨的语言映射着对生命的礼赞,对人生的思考,淡淡的忧伤都来自于内心的一种痛。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歌颂草原人民的纯朴善良,表现人性的伟大光辉。
《绿皮书》译录的32篇中短篇小说,大都是2015 年作者被内蒙古作家协会选派到他曾经生活过的巴林草原挂职体验生活期间创作的作品。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野切入生活,再以一个成年人的心灵去关照人性,抒写人生,感念岁月。
序 阿·乌斯哈拉/ 1
光 束1
时间的回音9
嘎亥图的孩子们37
我和我的邻居68
泥匠大哥94
没有刻上眼睛的根雕109
新兵蛋子122
给哥哥的信143
哦,电话2222166
邻家爷爷178
沙漠的目光185
远去的爷爷194
我们办公室的三个女人202
佛灯之谜206
公社的沙嘎217
城里的孩子232
干部达尔扎249
高中时的那人那事257
满都夫的叔叔洛斯尔265
年轻的时候272
救 灾275
童年玩伴“伤疤”279
有脾气的老师285
社会普查就这样开始290
绿军装303
国道上的怀念324
老 雁328
永恒的瞬间338
黑脸布娃娃355
大人的事,小孩看不懂370
油彩画匠376
绿皮书391
译后记400
序
阿·乌斯哈拉 ■
初春,阳光真好。
又是忙碌的一天。下午收到父亲的短信,让我给他即将出版的新书写序。开心的是父亲又将有新书出版,但我又隐隐地担心自己无法写出一篇拿得出手的序言。大学毕业四年了,一直忙于工作,对于我钟情的文字却一直没动过笔,内心有些思考也无暇落笔成句。父亲提出让我为他的作品集作序,缘于每个作家可能都有一个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作品写前言的期待,作为他的女儿,又那么喜爱文学,我没有理由拒绝,于是便答应了这份“差事”,就算我写得不那么出彩,也算是送给父亲的一份礼物。
说来有些惭愧,这么多年不知道父亲出版过几本书,父亲是蒙语创作,我从小学习的是汉语,没接受过蒙文授课,所以因为语言的原因,也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我一直都看着父亲对写作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不管是工作之余、放假在家还是出差,他都随身带着他的电脑,即便腰不好,也从来不嫌沉,一直坚持创作。在手机被广泛使用的今天,恐怕没有几个人没有微信和QQ,但父亲从来没有申请过诸如此类的账号,他害怕浪费时间,把满腔热情和全部的业余时光都放在了写作上。
这些年父亲相继在旗政府办、饲料厂、宾馆、交通局、文联工作,大部分工作都和文学创作没什么关联,有的工作也是十分忙碌,但父亲并没有因为这些放弃过文学创作,反而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很多作品。在父亲身上,最让我受教育的是他的坚持,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有什么干扰,他始终忠于自己热爱的写作,并且使之开花结果。
父亲的文字多数是观照人性、抒写人生和感念岁月的,他笔下的故事、人物,以及人物的命运都与他的记忆和经历有关,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透过文字映射着对生命的礼赞,对人生的思考。许多思考都是来自内心的一种痛。我们生活在草原,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父亲尊重人的内心,以书写长期生活在草原上、并在生活中形成的美好信念做基础,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歌颂草原人民的典型形象,通过作品折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情景和精神世界,作品表现出了人的优良品格、表现人性的伟大光辉。他的作品以劳动者朴素原始的心灵感受,来观照和描述他们的精神面貌,紧紧围绕向往理想、美好的人性生活这一崇高主题充分展开,展示和吟咏人性的真善美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尊重生命的尊严、人的价值和权利,关注时代发展、关注当下生活、关注人们心灵,用文字记录和描绘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作品表现“大我”和歌唱生命的必需性,记述这片草原的风土人情、历史岁月和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人们的曲折的道路以及命运,启迪人生智慧、传递文明友善、凝结民族情感。父亲在创作中,力争让作品透着对人生、历史、社会、人民与时代的宏观性的哲理思索,具有浓重的理性色彩。
一个人漫长的坚持,打败了岁月的寂寞,握住了生命最珍贵的东西。这只有在匆匆岁月流逝过后回头才能发现。借这个机会我很想
说,虽然我没有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但是父亲的这份坚持,会让我受益终生。
父亲说,这本中短篇小说集出版方是作家出版社,在此也非常感谢作家协会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扶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接触少数民族文学,让像父亲一样热爱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字传播开来,让有温度的文字温暖心灵。
在父亲作品出版之际,写下如此稚嫩浅显的文字,一是了却父亲的心愿,二是促使自己深入细致地阅读了父亲的作品。由衷地祝福父亲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
权以为序。
2018.3
光 束
1
他整整听了一个下午收音机。
从窗外的风声和楼下的各种声音混杂起来的喧哗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
“是什么呢?”他眨巴着眼睛抻长了耳朵,静心听了一会儿,随即起身朝阳台摸索着踱去。但是,他那急迫的神色,仿佛冥冥之中又为一件什么事而焦急。这时他清晰地感受到了傍晚的那一缕阳光。
他站在阳台上眨巴着眼睛四下张望,而且一站就不想离去。
他每天都这样。这个瞬间时光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别之处,与他的昨天或者过去的日日夜夜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流程,特别是白天黑夜、早晨傍晚、光明与黑暗,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些年来他总是喜欢久久地站在那里倾听各种声音,捕捉各种信息,甚至想解读这些声音和信息。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如果说得再清楚一点,那就是默默地伫立,静静地倾听,这已经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他知道这已是他生命的唯一享受,所以,当他这般久久默立在阳台上时,神态虽然平静,但内心不免悲哀。每当这时候,他就会以一种感恩之心去安慰自己。
“感谢佛祖的保佑,我还能活着,而且还活得很舒适、很幸福。”
每当这时,他的心里就会透进一道耀眼亮光。
2
喧嚣的风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仿佛失聪了似的,他住的小区一下安静下来,变得一片凄凉,让他感到孤独寂寞又格外忧伤。
他习惯性地听着已经蹦到嗓子眼儿的心跳声,又站了片刻。
一个咋咋呼呼的人骑着一辆除了车铃不响、其他所有零件都响的破车,呼号喊叫地路过而去;还有一辆汽车狂按喇叭,玩命似的飞驰而过。突然间有“破烂——换钱——”的叫卖声传进耳朵,几乎是同一个时间,又听到有几个人呜哩哇啦地不知是商量着什么事,还是为一件什么事在吵架。无意间,他又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哭泣声,这让他大为吃惊。
惊异之际,他四下张望了一下,然后又屏息细听。
对他而言,这个城市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也都是这样结束的。这对他来说虽然是极大的无可奈何,也是极度的悲哀,但是又不能不热切地期盼每一天的到来。
如果能回到乡下,坐在草地上,听听雁鸟的鸣叫,听听潺潺流水声,听听遍野牛羊的喧闹,抑或能闻一闻青草或芦苇的清香,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如果能回到浩尼图湖边,躺在地毯似的绿茵上,“望”着无边无际的草地,“看”着一碧如洗的蓝天,一直躺到心满意足,那该是多么惬意啊!
如果……如果……人生有多少美好的“如果”啊!但是,如果中又有多少无法预知的无奈。当一个人的追求与愿望、悲哀与忧伤与“无奈”串在一起,成为他人生或生命中再也无法改变的一部分时,谁又能躲避,谁又能逃脱,谁又能拒绝呢?只有默默地接受,别无
选择!
他想着想着,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凉气,感到全身阵阵发冷……
“要变天了!”他自言自语。
“也许是有一场大雪啊。”
“是啊!下一场大雪该多好啊,整个世界连同这座城市都被洁白的雪覆盖起来,那该是多么美妙啊!”他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幅名叫《银色的雪原》的油画,而且好像就摆在他的面前。
他也好像真的看到了那幅画似的,呆呆地朝前望过去的瞬间,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3
当他知道的时候,果然下雪了。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无声无息地飞舞在天空,遮住了高楼大厦。他能想象出下雪时雄浑混沌的景象,更能体会出雪天静谧祥和的氛围。
“哇塞,终于下雪了!”楼下一个人在喊,那声音非常清楚。
他把脸紧紧贴在窗子的玻璃上,眨巴着那双疲惫的眼睛,唯恐漏掉什么似的朝外拼命地张望。可是玻璃上的哈气仿佛模糊了他的视线,他随手把窗子拉开了一道小缝。刹那间,凛冽潮湿的冷气扑入,就像喝了一碗冰镇的马奶酒一样让他格外惬意。方才那些积郁在心头
的无奈和悲哀就像春天的雪花一样瞬间消释,让他格外舒畅。
随之,他又想起童年时每当下雪的时候,自己经常模仿电影《林海雪原》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搞出很多恶作剧的情景。
记得有一次,他把姐姐的纱巾从柜子里翻出来,当作斗篷披在身上,像杨子荣一样在雪地里“穿梭”,最后躲到雪堆后面隐蔽起来,任姐姐怎么呼叫也不出来,搞得姐姐一筹莫展。
后来到小学读书后,他就领着几个小兄弟打雪仗。把雪团成雪球相互对打,毫不留情。打着打着,那雪球便漫天乱飞起来,一不小心便有一个落在正兜牛粪的邻居老奶奶身上。惊恐之余,他们就沿着墙根没命地逃窜。
还记得,每当下雪的时候,他与巴图、巴拉顿几个人领着各自步履蹒跚的小狗“冒雪围猎”。蹚着厚厚的积雪,东跑西颠,脚上的靴子湿得一塌糊涂,害得他们躲在院子的背风处,哆哆嗦嗦不敢回家。
是啊!我那只小狗才是优良品种啊,同巴图、巴拉顿的那两只连屁都闻不到的小狗相比,那才叫狗呢!后来,它与“哈日其盖”的美名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已过去了多年,但是每当想起它,鼻子总会阵阵发酸。
如果哈日其盖还活着,或者有一条像哈日其盖那样的好狗,再黑的夜里赶路也不会担惊受怕,更不会迷路啊。可是……想着想着,他的鼻子又发酸,喉头就像哽住了似的,他想哭,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但是他没哭!强忍着,把那涌上来的泪水生生地咽了回去。
是啊!这些年他就是这样残酷地强迫着自己坚强起来,有过多少次,那即将溢出眼睑的泪水,都被他强行咽回肚里,还要背着人——他怕被人看见。
那泪水就像毛刺,或者尖冷的铁钉,或者锐利的玻璃碎片一样,一次次无情地划过他的心头,残忍地刮去堵心的烦躁和岁月留下的伤痕。这时,他才感到舒服一些,心里也随之一下子明亮起来,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就像梦里经常见到的那一束亮光。
他终于看见了晴朗的天空,或者灰暗的阴天,或者雾霭氤氲的原野,甚至云雾缭绕的远山……这就是他脑海里屡屡浮现又让他每每心潮澎湃的那幅大自然的优美油画。
他默默地立在窗前,久久不肯离去。
鹅毛大雪仍旧纷纷扬扬,正像他期盼的那样,大雪隐去了大地上的一切沟沟坎坎和这座城市的垃圾污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