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3899
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于2017年正式启动。中外作家通过密切的交流和深度的思维碰撞,相互启迪,对外国作家深入体验和理解中国提供路径,也对开阔中国作家视野、促进中外文学交流具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本书是《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3》.
第三届国际写作计划开幕式暨朗诵会(2018年9月21日)
吉狄马加致欢迎辞
铁凝致辞
外国作家代表致辞:阿多尼斯(叙利亚)
外国作家代表致辞:杰夫·惠勒(美国)
孔亚雷发言(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五届高研班学员代表)
朗诵会篇目
朗诵会:文章摘译
中外作家第一次研讨会 意义的转换与生成:跨越文化的文学沟通(2018年9月25日)
中外作家第二次研讨会 在时代的天空下——阿多尼斯与吉狄马加对话录(2018年9月28日)
中外作家第三次研讨会文学:中国声音与世界表达(2018年9月29日)
中外作家第四次研讨会 解读彩虹——翻译的未来(2018年10月9日)
中外作家第五次研讨会 类型小说中的幻想主义——杰夫·惠勒与蔡骏对话录(2018年10月13日)
中外作家第六次研讨会 传媒时代的文字想象(2018年10月18日)
附录
外国作家手册
鲁迅文学院简介
在鲁迅文学院第三届国际写作计划
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 吉狄马加
2018年9月21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在鲁迅文学院举办第三届国际写作计划的开幕式,和各国作家齐聚一堂,共叙文学、深化友谊。在此,我谨代表鲁迅文学院,向各位新老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推动中外文学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互动,中国作家协会于2017年启动了国际写作计划这一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这一项目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导,鲁迅文学院承办,迄今已举办过两届。不同国家、不同创作领域的作家们相聚在鲁迅文学院,分享创作经验、增进情感沟通,强化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夯实了中外文学交流的新平台,也为增进中国作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长搭建了友谊的桥梁。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诸位都将生活在鲁迅文学院,时令初秋,我相信鲁迅文学院雅致的校园风光和静谧的生活环境将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鲁迅文学院。鲁迅文学院所属于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唯一一所国家级以培养文学人才、推动国际文学交流为己任的文化机构,它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的名字命名,传承着中国文学“立根传统,取约众长,包容开放,戮力创新”的内在精神,担守着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鲁迅文学院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这里,曾走出了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鲁迅文学院的文学营养和精神内涵为来这里学习、研修的作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成长的源泉,它也因此被一代又一代作家亲切地称为“作家的摇篮”。希望在35天的时间里,大家能够感受到鲁院的魅力,收获美好的回忆。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坚持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卓著的成果,自此确立了开放学习的姿态和对不断进步的渴求。本届国际写作计划,我们将以包容谦虚的姿态和坦诚饱满的热情和各国优秀作家进行真挚的文学对话,对文学创作的世界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相信,这样高水平的文学交流,将激发出更加多样的文学表达、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文学镜像、传递出更加生动的文学感受。同时,我也希望诸位外国作家朋友在鲁迅文学院交流期间能收获和中国作家的友谊以及有关中国文化的独特体悟。
最后,祝愿大家此次中国之行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也祝愿本届国际写作计划取得圆满成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