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社会科学图书馆学/档案学档案学经典著作(第四卷)

档案学经典著作(第四卷)

研读档案经典,传承学术薪火

作者:《档案学通讯》杂志社 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ISBN: 978751008296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69.99

类别: 图书馆学/档案学 SKU:5c239fb9421aa985877a6a1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82962

编辑推荐
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策划出版的档案学经典著作系列丛书,以“经典”的眼光检视档案学著作发展历史,既是重温经典,领略其中的学识智慧,也为后世学术发展提供了启迪和示范。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本档案学方面的著述组成,包括何嘉荪和傅荣校合著的《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陈永生《档案学论衡》、胡鸿杰《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等著作,这些著述或是对现有中国档案学体系中各分支(衍生)学科的功能地位作出解析,指出了学科在演进、发展过程中盲目性、异化倾向甚至学术泡沫等问题,以及针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某种不适,探寻并勾勒了中国档案学在转型时期的学科改造和矫正路径;或者对文件运动的客观规律作了深人的探讨,既系统地论述了文件运动中的诸多现象、法则和规律,又从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回答了档案学理论研究自身和档案工作实践向档案学提出的诸多问题,具有导向性和启示性;或是综合了档案学界对档案学自身问题研究及相关课题研究的成果,通过这些丰富的材料对档案学自身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就档案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作出评价。
作者简介
《档案学通讯》杂志是由*主管、中国档案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央级权威学术期刊,是我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的档案学、档案事业类的首位核心期刊。
目  录
档案学论衡

一部优秀的档案学理论专著——读陈永生的《档案学论衡》
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
新角度 新研究——评《文件运动规律研究》
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
别开生面的档案学世纪巡礼
前  言

《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策划出版一套《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以“经典”的眼光检视档案学著作发展历史,并为爱好专业典籍者提供阅读便利,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谓学术经典,大体是指那些能够解决时代的学术问题,又对后世学术发展提供启迪和示范,获得学界基本认同的著作。《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计划先从民国档案学经典编起,逐步扩大至1949年以后的大陆和台湾,并旁及国外学术经典。这样的出版计划,无疑可以惠泽档案学人,对于传承和传播档案学术功莫大焉。

清代学者阮元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话,“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学科意义的档案学从粗疏逐渐走向成熟。今天站在所谓“百年前后”的时间点,回顾民国时期档案学发展历史,那些可圈点的经典之作,对于今天的档案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民国时期档案学研究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大转折中展开的,具有两个鲜明的时代特点。经世致用,切近时代需求,是这一时期的首要特点。一面因缘于史料大发现,以文化学术界学者为研究主体,以历史档案整理为中心问题,其成果兼承学术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重重任;一面受时时政的助推,以行政界为主体,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中心问题,其成果力求推动国家行政的高效运转。这一时期的经典著作大多语言浅近,方法力主可行,各种卡片簿册之设计与档案用具之描画不厌其细,不厌其详。著作者大多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倾心于学术研究,其孜孜以求的精神隐藏于字里行间。如龙兆佛曾服务于广西省政府,从事档案整理,他的《档案管理法》易稿十余次始脱稿,字字句句皆从实践中得之。以后世眼光来看,这些著作于理论抽象概括尚有欠缺,不过确实凸显了档案学的应用学科性质,朴实无华,不尚虚理。

著作者上乘的学术水准和多学科的学术背景,构建与开创了民国档案学的学术视野、研究方法与话语体系,这是民国档案学另一个鲜明的时代特点。档案问题的研究,吸引了学界和行政界一批大师级人物和一流专家的关注,如王国维、陈垣、沈兼士、傅斯年、陈寅恪、顾颉刚、朱希祖、甘乃光、毛坤等,其中有些人虽没有专门的档案学著作问世,但他们的思考与精神已经融入经典著作中。如甘乃光开创的“文书档案连锁法”,在何鲁成、周连宽、殷钟麒等学者的多部著作中皆有论。集众多一流学术精英的思考于档案学这门新兴学科,是时代所赐。同时,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具备史学、文献学、图书馆学行政学、语言学等多个学术背景,并且多能涵养中西、沟通古今,将这些不同学术视线集中于档案问题研究,奠定了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开山之基。

《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民国部分批出版的著作从徐望之《公牍通论》(1931年)到殷钟麒《中国档案管理新论》(1949年)共计十三种。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曾将这十三种民国著作整理再版,从此“十三本旧著”似乎成了学界专有名词。其中徐望之的《公牍通论》、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许同莘的《公牍学史》、殷钟麒的《中国档案管理新论》为学界所推崇。“十三本旧著”的整理再版,曾对传承和普及民国时期档案学思想,以及中国档案学的再造发展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目前所知的民国时期档案学著作约计百余种,在“十三本旧著”之外,仍有不少精华著作可供采择。例如,与“十三本旧著”类似的有张锐、殷菊亭的《公文程式与保管》(从1934年到1947年,商务印书馆先后出了十四版)、程守仁的《公文研究》(中华书局1938年版)等;还有以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书档案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以毛坤《档案经营法》为代表的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档案管理科存世讲义等。《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民国部分或可继“十三本旧著”之后出版续编,使读者得窥民国档案学经典之更多面貌。

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和台湾档案学研究各自沿着不同路径前进,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收获了一批堪称经典的档案学著作。

在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不断汲取着国外档案学思想的精华。从民国开始,荷兰学者萨穆·缪勒等三人合著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即《荷兰手册》)、英国学者希拉里·詹金逊的《档案管理手册》等国外经典著作的学术思想经不同渠道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创建。1949年,以苏联学者姆·斯·谢列兹聂夫《苏联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的苏联档案学经典著作。以美国学者西奥多·谢伦柏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为代表的欧美档案学经典著作被译入中国,新中国档案学与国外档案学之间的互动愈益紧密和深入。

中外档案学经典之作,是不同历史时期档案学发展的重要标志,记录了中外档案学诞生、成长的足迹。为学从研读经典开始,可省去中间许多摸索的工夫,更快些得到要领,这是做学问的基本经验。而这些中外学术经典,除了1949年以后的大陆作者著作较易找到外,其余皆查找困难。例如,“十三本旧著”中有的著作虽民国时一再印刷出版,但现在已很难找到那时的旧版书了,而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编印本并未公开出版,现已难以找到。80年代,档案出版社曾将民国部分重要著作再版,但也同样找寻困难。我想这套《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将满足寻觅者的渴望,手此一编,可以坐收便利于几席之间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温中外经典,需去除偏激与盲从,以温情与敬意,接过前贤留下的珍贵学术遗产,领略其中的学识智慧和创新精神,以解决时代发展面临的新的学术问题,建立新的学术典范。我想以此与这套丛书的读者共勉。

 

 

                                                      
冯惠玲

                                                 
二0一三年三月十日

在线试读
一个很偶然机会,有幸拜读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胡鸿杰教授所著的《中国档案学的理念和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以下简称《模式》。2011年9月修订再版,并更名为《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以下简称《评析》)一书。该书对中国档案学近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作了一次全方位、多层次的宏观审视,可谓档案学研究中别开生面的世纪巡礼,读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笔者以为,全书对档案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全面检讨了自诞生以来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以及在这一模式下理论与实践纠葛的种种表现;二是通过对现有中国档案学体系中各分支(衍生)学科的功能地位的解析,指出了学科在演进、发展过程中盲目性、异化倾向甚至学术泡沫等问题,以及针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某种不适,探寻并勾勒了中国档案学在转型时期的学科改造和矫正路径。
该书作者长期讲授管理思想史、现代管理导论等管理类课程,因此能广泛涉猎西方的管理学理论,但又不为其所限,而是从管理学的视角对中国档案学的历史积淀及现实状况进行纵向回顾、梳理和横向观照、比较,凸显了现有学科体系的整体功能,同时也使中国档案学的前世今生与发展脉络毕现。
档案学学科性质与功能定位经历了一个行政学分支–历史学辅助学科–管理科学分支的曲折转换过程。笔者理解,所谓模式,就是档案学的学科归属与价值取向,是采取行政学的定位,还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的定位,抑或是管理学的定位。
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诱因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的”行政效率运动”,其理论设计–文书档案连锁法的价值取向是为有效提高政府系统的行政管理效率。假如当时也像如今,每一学科均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彼时的档案学则应归属于行政学的范畴。虽然近代档案学汇集了行政界、史学界和档案教育界三大领域的学术力量,但是档案学研究的主体是行政界的学者,当时的档案学著作也大多出自于他们之手,套用今天的话说,档案学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他们手上。解放以后,由于中共党史及明清史学科建设的需要和研究的深入,更由于前苏联档案学的学科建制移植,如文献公布学和文件保管技术学的传入,档案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位逐渐向历史学科倾斜,从学科设置(中国档案史、政治制度史、中国共产党组织沿革史及通史课程等)到名称(历史档案系)无不深深打上历史学分支学科的标签和印记。新中国建立初期大规模的历史档案编纂与公布工作,又进一步强化了档案学科作为历史学辅助学科的功能地位,也就是”为历史研究提供素材”、”为历史研究服务”的目标定位。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档案学界开始尝试告别历史学(母体)辅助学科的从属地位,力争向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回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历史上档案、历史一体传统、新中国建立以后专业及学科建设的思维定势等,这些尝试很难有大的突破。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目录》(1997年版)中才首次将档案学列入管理学的名下。
作为一本专门研究、梳理中国档案学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并对已有的档案学学科体系及其成果进行评析的著作,对档案学逻辑起点问题的研讨不可或缺,也无法回避。自1993年第4期《上海档案》刊载的未署名文章《档案定义之争》首次提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开始,有关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长盛不衰。一方面,逻辑起点问题本身固然是档案学为数不多的几个颇有理论内涵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之一,另一方面也是档案学作为一个学科谋求自身价值与独立性的要素。否则,档案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不是能够真正成立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也会成为人们质疑档案学及其学科体系价值的杀手锏。逻辑起点问题是档案学的元问题、母课题,是所有档案学理论的出发点与基石。在胡鸿杰教授看来,”我国档案学形成了关于管理程序的系统分析和管理资源的重新整合等理论优势,这在管理学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学对管理活动的直接影响,是通过对一种管理资源–文件的重新整合来实现的”,”档案学的理论内核其实就是文件管理”, 因此,”中国档案学是一门以管理的基本方式–文件(的归宿)为逻辑起点的学科”,而仅仅研究档案对于建构一门学科则是存在欠缺的,”随着管理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日趋现代化,文件与’档案’的差别将越来越小”。 这种观点无疑要比将档案、档案定义、档案本质属性、档案物质实体的双元构成等作为逻辑起点的认识更有说服力。

抢先评论了 “档案学经典著作(第四卷)”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信息论基础(原书第2版)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目录学发微 古书通例——余嘉锡著作集

EUR €20.99
加入购物车

图书馆员论文撰写与投稿指南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博物馆网站与社交媒体——参与性、可持续性、信任与多元化

EUR €3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