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549447
卑微与高傲 暴虐与柔情 归隐还是出仕
风流风度风骨两晋 亲民历史作家倾力呈现
两晋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铁血时代,也是充溢着传奇的一个时代。迷乱狂欢的跌宕起伏间,除了西晋王朝有过短暂的统一外,其余时间,华夏大地陷入四分五裂、刀光剑影中,王朝更迭频繁,令人眼花缭乱。
时势造英雄,一个个豪杰粉墨登场,展现着他们的豪迈和悲情,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次民族大融合。乱世出大师,一位位名士潇洒生活,书写着他们的风流与有趣,迎来了一个思想极为解放,个性尤其张扬的文化高峰。
阮籍:我的名字叫“纠结”/ 001
司马炎: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019
羊祜:人生就这么回事,不如意十之七八/ 036
贾充:“妻管严”怎么了?我敢杀皇帝/ 050
司马衷:生活没有诗和远方,只有眼前的苟且/ 064
潘岳:帅,原来也是一种罪/ 097
左思:我很丑,但我却很有才/ 111
王衍:清谈误国?这锅我不背/ 122
刘聪: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和生死无关/ 135
石勒: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155
石虎:我人渣,我变态,我灭族/ 178
王导: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花火/ 200
桓温:人生没有选择,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 223
王羲之:真心感谢,永和九年的那一场醉酒/ 250
谢安:“淡定淡定淡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64
苻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84
陶渊明:要隐就真隐,别玩虚的/ 310
司马元显:没复习好,就不要参加“高考”/ 327
刘裕:我是猛男我怕谁/ 346
谢灵运:一个被自己毒死的时尚先生/ 382
阮籍:我的名字叫“纠结”
一
公元258年的深秋,建康城里一支提亲队伍招摇过市,引人注目。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上门了。前两次都已失败告终,并非女方的家长不同意,而是压根儿就没和家长说上一句话,因为这位父亲每次都是酩酊大醉,不能言语。
这位看上去“不靠谱”的父亲便是阮籍,今天已经是他连续醉酒的第六十天,再一次PB成功,刷新了个人新的纪录。不过,他混混沌沌地过了两个月,并非因嗜酒所致,而是因为另外两个字——拒绝。
他要拒绝的是当时天下有权势的人物——司马昭。
这位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为了拉拢名士,想与阮籍结为亲家。这对常人而言,简直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如果攀上了司马家族这棵大树,不单单是好乘凉,名利富贵也会滚滚而来。
阮籍不是常人,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又担心直接拒绝会惹上杀身之祸,只好每天拼命饮酒,把自己搞得不省人事,奉命来提亲的几次上门都无法向他开口,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月,阮籍用自己的坚持成为了后的胜利者。
喝酒居然成了一种拒绝手段,在这点上,阮籍颇有心得。司马昭身边的红人钟会,对阮籍多有忌惮,想找机会与阮籍讨论时政问题,意图从中抓住把柄进行陷害,阮籍知道他的险恶用心,每当遇到钟会,他都先把自己喝倒而绝不上钩,搞得钟会只能悻悻而归。
经常泡在酒里,是阮籍中年以后的生活,他的一生并非从开始就混沌一片。
阮籍出生于公元210年,他的老爸叫作阮瑀,这个名字听上去比较陌生,但如果说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想必应该知道这位也是牛人一个。阮瑀的师傅是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老爹,是东汉末期大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名师出高徒,阮瑀不仅文章写得好,更弹得一手好琴。
阮瑀也是个“狂人”。他当年得到曹操的赏识,但是他却看不上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曹操几次派人请他都无功而返,后把这位大人物惹急了,他派兵将阮瑀隐居的山林团团包围,放火烧山才把阮瑀逼出来。
阮瑀出山后,获任司空军谋祭酒,大概就是个军事参谋官,不过参谋的不是如何打仗,而是帮着起草檄文。从此以后,曹操军中檄文多出于他和陈琳之手。不过,他和陈琳的风格完全不同,陈琳写的檄文通常酣畅淋漓,有时候会把对方祖宗十八代都拎出来骂一顿,让人读后感到很过瘾,而阮瑀则是“先礼后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读上去不像是叫阵,而像是叙旧,他所追求的是要占据道义的点。
遗憾的是阮瑀死得太早,四十七岁便撒手人寰,当时阮籍只有三岁。曹丕和阮瑀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吟诗作赋,阮瑀死后,曹丕非常悲伤,哀叹阮籍母子的不幸,写了《寡妇词》和《寡妇赋》,并命王粲等人作赋以纪念阮瑀。
阮籍没有让早逝的父亲失望,他自幼天赋异禀,而且非常努力,八岁即可以写文章。“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他不仅习文而且还习武,逐渐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俊才。
二
年轻时代的阮籍颇有济世之志,他曾登临广武山,这里是当年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古战场,追古抚今,阮籍百感交集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没想到这话一下子走红,以后但凡心怀英雄梦想却无法实现的人,似乎不发出这样的感叹便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迹。
不过这也引来了怪事一桩,这话流行了几千年,但到现在都没有真正搞清楚,这个“竖子”到底说的是谁。
对此,有两种不同解读。一则指刘邦。刘邦在楚汉相争中笑到后,主要原因是他的对手项羽并非真英雄。在一个没有真英雄的时代,只能让刘季这小子成名。第二种说法似乎更接近本意,便是刘邦、项羽都是英雄,但他们早已远去,剩下眼前朝中这些小人徒享虚名。面对着刘、项遗迹,阮籍悲叹的是现世的寥落。苏东坡理解如此,有人问他“竖子”是否指的刘邦,东坡先生回答说:“非也。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间人耳。”
无论何种解读,总之是阮籍没有赶上好时候。
当时魏明帝曹叡驾崩,曹芳即位,两个顾命大臣司马懿和曹爽争权,一时间曹爽占据了上风。阮籍三十七岁时,曹爽请阮籍出来做官,不少人看到曹爽得势,排着队去投靠,但阮籍却保持了清醒头脑,他预感到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找了个借口谢绝,果不其然,很快在“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变成了刀下之鬼。
现在该司马懿出面了,在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他立刻征召阮籍出来做官,在杀掉一些不合作不听话的士人后,他迫切需要像阮籍这样出身好、名声好且有才华的大名士出来撑撑门面。
人生难的就是这样的抉择,但再难也必须做出一个。在此状况下,通常有两条出路,一是积极投靠,忠诚卖命;另一条则是非暴力不合作。前者依阮籍的脾性,实在做不来,后者又怕惹祸上身,被司马懿列入诛杀的黑名单。想来想去,阮籍选择了第三条道路——投靠但不卖命。
具体的操作方式,还是老套路,一个字——喝。阮籍天天喝得五迷三道,少说话或者根本不说话,司马懿本来也只想让他出来撑门面,并没有真心想重用他,所以双方倒也相安无事。阮籍确实有两把刷子,别人只能“小隐隐于野”,至多“中隐隐于市”,他居然做到了“大隐隐于朝”。
司马懿死后,司马集团的领头人变为司马师。阮籍从司马懿的幕僚,也就相应地变为了司马师的幕僚。换汤不换药,他每个月按时领工资,但从不说任何人的坏话也不说任何人的好话,不缺银子,又有空闲,因此阮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喝酒和写诗上。
不过,装一天容易,装一个月也不难,但一装好几年,对阮籍来讲,只能用痛苦来形容,虽然沉醉于酒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份苦痛。但是依靠醉酒逃避并非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酒醒后痛苦仍然存在。所幸在这个时候他发现朋友圈中有一个可以寄托身心的“群”。
这个“群”的名字叫——竹林七贤。
实际上,这个名号是在后来东晋人戴逵所著的《竹林七贤论》中才被固定下来,所以如果在电视剧中看到这七位说:“我们竹林七贤……”,便可以“呵呵”以对,就像在某些抗日神剧中,有人振臂高呼“同志们,再坚持一年,十四年抗战就要胜利结束了”一样。
三
初组建这个群的人叫作山涛,他当时在山阳做小官,山阳也是这个群主要的活动地点。山涛先加了青年才俊嵇康,然后又加了阮籍,并把阮籍介绍给嵇康,三人同意组群,接下来,山涛拉进了老乡向秀,阮籍则把自己的侄子阮咸和王戎拉了进来,刘伶可能听说这个群都是好酒之人,也申请加入,自此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群体就诞生了。
“竹林七贤”,顾名思义,他们聚会的地点应是在竹林之中,按照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聚会场所是嵇康提供的,当然,他们也不总是七个人都能齐刷刷地聚齐,三人一聚,四五人聚聚的可能性更大,七人在一起的机会应该并不多见。
嵇康是这个群体的精神领袖,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如此形容:“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按照现在的度量标准,他的身高接近一米九,而且气度不凡,他的好友山涛形容他:“站立时如孤松独立,醉倒时似玉山将崩”。
关键他不是“小鲜肉”,身上的肌肉就像天天在健身房锻炼过似的,因为他有个特殊的爱好——打铁。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嵇康对打铁环境有严格要求,他的铁铺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柳树下,嵇康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池子,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泡一会儿。从池子里出来的刹那,“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想必能迷倒一大片女粉丝。
当然,他能成为这个桀骜不驯群体的领袖,并不是因为身材和长相,更不是因为提供了场地,而是因为才华和胆识,嵇康精通音律、擅长书法和丹青,写得一手好诗和散文,思想上更是倡导玄学新风,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引领一时风尚,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名士。
早组群但没当上群主的山涛,没有丝毫失望,他是这里面年龄,也是气度的一位。关于他的气度,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山涛的夫人韩氏,有段时间看到自己老公天天和嵇康、阮籍泡在一起,经常早出晚归,甚至夜不归宿,觉得不大对劲儿,山涛解释说这两个是奇人,这反倒引起了韩氏更大好奇心,她很想见见老公口中的奇人到底如何。
于是山涛请两位到家做客,由于当时女子不能随便见男客,所以山涛好酒好菜款待后,请嵇康、阮籍留宿一夜,好让自己老婆好好观察一番。夜深人静,韩氏透过墙上的小洞窥视两位奇人,顿时被他们的风姿所迷住。
第二天天色刚亮,山涛便迫不及待地问夫人,看后感觉如何,韩氏先给自己老公泼了瓢凉水,说无论长相和才华,山涛比他们都差得很远。但随即又说看上去老公你的气度要比他们更大。知己莫如老婆,山涛对此大为赞同:“夫人说得对,我也觉得自己的气度超过他们。”
这位韩氏是个奇女子,通过短时间的窥视竟能洞悉三位牛人的特长优劣。
这几位都是好酒量,但论对酒拥有纯粹的热爱,无疑是刘伶,以至于今天还有一款酒叫作“刘伶醉”,据说销量还不错。
首先要说明的是,与嵇康恰恰相反,刘醉仙长得非常对不起观众,史载“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不到一米五的身高,长得也有些歪瓜裂枣。不过,刘伶并不在意自己的长相,他心中中意的只有“酒”,这个字比生命还重要,他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锄头跟着,说:“醉死在哪里,就把我在哪里埋了。”好一派“青山处处埋醉鬼”的潇洒做派。
视死如归,用在刘伶身上再恰当不过。
刘伶喝酒还有一个特色,可能由于服食寒食散,为了散热经常边喝边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在屋中转来转去,有人看到这样场景觉得太过荒诞,便不由讥笑他,刘伶非常不客气地回道:“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没事干嘛跑到我裤子里来?”
摊到这样一位喝酒不要命的老公,刘伶的老婆也是够不幸的。有次刘伶因酒精中毒,好不容易抢救过来,他夫人一怒之下把酒倒掉,把酒器毁坏,并哭着劝他不能再喝了。刘伶说:“好吧。但我自律性不行,只能向鬼神发誓来戒掉酒瘾。你就准备祭祝用的酒肉吧。”妻子把祭祀的酒肉备好,刘伶跪在神前说道:“天生我刘伶,酒是我的命。一次喝一斛,五斗消酒病。妇人之言辞,千万不能听。”说完拿起眼前的酒肉吃喝起来,很快又醉死过去。
《世说新语》写到这里便没有接着往下写,很想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结局。
喝多了在家老婆管不了,到外面则很容易挨揍,有次刘伶喝多撒酒疯,和别人发生争执,那人抡起拳头要打他,这时候刘伶被吓清醒地说:“这位仁兄,实在对不住啊,我瘦得像鸡肋不能让你的拳头打得舒服。”那人一看,确实也是,眼前这个骨瘦如柴的醉鬼,一拳下去很可能背上命案,于是把抡出去的拳头收了回来。
古往今来世上醉鬼千千万,刘伶能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他对酒爱得纯粹,爱得深情,关键是人家会总结,把喝酒的心得写成了一篇著名的《酒德颂》,这才是真正的喝酒高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