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3776
前言 I
绪论 001
吴氏太极拳概要
第一章 037
吴氏太极拳精简十六式
第二章 061
吴氏太极拳精简三十式
第三章 087
世传吴氏太极拳一百零八式
第四章 145
吴氏太极拳快拳
第五章 197
吴氏太极拳坐式十六式
吴氏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主要流派之一,先曾祖全佑(1834—1902 )受业于宗师杨露禅、杨班侯父子,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柔化为主的风格,遂创始了吴氏太极拳。
我的外公吴鑑泉(1870—1942 )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喜武术、喜骑射,青年时代即选入清营禁卫军,对家传太极拳造诣精深。在他不断地努力钻研下,使吴氏太极拳更加规范,并去除一些跳跃、爆发力等动作,使之更加轻灵、贯串,更趋符合太极拳的阴阳理论,更加重视内在的修炼,随之奠定现代吴氏太极拳的拳架。
1928 年宗师吴鑑泉应上海市市长及中法大学、精武体育会及上海各界名流的邀请南下上海,并于1932 年创建鉴泉太极拳社,学者甚众。20 世纪30 年代发展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
我生于这样一个武术世家,幼承庭训:“君子务本,本定而道生。道也者,其为人之本矣”。在我们一代的兄弟中均以发扬吴氏太极拳为己任,并以此为荣。
我自幼被家传的太极拳所吸引,每当看到我的舅父、父母在家切磋技艺时,总是对他们出神入化的技艺而着迷。
六岁时我开始师从外公学拳,这时才真正知道学拳是多么艰苦。外公看到我的畏难情绪时,对我说:“学任何一门学问,不下苦功是不行的。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志气,才能出人头地。武术并不是要去好勇斗狠,而是磨炼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重要的是‘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一己之私欲,养天地之正气,仰俯无愧,爱人如己。’此乃大丈夫之举动,亦荣誉之事也。”外公的严格教育,使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念。
遗憾的是外公于1942 年不幸逝世,我感到无比悲痛。此后我又随舅父吴公仪、父母吴英华、马岳梁学拳。
本来,我会顺理成章地继承长辈们的事业。然而世事如棋,我在读书时期对医学产生了兴趣,最终选择了从事崇高的治病救人的医学道路,而与太极拳渐行渐远。
直到1985 年,那时我的父母均已进入耄耋之年。虽然他们的健康状况还很好,但终究年事已高,考虑到拳社需要有人继承,我父母几次和我商量,但我一直以工作忙碌为由一再推脱。最终,在慈母严厉的要求下,我只得答应下来担任副社长一职。所幸那时父母都健在,还有众多师兄弟的帮助,使我逐渐适应拳社工作。
直到1998 年,我父亲马岳梁故世后,我才接任上海鉴泉太极拳社社长一职。回忆过去二十多年的历史,使我感觉到要学好太极拳,需要重视传统理论的学习。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的舅父吴公仪、吴公藻,我的父亲马岳梁以及我外公的徒弟陈振民、徐致一等,就已出版《吴家太极拳》等经典书籍。在陈振民和我父亲马岳梁出版的《吴鑑泉氏太极拳》一书中,附有我外公吴鑑泉的珍贵拳照。这是我国最早公开的拳照之一,打破了太极拳传统的封闭状态。这也证明我外公是一位非常开明的武术大师。
这些书籍对喜爱吴氏太极拳的拳友们,无疑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我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编撰一部“吴氏太极拳丛书”供热爱吴氏太极拳的拳友们参考。
这次承蒙上海人民出版社得知我们的意愿,经曹培雷副总编和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共同商讨,并计划于近期出版“吴氏太极拳丛书”。此乃广大吴氏太极拳爱好者的福音,也极大地鼓舞我们努力工作,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弘扬传统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为造福人类而奋斗。
马海龙
2018 年7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