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经济学其实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冰冷无用,它是一个强大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懂得一点生活经济学,或许不能立刻让我们升职加薪,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通过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生活的经济解释》:正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经济学也有“诗和远方”。“经济学不只探讨商品、劳务、市场,还探讨更多的社会现象”,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现经济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社会生活中的什么事情,都可以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本书分4部分,共54篇文章,以经济学的视角,看经济、读社会、谈政治、说法律,让你轻松拥有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优雅的理性》:熊秉元说,经济学的要义在于客观、正确、有趣,而非经世济民。本书的出发点正是“如何用经济学眼观看世界”。这里的“世界”包括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因为作者有一支能够将经济学写的妙趣横生的魔力之笔,因此读本书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基础;因为是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所以读本书可以颠覆很多我们过去深信不疑的常识。
《效益的源泉》: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捕捉生活中的经济学身影。本书共十六章,从人的理性、自利,到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到专业伦理,到公共政策,再到探寻现代社会法治的良方。层层推进,逻辑清晰。不知不觉引人思考,发人深省。书中虽然没有利用图形表格的模式,却不乏细致准确。书中作者通过你我身边的大小事,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解释的工具》: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即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与经济毫无关系的事情,如家庭伦常关系、诚实的品质、司法的“公正”等。
本书通过16个章节,60个小故事,从人的特质到社会价值的演变,以经济学的视角,使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愈加清晰。作者用一只诙谐的笔,将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使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发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同时塑造我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生活的经济解释》
第一部 看经济
金钱的诱导
夏虫不可以语冰,小童何须学理财?
行为准则与交易价格
为经济学教育谋
经济学的原理
自然学经济
相对价值下的人生观
经济学的世界观
西游小记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
以价制量
傲慢与偏见
地下经济
供给和需求的另一种思考
游于艺
周伯通的道理
晶莹剔透的钻石
指鹿为马的趣味
第二部 读社会
揭开稻草人的面纱
照我的形象
庸人自扰的乐趣
需求法则
好心没好报的经济解释?
佛法与经济学
传统智慧的反智成分
不平则鸣
理智和情感之间
你让乞丐怎么办
问情是何物?
市场真相一二三
美丽人生
日月潭奇景
哪种游戏规则较好
阿基米德与冰淇淋
螺丝的责任
再悼古战场
第三部 谈政治
金权政治的结构性因素
利益冲突
公共选择
差异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
公民投票
以公债支援公共支出
宪制经济学
两岸自由的横断面
旁观者迷
半个世纪后的台海关系
大哥的架式
三分天下的趣味
领导人唱卡拉OK
大问题是不是问题
谁讲话算数?
能为黑暗带来光明吗?
华人文化的深层结构
第四部 说法律
公平的局限
意外不意外?!
逗点、句点、还是惊叹号?
天使走过人间
善意的恶果
到罪恶之路
隐私权的价值
为什么不可以用分身
假米酒的故事
易子而教的意外
萨孟武抢救瑞恩大兵
此图非彼图
假设性思维
有形和无形的规则
程序问题和实质问题
好事变坏事
司法女神的身影
《优雅的理性》
推荐序 感受经济学的理性之美
第一部 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何不潇洒一些
为人生目标做经济分析
生命的比拟
不同阶段,不同角色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道德情操小论
人比人气死人,是比错了方向!
选择记忆
牺牲谁比较好?
认识世界的过程,形似指鹿为马
海绵、刺猬和傻瓜
人生里的两支鱼竿
伦常关系其实是种工具
为何父不父、子不子?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
面对死亡,何不潇洒一些
艰涩道理浅中求
大师的招数
波斯纳的便士
第二部 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悲剧是无解的吗
“不讨喜”的经济学家
人为财死的逻辑
报应的逻辑
正义的逻辑
正义的刻度
亚当•斯密也叹息
纵贯法学
什么是好的理论?
冲突不一定都是坏事
智慧的点线面
蚂蚁和蜜蜂的经济思维
悲剧是无解的吗
“多多”不一定“益善”
读法律以修水管
何谓“自由”
我们都在给别人“贴标签”
生活给的启示
文章是为读者而写,为自己写的是日记
第三部 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当多数人都是输家时
“半大人”和“二十仔”
重新界定“成年人”的涵意
可以聚众换偶吗?
“驼兽纪”
裁其跅弛,百年树人
一个拉拉队员之死
艾滋器官的价值
关键时刻的优雅“很贵”
仅靠道德无法建立可长可久之道
谁该承担歧视的重担?
市场经济启示录
“坐在金矿上”而不自知
尔爱其羊,就能求羊得羊?
请“文明”的善后
“商品的市场”和“言论的市场”
台湾地区选举,可能多数人都是输家
为何不投降
“高墙”里外
寻找司法女神的真容
第四部 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在历史的足迹里迷惘
包罗万象的中国大陆
北京见闻——经济基础决定尊严高低
武汉见闻——百废待兴
向前看,向钱看
海峡两岸的同与异
大陆法学院见闻——发现经济学中的“创造性破坏”
要怎么收获“两岸共赢”
台湾有什么特别
“吻”一下,值两百万
“序”中有“乱”
台北,停滞的宝岛风情画
“关系”在两岸三地的不同地位
化“古老”为神奇
层层审核中的“雁过拔毛”故事
台湾经验停看听
国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效益的源泉》
第一章 华人性格中的菊花与刀
第二章 经济学和人性之辩
第三章 敬鬼神
第四章 香港大埔的许愿树
第五章 大象国有化之我见
第六章 卖桔者言
第七章 翠玉白菜值多少钱?
第八章 真正的“新中间路线”
第九章 识者克鲁格曼,智者张五常
第十章 执真理之手
第十一章 象牙塔里的象牙世界
第十二章 用水蛇通水管
第十三章 经济学始于佛法式微处
第十四章 道德情操论
第十五章 美女与野兽
第十六章 特别来的不速之客
《解释的工具》
自序 何处是起点?
第一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概念
第一章 经济学的基石
第二章 稻草人的由来
第三章 那一只看不见的手
第四章 对铜臭味的追求
第五章 谁懂谁的心?
第二篇 社会关系有“价签”
第六章 这种孩子,不养也罢
第七章 大道之行也
第八章 流逝的景观
第三篇 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对话
第九章 政治过程的基本元素
第十章 真理和圣人
第十一章 到民主之路
第四篇 当法学遇上经济学
第十二章 公平正义的真正意义
第十三章 司法有价吗?
第十四章 司法女神的举止
第五篇 “万能钥匙”怎么用?
第十五章 以管窥天?
第十六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生活的经济解释》推荐序
生活比经济学更广阔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
在中文经济学界,能够用一支生花妙笔,把经济学写得摇曳生姿的学者并不多。台湾和香港的学者曾经开风气之先。张五常教授的书在内地一时洛阳纸贵。熊秉元教授也拥有大量的读者。文如其人。读张五常教授的书,不难感受到他的狂狷,在狂狷中透出一种率性和灵慧。读熊秉元教授的书,仿佛是遇到一位温和的老友,香茶一杯,清风入怀,听他絮絮道来,讲到妙处,宾主会心一笑,不觉碧山已暮。
熊秉元先生写的文章算是经济学随笔。在学术圈子里,不知何故,写得生动,写得流畅,反而会被同行轻视。加尔布雷思可谓经济学家里文笔一流的,他著作等身,影响了几代知识分子,但在经济学界,如果你夸奖一位学者写得像加尔布雷思,他可能会很不高兴,以为你在挖苦他。哈耶克是享誉全球的思想家,但当他申请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任教的时候,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很多经济系教授对他的研究不以为然。他们说,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那么畅销,他做的研究一定不够严肃。熊秉元教授身在大学,也不得不有所忌惮。尽管他酷爱写作,但在早年给报纸的副刊写随笔的时候,用的是笔名,叫“尹明”,也就是“隐名”的意思。
现在,熊秉元教授终于不需要再“隐名”了。天下谁人不识君。他的一系列经济学随笔,激发了众多普通读者对经济学的热爱。这本《生活的经济解释:人人能读懂的经济学》,秉承了他一贯的风格,从经济、社会、政治、法律,谈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点滴小事,讲他读到的有意思的书,一路娓娓动听,把我们不知不觉地带入了经济学的世界。
熊秉元教授讲到了康奈尔大学罗伯特•弗兰克的畅销书《牛奶可乐经济学》(原书名:The Economic Naturalist: In Search of Explanations for Everyday Enigmas,这里用的是大陆中译本的译名)。弗兰克教授在这本书中让学生们去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寻找那些看起来令人费解的怪事,然后尝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解答。比如,在超市里,为什么牛奶是用方形的盒子装,而可乐却是用圆形的瓶子装。比如,为什么高速公路边上取款机的键盘上会有触摸式盲文。熊秉元教授的很多思考,也是从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而来的。在路边小店里吃一碗牛肉面,他会思考,为什么这碗牛肉面没有以前吃起来那么香了。听一位女生讲,在校门口遇见乞丐会慷慨解囊,但遇到卖口香糖的残疾人却会犹豫要不要给钱,这又让熊秉元教授陷入了沉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熊秉元教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细节,才能思路泉涌、佳构不断。他还谈到一位有心的商人,在台湾做餐饮的陈登寿先生。陈先生学历不高,高中毕业之后就出去打工。有一次,他去看电影,发现观众人手一个冰淇淋,于是,他也在一个小角落里摆了个摊,卖冰淇淋。仔细观察之后,陈先生发现,用五号冰淇淋勺,一升可以挖出两百球左右,而用小一号的勺子,却可以挖出四百多球,从外观来看,一般人是看不出这两种冰淇淋球的大小的。于是,他对比其他商家的一球八元,推出了“两球十块钱”,一下子大受欢迎。
一般的经济学随笔,大多是熊秉元教授所说的“名词解释”,即用现实的案例来说明经济学的原理。这种风格的文章初看觉得新鲜,看多了未免生厌。经济学看似什么都能解释,要不要结婚生孩子可以用经济学解释,要不要上大学也可以用经济学解释,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似乎都能用经济学解释。经济学哪里有那么大的魔力。虽说经济学已经发展得相当纯熟,但远非能够解释世间万象的“社会科学”,生活要比经济学广阔得多。如果经济学不虚心向其他学科学习,只怕会陷入一种狭隘而自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
熊秉元教授是师从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布坎南教授主要研究财政,但他会从制度、法律甚至哲学的角度,把财政的内在逻辑一层层揭开。熊秉元教授在本书中并未局限于经济学,他谈到了政治选举、法院判案、公共政策,也关注着台海关系。在很多时候,他会老老实实地告诉读者,经济学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他讲到,一位台湾的出租车司机拉乘客的时候就问:“你讲国语还是闽南语?”讲国语的客人他就不拉,讲闽南语的才拉。这种情绪如何用经济学解释,如何用经济学化解?熊秉元教授在书中举的很多例子,都不断地提醒我们,经济学确实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但正如锤子不能用来砍树一样,仅仅有经济学这一种分析工具,我们是无法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
熊秉元教授非常推崇法律经济学代表人物波斯纳教授。他写道,波斯纳教授的写作风格是“锯齿式”的:对一个议题,波斯纳往往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旁征博引,讲得你不得不信。当你快要深信不疑的时候,波斯纳会突然笔锋一转,又告诉你“也不尽然”,于是,他又站在对立的一面,一样振振有词,滴水不漏。再一转眼,他又指出全然不同的另一种方向,再推演一番。
这才是好的经济学科普文章。糟糕的经济学科普文章会许诺你,只要了解了经济学,一切社会问题都迎刃而解,好的经济学科普文章会告诉你,一切事物都有多个观察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经济学是观察和思考,是提问和反问,是左右互搏,是头脑体操,但绝对不是教条的宣扬。古希腊哲学家皮浪告诉我们,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都要先“悬置判断”。跟随熊秉元教授学习经济学的读者会发现:经济学教给我们的是谦卑而不是狂妄,教给我们的是开放而不是固执。
熊秉元的心脏是在正常位置,他对经济学的兴趣是正确的趣味所在,而且观察力很有两手。
——张五常
有人说经济学家是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并让大家自觉得很笨的那种人,熊秉元正好相反,笔下常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发端,运用带有魔力的笔,把充满了数字与符号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得清楚可亲,让人在享受阅读的趣味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经济学的奇妙世界。
——《中国经济时报》
糟糕的经济学科普文章会许诺你,只要了解了经济学,一切社会问题都迎刃而解;好的经济学科普文章会告诉你,一切事物都有多个观察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经济学是观察和思考,是提问和反问,是左右互搏,是头脑体操,但*不是教条的宣扬。跟随熊秉元教授学习经济学的读者会发现:经济学教给我们的是谦卑而不是狂妄,教给我们的是开放而不是固执。
——何帆
熊秉元所讲述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中国人*缺少的。对于想活成一个“明白人”的现代人来说,他所写的经济学读本是“刚需书”。也许书中的理论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有些颠覆,但这就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本质规则。一切皆有价,一切问题都要回到成本的原点来思考。
——罗振宇
熊秉元选择了*平实的角度,将生活中的大小事,以经济学的视角层层拆解,对准普罗大众的需要。他表示自己拥有“双重身份”,是经济学家,也是教育家,但他的教育功能并不应该只发挥在学生身上,更希望在社会大众。在写作上,他希望尽量将自己隐藏,把情感抽离,客观地分析及观察身处的社会,他说:“重要的不是我,而是展现出来的世界观。”
——香港《明报》
《生活的经济解释》
逗点、句点,还是惊叹号?
美国的“师生恋”,曾引起国际瞩目。当事人后续的回忆录、电影剧本、媒体专访等,随之而来。师生恋的曲折,当然也引发诸多揣测和联想。
基本的事实,值得先简单交代:1997 年,33 岁已婚而且自己有四位子女的玛丽(Mary Kay Letourneau),在一所小学担任老师;小男孩名为威利(Vili Fualaau),当时12岁。两人发生性行为,玛丽以“引诱未成年人性行为”,被判有罪,刑期7 年半。服刑半年后,玛丽假释出狱,条件是,她保证不再和小男孩交往。没过多久,警方发现,她和威利在车内相处,违反假释规定,因此,她再度入狱,服完剩下的刑期。
七年后出狱,威利已经成年,当年的师生,现在已经都是成年的男女。他们依然相爱,所以结为夫妇。婚礼的花童,是两人交往过程中所生下的两个女儿。
对当事人来说,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可能更加强了彼此的情感。然而,对其他人而言,除了有“戏剧人生”的感受之外,有一连串的问题,值得琢磨。最简单的,是现在他们终于成婚,情感非常真诚;对照之下,他们当初的行为,是不是受到误解。当年法官(和社会大众)判玛丽有罪,是不是错怪了她?
说来有趣,在一个全然不同的领域里,也有情节几乎雷同的“故事”。2004年3月,台湾“总统选举”投票前一天,发生震惊中外的枪击事件。陈水扁以不到百分之一的差距,赢得大选。枪击事件影响大选,殆无疑问,枪击是不是自导自演,是另外一个问题。
社会大众希望找出真相,因此“立法院”通过了《3•19枪击事件真相调查条例》,希望组成“真相调查委员会”, 超然独立地运作。然而,《条例》通过后,行政部门强烈反对,认为部分条文侵犯侦查权,有“违宪”之虞。因此,行政部门采取“抵抗权”,拒绝配合。不久之后,“大法官会议”果然作出决定,认定《条例》某些条文确实“违宪”。行政部门似乎有先见之明,当初抵抗有理!
可是,物有本末,事有先后。在“立法院”完成“立法”的那个时点上,行政部门当然要“依法”行政。否则,以“违宪”的理由而拒绝配合,一方面侵犯了大法官独享的释“宪”权,一方面引发“立法”和行政部门间的冲突。两方面,都明显地违反了三权分立、彼此制衡的原则。因此,宪政秩序运作的常轨,是当“立法院”完成立法后,行政部门依法配合,如果认为条文“违宪”,申请解释。在大法官作出解释、认定“违宪”无效之前,行政部门要谨守分际,扮好自己的角色。
同样的道理,女老师当年诱使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明明白白违法。多年后终成眷属,无损于当年违法的事实——大法官事后“违宪”的宣告,并不意味着行政部门可以事先、自行认定“法律违宪”。不过,关于“师生恋”, 比较有趣也比较困难的问题是,如果现在有第二位玛丽,也和未成年学生做出同样的事,那么她当然违法(法律还没有修改),可是法官在量刑时,是不是该有所调整呢?
因为有玛丽和威利的前车之鉴,可能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值得从轻量刑?还是就法论法,如果情况类似,同样判七年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第二个犯错的人,为什么反而占便宜?然而,除了“轻罚”和“维持不变”之外,采取第三种方式——加重处罚——可能反而更有说服力!
这个立场,似乎违反情理,值得说明清楚。法律所定的处罚,通常包含“罚”和“禁”这两种成分。罚,是针对过去的行为处分;禁,是高举罚责,希望能产生遏阻效果。一般来说,人非圣贤,小过小错,在所难免。违规时,“罚”的成分重,譬如停车逾时、乱丢垃圾等。可是,大过大错,造成的负面影响大,最好愈少愈好,能“禁”则禁,譬如杀人抢劫,通常重罚伺候,原因在此。
就目前而言,诱使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无疑属于“禁”的类别。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成熟,对权利义务责任等观念,还在摸索酝酿。一旦被诱惑发生性行为,可能对身心都产生重大、一辈子无可弥补的伤害。因此,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的性行为,只要双方合意,刑罚为零。即使涉及婚外情,在许多国家里,都不再以刑法处理,而是援用民事善后。伤害别人的人,赔偿金钱了事。然而,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代价可观——玛丽被处七年半徒刑,原因就在于此。
换句话说,三种行为,有三种“价格”:成年人之间正常性行为,价格为零;成年人之间婚外性行为,价格为正;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性行为,价格很高。原因很简单,师生恋有美好的结局(?),毕竟只是极其少数的例外。其他娈童症和不美好结局的情形,所在多有,而所有这些案件,却不见得会得到媒体特别的报道。
师生恋成为佳偶的新闻,对于原来泾渭分明的界限,等于是冲破了一道防线。潜在的犯规者(诱惑别人的人和被诱惑的人),可能更容易逾矩;其他的人,也可能降低警觉性。问题一旦真的发生,甚至可能因而姑息了事。因此,如果真的出现另一次的“师生恋”,法官在裁量的范围之内,不但不应该减轻惩罚,反而可以借着难得的机会,加重刑罚。这等于是重整防线,固守原来阵地,希望能再次发挥“禁”的宣示效果!
无论这个故事的结局如何——玛丽和威利从此幸福美满,过着王子公主的日子,或者最终不能厮守终生——并不是关键所在。问题的关键,不是未来,也不是现在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刻,而是过去的那个时点:33 岁的成年人和一个12 岁的异性发生性行为的那个时刻,不是吗?
《优雅的理性》
“关系” 在华人地区的不同地位
我在台湾出生成长、工作生活,曾在香港客座任教;学期休假间,又曾至中国大陆游学讲课。对于各地之间的种种差异,一直带着兴味和好奇。而且,不只是旁观琢磨而已,总希望站在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立场,思索有所得之后,能发而为文,记下自己的所见所思,也为社会科学增添新的智慧。
借着一些具体的数字,当然可以反映各地的不同,譬如收入水平、电话数、汽车数、用电量等等。然而,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不容易传递社会的脉动,也无法反映一种动态的变化。而且,单单是收集这些数据,并没有智识上的兴味,也不容易得到学术上的共鸣。最好能别出心裁,见微知著;既能生动刻画三个不同社会的特色,也有智识上的趣味。
具体的做法是,我想设计一份问卷,拟定一些问题;然后,征询各地的学子,在实际生活里,如何处理某些情境,例如:亲友生病,必须住院,找病床需不需要透过人际关系?开车违反交通规则,被开罚单,是否可以透过关系,取消罚单?到银行申请房屋贷款,需不需要托人帮忙?大学入学甄试,请人帮忙是否有用?还有,最近一个月里,在公共场所(地铁、马路、商店)有没有看过陌生人吵架?
这些问题所描绘的情境,都和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对每个人而言,只要反身自问,答案直截了当。在不同的社会里,通常是以不同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越有“人情味”的社会,很可能就以人情为工具,周旋因应。至于在公共场合吵架对骂,恰巧是人情味的反面——对于人际网络之外的人,可能就以不顾人情(没有人情味)的方式,处理彼此之间的摩擦和争端。
而且,这些平凡无奇、柴米油盐似的问题,其实和学理上的论述关系密切。具体而言,透过这些问题的比较分析,可以整合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社会学里,镶嵌(embeddedness)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发人深省的智慧结晶。
这两个概念,表面上是指不同的现象,其实有相通之处;人际之间,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有某种联系,也有某种价值蓄积其间。相对的,在经济学里,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是重要的分析性概念,也是涉及人际之间的互动。因此,整合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本身就有智识上的兴味。这些学理上的概念,还可以和华人社会的特色——关系(guanxi)——联结在一起。
可是,有了问卷和问题,要怎么测试呢?我觉得,问卷的测试,可以有两个大方向:一方面,以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大学生或在职生为对象,主要目的是比较华人社会里人际网络的差异;另一方面,以大陆不同区域(一二三线等城市)的大学生或在职生为对象,主要目的是测试城乡差距,分析人际网络和都市化的关联。这些比较和对照的兴味所在,是希望能捕捉和描绘华人社会的人际网络;而且,稍作延伸,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各地(乃至于纳入新加坡)在民主程度、法治观念上的差异。
透过这个计划,在理论上可以整合两个学科里重要的分析性概念,并且和实际社会现象作联结。也可以利用镶嵌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关系等广为学界所接受的概念为基础,探讨华人社会之间,以及华人社会之内的差异。因为历史因素使然,各地历经了不同的轨迹,也处于不同的状态。对于现有的差异作比较分析,并且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望发掘出一些关键性因素;在智识上和公共政策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含意。
客观上来看,在二十一世纪初,两岸三地之间,香港的国民所得最高,台湾次之,中国大陆殿后。同样的,就专业化等程度而言,排序也是如此。然而,在观念上,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刚好和收入、专业化等程度颠倒。也就是说,面对各种问题时,在大陆最可能动用各种关系,在台湾比较少,而在香港最少。大陆的大城市和乡村之间,也应该呈现同样的趋势,只是方向刚好相反而已。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社会,专业化的程度也越高,而且两者互为因果;专业化,是以工作上的专业表现,得到报酬和奖励。因此,产品越好,赚的钱越多。人们会花心思气力在自己的专业上,而不是去经营人际关系的网络。有趣的是,当专业化程度提升,人际网络的重要性就会下降,这是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而且,这个蜕变的过程,是由下而上,自然而然形成;政府由上而下、三申五令,也许有宣传的效果,但实际帮助不大。
《效益的源泉》
真正的“新中间路线”
好价值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某天早上看报纸时,在两份主要日报之一的第二版,读到一篇名为《从沉沦中提升》的文章。作者是知名的历史学者,而文章的开头格外沉重:“台湾社会十年乱象,至2002年到达极点。媒体报道的社会新闻及选战暴露的政客嘴脸,在在令人痛心疾首。”经过几段细数沉疴和新患之后,作者提出深刻的呼吁:“我们不必等候那些已经败坏的头脸人物改过迁善。我们仍有机会从自己开始,从自己身边开始。”
这位历史学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不过,关于台湾社会近年来急遽的变化、价值体系的瓦解,已经有不计其数的论述。希望能指引迷津的建议,也所在多有。可是,每次看到类似的文稿,心里总觉得有点遗憾。由社会科学研究者一个旁观的角度,虽然看到同样的现象,然而在解读和兴革建议上,却有相当的差距。
让我由稍远的地方开始说起:我们都希望社会安和乐利、人际相处有礼有节、政府官员一心从公。这些都是“好的价值”,可是好的价值在哪些条件之下才会出现呢?
由最简单的两个人之间的情形开始考虑:如果我希望和内人关系融洽,那么要雕塑这个小价值并不困难。我把所有的薪水和外快都交给她,每天勤奋地帮她做家务,再三不五时地赞叹:“别的女生都愈变愈老,而你在望五之际,竟然愈来愈年轻漂亮!”有这些条件的支持,两个人感情好几乎是必然。一旦范围稍稍扩大,想想十个人或八个人相处的大家庭,在这个稍大的环境里,要形塑出“水乳交融”的好价值,容易吗?范围再大一些,在一个两三百户的小区里,要凝结出“敦亲睦邻、互通有无”的好价值,容易吗?
如果在大家庭和小区里,要支持好的价值都不容易,那么当范围扩大到三五十万人的城镇、几百万人的都会、上千万人的社会时,要在这些层次上维持好的价值,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在新兴社会里,都市化加上民主化,再加上蓬勃发展的媒体,传统价值体系的松动、瓦解乃至于沉沦,并不令人意外。对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挑战,是在这种变动之际,能平实而深入地指引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要扭转价值体系的崩毁,在方向上显然有三个诉求的可能。层次最高的,是类似“风俗之厚薄,系乎一二人心之所向”的呼吁。这和传统文化里期待圣君哲王出现,相去不远。可惜,在许多新兴社会里,促使价值体系解体的,正是统御群伦的人物。所以,此路不通。
另外一种诉求方向,是层次最低的“由自己做起”。这是历史学者的呼吁,也是许许多多感时伤景文字的结论。可是,在价值体系松垮时,最无助的其实就是社会大众——在新兴社会里,有各式各样、抚慰人心的上人、先知、大师等,原因就在这里。因此,他们已经茫然无依,如何以自己为指标?要由下而上地自己做起,想来理直气壮,实际上此路一样不通。
事实证明,高层次和低层次诉求,都是死胡同。剩下的,当然是逻辑上的第三种可能——中间路线。在引领风骚的人物和一般社会大众之间,有另外一种社会结构,本身也维系着各自的价值体系——我指的是各个专业领域。
医生,是一个专业领域;建筑师是,老师也是;计算机程序师是,泥水匠也是。这些专业领域,规模或大或小、技术或高或低,都会逐渐形成本身的价值体系。在各自的领域里,决定好坏、高下、美丑等价值。在各个专业领域里,诚实、守信、彼此尊重等,都是有意义而且重要的价值。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专业领域,比较容易维持明确稳定的价值体系。因此,三个旗袍师傅,可能各说各话,但是一千位程序设计师,大概就容易雕塑出业内的“公评”。同样的,和国际接轨的专业领域,比较容易避免敝帚自珍、自矜自是的扭曲价值。
由专业领域界定维系的价值体系,有两种功能:往下,可以成为一般民众认同寄托的对象,因为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人都直接间接属于某一个专业;往上,各个专业领域可以借着合纵连横,形成以专业价值为骨干的价值体系,而后和其他的价值体系竞争、制衡。
抽象地来看,专业的价值体系,是正常(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既无须期待心灵改革,也无须向一盘散沙喊话。因为是自然形成,反而容易仰仗依恃。因此,真正的新中间路线,是让经济活动有更大的空间。当市场规模变大之后,就更容易雕塑出稳定持久的专业价值。再加上一点时间和运气,也许才能真正“从沉沦中提升”!
好价值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解释的工具》
情人眼中出西施
几年前有一位我教过的大学生来找我,希望我帮他写封推荐信,他好申请奖学金。我当时忙得很,就要他自己先打个草稿,我再润饰。
几天后他在我信箱里放了一份推荐信的草稿,信里描述这个学生品行兼具,一心向学。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常有过人的见解;课余则饱览群籍,常找老师切磋讨论。学业成绩出类拔萃之外,课外(公益)活动也有声有色……
我看了有点儿惊愕。印象里,教书几年来好像没教过这么好、这么完美的学生!
我重新打了一份稿,写道: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热情浪漫,有正义感;也和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一样,他偶尔也会翘几堂课。但是,比较不一样的是,他一直试着去思索一些社会问题,试着去关怀他自己生长的社会。相信贵会乐意鼓励这样有血有肉、乐观进取的年轻人……
后来他得到了那份奖学金,带了一小包糖果来看我。他略带腼腆地说,那封推荐信的草稿是他爸爸写的。
多年前,有一回妈妈从台中来台北玩,住在家里。我外出回家,她正在讲电话。听她和对方讲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又聪明又可爱;要他表演,花样多得很,会真笑、大笑、微笑,还会假笑……她讲完电话,我问她刚才说的是谁家的小孩子,那么有趣。她满心欢喜地说:是“呆呆”啊!我听了差点没把嘴里的豆花喷出来。小犬呆呆哪里是那种孩子!哭闹叫跳,无所不来,把内人和我搞得惶惶终日、心力交瘁;呆呆哪有“那么好”!
事后想想,也难怪老妈爱孙情深。家里五个兄弟姊妹都晚婚,婚后又都忙于各自的工作。两位老人家威胁利诱多年,才在退休前得偿抱孙之乐,当然欢喜异常。小鬼用色笔把墙壁涂得一塌糊涂,说是有艺术细胞;把地板上的东西拣起来往嘴里送,说是有冒险精神;我坐在地上看报纸,他走过来一掌把我的眼镜扯掉,说是动作灵活而且有个性……反正,孙子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赞叹夸耀的材料。
其实,人不都是这样吗?拣自己喜欢听的听,挑自己希望看的看,选自己愿意讲的讲。不只老爸老妈如此,学生家长如此,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内人怀孕待产时,我走在街上,看到的尽是怀孕大肚子的妇女,心里还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产妇?孩子生下来之后,走在街上,眼里所见又都是其他的娃娃,好像又看不到半个孕妇了。
下次教经济学谈到“人性自利”的时候,也许我可以把这些例子拿出来讲一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