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629417
编辑推荐
了解太学的历史,深观历史的太学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历时性考察宋代太学制度的演变及其深刻内涵,有力揭示政治、科举等领域以及皇帝、臣僚、学官等群体对于太学的影响,详细阐述太学与文学关系中的重要命题,深入探究其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影响,从而对宋代文学视域下的太学制度研究做出具有成效的探索。
目 录
宋代文学视域下的太学制度研究
目录
第一章宋代太学制度与文学视域的联结
第一节选题旨趣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宋代太学与文学的联结
目录
第一章宋代太学制度与文学视域的联结
第一节选题旨趣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宋代太学与文学的联结
第二章宋前太学制度溯源
第一节宋前太学制度沿革
第二节宋前太学对两宋太学的影响
第三章宋代太学制度演变
第一节北宋太学发展演变
第二节南宋太学发展演变
第四章宋代太学重要制度述论
第一节太学管理制度:学官、学生与教学管理
第二节太学升取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三舍取士
第五章太学与朋党之争
第一节太学生参与党争
第二节群体心理动态图
第三节群体心态的转变历程
第四节士风衰败与群体蜕化
第六章皇帝、臣僚与学官:太学教育及其文学影响
第一节崇儒兴学:皇帝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第二节左提右挈:臣僚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第三节师道明学:学官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第七章宋代太学的学风与文风
第一节学风与文风的探究视角
第二节宋代太学的学风
第三节宋代太学的文风
第四节太学学风与文风对于时文创作的影响
第八章太学经历与文人影响论例
第一节苏门四学士的庠学之教与其诗文创作
第二节太学生陈东之忠义爱国与其诗文创作参考文献附录宋代太学资料辑选
媒体评论
读者对象:文史研究者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宋代太学制度与文学视域的联结
纵观中国教育制度史,有宋一代无疑是教育发展的辉煌时期。宋代统治者深明“人才风俗本于学校”之理,崇儒右文、兴学重教,官学、私学与书院皆有飞跃式发展。本书所论,正是宋代官学中最为发达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太学。
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太学制度始创以后,历经魏晋隋唐诸朝,时有兴废。概而论之,时局动荡、战乱频仍之年岁,统治者以政治军事为重,无暇顾及文化建设,太学教育也难逃厄运。而在国家形成一统局面、和平稳定时期的汉唐盛世,太学大力发展,汉太学有一千八百余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生徒八千人。汉唐太学虽学员众多,影响较大,但自汉至唐以来,太学制度多因循旧体,少革新之功。太学发展至赵宋,可谓真正达到了古代太学的鼎盛时期。它承继隋唐太学制度而来,更在其基础之上开拓创新,产生了三舍法、舍选制等一系列全新的管理和选拔制度。这些制度又深刻影响了元明清诸代的太学、国子监教育,对于现今学校教育亦颇有启示。
第一节选题旨趣
本书的选题依据,主要缘于以下三个基础层面的考量。
第一,将宋代太学制度置于中国太学发展史的大背景下,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不同于诸朝的独特性和开拓性。这些既是宋代太学特有魅力所在,又决定了其研究的必要性。两宋社会坚持贯彻兴文抑武、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尊孔崇儒、重视教育,在此契机下,太学不仅逐步恢复发展,更在三百年间开创了一系列新制度。宋代太学既具有太学发展史中的共同属性,又呈现出其鲜明的个性特色。首先,宋代太学经历了三次轰轰烈烈的兴学运动,这在历朝历代中都属空前绝后。仁宗朝庆历新政,改贡举、兴学校等重要措施促成了北宋王朝的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借着这股兴学浪潮,太学在经历宋太祖、太宗、真宗朝的荒废后,于仁宗庆历之际获得了重建。神宗朝王安石变法运动,将太学体制、规模、职能、教学推进到了全新的高度,成就了北宋第二次兴学运动,史称“熙宁、元丰兴学”。北宋的第三次兴学是由蔡京主持的“崇宁、大观兴学”,也是有宋一朝规模最大的兴学运动,时间跨度逾二十年,革新力度前所未有。其次,三舍法和舍选制是宋代太学的独创制度,构筑了两宋太学大兴的重要基石。“熙丰兴学”改革太学体制,实施三舍法,将太学生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考校生员学行而依次升舍,这成为有宋一朝一直沿用、最为重要的太学制度。舍选制亦创举于熙丰时期,它的出现强化了太学职能,实现了由太学上舍及第而不通过科考也可入仕为官的重大突破,部分取代了科举的重要作用。崇宁三年(1104),诏罢科举,规定天下士子悉由学校升贡,舍选考试成为普通士人入仕的唯一途径。这是学校教育对抗科举考试的阶段性完胜。再次,宋代太学内部深受政治形势影响,而太学生群体参政议政又深刻影响政治,这种相互影响的现象也是其他朝代所少见。理学与王学的争斗,政治气候的不定时偏向,导致太学学官更替频繁、教学内容标准取舍时时变化、生员公私考试答案众说纷纭、应举科考更需随时紧跟政治潮流。太学之发展变化实与二者之间的争逐有莫大关系。而另一方面,太学生群体参政议政、上书论事之风盛行。太学生自身既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政治意识,他们更是政治斗争者竞相拉拢、威逼利诱的对象。从历史事实来看,两宋之交至南宋末的每个朝代都有太学生上书论政,或一朝发生多次,一人连续上书数章,甚至在某些时期产生过影响政治走向的作用。这也是研究宋代太学必须关注的重要现象。
第二,宋代太学与文学的直接结合——太学体,已是宋代文学研究中受到重视的文学现象。前贤时俊已开辟出了太学与文学关系研究这块领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承继并拓展之。太学体本为文学现象,显然与太学有关,却又是文学领域的关注点。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历程,就避不开不同时期的特殊文风,如真宗朝西昆体、仁宗朝太学体。太学体流行于太学内部和社会科场,究其实质,或以为它是“从庆历四年创建太学后,到嘉祐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十四五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的古文”②张兴武:《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第87页。,或认为“‘太学体’并非‘古文’,而是一种流行于学校与科场之间的应试文风,其文体范围包括‘赋’‘策’和‘论’”②。而太学体的主要特征,前人多有称述:“迂癖奇怪,……高谈虚论”(欧阳修《议学状》),“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癖而不可读”(苏轼《上欧阳内翰书》),“奇邪谲怪……狂词怪论”(苏辙《祭欧阳少师文》),概言其“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应大致不差。就太学体的发展时期而论,景祐有太学“变体”,庆历有太学“新体”,嘉祐“太学体”,至熙宁又出现太学“新格”,且仍然“不禁其渐”。太学内部的太学体文风流变过程,从庆历二年石介始就一直延绵不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直到嘉祐二年盛极一时之际被狠狠贬黜,其后自然有所收敛,却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并未绝迹。就太学体的历史功过而论,它一向受到诸人的打击批判,但也有学者说它“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打破了刻板的科场文体程式和死气沉沉的文风”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36页。,“就‘古文运动’的历史全貌而言,许多思想家及其被指责为‘险怪’的文风,正可构成‘运动’的重要一翼”朱刚:《北宋“险怪”文风:古文运动的另一翼》,《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85页。。这些观点颇可启人思考。因太学在国家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太学体深刻影响了社会层面广大学子的风气转变。笔者所论,以太学体研究为基础,扩展至太学学风与文风,深入挖掘太学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
第三,本书既非单纯的宋代太学制度研究,亦非单纯的文学史研究,而是二者紧密结合下的关系研究。宋代太学在太学发展史中特征鲜明,地位重要,太学体、乾淳体等文学现象已受时人重视,这种情况下,研究宋代文学视域下的太学制度,探寻其间影响,必将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从文学“外部”出发,探论外部因素与文学的关系及其影响,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方兴未艾的一种热点现象。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与文学的关系研究,几乎涵盖了与文学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这些研究主题下已有诸多佳作问世。本书在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大范围主题下,选定宋代太学制度,研究其与文学的关系影响。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 …
纵观中国教育制度史,有宋一代无疑是教育发展的辉煌时期。宋代统治者深明“人才风俗本于学校”之理,崇儒右文、兴学重教,官学、私学与书院皆有飞跃式发展。本书所论,正是宋代官学中最为发达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太学。
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太学制度始创以后,历经魏晋隋唐诸朝,时有兴废。概而论之,时局动荡、战乱频仍之年岁,统治者以政治军事为重,无暇顾及文化建设,太学教育也难逃厄运。而在国家形成一统局面、和平稳定时期的汉唐盛世,太学大力发展,汉太学有一千八百余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生徒八千人。汉唐太学虽学员众多,影响较大,但自汉至唐以来,太学制度多因循旧体,少革新之功。太学发展至赵宋,可谓真正达到了古代太学的鼎盛时期。它承继隋唐太学制度而来,更在其基础之上开拓创新,产生了三舍法、舍选制等一系列全新的管理和选拔制度。这些制度又深刻影响了元明清诸代的太学、国子监教育,对于现今学校教育亦颇有启示。
第一节选题旨趣
本书的选题依据,主要缘于以下三个基础层面的考量。
第一,将宋代太学制度置于中国太学发展史的大背景下,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不同于诸朝的独特性和开拓性。这些既是宋代太学特有魅力所在,又决定了其研究的必要性。两宋社会坚持贯彻兴文抑武、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尊孔崇儒、重视教育,在此契机下,太学不仅逐步恢复发展,更在三百年间开创了一系列新制度。宋代太学既具有太学发展史中的共同属性,又呈现出其鲜明的个性特色。首先,宋代太学经历了三次轰轰烈烈的兴学运动,这在历朝历代中都属空前绝后。仁宗朝庆历新政,改贡举、兴学校等重要措施促成了北宋王朝的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借着这股兴学浪潮,太学在经历宋太祖、太宗、真宗朝的荒废后,于仁宗庆历之际获得了重建。神宗朝王安石变法运动,将太学体制、规模、职能、教学推进到了全新的高度,成就了北宋第二次兴学运动,史称“熙宁、元丰兴学”。北宋的第三次兴学是由蔡京主持的“崇宁、大观兴学”,也是有宋一朝规模最大的兴学运动,时间跨度逾二十年,革新力度前所未有。其次,三舍法和舍选制是宋代太学的独创制度,构筑了两宋太学大兴的重要基石。“熙丰兴学”改革太学体制,实施三舍法,将太学生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考校生员学行而依次升舍,这成为有宋一朝一直沿用、最为重要的太学制度。舍选制亦创举于熙丰时期,它的出现强化了太学职能,实现了由太学上舍及第而不通过科考也可入仕为官的重大突破,部分取代了科举的重要作用。崇宁三年(1104),诏罢科举,规定天下士子悉由学校升贡,舍选考试成为普通士人入仕的唯一途径。这是学校教育对抗科举考试的阶段性完胜。再次,宋代太学内部深受政治形势影响,而太学生群体参政议政又深刻影响政治,这种相互影响的现象也是其他朝代所少见。理学与王学的争斗,政治气候的不定时偏向,导致太学学官更替频繁、教学内容标准取舍时时变化、生员公私考试答案众说纷纭、应举科考更需随时紧跟政治潮流。太学之发展变化实与二者之间的争逐有莫大关系。而另一方面,太学生群体参政议政、上书论事之风盛行。太学生自身既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政治意识,他们更是政治斗争者竞相拉拢、威逼利诱的对象。从历史事实来看,两宋之交至南宋末的每个朝代都有太学生上书论政,或一朝发生多次,一人连续上书数章,甚至在某些时期产生过影响政治走向的作用。这也是研究宋代太学必须关注的重要现象。
第二,宋代太学与文学的直接结合——太学体,已是宋代文学研究中受到重视的文学现象。前贤时俊已开辟出了太学与文学关系研究这块领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承继并拓展之。太学体本为文学现象,显然与太学有关,却又是文学领域的关注点。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历程,就避不开不同时期的特殊文风,如真宗朝西昆体、仁宗朝太学体。太学体流行于太学内部和社会科场,究其实质,或以为它是“从庆历四年创建太学后,到嘉祐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十四五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的古文”②张兴武:《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第87页。,或认为“‘太学体’并非‘古文’,而是一种流行于学校与科场之间的应试文风,其文体范围包括‘赋’‘策’和‘论’”②。而太学体的主要特征,前人多有称述:“迂癖奇怪,……高谈虚论”(欧阳修《议学状》),“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癖而不可读”(苏轼《上欧阳内翰书》),“奇邪谲怪……狂词怪论”(苏辙《祭欧阳少师文》),概言其“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应大致不差。就太学体的发展时期而论,景祐有太学“变体”,庆历有太学“新体”,嘉祐“太学体”,至熙宁又出现太学“新格”,且仍然“不禁其渐”。太学内部的太学体文风流变过程,从庆历二年石介始就一直延绵不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直到嘉祐二年盛极一时之际被狠狠贬黜,其后自然有所收敛,却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并未绝迹。就太学体的历史功过而论,它一向受到诸人的打击批判,但也有学者说它“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打破了刻板的科场文体程式和死气沉沉的文风”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36页。,“就‘古文运动’的历史全貌而言,许多思想家及其被指责为‘险怪’的文风,正可构成‘运动’的重要一翼”朱刚:《北宋“险怪”文风:古文运动的另一翼》,《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85页。。这些观点颇可启人思考。因太学在国家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太学体深刻影响了社会层面广大学子的风气转变。笔者所论,以太学体研究为基础,扩展至太学学风与文风,深入挖掘太学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
第三,本书既非单纯的宋代太学制度研究,亦非单纯的文学史研究,而是二者紧密结合下的关系研究。宋代太学在太学发展史中特征鲜明,地位重要,太学体、乾淳体等文学现象已受时人重视,这种情况下,研究宋代文学视域下的太学制度,探寻其间影响,必将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从文学“外部”出发,探论外部因素与文学的关系及其影响,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方兴未艾的一种热点现象。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与文学的关系研究,几乎涵盖了与文学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这些研究主题下已有诸多佳作问世。本书在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大范围主题下,选定宋代太学制度,研究其与文学的关系影响。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